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盈利500萬我持有公司百分之二的股票請問我能分多少
公司盈利500萬,我支持公司2%的股票,請問我能分紅嗎?當然可以分紅。
『貳』 我買了一個企業10萬元的股票,後來這企業垮了,我這10萬是不是全虧了
你買了一個企業十萬元的股票,這個企業垮了,這個企業根本就不存在了,退市了,你這十萬基本上都是虧完了。如果是運氣好,這個企業如果是有人收購,重組成功,你十萬元有可能會收回一部分,還有可能還會掙錢。
『叄』 股票里如果一萬塊錢翻十倍是不是10萬,
如果按資金翻十倍,就是十萬。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3)公司分十萬的股票是擴展閱讀:
交易費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
『肆』 股票分紅好還是不好
除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股票的發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給股東,作為股票股利,此時增加公司的總股數,還有一種是指股票的發行公司向股東配股。除權既不是利好也不是利空,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實施高比例的送股和轉增,會使除權後的股價大打折扣,但實際上由於股數增多,投資者並未受到損失。除權對於股東而言影響是中性的。
『伍』 一個公司送價值十萬股票給你,然後說你需要給兩千塊認證費,這是不是騙子
騙子,絕對是
『陸』 公司上市後10萬元的原始股有多少回報
公司上市原始股肯定是賺錢的,少的幾倍,多的幾十,上百倍甚至更多。比爾蓋茨當年起家的時候僅有6萬美元,與人合作創辦了微軟公司,6萬美元的原始股如今他的資產是400億美元。
還有公司上市後原始股是限售的,這也是為了防止原始股拋盤導致股價大跌。不過雖然不能賣,但是原始股的價值卻已經提高了,解禁後就可以賣出了
『柒』 為什麼有些公司股票分利時10股送10股股價上漲快
這是由於中國市場不成熟造成的,其實送不送股,送股比例多少,公司的資產和價值並沒有變,主要是股價除權下來後覺得價格便宜了,比如某某績優股,原來股價20元,10送10後變成10元/股,大家就會覺得,這樣一個好企業,10元價格真便宜,求大於供價格就會上漲。一方面可能是買方心理預期形成的共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主力刻意做出的,吸引大家去買。
關鍵還是要看公司的業績好不好,能不能持續增長,而不是看公司送不送股,巴菲特的公司就不送股,每股價格高達十萬美元.
『捌』 假如一個公司有10股股票,每股股價一萬,若公司盈利十萬,是不是每股股價就會漲為兩萬。
首先,股票的價值不能代表公司的盈利,公司今年盈利了,市場對該公司今後的業績看後,股票價格會上漲,但上漲多少說不定,有可能漲10%,也有可能漲20倍。另外,上市公司的許多經營行為會影響外界對其股票價值的判斷,比如說解僱了現任總經理、入股了某公司、進行業務調整等等。
建議多看一下證券公司的分析文章,幫助你判斷。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切記
『玖』 十萬元買了支股票,請問上市公司是怎樣拿到我的錢呢
你是在證劵交易所買的股票嗎?
那麼就跟上市公司沒有關系了,那是二級市場,相當於你是從股票持有人手上買的,僅僅是你們的交易。
如果你是在一級市場上買的,一級市場是指由上市公司,承銷商,投資商組成的市場,那麼上市公司就通過承銷商拿到錢。根據我國的證劵法,股票的發行分為平價和溢價發行。如果平價發行,那麼就直接全部記入實收資本,如果溢價發行,股票的票面價值記入實收資本,其餘的記入股本溢價。比如你那十萬元買了五萬股,那麼就是溢價發行的,一股股票的票面價值一般為一元,那麼五萬記入實收資本,五萬記入股本溢價。
『拾』 一萬一股共150股每月凈盈利10萬元分666元合適嗎 我入股3萬共3股
分紅之後還有進行除權或者除息,如果是送股,比如10送10,送完之後你的股票數量多了一倍,但是價格就要砍一半;如果是派現金,比如10派10,每1股分你1塊錢,但是第二天開盤股價就要降低1塊錢。這不是數字游戲嗎?有啥意義呢?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啪哥的看法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注意到分紅之後除權除息並不是我們A股獨有的,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我國香港股票分紅之後除權除息的處理方式都是一樣的,除權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每一股送的股票數)、除息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所分的現金;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大家以最簡單的道理來想一下,如果公司分紅送股,10送10之後就意味著公司的股票數量反了一倍,如果股價不變的話,那麼公司的市值就翻了一倍,難道因為分紅,公司市值就要翻一倍嗎?如果這樣的話,那上市公司天天分,公司市值可以無限制的增長,那作為投資者我只要在公司分紅前把股票買進去,然後資產天天翻倍。派現金也是一樣,如果不除息那就亂套了。這就像啪哥之前舉得一個例子,一個西瓜價值20元,無論你切兩半還是切四半,總價值得不變,不能因為你西瓜切了兩半西瓜就值40元,切4半西瓜就值80元吧。唯一和國外不同的是,國外的上市公司分紅之後股價雖然低了但是大多數還能漲回去,但是A股中某些公司就漲不回去了,這可能是大家比較惱火的事情。還有就是國外的上市公司一年分紅好幾次,而我們有些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就沒分過,鐵公雞一枚。
其次,分紅也是有好處的,比如拿派現金來說,只有公司真正賺錢了,才能拿出真金白銀來分給股東,如果不賺錢想分也分不了,從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的話,如果公司經常現金分紅就證明這個公司是真的盈利了,盈利能力比較強。同時,如果是送股的話,一除權股價降低了,也會增加股票的流動性和吸引力。
最後,盡管除權除息看似是一個文字游戲,不太合理,但是仔細想想也能理解。所以上市公司長期穩定的分紅對於長線投資者肯定是有利的;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的話,意義不大,因為短線投資本來就追求價差,而不是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