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德意志銀行退出投行及股票等業務
擴展閱讀
易康股票價格 2025-07-12 06:10:33
塔吊租賃價格 2025-07-12 05:45:27
傑瑞集團 2025-07-12 04:33:01

德意志銀行退出投行及股票等業務

發布時間: 2022-02-11 18:50:42

① 為什麼德意志銀行要裁員6000人

北京時間3月12日凌晨,根據外媒的相關消息稱呼,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德意志銀行管理委員會將尋求在2022年底削減零售業務不超過6000個崗位,為新成立的部門預期裁員提供了初步估計。

過去幾年中,德銀接連遭遇監管層的巨額罰款和各種操縱市場的訴訟指控,不得不通過大幅裁員、暫停股息發放、延遲支付工資、出售風險資產的方式來維持運營、緩沖資本壓力。

② 世界上著名的投資銀行有哪些

1.高盛GoldmanSachs(按排名順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專業投資銀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創辦於1861年。

高盛以其濃厚的企業文化著稱,在100多年的歷史,上一直堅持投行主體戰略,很少涉足商業銀行、零售經紀等領域(但並非完全不涉足),是華爾街投行之首。

(2)德意志銀行退出投行及股票等業務擴展閱讀: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s) 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主要有四種:

一是獨立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機構比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其他投資銀行,參股或建立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集團、瑞銀集團;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歐洲,銀行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參考資料:投資銀行-網路

③ 德意志銀行的歷史背景

德意志銀行1870年成立於德國柏林,不久便在不萊梅和漢堡建立分行;1872年,其上海和橫濱分行開業,接著又在1873年成立了倫敦分行。1876年,德意志銀行收購德意志聯合銀行和柏林銀行協會,成為德國最大的銀行。從一建立,德意志銀行便從事世界大型項目的融資,在德國及海外工業化的融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早在1914年,德意志銀行就被公認為世界上首要的金融機構之一。一個多世紀以來,它一直保持在金融行業中的這種地位。
作為國際性大銀行,德意志銀行保持著龐大的遍布全球的分支和附屬機構網路,截至1996年6月30日,它在德國設有1662個分支機構,海外設有780個。在盧森堡、莫斯科、馬德里、倫敦、悉尼、東京、巴黎、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斯德拉斯堡、紐約和香港設有分行或代表處,在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荷蘭、葡萄牙、波蘭、匈牙利、西班牙、日本、美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國都設有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特別是1995年,德意志銀行獲得了重大發展:創建了一種新型銀行(24銀行);德意志銀行股票面值變為5馬克,發起了德意志銀行在美股票的「美國一級預托證券計劃」;收購聖路易斯ITT商業金融公司(密蘇里),與德意志信貸公司合並,組建了德意志金融服務公司。此外,還組建了一家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公司--德意志摩根建富;收購金融和期貨有限公司--義大利第五大資金管理公司;建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德意志銀行紐約信託公司。
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德意志銀行系分支機構最多的歐洲銀行。截至1996年6月底,與其投資銀行分支機構德意志摩根建富一起,德意志銀行集團在亞太地區擁有4900名員工,服務於70多個營業處,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到日本,從中國到澳大利亞的18個國家。1988年成立的新加坡地區總部使德意志銀行能更密切地按照亞太地區客戶的要求制訂亞太地區的業務戰略。

④ 德意志銀行的業務范圍

德意志銀行是一家全能銀行,在世界范圍內從事商業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對象是個人、公司、政府和公共機構。它與集團所屬的德國國內和國際的公司及控股公司一起,提供一系列的現代金融服務,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公司金融、銀團貸款、證券交易、外匯買賣和衍生金融工具。德意志銀行還開展結算業務,發行證券,處理信用證、保函、投標和履約保函並安排融資。國際貿易融資也是該行的一項重要業務,經常單獨或與其他銀團及特殊金融機構聯合提供中長期信貸。項目融資、過境租賃和其他金融工具業務大大補充了傳統的貿易融資。在項目融資方面,德意志銀行對通訊、交通、能源和基本設施項目的重視程度的日益增加,而且其證券發行業務十分發達,已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證券發行行之一,參與了德國和世界市場上很多重要的債券和股票的發行,經常作為牽頭行和共同牽頭行。
1995年12月底,德意志銀行的凈收入高達21.2億馬克,資本和儲備金約為280.43億馬克,總資產價值7216.65億馬克。根據1995年著名的《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大銀行的排名,德意志銀行為世界排名第六名的大銀行。歷年來,德意志銀行一直被穆迪評級公司、標准普爾評級公司和IBCA評為為數極少的幾家AAA級銀行之一。

⑤ 花旗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兩種治理機制的有效性

花旗銀行就公司治理結構而言與其他銀行和上市公司並沒有本質區別,但作為全球獨特的老牌銀行,它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又有許多獨特之處。
德意志銀行再次宣布重大戰略,引發市場對該行經營的高度擔憂。一是業務重組方面,德銀計劃全部退出投行板塊下股票銷售及交易業務,減少固定收益銷售。
公司治理是涉及產品市場、資本市場、經理人市場、信用制度、法律框架、產權界定等諸多領域的龐大而復雜的研究領域.由於法律制度、資本市場、政治體制的差異,各國公司治理結構不盡相同,加之銀行是一種經營貨幣的特殊公司,其公司治理水平不僅對銀行的業績與穩健影響巨大,甚至對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在兩權分離的現代公司制企業中,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直接決定公司是否可持續發展,對公司發展有著生死攸關的作用。
以下幾個因素對公司治理有效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 股權結構
2. 權利分配與制衡
3. 激勵機制。
這三者也是互相聯系的,股權結構影響權利的分配,從而影響如何實施和實施什麼樣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公司治理是伴隨著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而出現的,即公司制度的出現。
拓展資料:
公司治理是指諸多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主要包括股東、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這些利益關系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業績。公司治理討論的基本問題,就是如何使企業的管理者在利用資本供給者提供的資產發揮資產用途的同時,承擔起對資本供給者的責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結構和機制,明確不同公司利益相關者的權力、責任和影響,建立委託代理人之間激勵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業戰略決策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管理大前提。
公司治理如同企業戰略一樣,是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忽略的兩個重要方面。二十世紀以來,由於公司治理問題而導致公司走向消亡的事件層出不窮,最為轟動的,以安然事件為首,由此,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公司治理。
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股權結構體現著企業股權的的構成情況,影響著內部治理機制,企業具有什麼樣的股權結構對企業的類型、發展以及組織結構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近年來學術界發現全球范圍內股權結構並非都像英美那樣分散,大部分東亞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存在著單一控制性股東,中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現象更加突出。

⑥ 請問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德意志銀行等等投行的區別在哪裡

呵呵~~ 你的分有點低, 這些都是世界級的投資銀行~~!
區別我不用講了, 你買建行摩根的 基金就知道了~~·
-----------------------------------
企業的根本是人, 決策層是什麼樣的人,就又什麼樣的文化。

所謂宣傳的企業文化那都是夢想~~!~

⑦ 投行和投資公司的區別

相信很多讀商科的小夥伴都會很對這三個詞很困惑,不明白他們之間的工作內容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仔細講講!
首先,如果在大陸,一個人告訴你是做「投行」的,那麼這個人屬於是在證券公司總部的投資銀行部工作的。

其次,投資銀行部,在國內,因為分業經營的關系,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其實都有這個部門,但叫法一樣,做的事情卻不同。
分業管理下商業銀行的投行部做的事情風險自然要適中,券商的投行部做的業務風險可以大一些,投資股票的風險比固定收益類的大大家都明白對吧?固定收益類中同樣是債券,國內還分公司債和企業債,後者風險低於前者,一般是央企或大型國企為標的,商業銀行投行部主要做固收類有價證券中風險較低的企業債為主,以及城投債、地方性政府債等。而證券公司的投行部不做債券,只做權益類的項目,債券由固定收益部負責。
具體來說,下面這部分是我之前詳細答過的。

此「投行」非彼「投行」,勿混淆概念
投行與券商,即投資銀行與證券公司。國外把投資銀行巨頭叫做Bulge Bracket簡稱BB,這些BB都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如高盛、大摩(摩根士丹利)、小摩(摩根大通)、美銀美林、DB(德意志銀行)、UBS(瑞士聯合銀行,簡稱瑞銀,)、瑞士瑞信銀行(簡稱瑞信,英文名為Credit Suisse)、花旗投行部、匯豐投行部等等;小號的投行中的一部分以「專精」和「為企業客戶量身定製服務」為特色的叫做「精品投行」,在國外叫做boutique或elite boutique,他們往往將自己定位於以根據客戶實際發展需求為導向,幫助設計有針對性的經由購並、募資,引進戰略資金,擴大規模,發展出更強的競爭力。

歐美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是「大金融」的混合型金融體系,在這個體系下以主營業務為劃分「投行」又可分為:
1. 獨立的投資銀行:比如美國的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第一波士頓(First Boston)、日本的野村證券(Nomura)。
2. 商人銀行(Merchant Bank)與全能銀行(Universal
Bank):前者主要是商業銀行對現存的投資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參股或建立自己的附屬公司形式從事商人銀行及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的投資銀行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而後者本身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一般的商業銀行業務。這兩類銀行包括,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荷蘭銀行
(ABN-AMRO BANK)、瑞士銀行(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CSFB)。

這邊我們主要討論「獨立的投資銀行」,這類投行業務按照部門劃分主要分為: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Direct Investment, Equity
Research,Asset Management,Fixed Income,Sales and Trading,Merge &
Acquisition, Prime Brokerage等,另外我們耳熟能詳的大摩(Morgan
Stanely)、小摩(JP Morgan)、瑞銀(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等,除上述部門外還有傳統的零售銀行業務(Retail Bank),包括對公和對私業務的存貸款等傳統商業銀行業務。

而在中國國內,由於金融體制不同,各領域(保險、銀行、投資)的金融機構可涉及開展的業務都是比較獨立的,舉幾個例子:比如國家對於保險公司的險資的投資方向有嚴格的限制,原則上這些資金不允許涉足投放至過多風險的金融市場,具體來說以保險公司為背景的資產管理類業務部門中占最大頭(約60%)的是固定收益部(風險相對最低),其它的還會有基金部、股票部、直接投資部等。就股票與基金等高風險業務而言,受到監管與政策約束,對於許多投資方向都有嚴格限制:比如股票與一些股票佔比較高的基金的投資總額、投資於不動產的金額、投資於債權投資的總額等。當然除了證券業外,在其它金融行業分支中我們也能找到類似的例子,以銀行業為例,銀行的金融市場部和投資銀行部涉及的債券市場投資和交易只被小比例地允許投入信用風險較高的債券和票據,大部分業務都只局限在國債、央行票據、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等低風險范疇。上述關於不同國內金融機構投資標的、投資額方面的限制內容說明的是像諸如保險公司、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像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那樣開展投資類業務,而反過來看,國內的券商、基金也同樣不能像商業銀行那樣開展吸存放貸的業務,這些都體現了我國國情和金融制度的特殊性。

⑧ 德意志銀行為何退出商品期貨交易

也許有很多人可能對德意志銀行有所不了解,其實這家銀行是非常出名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德意志銀行是一家全能銀行, 在世界范圍內從事商業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對象是個人、公司、政府和公共機構,提供一系列的現代金融服務,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公司金融等服務。

總之,各種因素導致他這樣的退出。

⑨ 德意志銀行為什麼退出商品期貨交易

德意志銀行為什麼退出商品期貨交易?

不止德意志,甚至很多專業的trading house也都在裁撤他們的大宗商品部門,原因很簡單,這兩年不賺錢。前幾年是大宗商品的牛市,和股市牛市一樣閉著眼睛買都賺,賺多賺少而已。commodity trading上面投行和沒有行業背景的trading housr是不佔優勢的,因為即使資金可以哄抬或者打壓價格,現貨行業的童鞋們也不會把money on the table拱手讓人。價格壓到一定程度會有人想接貨,價格高到一定程度會有人想出貨,而現貨商在哪個位置想買想賣,今年渠道裡面實際的供需情況如何,剛性需求在那個位置,這些都是很難被不在行業裡面的人所完全並且實時的了解的。

⑩ 德意志銀行 第一大股東是誰

目前其持股超過3%的單一股東有:黑石基金5% 瑞銀集團3%多一點,另外一家美國金融機構持3%多一點。 是英武的公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