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全流動的上市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中通客車000957股票行情 2025-08-14 14:37:52
銳取 2025-08-14 14:24:20

全流動的上市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1-11 21:53:50

① 上市公司未流通的股票後期是怎樣實行全流通的

早期發行股票時有法人股和流通股之分,後來法人股上市流通是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的,大約數量是法人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每10股送3股(大致這個數)。

② 上市公司得股票是全流通得好,還是部分流通得好,為什麼

上市企業全部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意味著企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所有者。
這里有一個問題:「所有的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和「所有的股份都可以流動」是兩個有所區別的概念。
一般而言,如果上市企業的創始人;只是把企業上市當作一夜暴富的手段,那麼其瘋狂拋售其持有的股份,自然會對價格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而實現自身財富的增長,更好的辦法是;讓一部分股份在市場上流動,而創始人持有一部分(當然這一部分;也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

③ 上市公司把股票全部流通出去了。那不是失去行政大權了

不用全部流通出去,只要大股東持股比例不足控股,他就可能失去公司控制權。從理論上講,大股東必須持有公司超50%的股權才能控股,但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一般持股相對分散,所以,只要所持股權的比例是第一位的,該股東就可獲得控制權,那怕這個比例只佔10%。問題是,當大股東持股不佔絕對優勢,特別是大、二股東持股接近時容易出現管理權之爭。至於讓一個人買下51%的股權,這樣的情況在二級市場上是很難發生的。在二級市場中,只要你買入一家公司5%的股份,你就必須公告,然後,發出收購要約,絕不可能悄悄進行!

④ 什麼是融資。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全流通1億股,是不是這1億股全在人們手裡

我的理解,將公司的資產折成股票/股份按一定價格進行出售,為了控股不會全部出售掉。出售時會從市場上收到現金,這就是融資。而且這些錢不用還。這就是許多公司都想上市的原因。上市公司再需要大量現金擴大規模,可以增發股票。這些錢一樣不用還。買了公司股票的人需要現金的話,只能在股市出售該公司的股票換取現金。
如果是從銀行貸款的話,要付利息,還要還錢。
你說的買不到股票這種情況在股票漲停的情況下可以見到。

⑤ 股票上市為什麼只有部分流通股,為什麼總股本不可以全部流通

公司上市前的注冊資本是企業的所有者先期投入的資金,也相當於是公司的總股份,代表著大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和佔有權,而上市發行新股是對公眾發行股票的,對公眾發行的話當然公眾的是可以流通的,如果上市前先期的股份也和新股一樣立刻可以流通的話,那就相當於公司的所有者可以把自己目前對公司的控制權轉移到小散戶那裡去,而自己提現,這樣的話就會出現以下問題,一方面公司的控制者很方便的取得巨大套現收益,另一方面他對公司的控制權也會分散、降低,為了不使他對公司的控制權降低,所以一般規定公司的管理者必須鎖定自己的股票3年,3年後才可以流通套現。
當然股票全流通之後,如果公司控制者為了套現利益而不注意對公司控制權的保護的話,加入一味為了巨額資金利益套現也會使自己對公司的控制逐步喪失,國美的黃光裕典型就是這樣的例子,才使得陳曉後來能夠取得對國美的控制權,雖然最終黃家還是艱難的取得了對國美的控制,相信黃光裕家族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

⑥ 現在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基本實現了股票全流通

你的基本定義是什麼?在2005年以前,A股市場的流通股比例是很小的,可能10%都不到,2005年股改後流通股的比例大大的增加了,但現在許多公司中還有所謂的大,小非存在,尤其是一些在近期上市且對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如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他們的大,小非還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A股市場離全流通還很遙遠.

⑦ 股票的流通比例是什麼

股票的流通比例,是指股份公司可流通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發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沒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股份。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國特色的股市術語,外國的股票從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總股本就等於流通股本;而中國的股票上市,在未實行股權分置改革前,(個人或集體或國家)法人股是不允許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發行的股票可在二級市場流通,這部份就是所謂的流通股本,2005年開始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後,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過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開始在二級市場流通,但卻是有數量和時間限制,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為監管部門擔心一下子那麼多的股票上市,必然會導致資金承接不住而崩盤。慢慢的,中國股市將實現真正的全流通,總股本也就等於流通股了。 在以往的指數計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權利進行場內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這樣無論是公司發起人、國有股還是戰略投資者的股份,一旦獲得流通權,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非流通股俗稱"大小非",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的,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一年以後也不是大規模的拋售,而是有限度的拋售一小部分,為的是不對二級市場造成大的沖擊。而相對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反之叫大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的,在股改後兩年以上方可流通,因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一般不會拋)。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

流通股的比例越大,股價越能反應公司的真實價值,也就是我們現在追求的所謂全流通。

流通股的比例越小,說明大、小非的持股越多,股價難以反應公司真實價值。一方面如果股價偏低,大非憑借絕對控股地位,可以實施資產注入,以獲得更多股權。另一方面,如果股價偏高,潛在的拋售壓力就大,一旦獲得流通權,大小非極可能在二級市場拋售,以兌現獲利。

⑧ 股改後 新上市公司 發行的股票是否為全流通

不是全流通,還是有部分限售股。

深滬交易所周四晚間分別發布了新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在IPO招股說明書刊登前12個月以增資擴股方式認購的股份限售期從三年縮短至一年,同時為境外公司到深滬交易所上市預留了空間。

招商證券高級策略研究員杜長江表示,由於新規則在投資者預期之中,新規則對市場的影響中長期為中性。但短期而言,由於部分股份禁售期縮至一年,部分投資者會認為增加了市場供給壓力,新規則對市場將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但也有分析師的看法更為悲觀,他們認為上述規則的出台將壓低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同時徹底粉碎了市場對於救市的幻想。

⑨ 為什麼剛上市的新股不是全流通的被限制流通的那部分股票都是些由什麼性質的股股組成的

被限制流通的那部分股票叫做「限售股」,也叫「大小非」。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股份制改革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低於5%)的非流通股,要求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一年以後也不是大規模的拋售,而是有限度的拋售一小部分,為的是不對二級市場造成大的沖擊。
大非: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的,要求在股改後兩年以上方可流通,因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不可以在小非之前賣出,一般情況下,他們也不會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