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上市公司股東的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賣嗎
擴展閱讀
洛杉磯富豪怎麼買股票 2025-07-28 14:48:00
股票漲跌價格如何計算器 2025-07-28 14:37:17

上市公司股東的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賣嗎

發布時間: 2022-01-20 18:35:56

⑴ 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能在二級市場頻繁交易

(1)看持股比例。如果前10大股東均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
根據於2020年3月1日實施的新《證券法》第四十四條關於短線交易的規定: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將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構成短線交易。所得收益歸上市公司所有,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因此,如果前10大股東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如為自然人股東的,還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的,在買入股票後(以最後一筆買入起算)必須鎖定6個月不賣出;如果是賣出股票(以最後一筆賣出起算),6個月後才能再買入;不能頻繁反方向操作,構成短線交易的話,收益就歸上市公司所有了。
而且,根據大股東減持的規定,持股5%以上的股東要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話,需在首次賣出15個交易日前公開披露預減持公告。
(2)看任職情況。如果前10大股東有上市公司董監高人員的(包括其配偶)

除了受到上條所述的「短線交易」的約束外,同時還受到「敏感期禁止交易」的約束。以深交所為例。在以下期間不得買賣上市公司股票: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自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或者進入決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後2個交易日內。
禁止在敏感期交易,主要是為了避免董監高人員掌握上市公司尚未公開的內幕信息,而利用該消息獲利。
同時,如果是上市公司董監高在職人員,每年自身持有的股票中的75%是鎖定的,不能賣出,只有25%是可以賣出的,而且要賣出的話,也要在首次賣出15個交易日前披露預減持公告。
因此,上市公司董監高人員在交易的數量上、頻率上、期間上都有限制,不是想賣就賣,想買就能買的。

⑵ 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交易需要達到什麼條件

按《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向社會大眾公開發行,公司需要滿足的條件:
1.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5000萬。
2.公司經營在三年以上且連續三年盈利。
3.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本法實施後新組建的,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一千元以上的股東要達到一千人以上。
5.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需達到公司股份的25%以上。
6.公司股本總額超過四億的,向社會發行的比例為15%以上。
7.公司在連續經營三年中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報告無虛假記載。
8.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⑶ 股東買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之後還可以在賣給上市公司嗎

不能,二級市場賣的只能在二級市場買賣,你可以賣給二級市場的其他投資者,上市公司要從二級市場買股票,那叫回購,必須走程序,發公告,定下日期金額,股票數量。一個比較復雜的程序。

⑷ 採取增量發行 原公司股東的股票是否能在二級市場出售 出售的話收入是給個人 還是上市公司

1.公司股份的計算。首先需要評估公司資產,然後規定是以面額1元作為公司股份的設定,這些股份包括了,公司上市前的控股股東(比如集團總公司)、個別高管持股、職工股等。 2.發行價格和發行股數的議定。依據公司當年的收益、公司需要募集的資金、公司股數、發行市盈率進行確定: 發行股數=需要募集的資金/發行價格 發行股數+公司股數=總股本 當年收益/總股本=每股收益 發行價格/每股收益=發行市盈率 所以經常可以看到招股說明書上會說,***公司以**倍市盈率發行***A股… 那麼現在就方便討論為什麼公司不是希望股價下跌而是希望股價上漲了,你想想看,他們手上也有很多自己的股票啊,對於某些不負責任的、包裝出來的小公司,他們還不知道公司有幾斤幾兩!?早就巴不得股價大漲了,那樣就可以大把套現,現在的某些大小非就有這樣的情況。 當然也有很多好的公司,比如三一重工,明確表示不在二級市場上減持,那麼他們是否也希望股價上漲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 第一.股價上漲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原因,表示公司業績得到市場認可、表示公司前景光明,有利於穩定公司內部人員,因為他們的帳面財富在增加,穩定的公司將更能創造增量財富; 第二.股價上漲之後,方便公司進行再融資,只有優良的公司、不斷回報股東的公司才能夠讓投資者樂意追加對她的投資,以方便公司的做大、做強; 第三.退一萬步說,就算不在二級市場上再融資,相同股份股價高的可以利用手上的股份從銀行裡面抵押貸出更多的資金;而銀行也會考慮投資風險,對於好的公司在貸款方面甚至會存在一定的優惠政策。

⑸ 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都能在二級市場賣得出去嗎

當公布發行價後,一定要在上市當天起才能夠交易。發行期間是無法上市交易的。

⑹ 如何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新股東在二級市場買他們的股票嗎那這樣的話,新股東買股票的錢不就是在市場上

二級市場持有股票
就屬於公司股東
超過百分之5就會舉牌

⑺ IPO後原股東的股票是否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

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是籌集資金的公司或政府機構將其新發行的股票和債券等證券銷售給最初購買者的金融市場。
二級市場( Secondary market)是有價證券的交易場所。二級市場是有價證券的流通市場,是發行的有價證券進行買賣交易的場所。

只有發行市場才是一級市場,之後的交易都是在二級市場進行的。一二級市場的供求關系本來就不同。

存量發行是把擬上市公司現在手中的股票,切出一塊來上市。這樣一來,擬上市公司手裡的股票,實質上就是全部可以流通了。只是沒有切的那一塊,按以前的規定是三年後才能流通。等到上市滿三年,它所有的股票都是流通股了。至於上市公司手裡的股票願不願意賣出來,那就要看它對這家公司的控股願望了。這家股票在上市滿三年後,自然全流通了

⑻ 大股東轉讓給別人的股票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在二級市場流通

股票上市,意味著公司所有的股份均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然而,為了避免原股東上市後立馬套現走人而導致公司經營混亂,國家、證監會、交易所等層面均對原股東在上市後出售股票的行為進行了系列規定:
1、國家層面:《公司法》等
2、證監會層面:《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歷次保薦代表人培訓提出的要求(內部規則,實踐中效力跟法律一樣)等
3、交易所層面:《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等

總的來說,要確定某股東的限售期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估計要用3頁紙的一個大表格才能把各種類型的限售要求說清楚,確定限售期要考慮很多因素,常見的有:
1、在哪個交易所上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規定均有差異
2、股東的性質——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的鎖定期要求不同
3、成為股東的時間長短——比如,上市前6個月內入股與上市前24個月入股的鎖定期要求不同
4、成為股東的途徑——增資入股與受讓股份入股的股東,鎖定期可能不同(受讓的話還要看是否從控股股東處購買的)
5、股東是否同時是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會有額外的鎖定要求
6、證監會審核時的要求——經常變,所以有時候會看到一些比較非常規的鎖定期要求
7、最後,以5%劃界的限售是以前股權分置改革時候的要求(所謂大非、小非),過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