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公司股票2個月後有解禁
擴展閱讀
黨員買股票嚴禁借 2025-10-20 08:33:15
股票行情導入WPS 2025-10-20 08:25:34
中國糧油控股股票行情 2025-10-20 08:00:35

公司股票2個月後有解禁

發布時間: 2021-05-17 16:35:02

A. 親們,現在原始股上市後股票什麼時候可以解禁稅率是多少呀

1、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過股權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從上市日起的1~3年內。
2、解禁原始股中的原始股是指對於股權分置後的限售股、在2006年以前上市的股票,這些股票的原來的非流通股東經過股權分置改革後,獲得了上市流通的權利,但一般都要在該股票股改後的大約三年時間內分段允許上市流通的。對於增發的類別,一般是該股票有非公開增發等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售時間,主要是防止非公開增發對象通過增發的途徑等套取利潤,用時間來控制這種行為的成本。
3、所謂原始股解禁是指被鎖定部分的原始股放開流通了,因為原始股股價非常低大約在一元錢,相比現在的股價已經很高了,應當說是獲利豐厚,股票一旦賺不少錢拋售的概率就很大,因此對該股股價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影響大小取決於拋售該股數量的大小。

B. 股票解禁問題

新上市的股票沒有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小非問題,它們有的是大小限問題,那何為大小限?
「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時發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鎖定期,即從上市之日起三年後方可流通.這種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內以增資擴股方式認購的股份,則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後即可流通,鎖定期僅為一年,這樣的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為「小限」.
目前市場上被大家所稱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提5月新老劃斷後產生的.所謂新老劃斷是以2006年5月18日為界,在此之後,新上市的公司屬於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權分置問題.也就是說,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鎖定期結束,這些股票不用再通過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動流出二級市場.投資者在購買此類股票時就應考慮這種風險,但是在新老劃斷後,我國股市發行的股票,平均的市盈率高達30倍,最高為99倍的中國遠洋,居然比股改前發行的股票的市盈率還高.其原因在於相關部門對「新老劃斷」這一重點並沒大張旗鼓的宣傳,告訴投資者在2006年5月18日起買的股票已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須在購買時就考慮到它一年或三年後將自動流出的風險,不要再以如此高的價格在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買賣,但這種宣傳幾乎就沒有進行過,很多投資者仍然按股改前的思維高價買進,這也可算是中國股民的一個悲劇呀.

C. 股票解禁意味著什麼

通常情況下,股票解禁意味著股票過了限售期,這些股票都可以進行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簡單來說,股票解禁的定義是限售股過了限售承諾期,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

一般情況,解禁當日開始解禁的股票就可以自由交易。股票解禁是對於那些限售股已經超過了限售的承諾期,允許其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自由買賣。

(3)公司股票2個月後有解禁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股票解禁前有拉升的可能性,這是為了方便股票利益方可以在高位減持而導致的。如果在解禁前股價就持續下行,那麼到解禁時可以兌現的利潤就極為少了,因而利益方多數情況下會在前期維護下股價。當然也存在不拉升的情況,這些變化主要還是看主力資金的想法。

股票市場變化莫測,股票解禁後股價的漲跌和股市行情、個股的盈利能力等有關。另外,還要看解禁股掌握在哪些人手裡,如果是大股東、大機構或者國資股,且在股票解禁選擇繼續持股,那麼股價會趨於平穩,甚至上漲,還是要以實際漲跌為准。

D. 上市公司股票解禁問題

新上市的股票沒有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小非問題,它們有的是大小限問題,那何為大小限?
「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時發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鎖定期,即從上市之日起三年後方可流通.這種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內以增資擴股方式認購的股份,則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後即可流通,鎖定期僅為一年,這樣的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為「小限」.
目前市場上被大家所稱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提5月新老劃斷後產生的.所謂新老劃斷是以2006年5月18日為界,在此之後,新上市的公司屬於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權分置問題.也就是說,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鎖定期結束,這些股票不用再通過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動流出二級市場.投資者在購買此類股票時就應考慮這種風險,但是在新老劃斷後,我國股市發行的股票,平均的市盈率高達30倍,最高為99倍的中國遠洋,居然比股改前發行的股票的市盈率還高.其原因在於相關部門對「新老劃斷」這一重點並沒大張旗鼓的宣傳,告訴投資者在2006年5月18日起買的股票已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須在購買時就考慮到它一年或三年後將自動流出的風險,不要再以如此高的價格在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買賣,但這種宣傳幾乎就沒有進行過,很多投資者仍然按股改前的思維高價買進,這也可算是中國股民的一個悲劇呀.

E. 下個月股票解禁的公司有多少 還有多少公司未解禁

可以這么說,現在的公司幾乎沒有一家的股票完全可以上市交易的.雖然股改以經基本完成不過大股東的股票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都在三年以上才可以上市交易.
以下網上粘貼的請參考;
第一,高層意圖通過改變供求來降溫市場。實際上,站在監管層的角度來看,目前希望盡量通過市場化
調控的手段來給市場降溫。比如近期加大國企大盤股的發行速度和暫緩基金發行審批等,都表明管理層試圖通過改變供求關系來調節市場。這樣做一是可以淡化政策市的痕跡,另外一方面則避免激烈的政策導致市場暴跌所帶來的社會壓力。應該說在十月中旬之前,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加市場供應量改變供求關系,是目前管理層最主要的政策選擇之一。在這其中,除加快大盤國企股的發行速度外,適當加快部分非流通股減持速度也是政策的可行選擇之一。所以從政策層面上來看,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大非減持有加速的大背景和可能。

第二,大股東也願意高位減持來保證其利益。第四季度解禁股的數量將達到176.4億股,解禁市值約為2989.1億元,其中以10月合計解禁市值約為2003.2億元。第四季度解禁數量超過1億股的公司有17家,其中中國石化、民生銀行解禁股數量最多,均超過45億股。這么大量的非流通股解禁,會不會導致實質性的拋售壓力呢?我們認為,考慮到目前非流通股解禁的份額越來越多,一方面可能對市場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由於部分大股東減持帶動其他大股東減持的連鎖反應;另外一方面,目前兩市的整體估值已經不便宜,尤其對部分不具備資產注入潛力的上市公司而言,由於資產質量的改善空間有限,大股東的持股和控股意圖可能減弱,從而直接導致上市公司大股東有強烈的減持意圖。

第三,大非法人股減持安排透漏部分國資委意圖。實際上,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即使大非已經超過解禁期但是一般大股東也難以擅自減持,這是和目前中國國有資產控制權的特殊情況密切相關的。即目前的大股東減持,一方面是要過解禁期,另外一方面則是必須要國資委的審批通過。在這樣的背景下,國資委實際上控制了大股東非流通股減持的最後一道閘門,是決定大非減持的關鍵所在。而最近有消息傳出,國資委有意安排部分大藍籌的非流通法人股解禁後的減持。無獨有偶的是,市場近期頻繁的傳出國資委和社保基金理事會達成統一,新發增發國有股強制將減持一成劃撥給社保基金,甚至可能授意社保基金高點拋售部分股票。這是完全的空穴來風,還是管理層刻意放出的消息試探市場反映呢?實際上,國資委等部門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恐怕也樂意在合適的位置高價減持部分國有股。

從目前來看,第四季度解禁數量超過1億股的公司中,中國石化、民生銀行解禁股數量最多,均超過45億股。而這兩只個股近期的走勢也普遍較強。從其他解禁數量較大的股票,我們同樣可以看出解禁股上漲態勢明顯,這些解禁數量較多的公司,多數在最近兩三個月股價連續攀升,估值已經不低,解禁股中也不乏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所持有的股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巧合還是刻意安排。實際上本欄目以前文章也曾提到過,從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大股東本身也願意在一個相對有利的價格上拋售。

我們認為,近期的非流通股解禁和以前有所不同。近期的解禁公司集中、數量較多,並且部分大藍籌的大非開始解禁,加上國資委等部門對大股東減持有放行的意圖,這意味著很可能開始進入一個非流通股減持的相對高峰時期,並且減持的力度不排除主要集中於大盤藍籌股上。另外,加上目前指數期貨推出等對大藍籌股的影響因素,無疑導致大藍籌的波動幅度可能加大。而由於大藍籌對市場指數的影響力,這可能會成為導致市場大震盪的開始。

責任編輯:張瑩 來源:津報網--城市快報

F. 股票解禁可以今天也可以幾個月後出貨是嗎

隨時都可以賣,一般都是大盤漲的時候賣的多,低迷的時候,大小非觀望的多。所以大盤拉起來只是方便大小非出貨,故主力在2000點選擇出逃,降息都沒用,這個月解禁壓力很大。

G. 新股上市後大慨多久會解禁限售股

1、對於一隻新股來說,其限售解禁一般會有三次:第一次限售股是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個月後,這次限售解禁是由於IPO網下申購的部分解禁。

2、第二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一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該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東的解禁;第三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大股東的解禁。

3、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作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

(7)公司股票2個月後有解禁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

參考指標: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可能存在的風險,推薦參考以下指標:

1、大股東的類型。處於行業壟斷地位,屬於國家經濟命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會對其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輕易套現。另外,屬於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國企,套現資金的歸屬、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關法規完善,如是否上繳社保基金,還是部分上繳等。在相關法規出台前,這些公司的股票還不會形成較大的套現壓力。

2、作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家大多數會專心從事實業,並非從事買殼、賣殼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大規模套現以實現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東屬於非發起人的民企,擅長資本運作,則有套現的可能。

3、業績狀況。業績優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持股勉強保持相對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後的套現需求也不大。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東退出意願較強。

H. 上市公司一般在什麼時候解禁原始股

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過股權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從上市日起的1~3年內。

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8)公司股票2個月後有解禁擴展閱讀: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

原始股從總體上可劃分為:國有股、法人股與自然人股。

(1)國有股是國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國的法律還沒有允許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業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經過轉讓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個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該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