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之間關於子公司的股權交易,在合並報表層面如何抵消,具體的抵消分錄
對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應當抵消。抵消時應注意對重要性原則的運用。一般情況下,對重要的內部交易,應當抵消,對不重要的可不抵消。抵消分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權債務項目
(1)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
(2)借:預收賬款
貸:預付賬款
(3)借:應付票據
貸:應收票據
(4)借:應付債券
貸:長期債權投資
2、母子公司內部相互持有對方債券或提供借款等形成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抵消: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等
3、內部應收賬款已提壞賬准備的抵消:
(1)「壞賬准備」本期余額與上期余額相等,則:
借:應收賬款-壞賬准備 (已提取的壞賬准備金額)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抵消壞賬准備形成的利益全部繫上期形成,應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
(2)「壞賬准備」本期余額大於上期余額,則:
借:應收賬款-壞賬准備 (已提取的壞賬准備金額)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上期末壞賬准備的余額)
管理費用 (本期提取的壞賬准備金額)
(3)「壞賬准備」本期余額小於上期余額,則:
借:應收賬款-壞賬准備 (已提取的壞賬准備金額)
管理費用 (本期壞賬准備余額小於上期末余額的金額)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上期末壞賬准備的金額)
(4)「壞賬准備」全部由本期形成,則:
借:應收賬款-壞賬准備 (已提取的壞賬准備金額)
貸:管理費用
4、內部消售收入及存貨中未實現消售利潤(假定毛利率為20%)的抵消:
(1)本期內部購進1000元已全部售出集團外,則: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0 (內部消售方)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00 (內部購進方)
(2)本期內部購進1000元全部未售出,則: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0 (內部消售方)
貸:主營業務成本 800 (內部消售方)
存貨 200 (內部購進方,集團未實現利潤)
(3)本期內部購進1000元,售出集團外600元,有400元未售出,則: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0 (內部消售方)
貸:主營業務成本 600 (內部購進方,已售出部分)
主營業務成本 320 (內部消售方,未售出集團的存貨成本,400×80%)
存貨 80 (內部購進方,集團未實現利潤,400×20%)
(4)期初內部購進存貨未實現內部消售利潤的抵消:
A、期初內部購進庫存1000元,本期全部實現消售,則: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200 (內部消售方上期消售利潤實際在本期才實現,因此應沖減上期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200 (上期消售利潤到本期才實現,因此在本期反映利潤)
B、期初內部購進庫存1000元,本期全部未消售,則: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200
貸:存貨 200
C、期初內部購進庫存1000元,本期消售800元,有200元未消售,則: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2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60
存貨 40
5、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處理:
(1)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在集團內部變賣,則:
借:營業外收入 (賣出方,只抵消實現的利潤)
貸:固定資產原價 (買入方,只抵消實現的利潤)
(2)生產的產品在集團內消售作固定資產使用
例:內部消售固定資產一件,成本700元,消價1000元,使用期限5年,無殘值。
A、購買當年,抵消收入、成本和未實現的內部消售利潤: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0 (消售方)
貸:主營業務成本 700 (消售方)
固定資產原價 300 (集團未實現消售利潤)
同時,抵消當年多提的折舊。為方便闡述,假定當年按12個月提取折舊,則多提60元。
借:累計折舊 60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製造費用)等 60
B、以後年間的處理:
第二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300
貸:固定資產原價 300
借:累計折舊 120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製造費用)等 60
期初未分配利潤 60
第三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300
貸:固定資產原價 300
借:累計折舊 180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製造費用)等 6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20
第四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300
貸:固定資產原價 300
借:累計折舊 240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製造費用)等 6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80
第五年:
如果清理報廢(期滿報廢),固定資產已不存在,會計報表上已無該項資產的原值和累計折舊。但本期仍多提折舊60元,應沖消。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60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製造費用)等 60
如果超期使用,則: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300
貸:固定資產原價 300
借:累計折舊 300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製造費用)等 60
期初未分配利潤 240
第六年以後,仍繼續使用: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300
貸:固定資產原價 300
借:累計折舊 300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300
第四年提前報廢,則: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300
貸:營業外支出 300
借:營業外支出 240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製造費用)等 6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80
『貳』 處置子公司合並報表抵銷怎麼寫會計分錄
答:按照新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並報表的期初數,但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鑒於子公司支付給母公司股東的股權購買價款在合並報表層面對應於取得庫存股的業務,代表合並集團的權益規模和結構的變動,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第十四條對「籌資活動」的定義,故在合並現金流量表中,將子公司支付給母公司股東的股權購買價款列報為「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子公司個別報表層面仍列報為「投資支付的現金」)。損益類抵消,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損益
貸:對股東分配
提取盈餘公積
期末未分配利潤
應收股利與應付股利的抵消屬於往來性質的抵消。
『叄』 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的抵消分錄問題
第一問:針對購買20%股權 個別報表做了以下分錄
借 長期股權投資 7500
貸 銀行存款 7500
但是合並報表認為應該按所享有的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來確認入賬價值所以
借 長期股權投資 25000*20%
資本公積 2500
貸 銀行存款 7500
把個別報表調到合並報表就應該做
借 資本公積 2000
貸 長期股權投資 2000
如果用語言來解釋的話就是個別報表上虛增了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2000(個別報表按購買法確認的初始成本,但是合並報表要用權益法確認),所以要沖掉。
從合並報表長投和子公司所有者權益抵消分錄來理解
借 股本 8000
資本公積12000
留存收益 7500
商譽( 2500+2000)
貸 長期股權投資 (21750+7500)
(20000+1750+7500-2000)
少數股東權益 2750 (27500*10%)
由於要保證商譽不變,借方商譽減2000,貸方長投減2000才能平。
第二個就是按70%調權益法的追溯,因為20%部分還沒有給母公司帶來收益。
『肆』 合並報表抵消分錄具體怎麼算
合並報表抵消分錄:
一、影響合並報表的合並抵消分錄
1.本期內部交易,本期實現對外銷售
借:營業收入(內銷方銷售收入金額)
貸:營業成本(內銷方銷售收入金額)
2.本期內部交易,本期未實現對外銷售
借:營業收入(內銷方銷售收入金額)
貸:營業成本(內銷方實際成本)
存貨(內銷方銷售毛利)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上述銷售毛利*25%)
貸:所得稅費用(上述銷售毛利*25%)
3.前期內部交易,本期實現對外銷售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營業成本(交易毛利)
借:所得稅費用(上述交易毛利*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上述交易毛利*25%)…….轉回上期確認
4.前期內部交易,本期仍未實現對外銷售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存貨(毛利)
(4)買子公司股票合並抵消分錄擴展閱讀
抵銷分錄(elimination entry)。合並會計報表的抵銷分錄指的是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對於相關應該抵銷的項目進行的調整分錄。
合並抵消分錄的編制不同於日常會計處理中所編制的其他會計分錄,具有如下一些自身的特徵。
1.合並抵消分錄主要起到抵消有關報表項目數據的作用。
依據這一特徵,通常情況下結合報表項目的性質就能確定合並抵消分錄的借貸方涉及的具體項目,而不會將所要抵消報表項目的借貸方向弄錯。
2.合並抵消分錄不用過賬,不會導致當期和以後期間個別報表財務相關項目的數據發生變化。編制合並抵消分錄使內部交易在個別財務報表中的反映與在合並財務報表的反映一致,但這種一致性僅僅是為了編制合並財務報表,而非調整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對外提供的個別財務報表。
3.合並抵消分錄抵消的是報表項目不是具體的賬戶。會計報表的項目名稱與所對應的賬戶名稱不完全一致,處理日常會計業務所編制會計分錄借貸方都用相應的賬戶名稱,編制合並抵消分錄時,借貸方要用相應的報表項目名稱。
當報表項目名稱與所對應的賬戶名稱不一致時,用報表項目名稱。例如在合並抵消分錄中,會用到「存貨」、「固定資產原價」、「期初未分配利潤」、「提取盈餘公積」等報表項目名稱,而不是用「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利潤分配」等賬戶名稱。
『伍』 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的處理,在合並報表中為什麼會出現如下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未分配利潤
一、會計處理要點
(1)母公司個別賬務處理。由於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前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已按成本法核算,故不需作調整,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時仍採用成本法核算即可。
(2)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時,子公司資產、負債對母公司的價值。編制合並報表時,以購買日(即獲得對子公司控制權日)子公司可辨認資產、負債公允價值為基礎,對子公司會計報表作適當調整,計算出本次交易日子公司資產、負債的價值。調整方法是:子公司在購買日可辨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及成本結轉,可辨認負債以公允價值計量及清償;子公司在購買日以後新增的資產、負債以賬面價值計量,不作調整。
(3)編制合並報表時,對母公司報表調整。對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進行調整,將交易日子公司資產、負債對母公司的價值與子公司在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按原持股比例享有的部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等項目。
(4)編制合並報表時,對子公司報表調整。需對子公司在購買日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異進行調整,同時調整資本公積項目。
(5)商譽的計量。商譽是各分次確定的商譽之和,每次商譽=企業合並成本一合並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凈資產公允價值以每次交易日的公允價值為准。
(6)編制合並報表時會計處理順序。首先,計算在交易日子公司資產、負債對母公司的價值;再對母公司和子公司報表進行調整,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分錄;然後計算商譽總額;最後,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分錄,
二、會計處理運用
[例]甲公司於2008年1月10日以10000萬元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取得投資時乙公司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5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9000萬元、公允價值9100萬元,其餘資產、負債無差異)。2008年12月1日,甲公司支付4500萬元取得乙公司20%的股份。2008年12月1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8000萬元,乙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股本5000萬元,資本公積7900萬元,盈餘公積2000萬元,未分配利潤1000萬元。2008年12月1日,乙公司資產、負債對甲公司的價值為16000萬元。乙公司在2008年除凈利潤外無其他引起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事項,未進行利潤分配。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甲公司賬務處理
(1)2008年1月10日,採用成本法核算,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00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000
(2)2008年12月1日,採用成本法核算,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45000000
貸:銀行存款 45000000
由於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法核算,個別報表不作調整。
編制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時的合並資產負債表。
(3)交易日,乙公司資產、負債對甲公司的價值為16000萬元。該數字以購買日乙公司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報表數字調整計算得出。
(4)對母公司報表進行調整。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調整。2008年12月1日,乙公司資產、負債對甲公司的價值為16000萬元;在購買日2008年1月10日,乙公司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5000萬元,變動為1000萬元。除凈利潤外無其他引起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事項。調整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00萬元×60%) 6000000
貸:投資收益 6000000
(5)對子公司報表進行調整。合並工作底稿時,將乙公司在購買日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僅固定資產一項需調整,調整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1000000
貸:資本公積 1000000
(6)計算商譽總額: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權時應確認的商譽
=10000-15000×60%=1000(萬元)
甲公司購買乙公司少數股權進一步產生的商譽
=4500-18000×20%=900(萬元)
合並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商譽總額=1000+900=1900(萬元)
(7)編制抵銷分錄。首先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在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金額不足沖減的情況下,調整留存收益(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假設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足夠沖減,抵銷分錄為:
借:股本 50000000
資本公積 80000000
盈餘公積 20000000
未分配利潤 10000000
商譽 190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4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51000000
少數股東權益 (16000萬元×20%) 32000000
『陸』 關於母公司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東權益的問題,這是在網上看到的一個例題,在編制合並報表時額抵消分錄時,長
答案把抵消分錄合並了,可以先借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2000
(=7500-27500×20%)
貸:長投 2000
然後當日的合並資產負債表要抵消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借:被購買方所有者權益
27500
商譽(1.1形成的) 2500
貸:長投 27250
(個別報表1.1的20000+追加7500+合並報表調整的權益法1750-因追加而抵消的長投2000)
少數股東權益 2750
將兩者合並,就是答案上的抵消分錄
『柒』 購買日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抵消分錄,子公司的權益和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抵消
非同一控制合並下,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不一致,需要進利潤,計稅基礎與賬面基礎有差額需要計算遞延所得稅。在母子合並出報表時,單獨報表上的遞延稅不能保留,需要沖掉
『捌』 有關合並報表中的抵消分錄問題
合並報表中抵消分錄,簡單的說就是將內部關聯企業的相互關聯的業務分錄相互抵消,例如:內部銷售,內部轉款等都是要在合並報表中製作抵消分錄的
『玖』 親們,這個合並報表得調整抵消分錄如何操作阿
報表合並不涉及賬務登記,也不改變賬戶余額,只是在合並報表欄目中的金額上作抵銷(左方欄目與右方欄目),所以也不會有分錄。
哪位先生教的,報表抵銷要作分錄?
『拾』 企業合並賬務處理中,母公司購買子公司部分股權賬務處理
我覺得這個跟「平價」購買和高於賬面價值購買沒有任何關系的,只要你不是買的全部股權就肯定會存在「少數股東權益」怎麼就沒有呢,如果是全部購買那就沒有「少數股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