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卡介苗上市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橡果國際的股票價格 2025-08-16 01:00:50
明星團隊 2025-08-16 00:11:48
股票不跟期貨 2025-08-16 00:08:02

卡介苗上市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17 04:48:16

❶ 國內疫苗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十大人用疫苗企業排名:

1、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2、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4、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6、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7、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8、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9、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10、上海聯合賽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十大動物疫苗公司排名:

1、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廣東大華農動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3、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4、內蒙古金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7、金宇保靈生物葯品有限公司

8、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9、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0、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1)卡介苗上市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製作的用於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其中用細菌或螺旋體製作的疫苗亦稱為菌苗。疫苗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兩種。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傷寒菌苗、流腦菌苗、霍亂菌苗等。

不同疫苗的生產時間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個月才能生產出一個批次。疫苗的開發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且成本很高。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對於家庭來說也是減少成員疾病發生、減少醫療費用的有效手段。

疫苗一般分為兩類: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預防性疫苗主要用於疾病的預防,接受者為健康個體或新生兒;治療性疫苗主要用於患病的個體,接受者為患者。

根據傳統和習慣又可分為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抗毒素、亞單位疫苗(含多肽疫苗)、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等。

參考資料:網路-疫苗

❷ 兒童應接種卡介苗能預防傳染肺結核嗎

卡介苗BCG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但我感覺近年來BCG預防結核的有效性有所下降,可能與結核的變異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證實,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性腦膜炎和播散性結核病的平均有效率為86%;預防結核相關死亡的有效率為65%,預防結核性腦膜炎死亡的有效率為64%,預防播散性結核死亡的有效率為78%。

❸ 求一份小學國旗下講話的演講稿!!!(急!)200分!!

《科學改變中國——即聯合國為袁隆平頒發科學獎紀念日有感》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科學改變中國——即聯合國為袁隆平頒發科學獎紀念日有感。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1987年的今天是個什麼日子嗎?對,22年前的今天聯合國為袁隆爺爺平頒發科學獎。提到了袁隆平爺爺,我的心潮就難以平靜!在西方,袁爺爺研究的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因為這一水稻的誕生,不僅解決了中國十多億人口吃飯問題,而且解決了21世紀全球面臨的世界世界性飢餓難題。
套用法國文豪巴爾扎克的咖啡名言:「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讓人感到文學家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則真實再現了著名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79歲的袁隆平老人的科學品格。

有人曾經風趣地說,中國農民吃飯靠「兩平」,一是靠鄧小平的責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今天中國水稻種植面積中,約有一半是採用袁隆平培育的雜交產品,每年生產的稻穀可以多養活6000多萬人。2004年,袁隆平領導的超級雜交稻項目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種方面提前一年實現了大面積畝產超過800公斤的目標,這意味著每年又可以多養活7500萬人。

袁隆平說過:搞科學研究,我想首先一個不要怕失敗,你要怕失敗,你就不要去搞研究。第二一個搞科研呢,你就不要怕辛苦,書本上種不出小麥,種不出水稻出來的。

1965年10月,當袁隆平寫出雜交水稻的第一篇論文的時候,由於論文和當時的經典學說相背離,學術界並不認同,有人甚至嘲諷他異想天開。但袁隆平並沒有放棄,經過多年的努力,他推翻了當時國際上關於水稻沒有雜交優勢的普遍觀念,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雜交水稻,被譽為中華民族奉獻給人類的第五大發明。

袁隆平總結他的科學研究,用八個字概括即:知識,汗水,靈感和機遇。他說:我在科學上,那我絕對是要一往直前的。我不怕失敗,不怕難的,這裡面我覺得我還有老驥伏櫪的壯志的。我這個人水平不高,但是我有種認識,就是要不斷地創新。科學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要創新,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向新的領域,新的高峰攀登,這才是科學研究的本色。

從袁隆平身上,我們可以看得出,科學精神就是獨立思考、勇於質疑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善於傾聽並尊重不同意見的精神。

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我們只有樹立科學精神,造福祖國、人類才能不斷的進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
同學,你的問題好想問的有點晚了(不過明年還能用) ,1987.11.3聯合國為袁隆平頒發科學獎。但是希望你照樣把分送上呦!

❹ 我國第一次為兒童接種卡介苗時間是在什麼時候

你好朋友,卡介苗接種的最佳時間是出生後24小時內.如果你當時未接種,那麼.出生後兩個月內均可接種.如果超過兩個月,就需要作結核菌素試驗,檢查一下是不是有結核桿菌感染的情況。最後祝寶寶
健康成長。

❺ 新中國的「第一」有哪些快!!!急急急!!! 例如:第一位總理是周恩來

第一台億次計算機
這台計算機由國防科技大學於1978年3月開始研製,至1983年研製成功,命名為「銀河—Ⅰ」。
(31)第一家商業股份制企業
1984年7月25日,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記注冊。第一期股票總額300萬元,股票大小如一元人民幣,下附一張草綠色的股息、紅利票、背面註明5年還本,除分紅外,保證每年5.4%的利息。
(32)第一枚奧運會金牌
1984年7月29日,我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在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男子手槍慢射比賽中,以566環的成績,為我國奪得第一枚奧運會金牌。這也是本屆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
(33)第一個開發區
1984年8月,國務院決定進一步開放大連和興辦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10月15日,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大連市海濱動工興建。
(34)第一隻股票
1984年11月,發行1萬股、每股50元、總股本50萬元的實物股票飛樂音響誕生(通稱「小飛樂」)。
(35)第一張全國通用信用卡
1986年6月1日,中國銀行發行人民幣全國通用信用卡,並命名為長城信用卡。該卡的發行,標志著我國金融業支付和結算工具的改革邁出開拓性一步。
(36)第一家正式宣布破產的國有企業
1986年8月,沈陽市防爆器械廠宣布破產,成為新中國第一家破產的國有企業。
(37)第一座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建成後,於1986年12月17日通過驗收。該室從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等方面展開研究,核心是闡明生命現象的奧秘。
(38)第一個股份集團

❻ 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要納斯達克(Nasdaq)股票市場(新浪,搜狐,網路都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 的操盤手 、London Stock Market 倫敦股票市場的操盤手、東京股票市場、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操盤手, NYSE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操盤手用上下一代鍵盤;送到Coordinating Committee, COCOM 巴黎統籌委員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ound, 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Midland Bank,Ltd. 米蘭銀行 、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 瑞士聯合銀行;裝到法國香榭麗舍(香榭里舍大道 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ées)、拉德芳斯(La Défense)大街櫃員機上、裝到美國紐約曼哈頓區林蔭大道(Park Avenue)大街櫃員機上、裝到日本銀座大街和日本東京都新宿大街 Shinjuku Odori Shopping Street櫃員機上、裝到義大利米蘭和佛羅倫薩大街櫃員機上、裝到英國倫敦牛津街Oxford Street 和劍橋大街Cambridge streer櫃員機上。
將中國獨步全球的下一代鍵盤安裝在中國載人航天器上。
應當在每年4月份廣州樂器展覽會;5月份北京樂器展覽會;10月份上海樂器展覽會上展示;應進軍2010年上海國際博覽會;消費電子展CES;為2009年建國60周年華誕獻禮;在每年的德國漢諾威信息展覽會;每年10月5日至9日(日內瓦當地時間),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有「電信奧運會」之稱的ITU World 2010(世界電信展);每年8月份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上展出,這是社會責任。

最頂尖的鍵盤?
獨步創新的鍵盤?
獨創性的鍵盤?
最具有前瞻性的鍵盤?
原始創新的鍵盤?
最昂貴的鍵盤?
功能最全面的鍵盤?
手感最好的鍵盤?
打電玩打游戲機得分最高的鍵盤?
世界上反應最靈敏的鍵盤?
保密性和加密性最好的櫃員機ATM鍵盤?
最前衛最有發展性的鍵盤?
使用鍵盤的喜好與品位、鍵盤的設計和生產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素質。
從日常生活中發現題目,找出現有產品的實質缺陷,就是工藝、理論、基礎、創新能力、商業眼光的綜合體現。
從合理中找出問題,提出在現有環境條件下確保實現的改進,提出切實可行的結構和加工方法,就是真本事。
最好的是獨立自主設計的,是整體創新。
要清楚地認識到,傳統鋼琴有著不可克服的缺陷。
鋼琴的器樂學科 學歷以及學位
不跨過以上台階的學位、論文、商品、展品,就是將真金白銀變成渣子的腐敗。就是打擊科技創新,就是點金為石頭,化神奇為腐朽,誤人子弟,褻瀆課酬;
要杜絕能乾的不準干,不能乾的干大事

為什麼彈鋼琴的時候反應很慢?怎麼改變?
傳統鋼琴本身就有延遲,就有不可克服的缺陷,下一代鍵盤已經完全跨越了這個障礙。你目前的認識只是在個體自身技巧的層面。
鋼琴中變調是什麼意思啊?
樓上所說的是樂理上的變調,鋼琴在物理意義上沒有改變。
以後高檔的鋼琴(不是說電鋼琴),就具有物理上變調和自動調音的功能

❼ 列舉5種疫苗及他們的特點

疫苗
是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製品。生物製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制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制劑。預防接種用的生物製品包括疫苗、菌苗和類毒素。其中,由病菌製成的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製成的為疫苗,有時也統稱為疫苗。

類別
疫苗(vaccine)分為兩類。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

原理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轉基因等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後,免疫系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特殊抗體等;當動物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菌時,動物體的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製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

意義
疫苗的發現可謂是人類發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繁衍生息的歷史就是人類不斷同疾病和自然災害斗爭的歷史,控制傳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預防,而接種疫苗被認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威脅人類幾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現後便被徹底消滅了,迎來了人類用疫苗迎戰病毒的第一個勝利,也更加堅信疫苗對控制和消滅傳染性疾病的作用。此後200年間疫苗家族不斷擴大發展,目前用於人類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種,根據技術特點分為傳統疫苗和新型疫苗。傳統疫苗主要包括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新型疫苗則以基因疫苗為主。

種類

人工主動免疫
1. 滅活疫苗
選用免疫原性好的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等,經人工培養,再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其殺滅制
疫苗
成。此種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進入人體後不能生長繁殖,對機體刺激時間短,要獲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復接種。比如:甲肝滅活疫苗,就是死疫苗。
2.減毒活疫苗
用人工定向變異方法,或從自然界篩選出毒力減弱或基本無毒的活微生物製成活疫苗或減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BCG,結核病)、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小兒麻痹症)等。接種後在體內有生長繁殖能力,接近於自然感染,可激發機體對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較小,免疫持續時間較長。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優於死疫苗。 比如:水痘疫苗是減毒活疫苗,麻風、腮腺炎疫苗都是屬於活疫苗。
3.類毒素
細胞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後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為類毒素。其中加適量磷酸鋁和氫氧化鋁即成吸附精製類毒素。體內吸收慢;能長時間刺激機體,產生更高滴度抗體,增強免疫效果。常用的類毒素有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等。

人工被動免疫
1.抗毒
2.人免疫球蛋白制劑
3.細胞因子制劑
4.單克隆抗體制劑
人工主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均能使機體增加抗病能力,但後者的持續時間短,主要用治療和緊急預防。

新型疫苗
1.亞單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2.結合疫苗
3.合成肽疫苗
4.基因工程疫苗
(1)重組抗原疫苗(2)重組載體疫苗(3)DNA/RNA疫苗(4)轉基因植物疫苗

兒童疫苗
按照我國規定的計劃免疫程序,寶寶必須在1歲內完成5種疫苗的接種,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乙肝疫苗
一般在出生兩天內、1個月、6個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強注射1次。目前使用的多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它可以用於預防所有已知亞型的乙肝病毒感染。
不能接種該種疫苗的寶寶有:1.發熱、患急性傳染病、中耳炎、活動性結核、心肝腎等疾病;2.體制弱,有過敏史或癲痛者;3.近期正在進行免疫抑制劑治療者。

卡介苗
接種卡介苗可預防結核病。卡介苗在一般嬰兒出生後即可接種,如果出生時沒接種,可在2個月內接種。在3歲、7歲及12歲時,如結核試驗陰性,應進行復種。
如果寶寶患有這些疾病,就不能進行接種卡介苗,具體為結核病、急性傳染病、腎炎、心臟病、免疫缺陷症、濕疹或其他皮膚病患。

小兒麻痹糖丸
口服小兒麻痹糖丸可預防嬰兒癱,即醫學上的「脊髓灰質炎」。現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價混和疫苗,出生後滿2月,初服,以後每隔1月服兩次,連服兩次,4歲加強1次
不能接種這種疫苗的寶寶有:患嚴重疾病、發熱或有過敏史(特別是有雞蛋過敏史者)不得接種。

百白破制劑
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劑可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這三種疾病可嚴重威脅小兒的健康與生命。接種一般是在嬰兒出生滿3個月時進行,初種必須注射3針,每次間隔4~6周,孩子1歲到2歲時再復種1次。
百白破的禁忌:1.有癲癇、神經系統疾患及抽風史者禁用;2.急性傳染病(包括恢復期)及發熱者暫緩注射。

麻疹疫苗
注射麻疹疫苗可預防麻疹。第一次接種應在嬰兒滿8個月,到2歲、7歲、12歲時再進行復種。
患有這些疾病的兒童不能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三價疫苗:1.對新黴素和雞蛋有過敏者或類過敏反應者;2.伴有發熱的呼吸道疾病、活動性結核、血液病、惡疾質等;3.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4.個人或家庭有驚厥史和腦外傷史。
小提示:寶寶發熱,有急性傳染病時接種疫苗,可能誘發、加重原有病情,不能接種。家長帶孩子去打預防針時,應主動說清孩子的身體情況,以便醫生正確掌握禁忌症,這樣既可減少疫苗接種的副反應,又能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尤其是卡介苗屬於活菌苗,小兒麻痹糖丸、麻疹疫苗屬於減毒活疫苗,對於那些體質特別虛弱的孩子在注射後,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的反應,將孩子出現的不良反應同其他的病症加以區別。

規定強免疫苗
國家規定強免(強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須打的,即強制免疫的,也是免費的,小孩日後入托、入學甚至出國都要憑打過的接種證辦理的。
以下是規定強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執行):
出生時: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一次)
3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齡:百白破(第三次)
6月齡: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一次)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腦疫苗(非活第一、二次)、(減活第一次)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次)
18月齡: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歲:乙腦疫苗(非活第三次)、(減活第二次)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次)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第四次)
6歲:乙腦疫苗(非活第四次)、(減活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歲:精白破(第二次)
還有一些疫苗不屬於強免范圍,如麻腮風、風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費的,可自願選擇打或不打。記住一點,凡是收費的疫苗都需要家長簽名認可,方可接種。

計劃外疫苗
計劃外疫苗(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各地區不同狀況及家長經濟狀況而定。如果選擇注射二類疫苗應在不影響一類疫苗情況下進行選擇性注射。要注意接種過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脊灰糖丸)要間隔4周才能接種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腦及所有二類疫苗)。
體質虛弱的寶寶可考慮接種的疫苗:
流感疫苗:對7個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腎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寶寶,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並誘發舊病發作或加重,家長應考慮接種。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種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單靠某種疫苗預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寶寶不主張選用。但體弱多病的寶寶,應該考慮選用。
流行高發區應接種的疫苗:
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HIB疫苗):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將HIB疫苗列入常規計劃免疫。5歲以下寶寶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桿菌。它不僅會引起小兒肺炎,還會引起小兒腦膜炎、敗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嚴重疾病,是引起寶寶嚴重細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輪狀病毒疫苗:輪狀病毒是3個月~2歲嬰幼兒病毒性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接種輪狀病毒疫苗能避免寶寶嚴重腹瀉。
狂犬病疫苗:發病後的死亡率幾乎100%,還未有一種有效的治療狂犬病的方法,凡被病獸或帶毒動物咬傷或抓傷後,應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若被嚴重咬傷,如傷口在頭面部、全身多部位咬傷、深度咬傷等,應聯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即將要上幼兒園的寶寶考慮接種的疫苗:
水痘疫苗:如果寶寶抵抗力差應該選用;對於身體好的寶寶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傳染病」,列入傳染病管理范圍。即使寶寶患了水痘,產生的並發症也很少。
接種注意事項
1,通常吃脊髓灰質炎糖丸後40分鍾內不能吃熱東西。
2,注射百白破疫苗後當天嚴禁洗澡,24小時後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硬痂必須熱敷,一天3-5次,堅持到消腫為止。
3,注射乙肝疫苗當天不能洗澡,要注意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時暫緩注射。
4,經過某種疫苗接種後,如果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如虛脫、休克、痙攣、腦炎或腦病,重度的過敏反應,則不應給予以後針次的接種或者加強免疫。
5,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例如癲癇或者腦病,不應該給予含有全細胞的百日咳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
6,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劑者,不應接種活的疫苗。
7,兒童在患傳染病期間甚至傳染病恢復期暫緩接種。
8,有嚴重器質性疾病,如活動性結核及嚴重的肝臟、肺臟、腎臟等疾病暫緩接種。
9,發熱期間暫緩接種。

疫苗反應
疫苗雖經滅活或減毒處理,但畢竟是一種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質,對人體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實這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就象感冒發熱一樣是機體在抵禦細菌或病毒。
疫苗

正常反應
局部反應如輕度腫脹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種後,屁股上出現硬結就是吸附制劑接種後常見的現象。
接種疫苗後的全身反應有發熱和周身不適,一般發熱在 38.5 ℃以下,持續 1 ~ 2 天均屬正常反應。無論局部還是全身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多喂水、並注意多休息即可。如果高熱,可服用退燒葯,可以做物理降溫、吃些富有營養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並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異常反應
局部感染、無菌性膿腫;暈針、癔病;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
遇到暈針、過敏性休克應立即平卧、頭部放低、口服溫開水或糖水;與此同時立即請醫生作緊急對症處理。
出現皮疹,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脫敏葯。
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表現為接種後很短時間內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抽風等。此時一般醫生會立即進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同時給激素和脫敏葯觀察治療。[1]

成人疫苗
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風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氣管炎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傷寒疫苗、痢疾疫苗、宮頸癌疫苗、霍亂疫苗等很多
還有艾滋病疫苗、甲型H1N1疫苗已研製出。

生物製品
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制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制劑。預防接種用的生物製品包括疫苗、菌苗和類毒素。其中,由細菌製成的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製成
疫苗
的為疫苗,有時也統稱為疫苗。

中國疫苗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前瞻 市場概況
近年來,全球疫苗市場正引起不少制葯公司的興趣,特別是在流感可能大爆發的恐懼感籠罩下,中國疫苗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前瞻流感疫苗市場正日益受到青睞。該市場已連續幾年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使得全球流感疫苗市場大大地擴張。2005年,這一市場的規模估計達到了16億美元。據預計,該市場的增長趨勢仍將繼續。據市場調研機構Datamonitor公司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10年,僅僅是在全球七大市場上,流感疫苗市場的規模就有可能超過30億美元。

疫苗區別
1940年經過在雞蛋胚胎培養病毒株成功之後,美國軍方開發了抗流感疫苗。1945年抗流感疫苗首次上市。1957年,全病毒流感疫苗大規模應用,該疫苗由滅活全病毒顆粒構成。1968年,流感裂解疫苗開始大規模應用,該疫苗除含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外,還含有病毒核殼和基質蛋白。1976年亞單位流感疫苗開始應用,它含更純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經使用超過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億計,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種疫苗,疫苗生產的工藝是非常成熟和穩定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經得到充分的驗證。
每年2月份,WHO會召開一次專家會議,確定下一個流感季節北半球流感疫苗推薦毒株。毒株的確定是根據前一年分布在全球的流感監測網路分離的毒株情況推斷出來的。與前一年推薦毒株相比,可能會替換其中的1株、2株甚至3株,極少數情況下也會出現不替換毒株的情況。正是由於毒株每年都需要替換,所以大家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種流感疫苗。各廠家獲得毒株後開始迅速投入疫苗的生產,一般七八月份結束生產,然後疫苗通過批簽發後就可以直接上市,用於當年流感季節的預防,不需重新做臨床試驗。目前只有極少數國家要求做一個小范圍的安全性驗證試驗。
不管是季節性流感疫苗還是現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毒株都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分發,在分發前都經過安全性評估。季節性流感疫苗中有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三種抗原成分,成人用季節性流感疫苗中每種抗原成分都是15微克/劑,也就是說一支疫苗中共含有45微克抗原成分。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只有新甲型H1N1一種抗原成分,批准用於人體的也是15微克/劑。由於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原成分只有季節性流感疫苗的1/3,所以從理論上推斷,在同等生產工藝和質量標准基礎上,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應該比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更高。
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實並不算一個新疫苗品種,國內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夠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推出來其實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對各廠家來說,就相當於生產季節性流感疫苗中的一種抗原成分,在生產過程中只是減少了配比時把3種抗原混合的步驟。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生產是一種抗原一種抗原生產的,生產完一種抗原需要全部清場、消毒,才能進行下一種抗原的生產。所以季節性流感疫苗生產周期比甲型H1N1流感疫苗周期要長。
假設:今年新出現的甲型H1N1流感如果在去年就出現並被分離,很可能WHO在今年2月份推薦的時候就把這個新的甲流病毒推薦為季節性流感疫苗中對應的毒株,從而納入季節性流感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組最近對南半球2010年季節性流感疫苗推薦有兩種意見供選擇,一種是把新甲流毒株列為三價季節性流感疫苗中對應的甲1型毒株,另一種意見是新甲型H1N1作為單獨一種大流行流感疫苗,然後季節性流感疫苗中甲3型和乙型兩種抗原成分作為新的二價的季節性流感疫苗。
對於甲流疫苗其實成功率是很高的,在中國,甲流疫苗失敗率在千分之零點三左右,與其它類型的疫苗差不多甚至更低。但是任何一種疫苗都只能起到預防與防護作用,不可能完全抵制,所以說即使你注射了疫苗也不能說明你不會得甲型H1N1,所以即使你注射了疫苗你也必須仍對其保持預防狀態。
甲流疫苗一般來說是在15天左右以後才有用,在此期間若有其他葯物的使用請向醫師詢問清楚後在使:

競爭格局

流感疫苗格局
我國目前共有疫苗生產企業38家,能生產預防26種傳染病的44種疫苗。對比國際市場,我國疫苗生產企業數量偏多,規模較小,國際疫苗生產主要由歐美發達國家供應,形成了賽諾菲巴斯德(ASP)、輝瑞(惠氏)、默克、葛蘭素史克(GSK)、諾華5強爭霸的格局。由於經濟和其他技術因素的影響,我國疫苗生產企業除在個別品種上有比較優勢外,總體上還處於比較落後的局面。

流感疫苗品種
我國的疫苗市場分為兩類: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規定受種的疫苗,由省級疾控中心統一從廠商采購,2009年市場規模在10億元左右;第二類疫苗又稱「有價苗」,是指由疾控接種門診宣教、輔導下,公民自願、自費並且自主受種的其它疫苗,其流通渠道同一般的生物製品行業一樣,2009年市場規模在40億元左右,此市場競爭比較激烈。
現在我國的新疫苗研發集中在兒童疫苗上,處於價值鏈的下層,受核心技術制約;而美國上市的疫苗多以聯合苗、滅活苗、結合苗和基因技術苗為主,處於價值鏈的上端,富含金量,且許多在美國上市的預防重大疾病的疫苗,在國內仍難覓蹤影,更不說治療性疫苗。
根據國家葯品審評中心申請注冊的調研顯示,肺炎結合疫苗、HPV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國外開發的重大疫苗已經申請了進口注冊。

乙肝疫苗人群
處於HBV高度危險狀態的易感者應接種乙肝疫苗。主要包括:①全部新生兒及幼兒園未接種過乙肝疫苗的孩子。②傳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化驗室等經常接觸血液的工作人員。③新加入某一群體的人員,如新入伍的戰士,新入學的大、中、小學生。④從事食品服務行業者、幼教老師及保育工作人員。⑤發育障礙者,收容所中的人員和工作人員。⑥血液透析患者。⑦使用血液製品者。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並需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者。⑨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家庭接觸者。⑩靜脈吸毒者、男性同性戀者及長期教養機構中的犯人。
不宜接種乙肝疫苗的人群主要為:有血液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黴素、磺胺等一些葯物過敏者禁用;低體重、早產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暫時不宜接種乙肝疫苗。雖然乙肝疫苗對這部分新生兒並無害處,但因其自身的體質狀況易發生偶合事件,因此最好推遲接種時間。[2]

❽ 世界醫葯產業發展有哪些階段和特點

世界醫葯發展史



制葯工業開始於19世紀中葉,從醫療事業的邊緣進入了醫療事業的核心,並成為全球的工業行業。制葯工業獲得了現今顯著的地位,政府一方面支持葯品的研究開發,以提高人類壽命,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預防疾病;同時,也強化了監管,包括其安全性和葯效。政府還要採取措施平息民眾對於制葯企業通過新葯產品和促銷得到高額回報的怨言。醫療體制改革在全球都在展開。

醫葯行業面臨的挑戰是科學家、工業界、政府相關部門、醫生、病人在新葯從實驗室走向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復雜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作為政府批准部門也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不批准,很多人的心血將白費,如果批准,可能在上市後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甚至訴訟。最近發生的COX-2抑制劑事件、抗抑鬱葯物自殺傾向不良反應等就是很好的例證。而對於FDA的職員審查近5萬頁的注冊資料又談何容易。

制葯界面臨同樣的困難,投資者需要及早的投資回報,高的投資回報率,希望制葯企業研製和上市所謂「重磅炸彈」葯品,但是,實際上,葯品開發難度越來越大,新葯往往後繼無產品,隨著FDA等葯品監管部門的謹慎態度和病人對於不良反應的自覺認識提高,對於制葯企業開發HIV/愛滋病、瘧疾等預防葯物,病人反應是不能治根,價格昂貴。Harris
Poll咨詢公司最近的民意調查發現人們對於制葯企業的滿意度從1997那的79%降到2004年的44%,下降幅度之大達到35%。其實中國的病人和消費者對於制葯企業和保健品行業,包括衛生部門的支持率可能也在下降。只是缺乏統計數據。這可能是公眾的道德標准和制葯企業作為企業要最大化盈利之間的矛盾。

1870-1930

在這個階段,早期的葯劑師在實驗室開始成批生產當時常用的葯品,如嗎啡、奎寧、馬錢子鹼等;同時在1880年,當時的染料企業和化工廠開始建立實驗室研究和開發新的葯物。例如,默克制葯公司開始時就是1668年在德國Darmstadt建立的一個小葯房,它開始批發葯品始於1840年代。在1830年代到1890年代從葯房成長為葯品批量生產商的類似的企業還有德國先令制葯公司、瑞士的霍夫曼-拉-羅氏制葯公司、英國的威康制葯公司(Burroughs
Wellcome)、法國的Etienne
Poulene制葯公司、美國的亞培制葯公司、史克制葯公司、禮來制葯公司、普強制葯公司和派德葯廠(Parke-Davis)等。有的現今的制葯企業過去是化工廠和染料廠,如德國的阿克發公司、拜爾公司、赫斯特公司;瑞士的汽巴制葯公司、嘉基制葯公司和山道士制葯公司;英國的卜內門公司,以及美國的輝瑞制葯公司。19世紀末,這些企業開始兼並成真正的制葯企業,其科學基礎是葯物化學和葯理學。合成化學和葯理學的應用,特別是對化合物適應症的研究,使得制葯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制葯行業應該說始於德國,但是,現在領先的是美國和英國。在19世紀末,有的染料工業和化學工業合並成為制葯工業,並有科學家開始研究葯物的構效理論,新生的制葯企業研究方向是鑒別和制備合成葯物,研究其在治療方面的作用。制葯企業在德國開始和學術界合作,如同現在在歐美一樣。當時的研究用染料、免疫抗體、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質,以了解它們對於致病菌的作用,1906年Paul
Ehrlich發現有的合成化合物可以選擇性的殺死寄生蟲、病菌和其他致病菌,從而導致了大規模的工業研究,延續至今。19世紀初,化學家已經能夠從植物中提取和濃縮有效成分,用於治療目的。如嗎啡和奎寧,20世紀初則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從動物體內提取有效成分,如腎上腺素,應該說,這是第一個用於治療目的的激素。當時,人們已經學會從焦炭中提取染料,並且通過染色,殺死細菌,這已經可以從顯微鏡的觀察得到證實。化學家很快地對於這些染料進行了結構改進,包括其副產物,使新的化合物更有效果。合成化學在這時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很多產品至今仍然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泰諾、百服寧、白加黑等葯品中使用的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它是N-乙醯苯胺和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謝產物。另一個例子是拜爾公司化學家Felix
Hoffmann從柳酸合成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仍然是產量最大的葯物之一。19世紀後期,疫苗也得到了應用,包括卡介苗疫苗和白喉疫苗。

構效理論開始研究時就使用了動物和人做疫苗、抗毒素、抗體試驗,試驗中利用了當時在染料方面的化學知識和分子結構方面的知識。構效理論使Ehrlich合成了梅毒治療葯物Salvarsan(灑爾弗散),它被認為是第一個通過系統方法合成的葯物。

1909年美國化學學會成立了制葯化學分會,反應了當時對於在制葯行業化學家和化學科學的重視。1906年公布的美國食品葯品法也促使制葯企業僱傭更多的化學家以精確的分析葯品。當時,美國的化學家沒有自由合成新的化合物,葯廠也僅僅生產簡單的化合物葯品。德國的化學家處於壟斷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國的技術沒有辦法到達美國,促使美國開始重視自己開發生產阿司匹林、灑爾弗散、弗羅那(Veronal)等葯物,弗羅那可以在戰爭中用於治療受傷人員的傷痛。1920年該分會更名為葯物分會,1927年又更名為制葯分會,該名沿用至今。

過去,處方可以申請專利,但是實際上,處方沒有辦法保護,因為在法規中要求說明書和標簽中要有處方組份說明。根據法規,葯品管理部門有權要求產品退出市場和廣告限制。

在1930年代前,大部分葯品銷售不需要處方,一半的葯品是由葯劑師配製的,有時醫生自己也為病人配葯,制葯企業也提供醫生常用的一些處方葯物,處方由醫生提供。這和中國長期以來的情況一樣。由於當時在歐美醫生的力量很強,葯廠僅生產一些通用的葯品,如治療疼痛、感染、心臟病等的葯物。雖然,用化學合成研究得到的葯物治療疾病已經很令人鼓舞,但是,當時可以使用的僅僅是維生素和胰島素等少量化合物。葯物化學的發展是隨著醫葯科學、葯品市場的發展而壯大的。

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制葯行業的黃金時代

之所以說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制葯行業的黃金時代是因為在這段時間發明了大量的葯物,包括合成維生素,磺胺類葯物,抗生素,激素(甲狀腺素,催產素可的松類葯物等),抗精神病葯物,抗組胺葯物,新的疫苗等。其中,有很多是全新的葯物種類。在這期間,嬰兒的死亡率下降了50%以

上,兒童因為感染而死亡的病例下降了90%。很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如肺結核、白喉、肺炎都可以得到治癒,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當然,在另一方面,戰爭也加速了葯物的研究開發,有的與戰爭相關的項目得到了政府的資助,如抗瘧疾葯物治療,可的松(可以使飛機上的人員在高空時沒有暫時性眩暈現象),特別是青黴素。有11家美國葯廠參與了青黴素的開發工作,這項工作由戰時生產部直接領導。二次大戰後,美國成為了世界制葯工業的領導,到1940年代末,美國生產世界幾乎一半的葯品,在葯品國際貿易中佔1/3強。

由於在葯品研發、市場的投資增加,美國、歐洲、日本的制葯企業得到了迅速的壯大。研究開發和學術界的合作也加強了。葯物發明的方法也有很大的改變,如在抗生素開發中,制葯廠等篩選了成千上萬的土壤樣本,尋找抗菌劑。這個時期典型的化合物有:默克制葯公司的鏈黴素,力達制葯公司的金黴素,培達公司的氯黴素,亞培制葯公司和禮來制葯公司的紅黴素,輝瑞制葯公司的四環素等,從這些葯品市場的利潤回報,促使制葯企業更重視科研工作,並開始建立專門的科研園區。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制葯企業從研究天然物質發現新葯,轉向天然物質修飾,到合成化學合成全新化合物,從篩選化合物中得到新葯。順應這個歷程,分析化學和儀器分析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因為要測定化合物、甾體激素、抗生素的化學結構。其中包:X-衍射技術,紫外光譜技術和紅外光譜技術,從使用燒瓶、試管的濕法化學時代逐步向使用微量樣本和分子模型的干法化學時代發展。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化學家可以更科學的解釋構效理論,了解化學結構和生物活性之間的關系。這導致了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葯物、催眠葯物、抗抑鬱葯物和抗組胺葯物的產生。

在這個時期,葯物安全性受到重視。1937年發生的磺胺葯導致100多人,多數是兒童死亡事件使美國葯品管理部門意識到葯品安全性在法規上的缺失。當時,S.E.Massengill公司的科學家使用帶一點甜味的二乙醇制備磺胺葯糖漿,盡管標准中有外觀、味道、氣味等指標,但是沒有經過動物試驗,也沒有對照已經發表的關於溶劑的文獻資料,結果導致慘劇發生。這也很快使得1938年的食品葯品化妝品法得到通過。其中主要的修改是葯品管理部門批准新葯的責任。要求官員審查臨床前試驗數據和臨床試驗數據,有權要求申請者增加試驗項目,有權拒絕批准上市。

美國當時在葯物安全性方面屬於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因為德國作為戰敗國,在1950年代仍然適用新葯戰時禁令,英國到1956年才有葯品法(TSA),政府才比較重視葯品管理,如測試和生產的標准。類似的OTC法規出台,使得病人比較容易得到一般性的治療葯物,即自我治療葯物,但是,也使得處方葯物的利潤增加。逐步出現所謂「研究開發型制葯企業」。

在臨床試驗中,開始要求雙方對照試驗,由於需要臨床試驗數據,葯物的使用范圍得到控制,防止了葯物的濫用,盡管葯物濫用問題至今在西方國家也沒有得到解決,美國每年的葯物濫用數量達到數千萬次。

盡管政府部門加強了葯物安全性監管,但是事實上,葯物的臨床試驗責任仍然由制葯企業負責,而不是政府或第三方。臨床試驗數據使得制葯企業了解市場的目標受眾,有利於葯品的銷售。由於制葯企業的目標受眾不是病人,而是醫生,醫生開處方,葯房發葯,所以病人仍然在盲目地吃葯。世界

各國都有這種情況。最近的華盛頓郵報稱美國有1510萬人濫用葯物,醫生中有4%沒有受到葯物方面的培訓。

二次大戰以後的一段時間,歐洲社會民主黨的理念使歐洲的福利國家理念深入人心,醫療也成為一種福利,美國則實施醫療保險制度,從而使民眾對於葯品價格持莫不關心的態度,包括醫生和病人。

對制葯行業的重新評估,法規修正和制葯行業增長(1960-1980)

這個時期其實最重要的是葯品生產GMP的公布和將驗證放入GMP法規的要求中,使得葯品生產更加規范。

這個時期制葯工業受到科學、醫學、政治、市場等多方面的撞擊,新化合物的發現和早期試驗使得一批新產品問世,而且,在科學上已經有可能選擇性的阻滯生理過程,治療疾病。特別在心血管葯物方面出現了60年代以普奈洛爾為代表的倍他阻滯劑,70年代-80年代以卡托普利為代表的ACE抑制劑和以硝苯吡啶為代表的鈣拮抗劑,以及一些降脂葯物;不良反應比較少的新安眠葯、抗抑鬱葯物、抗組胺葯物;以布洛芬為代表的非甾體解熱鎮痛葯;口服避孕葯;抗癌葯物;以多巴胺為代表的治療帕金森氏症葯物;治療哮喘的葯物等。美國FDA強化了對於臨床試驗的管理,而相對美國,歐洲政府對於葯物臨床試驗的管理比較松,要求醫生監督病人用葯後不良反應的情況。所以,歐洲的新葯上市速度比美國快,但是,歐洲葯物不良反應的情況也比美國嚴重。如由於美國FDA沒有批准反應停,在美國就沒有造成嚴重不良反應。美國的制葯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多種經營,如涉足香料、化妝品及其他消費品行業。

這個時期,在科學上理論設計(rational
design)比較有所發展,因為和一些疾病相關的酶、激素、神經傳遞物質的受體和底物的知識已經成為研究人體生物化學過程和生理過程的基礎知識;同時期的科學發現還涉及阻滯目標分子的功能。天然資源的研究方麵包括微生物產生的具有生物化學作用的物質。分子結構改變,即所謂me-too化合物的合成成為這個時期的特點。分子結構修飾的典型是卡托普利,代謝產物的典型是抗組胺葯特非那定。

1960-1970時代在儀器分析方面的突破有核磁共振譜,高效液相色譜,它們對於葯物發明也有很大的貢獻。計算機的發明也使復雜計算變得簡單。例如,傅立葉變換的計算。資料庫的建立也使得生產、臨床試驗、分析等對照品數據貯存,並可以進行結果的比較和分析。

因為使用了新的儀器設備和計算機,葯品管理部門也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在這個時期,葯品價格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上,因為原料價格和成品葯品價格差距很大。這個提案是由參議員Estes
Kefauver提出的。幾乎在同時,1961年歐洲傳出了反應停(沙利度胺)事件,全球,包括歐洲、南美洲、亞洲有約10000兒童畸胎,原因是臨床試驗不適當及葯品審查不嚴。該產品是德國Gruenenthal制葯廠生產的。盡管1964年修改了1961年聯邦新葯審批辦法,最後的德國法規到1976年才實施,對新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加強了控制。英國為了應對類似危機,衛生部在1963年成立了葯物安全委員會(CSD)。它和政府密切配合,但是,不是一個立法機關,在臨床試驗前和臨床試驗中也不管理醫生和制葯界的行為。在1968年制定的葯品法中,規定了由葯品安全委員會控制

葯品新產品進入市場。

盡管沙利度胺沒有對美國造成傷害,但是,Kefauver等仍然提出提案,要求國會研究通過新法規,交叉批准葯品專利、葯品價格限制、葯品促銷等,以降低葯品價格;法規還應該涉及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標准。1962年國會通過了FDA食品葯品化妝品法的Kefauver-Harris補充法規。要求用定量的方法評價葯品的使用,FDA可以用新法規延期或不批准NDA新葯申請。制葯企業則因此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試驗病例數從原來的10例-100例增加到上千例以上。大型制葯企業在此時,抱怨新葯上市數量快速減少。有的制葯企業改變業務領域,轉行到諸如醫療器械、診斷試劑、光學儀器、化妝品、食品,甚至家用日常用品領域。美國制葯企業開始強化海外葯品銷售以及國際間科研合作,如與歐洲、南美和亞洲的合作。

市場競爭和企業兼並及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時期,1980-現在

過去20年,制葯工業又有一系列新產品帶給市場,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葯物,抗病毒和逆轉錄病毒感染的葯物(特別是治療HIV和愛滋病的葯物),治療癌症的葯物等,在這個時期,生物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如干擾素、白間素、促紅細胞生長素、單克隆抗體葯物等,可以模擬或支持人體免疫系統,過去從動物身體提取的胰島素已經可以用基因修飾的微生物中獲得高純度產品。

在科研方面有很多新方法產生,如計算機化學,組合化學,用生物技術高速化合物篩選方法等,已經改變了傳統的葯物研究,很多制葯企業都有自己的化合物資料庫。由於新葯物預測很困難,政府也通過法規控制進入制葯行業,所以新的制葯企業很少,而生物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已經成為制葯行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致力於結合生物學、遺傳學、基因組等新技術,根據最近的統計資料,近年上市的新葯中超過30%是生物技術產品,在開發中的新葯項目有50%是生物技術產品,而且,經過1999-2002年的新經濟浪潮低谷後,生物技術企業已經進行了重新洗牌,有的生物技術企業已經成為新的巨人,如安進公司,Genentech公司等。在生物技術領域美國仍然處於領先地位,歐洲正在計劃增加研究開發投資。一些歐洲企業和美國制葯企業建立合資企業,或者在北美成立研究開發機構。新葯的開發盡管有很多手段,但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運氣,所以可以說,新產品的產生是理論研究和運氣的結合,現今仍然沒有改變。

很多化合物的發現是先合成一系列可能有用的化合物,然後進行快速篩選,如物理分析,生物分析方法等,快速分析在體內的代謝過程,是否和標的物結合和反應,毒性反應等。在這方面,制葯企業已經投資了很多錢,但是其功效仍然眾說紛紜。

另一個很大的發現是遺傳工程師已經可以用DNA重組的方法制備目標微生物,可以產生所需要的化合物分子。這個方法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今後的發展方向可能包括用工程細胞進行基因修復。
在政策面上,1980年美國高等法院裁定遺傳技術得到的微生物可以申請專利;國會通過了Bayh-Dole法案,允許聯邦資金資助的受益人也可以得到專利保護;同時,允許生物技術企業融資,典型的例子是第一家上市的生物技術企業Genentech公司在上市2分鍾,股票就從35美元彪升到89元,可見當時市場對於生物技術企業的期望。
在這期間,有數以千計的生物技術企業獲得融資,包括上市、風險基金,歷史上從來沒有的現象包括終生科學家進入董事會,投資者深信生物技術企業承諾的將來的銷售和利潤,一些沒有經過測試的化合物都申請了專利。生物技術企業聲稱其產品可以治療現在的技術無法治療的諸如癌症、糖尿病、愛滋病等疾病。生物技術企業不斷有關閉,又有新企業誕生,2005年的今天,美國仍然有生物技術企業1500家。

歐洲在這方面仍然比較保守,生物技術企業誕生主要在1990年代中葉,至今歐洲仍然落後於美國,但是,在努力之中。

這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2000年起,很多所謂重磅炸彈式的產品專利到期,仿製葯制葯企業開始乘機發展,其中包括跨國制葯企業,如諾華制葯公司,它在大規模收購仿製葯企業;包括印度的制葯企業,已經走向世界,雖然道路並不平坦。2005-2008年還有350億美元商品名市場將換手,因為專利到期。美國2004年版桔皮書中收載的醫葯產品有10375個,其中7602個有仿製葯。

這個時期也是企業兼並的時代,1994年美國家用產品公司加入惠氏制葯公司;1995年葛蘭素制葯公司收購威康制葯公司,法瑪西亞制葯公司和普強制葯公司合並;1996年諾華制葯公司成立,原來是汽巴制葯公司和山道士制葯公司;1999年成立安萬特製葯公司,由赫斯特製葯公司和羅納普朗制葯公司組成;2000年,輝瑞制葯公司收購瓦納蘭百特製葯公司,2003年又收購法瑪西亞制葯公司;2004年安萬特製葯公司和賽諾菲制葯公司合並。世界前10位制葯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47%,而輝瑞制葯公司接近10%。說明制葯行業的壟斷性。但是,大企業也面臨很大的挑戰,可能,傳統制葯企業的黃金時代已經不會再來了。

制葯行業的將來

制葯企業和生物技術企業將加強合作和並購。

社會效益和企業利益仍然會有沖突,政府將協調這些問題。包括葯價控制,鼓勵使用仿製葯,加強葯物不良反應監管,防止葯品濫用等。醫療體制改革仍然將繼續進行。

生物技術企業逐漸成熟,有的生物技術企業已經具備自我融資能力,以後部分生物技術企業將和跨國制葯企業在同樣的起跑線上競爭。

制葯企業將更加專業化,致力於專門的治療領域或適應症。

研究開發的難度增加,臨床試驗的可靠性和准確性將顯得尤為重要,不然將遭遇訴訟。GMP和財務管理的法規符合性將受到企業的重視,管理部門如FDA、EMEA及SEC(美國證券委員會)將強化監管和管理,處罰力度也會加強。

❾ 中國什麼時候有卡介苗

可以.1921年,滅毒的活結核菌苗首次被應用於人類。

仔細看看,裡面有2段你需要的.
英文名】Vaccine Calmette-Guerin
【類別】免疫調節劑||菌苗類
【別名】 結核活菌苗;卡介苗
【外文名】Vaccine Calmette-Guerin , BCG,Freeze Dried Bacillus Calmelle-Guerin Vaccine
【適應症】
原用於預防結核,屬特異性免疫制劑,後證明它還具有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為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現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或在肺癌、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根治性手術或化療後作為輔助治療,均收到一定療效。此外,死卡介苗還用於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小兒感冒的預防以及成人慢性氣管炎的防治。
【用量用法】
1.用於腫瘤的輔助治療:(1)皮膚劃痕;在四肢皮膚上縱橫劃痕各10條,每條長5cm,,交叉成為方塊,以刺破表皮微微滲血為度,向劃痕處置卡介苗1~2ml(每毫升75mg活菌)每周1~2次,10~20次為1療程。(2)皮內針刺:用無針注射器作20點、40點或60點針刺接種卡介苗於四肢。(3)瘤內注射:將卡介苗注入腫瘤結節內,多用於惡性黑色素瘤,劑量為卡介苗懸液0.05~0.15ml。(4)口服:每周服75~150mg(最多200mg)1~2次,1個月後改為每周或2周1次,第3個月後每月1次,直至1年以上。服時或將卡介苗置於膠囊中或混在1杯桔子水中1次性服下。(5)胸腔內注射:應用於肺癌手術後,在術後3~5日由胸腔引流管內注入卡介苗1億活菌。 2.預防結核:1歲以內健康嬰兒,一般可直接接種結核活菌苗,但有明顯結核病接觸史者及應用皮內注射菌苗時,以及1歲以上的兒童或成年人,必須先作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方可接種。接種後4~8周才產生免疫力 (免疫可維持3~4年),所以接種後還要和結核病人隔離2個月,以免在這期間受到傳染。2~3個月後再作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表示接種成功,陰性者應再補種。以後每3~4年復種1次,復種前也應先作結核菌素試驗。接種方法:(1)口服法:限用於出生後2個月以內的嬰兒,出生後次日開始服用,隔日1次,共服3次;或每日1次,連服3次,每次用量1ml。(2)皮上劃痕法:主要用於1歲以下健康兒童(1歲以上也可用),用75%酒精消毒三角肌處皮膚,待干後滴1~2滴菌苗,用針通過菌苗劃痕,長1~1.5cm的"井"字,以劃破表皮略有出血為度,劃後用針塗抹數次,使菌苗充分滲入劃痕處,等5~10分鍾局部隆起時再穿衣服。(3)皮內注射法:主要用於1歲以上健康兒童,每次注射0.1ml。 3.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及預防小兒感冒,小兒手臂或下肢內側皮膚以75%酒精消毒,干後滴死卡介苗1滴,用消毒的針劃痕(長1cm),以不出血為度。每周1次,共50次。
【注意事項】
1.皮內注射時切不可注射到皮下,否則會引起嚴重深部膿腫,長期不愈。 2.本品是活菌苗,用時禁止日光曝盼。注射器要專用。 3.有活動性結核病的病人忌用,結核菌素反應強陽性的病人慎用。 4.瘤內注射、胸腔內注射及皮膚劃痕均可引起全身性反應(如發熱),應服用乙醯水楊酸及苯海拉明2日。
【規格】注射劑:75mg/1ml, 片劑:25mg.
【貯法】 2~10℃暗處保存。液體菌苗有效期4~6周;乾燥菌苗有效期為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