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委託證券公司發行股票5000萬股,面值1元,發行價2.2元,手續費3%。
股票發行費用直接沖減股本溢價。
此次發行,募集資金凈額為5000*2.2*(1-3%)=10670(萬元)
新增股本:5000萬元,其餘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借:銀行存款 10670萬元
貸:股本 5000萬元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670 萬元
㈡ B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普通股5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行價格4元。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股本5000
貸:股本溢價15000
㈢ 該公司只發行普通股一種股票,流通在外股數為5000股,每股市價25元,市盈率怎麼算
市盈率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收益計算的。假設公司凈利潤為5000萬元,那麼每股收益為1元。市盈率就是25/1=25倍。
㈣ 某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發行股票面值5000萬元
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稱為股本,按照股票發行股數與股票面額乘積計算,而非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稱為實收資本。
㈤ 哪一條法令規定在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證券法第五十條規定申請股票上市的,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3000萬元;首發辦法第三十三條提高為發行人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於3000萬元。
第五十條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公開發行;
(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三)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百分之十以上;
(四)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證券交易所可以規定高於前款規定的上市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5)長江公司本年共發行股票5000擴展閱讀:
關於對借殼上市股份流動性的要求,目前並沒有相關法規給予明確、直接的規定,普遍的判斷依據是滬深交易所《上市規則》對股權分布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的解釋:指社會公眾持有的股份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25%;公司股本總額超過四億元的,社會公眾持有的股份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10%。
而上述社會公眾是指除了以下股東之外的上市公司其他股東:持有上市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法人。
㈥ 財管題:某公司年初現有發行在外的普通股5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擬發放300萬股票股利
2.65*5000/5000+300=2.5元
㈦ 公司發行股票時怎麼做會計分錄
發行股票時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實際收到的金額)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註:股本金額為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總額的乘積計算的金額。
例:雲港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16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15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行價格9.4元。本次股票發行由中海證券公司保薦並傳銷,其按發行收入的3%收取承銷費。
4月20日,股票發行費用直接沖減股本溢價後入賬
借:銀行存款136770
貸:股本 15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21700
註:15000=136770/(1-3%)/9.4
(7)長江公司本年共發行股票5000擴展閱讀
發行股票的後續計量
公司採用收購本公司股票方式減資時
1、支付款超過面值總額的部分,依次減少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
借:庫存股
貸:銀行存款/現金
借:股本(股票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庫存股
2、購回股票支付的價款低於面值總額
借:庫存股
貸:銀行存款/現金
借:股本(股票面值)
貸:庫存股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㈧ 某上市公司本年度的凈利潤25000萬元,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民為1000萬股,今年每股支付股利2元
P=2×(1+12%)/(1+10%)+2×(1+12%)×(1+12%)/(1+10%)
+2×(1+12%)×(1+12%)×(1+7%)/(1+10%)+2/10%
=26.13
㈨ 某公司發行普通股股票5000萬股,每股8元,按面值發行,籌資費用率為6%,股利每年增長3% 所得稅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股票不可能按面值發行,而是以發行價發行,所有的公司,一般通常都是面值一元,而發行價相差甚大,從二三元到幾十元不等,基礎錯了,後面的問題就沒意義了,
至於收益還要要看公司的經營情況而算,後面的留用利潤,留存收益,根本沒有這種財務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