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股票中,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被稱為什麼
被稱為:紅籌股,這個概念是在90年代的時候出現在香港證券市場的。
B. 港股一手多少股
不同於內地A股市場的買賣單位為每手100股,
在香港,每隻上市證券的買賣單位由各發行人決定,
大部分證券的每手買賣單位為1000股或其整數倍,
其中,近半數採用2000股/每手。
基於不同交易不同手數的不同,港股和A股在這方面也有很多不一樣。
但是總的來說,手數的不一樣不能改變股票走勢,所影響的幾乎只是在交易所有關手續費的收入中。
從某些方面看,相對於A股來說港股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其中似乎也包括港股一手的規定,也不同於A股100股/手的硬性規定。
(2)香港上市的國內公司股票稱為擴展閱讀:
港股,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
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股票類型:
藍籌股
定義
藍籌股(Blue Chip),是指恆生指數成份股。
這類股份的普遍特性是具有行業代表性、流通量高、財務狀況良好、盈利穩定及派息固定。藍籌股的固定數目是43支。
由於這類個股的盈利能力強,大多屬於基金偏愛個股(即基金長期持有或加碼買入的股票),因此較少人為因素(如莊家活動)影響,股價相對穩定,適合作中長線投資。
國企股
定義
國企股是指那些獲中國證監會批核到香港上市的中國內地的國有企業。
它亦可稱為 H 股,意指在香港上市的國企股。在內地還有稱為N股及S股的,是分別在美國紐約及新加坡上市的國企的簡稱。
這樣看來,國企與紅籌同為內地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兩者究竟有何分別呢?
可以說,由於國企股與紅籌股的內地色彩同樣濃厚,既同為內地在香港上市的企業,
其主要業務又同樣與內地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對香港股市沒有深刻認識的新手是非常容易混淆的。
但是,要分辨兩者也不是那麼困難。
簡單來說,在香港注冊的就會被區分為紅籌股,在內地注冊的就自然是國企股。
事實上,紅籌股多是中國各省市、中央機關在香港注冊的窗口企業,而國企股則一般為紮根於中國的國營企業。
紅籌股
常規上,藍色與紅色是相對的,既然藍籌股是指39隻恆生指數成份股,那紅籌股理所當然便是指那些非藍籌類的股份吧?
非也,紅籌股其實是指那些在香港上市,但由中資企業直接控制或持有三成半股權以上的上市公司股份。
雖說紅籌股是指那些由中資企業直接控制或持有三成半股權以上,並在香港上市的股份,至今,這定義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爭議。
有一派認為,一隻股份是否屬於紅籌股應以主要獲利是否來自中國內地為判定基準,彭博信息編制的紅籌股指數便是這一派的支持者;
而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紅籌指數,亦即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則屬另一派系的表表者,是以中資股東權益比例來決定。
因此,這兩個指數的成份股並不一定是相同的。
紅籌股之所以稱為紅籌股,主要是由市場上兩個流傳已久的典故引申而來:
第一個典故沿用藍籌股一名的故事,在藍籌股一文曾提及過,在賭場上最大銀碼的籌碼為藍色,其次則為紅色籌碼。
因此,紅色便被選為代表實力較藍籌股稍有不及的股份。
C. h股是什麼股_H股和港股的區別是什麼_
國內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是H股, 香港本土上市的是港股。 港股內地無公司, H股內地有公司。
D.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股票稱為什麼股
稱為H股,如建設銀行.還有一種是紅籌股(因為紅色中國)!
E.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股票為什麼稱為紅籌股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 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
F. 內地企業如何到香港上市
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主要有三種模式:「紅籌」模式上市、H股上市模式、買殼上市。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中國證監會皆鼓勵境內企業通過H股在香港上市,並且境內企業在香港以H股上市後,仍然可以在國內A股上市,實現A+H股兩地上市。
1、紅籌模式上市
在股權收購模式下,紅籌模式操作程序為:國內企業股東以少量資本成立離岸公司,該離岸公司引入投資者或自行籌集外匯資金(數額相當於國內企業凈資產值),足夠購買國內企業股權。
離岸公司收購國內企業股權,需將外匯收購價匯入國內,並將國內企業變更為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國內企業股東以少量資本在境外(百慕大、開曼、香港)成立擬上市主體。BVI公司股東與擬上市公司進行換股。
2、H股上市模式
H股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H股上市適用中國的法律和會計制度,向香港投資者發行股票,在香港主板或創業板上市,但僅在香港發行的股票可以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流通,其他股票不在香港市場流通。
H股公司向境外股東支付的股利及其他款項必須以人民幣計價,以外幣支付。
3、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又稱「後門上市」或「逆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一般而言,買殼上市是民營企業的較佳選擇。
買殼上市作為赴港上市的一個重要途徑,正越來越受到內地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關注,這不僅因為在香港買殼上市具有方式更靈活、融資速度更快和投入產出比高等比較優勢,而且在於它可以提供相對廣闊的私下操作空間。
G.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股票,被稱為什麼
內地注冊香港上市稱為H股,例如工商銀行。
非內地注冊的中國公司在香港上市為紅籌。例如中國移動。
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證券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本世紀以來在美國、新加坡以紅籌模式上市的公司也越來越多,紅籌股的概念便延伸為在海外注冊、在海外上市,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
H.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都上市的公司股票,比如中石油,每一股A股和H股對應的股權是一樣的嗎
H股,分紅、股息都一樣,H股只是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幣而已,香港有些經紀行或銀行會對股息和分紅收取手續費。
同股同權,同一家公司一股A股和一股H的權利當然是一樣,股東大會投票的時候都是一票。
中國大陸地區只有機構投資者可以投資H股,大陸地區個人投資者目前尚不能直接投資H股。在天津,個人投資者可以在各大證券公司網點開辦「港股直通車」業務而直接投資於H股。
但是,國務院目前尚未對此項業務最後的開閘放水。個人直接投資於H股尚需時日。國際資本投資者可以投資H股。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8)香港上市的國內公司股票稱為擴展閱讀
至於權重,由於在香港上市的H公司是在內地注冊的,如果有同時在內地A股上市的,一般A股占的比重比較大,像中石油,工商銀行等等A股的比重都在70%以上,目前只有一家公司是例外,那就是建設銀行。
建行是先在香港發行H股上市的,在上市的同時將匯金公司持有的所有內資股轉換成H股,因此它在A股上市的股票只有公開發行的90億股,而H股有2000多億股。當然在監管部門的批准下,AH股其實可以互相轉換的。
購買
1、可以通過香港的駐內地的經紀公司開通香港股票帳戶,方能對H股進行操作。(如凱基證券、恆豐證券、國元香港、招行香港,等等)
2、目前,無法在國內的經紀公司直接做到H股,一般都是通過港立的經紀公司開戶,所以,這些經紀公司會代理款項的轉入轉出。具體細則每個經紀公司是不同的。
I. 由中國境內注冊的公司發行,直接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稱作
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公司直接發行中國香港上市的股票是H股 希望對你有幫助(來源:道富投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