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的運作方式是怎麼樣的
1. 現在新上市的公司,通常都是拿出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上市前要經過證監會批准,上市的價格,要根據自己公司的凈資產值,對比同行業的其它類似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定出一個發行價。然後進行新股的申購,普通股民都可以參與新股申購。由於申購的人多,所以要抽簽,中簽的人,就以發行價買入股票。 因此,公司在申購過程結束時,確定要發行的股票就都已經被股民們認購一空。(由於上市有證券公司承銷,萬一沒認購完,它要負責買下剩餘的股票)這時候,上市的股票就轉移到了中簽的股民手裡。也就是說,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已經變成了這些股民的了。這些股民成為公司的股東。這個股份申購的地方,稱為一級市場。 2. 在上述過程之後,公司到二級市場上市流通。上市第一天起,公司的股價由市場自由決定,眾多股民也可以自由買賣它的股票,在咱們國家,多數股票上市的第一天股價會高於發行價,因此多數申購到的股民就在第一天拋出。從這天起,這些股票就在股民手中轉賣來轉賣去。因此,如果你買入股票,就是某人賣出的。因此,你買入的股票並非從證券公司買的,而是從另一個股民那裡買的。證券公司只是幫你完成買賣,它只是一個交易的場所,它自己不是交易者。 3. 股票漲,是因為買的人多,大家把股價推高了。如果你非要買入某隻股票不可,那麼它漲了之後,你就只好委託更高的價格去買它,就這樣把股價抬起來了,物以稀為貴。只要你出價足夠高,就會有人賣給你。同樣,只要你出價足夠低,就會有人買你手中的股票。 4. 但是,由於我國股市採取漲跌停的限制,你出價再高,也不許高於昨天收盤價的 110%,由於限制了你的出價,因此有可能你出了這樣的價格也買不到,因為可能沒人願意賣。因此,在漲停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買不到,同理,在跌停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賣不出。 5. 由於股票上市之後,股票的總數是不變的,所以不會有什麼稀釋的情況。股票的總數也是可能增加的,這就是公司股東大會決定要增發股票,不過這要經過證監會的批准。此外,還可以送股,例如每10股送5股,這樣股份就會稀釋,這種稀釋,是持有該股所有股民一起進行的,因此不會損害你的權益。但是稀釋後的股價自然會「下跌」,其實背著抱著一般重。
㈡ 請問股票流程是怎樣運作的輸贏怎樣交易
一樓說的很對。
你可以先到證券公司帶上身份證開戶,開戶前最好辦一張銀行卡(工銀、農行、建行的都行),開戶一般收90元開戶費。
開戶後按證券公司要求,到銀行辦理三方手續,這樣你在銀行里存上錢就可以炒股了。
辦好上述手續後,到證券公司指定網站下載相關軟體,把相關的資金賬戶和密碼輸入,再把資金轉到股市即可買賣股票了。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股票買賣的相關知識,建議你先買一些書籍,看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再買股票。
買股票時,證券公司一般要收取千分之二的手續費,不足5元的最低收5元。賣出時也是這樣收取,還要收取證券印花稅(千分之一)。
買股票時一是選好股票,二是選准時機。買在個對低點當然最好了。
股票買入以後要設好止盈價和止損價。如果是中長期投資可以不在乎盈虧的。這得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㈢ 股票制公司怎樣運作的
股票制公司的運作方法:
1、通過發行股票融資,增加公司股本,改善財務狀況,提高公司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通過增發、配股方式融資,擴大產能或投向利潤率高的新項目,將使公司未來業績得到增長。
2、公司股東的利益與股票價格息息相關,理論上,股東尤其是大股東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會努力改善公司經營管理,提高公司經營業績,以促進股票價格的提升。實際中,也存在大量上市後大股東一夜暴富而喪失創業動力甚至不作為的情況,更有甚者直接選擇拋售退出,最終導致公司管理混亂,業績連年下滑,股價一蹶不振。
3、上市公司採用股權激勵方式,刺激高管發揮企業家智慧,深挖企業潛力,提高企業效率,擴大產品營銷,促進業績增長。
4、現代股份制企業制度下,產業資本通過股票市場收購、兼並、重組上市公司的例子層出不窮,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股票價格的大幅上漲,對上市公司來說,影響一般是積極的。一般來說,新的資本的介入,以至注入新的資產,都將使公司業績得到增長乃至翻天覆地的變化。實際中,也可能通過大股東協議轉讓的方式實行重組,對公司及股價的影響一般也是積極的。
㈣ 股票運作是怎麼個過程
首先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可能全被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家機構獨占,因為這個市場里的參與者不是一兩個,而是千軍萬馬。各方力量都在互相博弈、明爭暗鬥。既然是多方力量參與,那麼就不會出現只有人買或者只有人賣的情況,即便是在漲跌停的時候其實也還是有交易的。正因為參與的人多,各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所以不可能如儀仗隊般整齊劃一朝向一個方向努力。
你說的那種極端情況根本不會出現。
股價的變動是多方力量角力的結果,並不是買入就漲、賣出就跌,而是如果買的人多就會漲,賣的人多就會跌。股票也是商品,也滿足供求關系。如果買的人多,自然意味著供不應求,價格就會漲,反之,賣的多就意味著供過於求,自然價格下跌。
股市並不產生任何財富,相反因為有交易費用,股市會吞噬財富。股市只是財富再分配的平台,張三買股票的錢無非是流入了賣家李四的口袋而已。
㈤ 股票是如何運營的
朋友,股市裡永遠都有風險,風險不會因為市場下跌而減少.關鍵在你對風險的了解有多少,知不知道那些是你不清楚的,避開它,否則盲目的抄底跟盲目的追漲一樣,都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進去之前好好問問自已,准備好了嗎?股市裡並不是遍地黃金的,在沒做充分准備之前不要冒然進去,否則結局只會很悲慘.投資跟資金多少無關,與學歷高低無關,也不是智商160的人就肯定能戰勝智商140的人的.
進行股票投資,關鍵是要靠自已,怎麼才能靠自已呢?關鍵是要堅持長時間的學習,給你以下幾點建議,堅持每天去做.
1.多留意國內外最新的財經信息,可每天收看CCTV2晚上9:00的<經濟信息聯播>和晚上11:10的<證券時間>.
2.訂閱一份主流的財經報紙,比如:<中國證券報>,<第一財經日報>…等.
3.閱讀一些財經類的書藉,比如:劉建位的<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但斌的<時間的玫瑰>,彼得.林奇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等,不要相信,也不要買那些吹噓可以短時間內讓你暴富的書和軟體.
4.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投資理念,就是價值投資,長線持有,在正確的方向堅持,堅持,再堅持,這樣你才可能在股市中活得長久.
如果你不想在學習的過程中錯失投資的時機,我給你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從長期來看,中國的大金融板塊是可以出偉大公司的,銀行,保險,地產在未來20年裡從眾多行業中勝出的概率很大,招行-600036,平安-601318,萬科-000002,都是這些行業中的最出色的,而且現價也非常有吸引力,你可以持續買進,等1-2年後,你可以獨立思考,然後再自行決定如何操作.記住,千萬別夢想輕易的就能得到成功,在股市裡,你現在什麼都不是,永遠保持謙遜的心,努力學習吧,祝你成功!
備注:我常用的股票行情軟體是萬點理財終端(免費的),感覺用起來還可以.
另外:短期來看,股票價格的漲跌與市場行為有關,買的人比賣的人多,它就漲,如果賣的人比買的人多,它就跌,是一種市場心理的表現;長期來看與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相關,能持續穩定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股票,它就漲,經營不當,盈利倒退或虧損的公司,股價就跌,甚至破產清算,從而摘牌退市.
作為股票投資者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否則投資股票就是零和游戲,賭博.
㈥ 股票市場是怎麼運作的
股票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或次級市場,是股票發行和流通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指對已發行的股票進行買賣和轉讓的場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過股票市場來實現的。一般地,股票市場可以分為一、二級,一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發行市場,二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交易市場。
我們已經說過,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有價證券除股票外,還包括國家債券、公司債券、不動產抵押債券等等。國家債券出現較早,是最先投入交易的有價債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後來才逐漸出現股票等有價債券。因此,股票交易只是有價債券交易的一個組成部分,股票市場也只是多種有價債券市場中的一種。目前,很少有單一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不過是證券市場中專營股票的地方。
股票市場是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大量的長期資本。而如果單靠公司自身的資本化積累,是很難滿足生產發展的需求的,所以必須從外部籌集資金。公司籌集長期資本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向銀行借貸;二是發行公司債券;三是發行股票。前兩種方式的利息較高,並且有時間限制,這不僅增加了公司的經營成本,而且使公司的資本難以穩定,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則無須還本付息,只需在利潤中劃撥一部分出來支付紅利即可。把這三種籌資方式綜合比較起來,發行股票的方式無疑是最符合經濟原則的,對公司來說是最有利的。所以發行股票來籌集資本就成為發展大企業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而股票交易在整個證券交易中因此而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股票市場的變化與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股票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始終發揮著經濟狀況晴雨表的作用。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道·瓊斯根據美國股市的經驗數據,總結出牛市和熊市的不同市場特徵,認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為三個不同期間。
牛市第一期。與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場最悲觀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心灰意冷,即使市場出現好消息也無動於衷,很多人開始不計成本地拋出所有的股票。有遠見的投資者則通過對各類經濟指標和形勢的分析,預期市場情況即將發生變化,開始逐步選擇優質股買人。市場成交逐漸出現微量回升,經過一段時間後,許多股票已從盲目拋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資者手中。市場在回升過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點都比上一次高,於是吸引新的投資人入市,整個市場交投開始活躍。這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業績開始好轉,盈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人們入市的興趣。
牛市第二期。這時市況雖然明顯好轉,但熊市的慘跌使投資者心有餘悸。市場出現一種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總的來說大市基調良好,股價力圖上升。這段時間可維持數月甚至超過一年,主要視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擊的嚴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後,股市成交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入市場。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會使投資人退出市場,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市場情緒高漲,充滿樂觀氣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聞也不斷傳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購合並等。上市公司也趁機大舉集資,或送紅股或將股票拆細,以吸引中小投資者。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即使出現壞消息也會被作為投機熱點炒作,變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門股股價均大幅度上漲,而一些穩健的優質股則反而被漠視。同時,炒股熱浪席捲社會各個角落,各行各業、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軍。當這種情況達到某個極點時,市場就會出現轉折。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現在市場投資氣氛最高漲的情況下,這時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變化完全沒有戒心。市場上真真假假的各種利好消息到處都是,公司的業績和盈利達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業在這段時期內加速擴張,收購合並的消息頻傳。正當絕大多數投資者瘋狂沉迷於股市升勢時,少數明智的投資者和個別投資大戶已開始將資金逐步撤離或處於觀望。因此,市場的交投雖然十分熾熱,但已有逐漸降溫的跡象。這時如果股價再進一步攀升,成交量卻不能同步跟上的話,大跌就可能出現。在這個時期,當股價下跌時,許多人仍然認為這種下跌只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其實,這是股市大跌的開始。
熊市第二期。這一階段,股票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觸發「恐慌性拋售」。一方面市場上熱點太多,想要買進的人反因難以選擇而退縮不前,處於觀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開始急於拋出,加劇股價急速下跌。在允許進行信用交易的市場上,從事買空交易的投機者遭受的打擊更大,他們往往因償還融入資金的壓力而被迫拋售,於是股價越跌越急,一發不可收拾。經過一輪瘋狂的拋售和股價急跌以後,投資者會覺得跌勢有點過分,因為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的現狀尚未達到如此悲觀的地步,於是市場會出現一次較大的回升和反彈。這一段中期性反彈可能維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回升或反彈的幅度一般為整個市場總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二期。經過一段時間的中期性反彈以後,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趨於惡化,公司業績下降,財務困難。各種真假難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對投資者信心造成進一步打擊。這時整個股票市場彌漫著悲觀氣氛,股價繼反彈後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價持續下跌,但跌勢沒有加劇,由於那些質量較差的股票已經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而這時由於市場信心崩潰,下跌的股票集中在業績一向良好的藍籌股和優質股上。這一階段正好與牛市第一階段的初段吻合,有遠見和理智的投資者會認為這是最佳的吸納機會,這時購入低價優質股,待大市回升後可獲得豐厚回報。
一般來說,熊市經歷的時間要比牛市短,大約只佔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過每個熊市的具體時間都不盡相同,因市場和經濟環境的差異會有較大的區別。回顧1993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經歷了股價的大幅漲跌變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轉熊,再由熊轉牛的周期性過程。
㈦ 公司發行股票的具體流程步驟如何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證明其所投入股份及所持股權的一種憑證、是股東藉以獲得股息收入及管理權力的一種有價證券。
①普通股:在公司經營管理、盈利及財產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票,是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基本形式。
②優先股:公司給予投資者某些優先權的股票。有固定股息並先於普通股股東領取;公司破產清算時對公司剩餘財產有先於普通股股東的要求權;一般不參加公司的紅利分配,持股人亦無表決權。
③績優股:業績優良公司的股票,在我國,投資者衡量績優股的主要指標是每股稅後利潤和凈資產利潤率。
④垃圾股:業績較差公司的股票,主要表現為萎靡不振,股價走低,交投不活躍,年終分紅差。
⑤藍籌股: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三種籌碼-藍、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