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甲公司對外提供中期財務會計報告,2007年5月16日以每股6月的價格購進某股票60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2007年5月16日以每股6月的價格購進某股票60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中包含每股已宣告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0.1元,另付相關交易費用0.4萬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54
應收股利 0.1X60=6
投資收益 0.4 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360.4
2.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6
貸:應收股利 6
3.6月30日該股票收盤價格每股5元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4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4
4.7月15日以每股5.5元的價格將股票全部售出
借:銀行存款 330
投資收益 24
交易性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變動 54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54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4
影響7月營業利潤的金額是-24
⑵ 作出甲公司股票購進、期末計價和股票出售的會計處理。
5.13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0
應收股利 60000
投資收益 1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061000
5.23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60000
貸:應收股利 60000
6.30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0000
8.15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50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0000
投資收益 200000
8.15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0000
貸:投資收益 300000,
⑶ 編制甲公司有關該股票投資的會計分錄
20*5年4月3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358萬
應收股利150萬
貸:銀行存款 1508萬
5月10日,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150萬
貸:應收股利 150萬
6月3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2萬 (9.2*150-1358)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2萬
9月3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萬 (9.4*150-9.2*15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萬
12月31日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5萬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5萬
20*6年1月3日
借:銀行存款 934.4萬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905.33萬(1358/150*1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4.67萬(22+30-15)/150*100
投資收益 4.4萬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4.67萬(22+30-15)/150*100
貸:投資收益 24.67萬
⑷ 年報,中報,季報的法定披露時間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 上市公司應當披露的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凡是對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均應當披露。
年度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經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第二十條 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中期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季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第3個月、第9個月結束後的1個月內編制完成並披露。
第一季度季度報告的披露時間不得早於上一年度年度報告的披露時間。
(4)甲公司對外流通的股票每季度擴展閱讀: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第二十一條 年度報告應當記載以下內容:
(一)公司基本情況;
(二)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三)公司股票、債券發行及變動情況,報告期末股票、債券總額、股東總數,公司前10大股東持股情況;
(四)持股5%以上股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況;
(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情況、持股變動情況、年度報酬情況;
(六)董事會報告;
(七)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八)報告期內重大事件及對公司的影響;
(九)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全文;
(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二條 中期報告應當記載以下內容:
(一)公司基本情況;
(二)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三)公司股票、債券發行及變動情況、股東總數、公司前10大股東持股情況,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的情況;
(四)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五)報告期內重大訴訟、仲裁等重大事件及對公司的影響;
(六)財務會計報告;
(七)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三條 季度報告應當記載以下內容:
(一)公司基本情況;
(二)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四條 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對定期報告簽署書面確認意見,監事會應當提出書面審核意見,說明董事會的編制和審核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報告的內容是否能夠真實、准確、完整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定期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無法保證或者存在異議的,應當陳述理由和發表意見,並予以披露。
第二十五條 上市公司預計經營業績發生虧損或者發生大幅變動的,應當及時進行業績預告。
第二十六條 定期報告披露前出現業績泄露,或者出現業績傳聞且公司證券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出現異常波動的,上市公司應當及時披露本報告期相關財務數據。
第二十七條 定期報告中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非標准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針對該審計意見涉及事項作出專項說明。
定期報告中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非標准審計意見,證券交易所認為涉嫌違法的,應當提請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第二十八條 上市公司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和中期報告的,中國證監會應當立即立案稽查,證券交易所應當按照股票上市規則予以處理。
第二十九條 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的格式及編制規則,由中國證監會另行制定。
⑸ 財務處理(財務會計習題)
1借入
借:銀行存款 300000
貸:短期借款 300000
每月預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 2000
貸:應付利息 2000
每季度支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 6000
貸:銀行存款 6000
償還本金加支付第三季度利息
借:短期借款 300000
應付利息 6000
貸:銀行存款 306000
2 2008 年 4 月 10 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
應收股利 5000
投資收益 2000
貸:銀行存款 107000
2008 年 4 月 20 日
借:銀行存款 5000
貸:應收股利 5000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000
借:應收股利 5000
貸:投資收益 5000
2009 年 3 月 20 日
借:銀行存款 5000
貸:應收股利 5000
2009 年 4月 20日
借: 銀行存款 18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
-公允價值變動 50000
投資收益300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000
貸:投資收益 50000
⑹ 甲公司對外提供中期財務會計報告,2010年5月16日以每股6月的價格購進某股票60萬股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54
應收股利 6
投資收益 0.4
貸:銀行存款 360.4
收到股利
借:銀行存款 6
貸:應收股利 6
6-30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4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4
07-15售出
借:銀行存款 330
投資收益 24
交易性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變動 54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54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4
影響7月營業利潤的金額是-24
⑺ 甲公司對外流通的優先股每季度支付股利1.2元,年必要收益率為12%,則該公司優先股的價值是多少元20\40\10\60
每年股利=1.2*4=4.8元
4.8÷優先股價值=12%
得優先股價值=4.8/12%=40元
例如:
不變增長模型亦稱戈登股利增長模型又稱為「股利貼息不變增長模型」、「戈登模型(Gordon Model)」,戈登模型的計算公式為:V=D0(1+g)/(y-g)=D1/(y-g),其中的D0、D1分別是初期和第一期支付的股息。
問題的焦點在於該題中1.8是d0還是D1,題目中「假定某公司普通股預計支付股利為每股1.8元」中的「預計」,我認為1.8應該看作是D1,所以你老師的理解是對的。
(7)甲公司對外流通的股票每季度擴展閱讀:
模型有三個假定條件:
1、股息的支付在時間上是永久性的,即t趨向於無窮大(t→∞);
2、股息的增長速度是一個常數,即gt等於常數(gt = g);
3、模型中的貼現率大於股息增長率,即y 大於g (y>g)。
⑻ 甲公司2018年1月5日購入乙公司同日發行的普通股股票100萬股,支付銀行存款200萬元
2018-1-5日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00,0000
投資收益 30,0000
貸:銀行存款 230,0000
2018-12-31日公允價值上升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000
由分錄可知當期損益為:-30,0000(交易費用直接視作投資虧損額)+30000(公允價值變動增額)=-270000。應當選擇D答案
⑼ 每股收益率是指每季度的累加還是單獨計炒股多少年才能回本
每有幾個人靠每股收益來獲利,而且每股收益一般都會分給大客戶,散戶得到的紅利少的可憐(上市公司解釋要擴大再投資),股價除以每股收益也就是市盈率,有的股票上百倍市盈率都有人要!這就是炒股啦!
看了下面的故事你就了解了!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地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它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⑽ 股票年報,半年報,季報的披露時間是什麼時候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時間:每年1月1日——4月30日。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時間:每年7月1日——8月30日。上市公司季報披露時間:1季報:每年4月1日——4月30日。2季報(中報):每年7月1日——8月30日。3季報:每年10月1日——10月31日。4季報(年報):每年1月1日——4月30日。註:遲發季報處罰:股票將遭停牌。1季報在4月30日前,3季報10月31日前未披露季報的上市公司,前者自5月1日起,後者自11月1日起,交易所將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實施停牌,同時對公司及相關人員予以公開譴責。遲發年報、中報處罰:與遲發季報處罰類似,即從規定披露時間結束日止,凡是未作披露的上市公司,下個月第一天起實施停牌。
每個公司公布的時間不一樣,但按照中國證監會的規定,需在一定時間內上市公司需全部披露完,考慮到現在上市公司比較多,如果同一時間,同時公布則會過於擁擠,所以每個上市公司都會事先約定好公布的時間。具體時間規定則是:年報是在4月底前公布,一季報也是一樣,半年報是在7月~8月公布,三季報是在10月底前公布。
拓展資料
年報是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的簡稱,是上市公司一年一度對其報告期內的生產經營概況、財務狀況等信息進行披露的報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除金融業等特殊行業的上市公司在年報披露時要按有別於其他上市公司的專門財務披露外,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應包含的基本內容相同,其基本格式也有統一的規定。
上市公司季報主要是對上市公司的會計數據及財務指標、報告期末股東總數及前十名流通股股東持股數、管理層討論和分析、本報告期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等方面都做了較為具體的信息披露,市場中的上市公司通常會有明確信息、預計信息、突發信息等方式對市場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