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蛇吞象公司股票漲幾倍
擴展閱讀
gta5點什麼買股票 2025-07-14 15:49:06
興業礦業白銀股票行情 2025-07-14 15:48:22
安徽皖通科技股票行情 2025-07-14 15:29:18

蛇吞象公司股票漲幾倍

發布時間: 2022-02-06 09:06:24

A. 誰清楚,李嘉誠蛇吞象,當初6億是如何60億和黃。我很想知道

和記黃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資洋行,資產價值六十多億港元。而長實只是一間資產不到7億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誠不但控得和黃,還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譽為「超人」。和黃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李嘉誠退出九龍倉角逐,將目標瞄準另一家英資洋行——和記黃埔。

和黃集團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和記洋行;二是黃埔船塢。和黃是當時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財閥所控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記洋行成立於1860年,主要從事印度棉花、英產棉毛織品、中國茶葉等進出口貿易和本港零售業。初時規模名氣不大,遠不可與怡和、置地、鄧普、太古等洋行相比。到二戰前,和記有下屬公司20間,初具規模。

黃埔船塢有限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長在銅鑼灣怡和碼頭造木船。船塢幾經遷址,不斷充資合並易手,成為一間公眾公司。到20世紀初,黃埔船塢與太古船塢、海軍船塢並稱為香港三大船塢,形成維修、建造萬噸級輪船的能力。除此,黃埔船塢還經營碼頭倉儲業。

二戰之後,幾經改組的和記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該家族與怡和凱瑟克家族、太古施懷雅家族、會德豐馬登家族,並列為本港英資四大家族。20世紀60年代後期,祈德尊雄心勃發,一心想成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大牛沖天,展開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收購,把黃埔船塢、均益倉、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許多未上市小公司歸於旗下,風頭之勁,一時無兩。

祈德尊掐准了本港人多地少,地產必旺的產業大趨勢,關閉九龍半島東側的碼頭船塢,將修船業務與太古船塢合並,遷往青衣島,並將其他倉場碼頭統統轉移到葵涌去發展。騰出的地皮,用來發展黃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廈等。祈德尊滿天開花大興土木,地產成為集團的支柱產業。

傳媒說祈德尊是個「食慾過盛、消化不良」的商界「大鱉」。他一味地吞並企業,鼎盛期所控公司高達360間,其中有84間在海外。祈德尊雖長有「鋼牙銳齒」,「腸胃功能」卻太差,「腹瀉不止」——不少公司狀況不良,效益負增長,給他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幸得股市太旺,祈德尊大量從事股票投機生意,以其暫獲彌補財政黑洞。

1973年中股市大災,接著是世界性石油危機,接著又是香港地產大滑坡。投資過速、戰線過長、包袱過沉的和記集團掉入財政泥淖,接連兩個財政年度虧損近2億元。1975年8月,匯豐銀行注資1.5億港元解救,條件是和記出讓33.65%的股權。匯豐成為和記集團的最大股東,黃埔公司也由此而脫離和記集團。

匯豐控得和記洋行,標志著祈德尊時代的結束,和記成了一間非家族性集團公司。匯豐物色韋理主政。1977年9月,和記再次與黃埔合並,改組為「和記黃埔(集團)有限公司」。韋理有「公司醫生」之稱,但他一貫是做智囊高參輔政,而從未在一間巨型企業主政。又因為祈德尊主政時,集團虧空太大,公司醫生韋理上任,未見其妙手回春——和黃的起色不如人們預想的好。

乘虛而入,是戰場常見並有效的戰術。李嘉誠在覬覦上九龍倉的同時,也垂青和記黃埔。 他放棄九倉,必然要把矛頭對准和黃。 輿論皆說,和黃一役,足見李嘉誠是聰明絕頂的人。

其一,李嘉誠成全包玉剛收購九龍倉的心願,實則是讓出一塊肉骨頭讓包氏去啃,自己留下一塊瘦肉。因為九龍倉屬於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凱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會以牙還牙,殊死一搏反收購。包氏收購九龍倉,代價沉重,實際上與怡和大班打了個平手。怡和在港樹大根深,收購九龍倉,必有一番血戰惡戰。

反之,淪為公眾公司的和記黃埔,至少不會出現來自家族勢力的頑抗反擊。身為本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黃集團,各公司「歸順」的歷史不長,控股結構一時還未理順,各股東間利益意見不合,他們正祈盼出現「明主」,力挽頹勢,使和黃徹底擺脫危機。

只要能照顧並為股東帶來利益,股東不會反感華人大班入主和黃洋行。這便是李嘉誠最初的出發點。

其二,李嘉誠權衡實力,長江實業的資產才6.93億港元,而和黃集團市值高達62億港元,蛇吞大象,難以下咽。和黃擁有大批地皮物業,還有收益穩定的連鎖零售業,是一家極有潛質的集團公司。本港的華商洋商,垂涎這塊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為和黃在本港首席財主匯豐的控制下,均暫且按兵不動。

李嘉誠很清楚,匯豐控制和黃不會太久。根據公司法、銀行法,銀行不能從事非金融性業務。債權銀行,可接管喪失償債能力的工商企業,一旦該企業經營走上正常,必將其出售給原產權所有人或其他企業,而不是長期控有該企業。

在李嘉誠吸納九倉股之時,他獲悉匯豐大班沈弼暗放風聲:待和記黃埔財政好轉之後,匯豐銀行會選擇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對象,將所控的和黃股份的大部分轉讓出去。

這對李嘉誠來說,不啻是個福音。長實財力不足,若藉助匯豐之力,收購算成功了一半。

其三,李嘉誠夢寐以求成為匯豐轉讓和黃股份的合適人選。為達到目的,李嘉誠停止收購九倉股的行動,以獲匯豐的好感。

李嘉誠賣了匯豐一份人情,那麼,信譽卓著的匯豐必會回報—還其人情。這份人情,是否是和黃股票,李嘉誠尚無把握。

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誠拉上包玉剛,以出讓1000萬股九倉股為條件,換取包氏促成匯豐轉讓9000萬股和黃股的回報。李嘉誠一石三鳥,既獲利五千九百多萬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購的九龍倉讓給包氏去收購,還獲得包氏的感恩相報。

在與匯豐的關繫上,李嘉誠深知不如包玉剛深厚。包氏的船王稱號,一半靠自己努力,一半靠匯豐的支持。包氏與匯豐的交往史長達二十餘年,他身任匯豐銀行董事(1980年還任匯豐銀行副主席),與匯豐的兩任大班桑達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誠頻頻與沈弼接觸,他吃透匯豐的意圖: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後的和黃經營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馬敲邊鼓,自然馬到成功。

1979年9月25日夜,在華人行21樓長江總部會議室,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舉行長實上市以來最振奮人心的記者招待會,一貫持穩的李嘉誠以激動的語氣宣布:

「在不影響長江實業原有業務基礎上,本公司已經有了更大的突破—長江實業以每股7.1元的價格,購買匯豐銀行手中持佔22.4%的9000萬普通股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股權。」

在場的大部分記者禁不住鼓起掌來,有記者發問:「為什麼長江實業只購入匯豐銀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購入其優先股?」

李嘉誠答道:「以資產的角度看,和黃的確是一間極具發展潛力的公司,其地產部分和本公司的業務完全一致。我們認為和黃的遠景非常好,由於優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虧與其無關,又沒有投票權,因此我們沒有考慮。」

李嘉誠被和記黃埔董事局吸收為執行董事,主席兼總經理的仍是韋理。

記者招待會後的一天,和黃股票一時成為大熱門。小市帶動大市,當日恆指飈升25.69點,成交額4億多元,可見股民對李嘉誠的信任。李嘉誠繼續在市場吸納,到1980年11月,長江實業及李嘉誠個人共擁的和黃股權增加到39.6%,控股權已十分牢固。其間,未遇到和黃大班韋理組織的反收購。

1981年1月1日,李嘉誠被選為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資洋行的華人大班(註:包玉剛入主的怡和系九龍倉不屬獨立洋行),和黃集團也正式成為長江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李嘉誠以小搏大,以弱制強。長江實業實際資產僅6.93億港元,卻成功地控制了市價62億港元的巨型集團和記黃埔。按照常理,既不可能,更難以令人置信,難怪和黃前大班韋理,會以一種無可奈何、又頗不服氣的語氣對記者說:

「李嘉誠此舉等於用美金2400萬做訂金,而購得價值十多億美元的資產。」

B. 企業的蛇吞象這一經濟現象是如何實現的

現在比較大型的公司的股權通常很分散,通常是職業經理在行駛經營權。也就是說,大公司的管理層不是該公司的所有者。通過換股的手段,可以使自己成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也就達到了控股,便擁有該公司。
當然,聯想的收購是因為IBM得PC業務不盈利而賣給聯想的。大眾則是控股的問題,大眾的管理層是沒有說話權的。他們其實就是高級的打工者而已,當然沒辦法決定公司的歸屬問題了。

C. 兩家公司重組一家新公司,當天股票漲跌多少

那不好說,優質資產被注入肯定就上漲,蛇吞象肯定就暴漲。翻10倍的票以前也出現過。注入的是垃圾資產,下跌多少也說不好,如果有利於整合各方資源倒也是好事。

D. 股市中的蛇吞象是啥意思

就類似小魚吃大魚,比如一家市值10來個億的公司吸收合並一家數十億甚至上百億資產的公司~

E. 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注入優質資產就漲

注入資產質量不行就跌

F. 股票蛇吞象後市怎麼樣

上證沒跌破3060就繼續選股持有或買入,跌破就賣出嘍。

G. 趙薇當時蛇吞象空殼套上市公司是真的嗎

是真的 ,造成一種借殼上市的假象,然後在股價拉高後 果斷拋售,後面曝光還是什麼的基本沒關系了,被證監會判處罰款30w元

H. 股票虧的很慘怎麼辦

如果手中的股票還會出現嚴重虧損,那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在今年行情高位接盤股票,二是持有的股票質地存在一些問題。如果是後者的情況,那就要重視風險問題,要有序地調整倉位,將股票調整到質地優良的股票之上,如果不善於選股,則將倉位逐漸轉移至ETF指數基金之中,這樣會利於長期穩健投資。
正常來說,今年如果持有股票的質地如果不錯的話,當前出現虧損的情況應該都不會很嚴重,這是由今年股市的波動率所決定的,如果手中股票出現較大的虧損,基本上應該是股票的質量問題。
隨著上市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選股難度也越來越大,並不是說普通投資者就不會選股,而是當前股票數量太多、信息量太大,選股耗時耗力,因此普通投資者當前投資股票時要有所取捨。

I. 哪些股票像萬科那樣,容易比蛇吞象

沒有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最大股東持股不超過10%的股,如tclj集團,中核鈦白(002145)、輝煌科技(002296)、積成電子(002339)、禾欣股份(002343);創業板中的硅寶科技(300019)、天源迪科(300047)、荃銀高科(300087)、銀河磁體(300127)、晨光生物(300138)、沃森生物(300142)等。

J. 超圖軟體股價趨勢超圖軟體每月收盤價超圖軟體股能漲幾倍

近幾天有消息告訴我們,北斗系統,就在2022年底以前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面接收北斗三號數據,相關的產業鏈也可能會迎來爆發,超圖軟體其實就是國內領先的地理信息系統平台軟體供應商,也將得到受益,這只股票是好是壞,值不值得我們關注,下面我就來全面分析下。在開始分析超圖軟體前,我整理好的計算機應用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計算機應用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北京超圖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地理信息系統相關軟體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下面,設立了基礎軟體、應用軟體、雲服務三大GIS業務塊板,而且,建立生態夥伴體系,同時通過1000餘家生態夥伴,用GIS技術為數十個行業的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全面賦能。該公司產品,被評為了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唯一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諸多獎項,技術實力值得肯定。


簡單介紹超圖軟體後,下面通過亮點分析超圖軟體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與科技巨頭合作,上升空間大


近些年,超圖軟體與華為、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簽署協議,依託科技巨頭在整體的解決方案、銷售、技術等多方面的優點之處,推行GIS產品在不同行業的應用。2020年,超圖與騰訊地圖進一步合作,而州城市大腦時空雲平台的項目將和阿里雲合作完成,還與華為合作共同公布了基於鯤鵬的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台,並與華為雲敲定了合作協議,參與了華為鯤鵬生態計劃。


亮點二:GIS軟體國產龍頭,優勢明顯


超圖軟體從事GIS相關軟體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服務多年,成為了全球第三大、亞洲第一大GIS軟體廠商。超圖軟體今年不停地完善GIS技術體系,在跨平台GIS、二三位一體化GIS、雲端GIS等方面確立了長久的差異化優勢,不斷改革進行創新。除此以外,超圖軟體更是搭建了超過1000名合作夥伴的生態網路,致使信創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斷加強。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超圖軟體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超圖軟體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GIS基礎軟體是地理信息相關應用的根本所在,地理信息產業被規劃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在國土資源、軍工、氣象環境、智慧城市等多個重要行業發揮著巨大作用,與信息安全、國家安全關系密切,實現GIS基礎軟體乃至應用軟體全面國產化是局勢發展所導致的。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數字化轉型、信創、新基建等相關政策指導,聚焦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國土空間規劃等多個重要領域,規范並引導GIS行業從二維向三維升級,下游的企業事業單位等需求迅速提升,GIS產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結合以上所說,GIS產業發展的很好,超圖軟體作為GIS軟體國產翹楚,特別具有競爭力,發展前景較好。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超圖軟體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超圖軟體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超圖軟體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