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業公司給員工的股權激勵一般是怎樣的比例
很多創始人問我們,期權池也搭建好了,具體分配給個人,要落實到不同員工手中的期權怎麼來分配,有沒有什麼參考標准?我們一般認為:
第一位雇員(通常屬於公司的CTO,屬於技術入伙),最多會配到2.0% - 3.0%的期權。我們也見到過2.0%-4.0%的說法,浮動范圍差別都不是太大,一般給出的平均值在1.19%。
前2到5個雇員,最多會配給1.0% - 2.0%的期權,這一類工程師的角色可能就屬於tech lead, 也是比較厲害的一些角色。
前6到7個雇員: 0.5% - 1.0%;
前8到14個雇員: 0.4% - 0.8%;
前15到19個雇員: 0.3% - 0.7%;
前21到27個雇員: 0.25% - 0.6%;
前28到34個雇員: 0.25% - 0.5%。
以上的參考數值都是一個最大值,是一個封頂的概念。舉個例子,招進來的前19個工程師,最多最多,可以發0.3% - 0.7%的期權,而且是非常非常適合公司的理想人才,他本人又有許多年的工作經驗,是屬於Senior Level的,走出去都是可以帶團隊的料。如果你招聘進來的是一個大學剛畢業,或者沒太多相關經驗的行業新兵,給的期權比例就要遠遠少於上面所說的標准。
這部分可參考的數據就更少了,因此得出的結論也只能簡單參考一下,實際分配的比例,還是得根據所處的行業,作具體的調整。
銷售類
銷售部的VP一般會給到1.0%-2.0%的期權,總監在0.5%-1.0%的區間內,然後總監以下的職位,一般沒有超過1.0%的。前10個雇員,給到的期權通常在0.3%-0.5%之間,再往後加入的,這個比例會降低到0.1%-0.2%。
市場類
這一類VP的職位數據更少無法下結論。總監類的職位,在小於15人的公司,一般會配 0.5%-1.0%的期權;如果是大於15人的公司,通常會配 0.25%-0.5%的期權。
UI/UX設計類
前4名雇員最多會拿到1.0-2.0%的期權,偶爾會有0.5%的情況。如果是在5名開外招進來的設計師,最多能拿到 0.5%-1.0%的期權。再往後,屬於前10-30名雇員,會分配 0.2%-0.5%的期權。
這部分非工程師類的職位,由於調查樣本太小,不足以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結論,僅供參考。
一般的原理是,越早期加入的員工,承擔的風險更多,能拿到的期權比例越大;越後期加入的承擔的風險、壓力小得很多,所分配到的期權比例也就更小。
但是這不是一個定論。公司與員工在談判薪酬包的時候,也往往會根據員工的資歷、經驗、能力作綜合考量。有些員工希望能獲得更多的現金回報,拿更多的薪水,犧牲一小部分的期權,會對這一類型的員工更有吸引力。
分配期權的時候,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公司與員工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創業公司發期權的初衷,也是為了激勵員工,讓員工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上述的這些市場比較常見的參數,也是為了公司在分配期權的時候,有一個比較,不要太過慷慨,也不要太過摳門。
前者,在下一輪融資的時候可能就沒有足夠的股權給投資人。後者,員工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受公司的重視,自己的付出沒有受到公司的認可,也就喪失了激勵效果,甚至是產生負激勵,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與員工良好、透明的溝通,是實施股權激勵的重中之重。
2. 公司上市,員工股份必須佔多少
1、公司上市,並沒有對員工持股數量有規定,所以員工股份所佔的比例是可以由公司內部協商決定的。
2、公司上市的要求有:
①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②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③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④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⑤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⑥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3. 一般後期加入創業公司的CEO,股份一般不要超過多少
拿到 CEO 的職位後,L 告訴陳,說 CEO 加入一家創業公司一般要給 30%的股份。其實一般後加入的CEO, 股份一般不超過 10%。24 歲的陳同學哪裡懂這些,就給了 L 30%的股份。
一般後加入的CEO, 股份一般不超過 10%。
4. 對於小型創業公司來說,股權分配一般是如何分配的
在實際的創業過程中,無論在創業的任何階段,都會有公司的資金和人力問題,然後一些公司會引入股權合作夥伴。公平分配永遠是矛盾的開始。股權設計不合理,公司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對於小型創業公司來說,如果有兩個創始人,那麼一半一半分配(如果兩個以上的創始人應該相等分配),或者股權分配是66/33,並且可以基於公司的初始想法,開始最初的開發工作,以及組織創業團隊的這三點。有人在財務上支持你的公司,他們應該獲得權益。因為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把錢兌換成現金的創始人扮演著和種子期投資者一樣的角色。在其他方面,這意味著可能需要調整50%的股權分配。
所以請記住,創始人可能還需要考慮其他一些問題,比如有效的專利、供應投資者以及為初創企業帶來價值的其他人。當一個創始人把某件事擺到桌面上時,他或她必須確保有一個全面的考慮,包括公司里所有的人。還需要提醒的是,當分配公平餡餅時,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還需要確保公司有一個股份收購機制,你需要安排時間,通常是四年,每年25%。在創始人離開公司的第一年結束時開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一些創始人在離開公司時持有公司不勞而獲的股份。你應該建立一種機制來得到這種類型的股票。
5. 小公司如何給員工配股
創業初期可以考慮給員工配股。小企業的做法一般是:
1、將現有的資產自己做個評估,充分體現資產的真實性;
2、對將要配股的員工進行評估,一般是在技術上、營銷上有專長或有一定的客戶源以及管理上有特長的人;這里主要考慮他(她)在技術、管理、銷售上所能為企業做的貢獻率;
3、根據貢獻率評估應給的股比,一般不超過25%;
4、所給的股比在五年內不得轉讓,持股人離開本企業則視同棄權。
5、持股人在五年內可按股比享受分紅;
6、持股人在企業只是股東,股東只是在股東會議上才可享受股東權益,平時不得干涉企業的決策和管理。如果持股人已經是管理人員了,也要在協議上說明股東是所有權者應和管理者經營者的身份區分;
7、持股人應遵守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
8、持股人如果因違規被企業除名則所持股份則停止權益。
還有一些配股問題要看不同的企業和行業的特徵做詳細的規定。
以上就是對員工配股辦法的相關解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6. 公司股權激勵一般多少股
無論是直接持股還是間接持股,設計股權激勵方案都要按照至本咨詢股權激勵的定人、定股、定價、定量、定時、定考六要素進行設計。你們公司一項一項做到位,就是一個好方案!對了,再提示一下,為了組織實施好股權激勵的各項工作,公司應成立股權激勵工作小組,組成人員包括大股東、CEO、人力資源部員工、財務部員工、行政部員工、外部專家顧問(可以請至本咨詢提供技術支持呦)等。現在我們將這六要素的設計要點介紹如下。
一、定人:沒有什麼要素比確定股權激勵對象更重要了!人選對了什麼都對,人選錯了什麼都不對!股權激勵對象如何確定,請你查詢我在知乎上發表的文章《邱清榮:股權激勵怎麼做?員工分類就是路線圖!》
二、定股:1、股權激勵工具:持股平台財產份額。2、股份來源:需要確定是大股東轉讓還是增發新財產份額。3、資金來源:需要確定是員工自籌,還是公司提供借貸。4、持股方式:員工透過有限合夥企業間接持有股權。5、約束機制設定:對於員工離職、傷殘、喪失行為能力、死亡、違規後的股份處置設置機制。
三、定價:
對你公司而言,定價指的是確定財產份額的出資價格,這個價格是公司與激勵對象約定的購買本有限合夥企業財產份額的具體價格。關於出資價格如何確定,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了解企業估值,一個是激勵對象的工資收入水平。首先是企業估值。企業的估值有三大類。
第一類就是原始出資價格,在工商局注冊公司時是1塊錢出資登記為1元注冊資本,因此原始出資價格就是每元注冊資本1塊錢(也可以理解為每股1塊錢)。
第二類是按照每股凈資產定價,例如公司凈資產總額120萬元,實收資本100萬元(股),那麼每股凈資產就是120萬元÷100萬股=1.2元/股。
第三類是按照估值法進行估值,它又分成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相對估值法以市盈率法普遍,它的公式是:凈利潤總額×市盈率÷實收資本總額。
四、關於股權激勵定量,股權激勵定量包括確定總量和確定個量,對貴公司而言是確定財產份額的數量。總量指的是某一次針對全體股權激勵對象所提供的股權(包括實股、期權或分紅權等各類股權激勵工具)數量。
五、定時定時指的是股權激勵的具體時點和約束期間。你們公司現在就想做股權激勵,時點問題已經解決。約束期間指的是對於員工處置股權(主要是對外轉讓)約束期限的限制。例如,員工在3年內不得轉讓股份,離職後需要以原出資價格賣給公司大股東等。
六、關於業績考核股權激勵必須以激勵對象完成業績考核為條件。如果員工完不成業績考核指標就應當將自己的財產份額按照原出資價格賣給公司大股東。業績考核要全面,既要包括個人業績貢獻同時要兼顧團隊精神等軟指標考核。
7. 公司要上市了,老員工一般能分到多少原始股
最多分到1-2萬,可能還會沒有,一般公司股改前進公司的員工才會有原始股,股改後進公司的除非是高層才會獲得原始股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8. Zoom給員工多少股票
每年給400股。美國股市收盤後,Zoom公布了2021財年第四季度財務業績和全年財務報告。財務報告顯示,Zoom第四季度總營收為8.8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883億美元增長369%。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6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31萬美元大幅增長16倍。
拓展資料
1、紅海創業由於市場反復驗證,風險較低。視頻會議行業已經被很多巨頭壟斷。這是一片紅海,在紅海創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確定這個市場已經存在,需求巨大。就像開餐館一樣,各個城市的餐館數不勝數,競爭也很激烈,但是一旦你把菜做得好吃,服務到位,價格也不錯,就一定有你的一席之地。因此,進入紅海風險較小。當然,前提是做好執行力和產品,這也是龔燕教授常說的「精益創業」。成為第一名或第二名,或者上市,都不是企業的目標。產品製作精良,價格合理,讓用戶愉快使用。這是立足點和出發點。即使我在這個市場排名第四第五,也足夠養活自己,更不用說第一第二名了。如果大學剛畢業就讓我創業,我肯定會開餐館,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市場很大。
2、選擇視頻會議行業的另一個原因是,當年我離開思科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個市場沒什麼可做的,一切都結束了。但是經常和客戶打交道,我知道所有的客戶在使用產品的時候都是不開心的。產品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中我發現了商機。綜上所述,我認為在紅海創業需要兩個要素:第一,這個市場很大。第二,所有已知的產品都不夠好。當別人說市場飽和時,你需要問自己這三個問題當有人告訴你這個市場已經飽和,競爭對手很多,不適合創業。我覺得,不要聽別人的,你應該有第一手資料。我當時從這三點想到:第一個問題,現有產品夠好嗎?我花了很多時間和所有客戶打交道,發現沒有人覺得任何產品特別好,不管是微軟產品還是谷歌產品,這是第一個重要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做這個產品的目的是什麼?我的產品的目的是真正讓用戶使用Zoom感到非常愉快,這一點同樣重要。第三個問題,有沒有技術難度?我判斷技術上有難度,否則不會有更好的產品。不過我很自信我的團隊有這方面的經驗,我對實時溝通有研究,我注重用戶體驗,喜歡研究產品。綜上所述,基於我們團隊的DNA和目前的市場情況,我決定成立Zoom。
3、每個產品都必須有護城河。Zoom的護城河是技術。很多使用Zoom產品的用戶會覺得產品好像特別簡單,功能也比較簡單,甚至有點單薄,因此誤以為技術護城河比較低。在我創立Zoom之前,甚至很多投資者都覺得產品沒有技術含金量。雖然我知道很多風險投資,但是沒有人願意投資Zoom。最後,我的一個朋友出於個人信任投資了我。沒有太多的技術內容確實是視頻會議的普遍認知。然而,這種認知是完全錯誤的。做好視頻相關產品是非常困難的。當然,這種誤解對我們也有好處。如果大家都覺得這個行業的護城河很高,大家都會去做,競爭會很激烈。
9. 創業期間如何給員工分配股份
出去原始股 資金股,一般公司會以10~20%的股權分給員工,
第一,股票認購價格等於原始股東的認股價格,比如說一元錢一股;第二,根據重要程度授予不同的員工不同數量的股份;第三,一定要達到一定的業績條件之後,這些員工才能真正獲得股份,比如每年凈利潤XXXX萬元,或者每年凈利潤增長百分之XX。
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他們有以原始價格獲得股票的權利,有奔頭,有干勁;第二,他們要努力才能獲得這些股票,所以,他們會更加努力。這是兩全其美的方案。要是萬一業績達不到因此而得不到股票,他們也不會埋怨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