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公司上市ipo股票解禁
擴展閱讀
股票買跌最佳位置圖解 2025-07-04 22:05:30
新開戶可以買幾只股票 2025-07-04 22:03:58
同花順質押股票在哪看 2025-07-04 21:49:52

公司上市ipo股票解禁

發布時間: 2022-02-24 07:44:01

『壹』 對上市公司的新股解禁期是如何規定的,為什麼有的時間長短不易

原始股解禁: 一、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二、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個月,網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東的限售流通股陸續上市流通。

『貳』 上市公司股東的股票多長時間可以解禁

俗稱的「大小非」指的是因股權分置改革而產生的限售股。「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大非」則是指持股量在5%以上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
除了因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外,A股市場還因IPO和增發而源源不斷地湧出限售股。其中,IPO限售股分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首發戰略配售股份兩種。
首發原股東限售股指開始發行前原有股東限制流通的股份,一般限售期長達三年。根據證監會去年9月份發布的新規,若發行人在刊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之前12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持有人承諾不予轉讓的期限為12個月,而此前鎖定期為36個月。
首發戰略配售股份指第一次發行股票上市時,向某些特別選定的對象發行的占發行數量相當大比例的股份。一般情況下,戰略投資者獲得配售的股票鎖定期限為3至6個月。而在上市公司增發股份時,針對戰略投資者的定向增發也要求有一定的鎖定限售期,通常需要鎖定半年。

『叄』 股票解禁的條件

股票解禁,就是限售股的限售期結束了,變成可流退股市。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首發限售股
公司IPO申請上市,首發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持有的股份屬於首發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36個月。上市後6個月內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發行價或者上市後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持有公司股票的鎖定期自動延長至少6個月。普通股東(非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也不存在突擊入股情況: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鎖定一年。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一年,離職後鎖定半年。
二、增發限售股
增發限售股,是已經上市的公司,通過增發新股的方式融資進行非公開增發,這部份股票也有限定期。
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規定:本次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三十六個月內不得轉讓。

『肆』 上市公司原股東如何解禁手裡的股票

這個不區分是自然人股東還是法人股東,只是區分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還是董監高還是一般股東。
如果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鎖定期是上市後三年。如果是董監高,上市後一年內不能轉讓,任職期間每年只能轉讓不超過25%,離職後半年內不能轉讓。如果是一般的原始股股東,上市後一年內不能轉讓。
還有一些特別規定,是針對在上市前突擊入股情況的。
股東解禁劃分為「大小非」。俗稱的「大小非」指的是因股權分置改革而產生的限售股。「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大非」則是指持股量在5%以上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
除了因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外,A股市場還因IPO和增發而源源不斷地湧出限售股。其中,IPO限售股分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首發戰略配售股份兩種。
首發原股東限售股指開始發行前原有股東限制流通的股份,一般限售期長達三年。根據證監會去年9月份發布的新規,若發行人在刊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之前12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持有人承諾不予轉讓的期限為12個月,而此前鎖定期為36個月。
首發戰略配售股份指第一次發行股票上市時,向某些特別選定的對象發行的占發行數量相當大比例的股份。一般情況下,戰略投資者獲得配售的股票鎖定期限為3至6個月。而在上市公司增發股份時,針對戰略投資者的定向增發也要求有一定的鎖定限售期,通常需要鎖定半年。

『伍』 股票中的解禁上市是什麼意思

一說到解禁,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場利空,股價利空,能夠逃跑的就盡快吧,但實際情況真的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嗎?讓我來給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在開始周詳說股票解禁前,先讓大傢伙了解一下今日機構更新的牛股名單吧,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刪掉,趕早來領:【絕密】今日3隻牛股名單泄露,速領!!!

一、啥叫解禁股?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做解禁?所謂「解禁」字面意思就是解除股票流通禁止,換句話說就是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的限售股,限售期一過就能交易了。

股票中的解禁上市是大股東股票都是有限售期的,限售期到了之後就解禁,可以賣出了。

為啥會存有限售股呢?簡潔的說,就是當公司處於上市前或者上市後的時候為了很快的融得資金而對股票進行低價發售,這種股票因為取得成本較低,基本倒手就能有所獲利,凡是持有這種股票的人絕大多數都把手中的產品拋出轉現,就極可能引起股價下跌,然則諸多的股民將會背到這個鍋。這樣的原因是,證監會為了保障投資者的權益才對此類股票的售出時間加以限定。

限售股按照持股比例通常會分成大小非股,小非是指占總股本比例<5%的限售流通股,大非指的是占總股本比例>5%的限售流通股。在這1年內,大小非股票不能進行上市交易或者轉讓的行為,而小非股第二年就能夠上市交易,然而大非股需要三年後才可以完全解禁。

我剛了解了一下,今年需要解禁的股票大於2000隻,解禁足足2800億股,這也表明了大量的股票將流通於市場中,使得股價被影響。

像我們這樣的投資者,一定要第一時間清楚哪些股票解禁、什麼時候解禁,免得我們成為了接盤俠。這里有個股票神器分享給大家,這個投資日歷用處還是很大的,會時不時的提醒著你哪些股票解禁、上市、分紅等等,每個股民炒股必定會帶上它,點擊即可領取: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把握最新的第一手資訊

二、股票解禁後確定會使這個股價下落嗎?

也不能說一定!這個過失是誤導了大部分股民。

通常來說,解禁後的股票往往會下跌,因為會加多賣盤來打壓股價,但有時候大小非解禁後,股價反而變得上漲了。比如有一年,氯鹼化工股票的解禁股上市時,股價就從那天開始沒有斷開的上漲。

其實解禁是否會影響股價,關鍵問題在於你手中所把我的股票公司好不好,優質的公司如果解禁,股東也是不願意賣出去的。

有些人壓根不會去了解一個公司到底是不是好的公司,或是分析不全面,就易看不準確導致虧損的發生,所以有一個免費診股的平台想要推薦給大家,只需要輸入股票代碼,就可以看到你買的股票好不好:【免費】測一測你買的股票好不好

『陸』 公司上市後原始股解禁需要幾年解禁後可全部拋出么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個月,網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東的限售流通股陸續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鎖定期結束後,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價減持,不需要支付對價。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2-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股票IPO解禁是什麼

IPO是指新股發行,所謂IPO解禁是指:股市低迷時政府為了救市,不得不暫時停止新股發行後,現在股市好轉,政府又開始考慮新股發行開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IPO解禁。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有限責任公司在申請IPO之前,應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一種獲得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允許私人公司將它們的股份向公眾銷售。這些股份被認為是「自由交易」的,從而使得這家企業達到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要求條件。 大多數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對上市公司在擁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數量的股東人數方面有著硬性規定。

『捌』 原始股解禁是什麼意思

原始股解禁是什麼意思?原始股是公司沒有上市之前經過政府產權買賣機構發行的股票。原始股的持有者通常是公司員工、部分與公司有密切關系的人員和公司私募的目標。


之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轉股同股同權,但本錢極低(即股價動搖風險全由流轉股股民承擔),專一不方便便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經過股權分置變革,完成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轉買賣。依照證監會的規則,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轉股股份的出售,應當恪守下列規則:

(一)自變革方案施行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買賣或許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轉股股民,在前項規則期滿後,經過證券買賣所掛牌買賣出售原非流轉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份額在12個月內不得超越5%,在24個月內不得超越10%。獲得流轉權後的非流轉股,因為受到以上流轉期限和流轉份額的約束,被稱之為限售股。


(ipo限售股:新股上市日起3個月,網下配售股票上市流轉。上市日起1—3年,原股民的限售流轉股連續上市流轉。限售流轉股的鎖定時完畢後,持股人能夠直接依照市價減持,不需要支付對價。)


這些股票解禁後會在二級市場兜售,形成股價的大幅動搖,也會形成社會的某種不公,像紫金礦業的原始股民,只花了1萬元的本錢,在解禁之下就能夠套回1千萬元的真金白銀,而政府卻不對這種暴利納稅,也是形成貧富懸殊和社會嚴峻不公的本源。

『玖』 一般公司上市股東解禁要多久

俗稱的「大小非」指的是因股權分置改革而產生的限售股。「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大非」則是指持股量在5%以上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

除了因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外,A股市場還因IPO和增發而源源不斷地湧出限售股。其中,IPO限售股分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首發戰略配售股份兩種。

首發原股東限售股指開始發行前原有股東限制流通的股份,一般限售期長達三年。根據證監會去年9月份發布的新規,若發行人在刊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之前12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持有人承諾不予轉讓的期限為12個月,而此前鎖定期為36個月。

首發戰略配售股份指第一次發行股票上市時,向某些特別選定的對象發行的占發行數量相當大比例的股份。一般情況下,戰略投資者獲得配售的股票鎖定期限為3至6個月。而在上市公司增發股份時,針對戰略投資者的定向增發也要求有一定的鎖定限售期,通常需要鎖定半年。

『拾』 上市公司解禁股是什麼意思

解禁的意思是解除禁售,股份可以上市流通了。上市首發大股東、定向增發和公司高管有一定期限的限制出售時間,過了限售期的就是解禁股。解禁股對股市的影響就是增加了股票的流通性,大股東存在減持股份套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