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上市公司選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
股票激勵是分紅制度的,也就是說對過去的肯定的表揚獎勵;期權是針對未來的獎勵和激勵,這是兩者最直接的區別,未來的激烈是要有行權期,在行權期之內,要符合各種制度和考核標准,到時間才回得到這部分行權的權利,而一旦行權開始,你不行使權力的話,還可以專做股份,獲得下一年度的分紅。所以,期權是一宗很好的激勵制度。現在比較好的大公司都有這種制度。網路一個快樂商品期權就有期權行是權的解釋。
B. 怎麼查找實行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包括其詳細激勵計劃內容等
先用引擎搜索已經實施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如新聞),找到後在交易所或公司網站上查找相關的公告全文,內必有其詳細激勵計劃內容。
C.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請問公司進展如何
股票期權,在今後的指定時間(如兩年後的年底),可以按協議價格購買一定數量股票的權利。
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企業內部獎勵特定員工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但規定員工必須滿足一些條件(如年限、業績等),才可出售這些股票。
兩者都是上市公司(或即將能上市公司)的激勵員工、留住人才的機制。
D.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在價格方面有什麼規定嗎比如:最低不能低於多少之類
授予價格不得低於股票票面金額,且原則上不得低於下列價格較高者。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勵對象限制性股票時,應當確定授予價格或授予價格的確定方法。授予價格不得低於股票票面金額,且原則上不得低於下列價格較高者:
(一)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布前1 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50%;
(二)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布前20 個交易日、60個交易日或者120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之一的50%。
(4)實施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相關法條:
第二十五條 在限制性股票有效期內,上市公司應當規定分期解除限售,每期時限不得少於12 個月,各期解除限售的比例不得超過激勵對象獲授限制性股票總額的50%。
當期解除限售的條件未成就的,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除限售或遞延至下期解除限售,應當按照規定處理。,上市公司應當回購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並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六條 對出現負有個人責任的,回購價格不得高於授予價格;出現其他情形的,回購價格不得高於授予價格加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
E. 上市公司通過了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對投資者來說是好是還是壞事
感覺你好像只是看凈利潤是否達標而已(不能只看歷史的業績,現在的考核標準是從現在起的業績作標准),還有其他相關的考核條款達標才行的,今年度這股票前三季度的業績是虧的,另外凈資產收益率是正8%說明這股票的凈利潤平均每年要增長8%以上才能達標,所以說這些股權激勵條件也並不是太容易。
行權期 績效考核目標
第一個行權期 2009-2010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算術平均值不低於8%;
2010年凈利潤不低於5500萬元
第二個行權期 2009-2011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算術平均值不低於8%;
2011年凈利潤不低於6600萬元
第三個行權期 2009-2012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算術平均值不低於8%;
2012年凈利潤不低於7920萬元
第四個行權期 2009-2013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算術平均值不低於8%;
2013年凈利潤不低於9504萬元
激勵對象行使股票期權的資金全部以自籌方式解決。
F.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是利好還是利空
你好,股權激勵是激勵機制的一種,一般是企業為了激勵員工工作,留住優秀員工而建立的一種長期的激勵措施。股權激勵具體是指公司給予想要激勵的對象一定的股東權益,從而實現對員工的激勵效應,將其與公司連接為利益共同體。
一般來說,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對於公司股票來說都是利好的消息,無論採用的是限制性股票形式、贈予員工股票還是補貼員工購買股票形式等,都會對股票產生一定的利好影響,但總體來看影響都不明顯,不過其中補貼員工購買公司股票的利好影響最大。如果市公司開始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一方面計劃本身會對公司經營產生有利的作用,另一方面說明該公司看好未來自己股票形式,所以說股權激勵計劃一般產生的都是利好的影響。但是,股權激勵計劃實施以後,股價也可能會下跌,所以,投資股市還是要謹慎。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G. 怎樣知道目前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十萬火急,大家知道的話請麻煩告訴我,謝謝!
代碼 名 稱 通過方式 激勵方式
000069 華僑城A 股東大會通過 定向發行股票
000651 格力電器 實施 股東轉讓股票
000002 萬科A 股東大會通過 提取激勵基金買入A
600143 金發科技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000006 深振業A 實施 股東轉讓股票
600499 科達機電 股東大會通過 發行股票期權
000566 海南海葯 股東大會通過 發行股票期權
002029 七匹狼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600572 康恩貝 股東大會通過 發行股票期權
000997 新大陸 實施 股東轉讓股票
000063 中興通訊 股東大會通過 定向發行股票
002021 中捷股份 股東大會通過 發行股票期權
000926 福星科技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002003 偉星股份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600880 博瑞傳播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002032 蘇泊爾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瀘州老窖 股東大會通過 發行股票期權
002038 雙鷺葯業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002045 廣州國光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000690 寶新能源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000046 泛海建設 股東大會通過 發行股票期權
002045 廣州國光 實施 股票增值權
600887 伊利股份 股東大會通過 發行股票期權
600143 金發科技 實施 股東轉讓股票
000061 農產品 股東大會通過 股東轉讓股票
600739 遼寧成大 實施 發行股票期權
你自己也可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上去查詢
H.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會增加上巿公司總股本嗎
我要期權在激勵的一些計劃也會上市的,因為骨頭大的股本也是比較好的。
I. 實施股票期權激勵制度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可以看該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的定期報告,比如年報、半年報或者季報,如果實施股權激勵的話,是必須要披露詳細內容的。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即以股票作為手段對經營者進行激勵。股權激勵的理論依據是股東價值最大化和所有權、經營權的分離。
股權激勵在國內上市公司大范圍施行始於2005年,當時股權分置改革全面展開,部分上市公司將股權激勵與股權分置改革相結合,主要採取的是非流通股股東轉讓股票的方式。在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下發以後,更多的上市公司開展了股權激勵,因當時股價較低,大部分公司採用的是股票期權,很多上市公司的經營層也因此受惠。但到2007年前後,股價已經大幅度上漲,股票期權帶來的激勵額度變得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出現不具備行權條件的情況,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又推出了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方式。
由於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下半年開始雖然股票價格大幅下挫,似乎更具備實施股權激勵的條件,但實際上,股權激勵兌現的前提是達到業績條件要求,以2008年度經濟環境下大部分上市公司很難達到。監管層對業績指標的一般要求是:實行股權激勵後的業績指標(如:每股收益、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等)不低於歷史水平,股票期權等待期或限制性股票鎖定期內,2006—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行業都處於周期性高點,利潤水平也處於高位,而2008年下半年起出現下滑,處於低位,在業績上很難滿足股權激勵的要求下實施此方案顯然無濟於事。隨著中央府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使得上市公司業績得以改善,提高,從而讓中國經濟在世界金融危機的狀態下,走出了獨立行情,再配配合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日趨完善,全流通的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股權更加分散,以及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理念被普遍接受,股權激勵在未來一定會得到上市公司更大的范圍內的實行和發展。
J. 上市公司推出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存在機會主義擇時嗎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公布以來,我國越來越多上市公布實施股權激勵,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預案公告前後是否存在時點的機會主義選擇擇時、圍繞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後的信息披露擇時和盈餘管理機會主義擇時,以及機會主義擇時行為的具體方式如何在一個公司實施股票期權激勵過程中被組合運用,和機會主義擇時與激勵草案內容之間到底有何關系。這些問題越來越得到政府和學術界的關注。 本文以2010年1月1日-2014年6月31日首次披露股票期權激勵草案的324家上市公司作為總體樣本,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證研究。本文... 展開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公布以來,我國越來越多上市公布實施股權激勵,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預案公告前後是否存在時點的機會主義選擇擇時、圍繞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後的信息披露擇時和盈餘管理機會主義擇時,以及機會主義擇時行為的具體方式如何在一個公司實施股票期權激勵過程中被組合運用,和機會主義擇時與激勵草案內容之間到底有何關系。這些問題越來越得到政府和學術界的關注。 本文以2010年1月1日-2014年6月31日首次披露股票期權激勵草案的324家上市公司作為總體樣本,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證研究。本文先從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點的機會主義選擇擇時、以及圍繞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後的信息披露擇時和盈餘管理機會主義擇時這三個方面來進行研究出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推出前後管理層機會主義擇時行為,然後用這三個方面的擇時加權綜合來得出整體擇時,並且進一步研究出各類擇時和期權激勵草案公告內容之間的關系。 研究發現,有63.88%的企業是存在公告時點的機會主義選擇擇時,61.11%的企業是存在信息披露擇時58.33%的企業是存在盈餘管理擇時的,均超過了一半。同時通過加權綜合,得到有企業有77.78%存在整體的機會主義擇時,可見我國的企業的擇時情況較為嚴重,委託代理問題矛盾突出,我國的期權激勵制度的設計存在一定的缺陷,最後通過實證研究4個擇時和股票期權激勵草案公告內容指標之間的關系,得出發行激勵總數占總股本比例(%),在四個擇時中都是顯著的;預留權益總數占發行激勵總數比例(%),在整體擇時、公告時點擇時和盈餘管理擇時模型中是顯著的;首次授予激勵對象人數,它在整體擇時和公告時點擇時模型中不顯著,但在信息披露擇時和盈餘管理擇時模型中是顯著的;激勵期權能夠行權的有效期,它在公告時點擇時、信息披露擇時、盈餘管理擇時模型中是顯著的;首次授予高管權益比例,它在四個模型中都是顯著的。 通過上述研究,一方面證明了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進行股票期權激勵時管理層進行了一種或多種機會主義擇時,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也為政府和企業就如何完善激勵計劃制度,進一步抑制管理層擇時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據。
獲取更多股市資訊就在老錢庄股市直播(www.lq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