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定向增發股票的方式購買」。 一般購買股票不是算股東嗎怎麼我定向增發後就成我合並人家我成股
定向增發的方式購買就是公司向少數特定的機構/單位發行的股票,這些單位/機構的買入方式就是定向增發股票的方式購買。這種購買的方式便於特定單位對發行股票公司的戰略投資。
一般購買股票也算是股東。
最後句你合並人家什麼股的那個沒太理解。另外定向增發之後,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權益,所以對現有市場的投資者相對不公平。雖然如此,如果定向增發的用途是為了更好的企業經營和出路,也相對是種利好。另外定向增發的價格如果與市場價格相差不大也算可以接受,定向增發畢竟比公開市場增發,更加保證了二級市場股價的穩定性。
B. 定向增發股的定向增發股的三大買點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將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凈資產和資產質量,那麼面對定向增發股,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把握機會呢?
首先,應該觀察增發方案的質量
定向增發的主要形式有注入新資產、收購控股股東資產等。對於引進戰略投資者,投資者要分析戰略投資者的實力強弱。
而對於收購控股股東資產,其未來收入和利潤指標大幅提高的案例很多。例如,交大博通擬向大股東經發集團增發不超過5600萬股置換及收購經發地產100%股權,公司未來有望成功轉型為優質房地產企業。
其次,可把增發價格作為買入點
在市場轉暖的前提下,無論是完成定向增發還是仍處於預案階段的公司,絕大多數的定向增發價格都低於目前市場價。即使股價暫時回落,定向增發價格也往往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撐位。
比如*ST上航,近3個月來每次回落至4.5元的擬定向增發價後,都會被無形的手拉起,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棱光實業、廣百股份、達意隆等股票上。
再次,三個重要時點可重點炒作
一般先是董事會發布增發預案,然後一般在2周後會由股東大會表決,之後再過4個月可能得到證監會發審委通過,再之後1個半月是證監會的正式批文,然後再過3個月左右則是最終完成定向增發,此後的一年內定向增發股份不得轉讓。
當然,以上僅是一個統計結果,具體到每個公司的情況都不一樣。經邦根據歷史經驗發現,定向增發從最初的方案到最後的落實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有些公司甚至可能長達1-2年。
一般在董事會預案出台前,相應股票的走勢會異常強勁,但董事會預案具有突發性,很難把握機會,只能從不靠譜的傳聞中捕風捉影;而股東大會決議日附近股價走勢也往往無甚波瀾。因此,投資者可以把握的機會則集中在後面三個時點——即發審委通過前,完成增發公告前,和1年後增發股解禁前後。這三個時點往往均有機會。
總體來看,定向增發概念股的前期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前兩個時點,體現在對增發價格與炒作時機的靈活把握,而後期的機會則在於對增發後公司基本面變化和第三個時點即限售股解禁前後機構獲利程度的把握。
C. 什麼叫股票定向增發比如我全部資金都買了一支股,到他增發日時我要怎麼操作要是什麼都不操作有什麼影響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規定要求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公告前20個交易市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認購後變成控股股東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36個月內)不得轉讓。這一般不在二級市場上增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不需要做任何的操作。照常交易股票即可。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D. 以定向增發股票的方式購買同一集團內另一企業持有的A公司股權。
同一控制下的合並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並的報價的話,長期股權的賬面價值應該是被合並方的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所以這題應該選擇A。9000*0.8-2000-50=5150
E. 定向增發股票與長期股權投資問題
定向增發和長期投資概念不一樣的。,長期投資是誰都可以參與的,而且一般年限相對較長。而定向增發只是向特定對象募集資金不是誰都可以參與的。而且年限上可以若干不等的。
F. 請問非公開發行股票和子公司增資擴股是屬於利空還是利好
利好。
所謂非公開發行就是向一些機構投資者發行,如果發行沒有好的收益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機構投資者都是個中的高手,一般很難上當的。
與非公開發行對應的是公開發行,一般收益不好,把握不大或者資金需求很大的時候,由於精明的機構投資者都不願意認購,所以不得已之後向全社會發行,這樣才會有足夠的傻子肯買,上市公司才能籌夠資金,因而公開增發大多是利空。
非公開發行還有一種不確定的情況是向關聯方定向增發股票以收購某些特定的資產,至於該資產值不值這個錢是決定這種定向增發是利好還是利空的關鍵,然而,這種非公開發行一般叫定向增發而不叫非公開發行。
所以,可以籠統的說非公開發行是利好。
G. 定向增發與自己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有什麼區別
眾所周知的,定增買的股票是有折扣的,一般8到9折,同樣一隻股票,在二級市場10元進去,定增買進價格是8.5元,最後價格是11元,散戶賺1元,定增賺2.5元。最後價格是9.5元,散戶虧0.5元,定增賺1元。最後價格是7元,散戶虧3元,定增虧1.5元。股票沒有變,上市公司也沒有變,變的是實實在在的收益。
要發定增就必須有用途,主要分為:補充流動資金、公司間資產置換重組 、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殼資源重組 、配套融資 、融資購其他資產 、實際控制人資產注入 、項目融資 、引入戰略投資者等。
可以看出, 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可以突破發展的瓶頸,更好地實現內生增長和外延擴張,改善公司基本面,提升企業的業績和盈利增速。這些就是上市公司的利好。這些利好是可預期的,雖然不一定全部都會支撐股價上漲,但是比個人在市場上尋找消息要靠譜很多。
定增有鎖定期,確實沒有買賣股票靈活。而靈活恰恰就是很多個人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虧損的根本原因。太靈活了就很難HOLD住。定增的鎖定期正是這些並購等利好去發酵實現的時候。
當然,發酵的結果有好有差,有的沒發酵好,利好變利空了。比如重慶啤酒的疫苗事件。但是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因為這些定增改變了基本面,對股價形成利好,最後賺錢是必然結果。
定增市場嚴格來說,不屬於二級市場。它是介於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之間的一級半市場。所以,它能獲取比一級市場少,但是比二級市場多的收益。當然,必須用一級市場的思維去做。
H. A公司以定向增發股票的方式購買同一集團內另一企業持有的B公司90%的購權,為取得該購權
A公司以定向增發股票的方式購買同一集團內另一企業持有的B公司90%的購權,為取得該購權
低傭金開戶 全國辦理!
招兼職經濟人!高提成 ,有開戶獎!
黃金現貨開戶!
I. 為什麼定向增發股票可以取得其他公司的股權
定向增發是增發的一種。向有限數目的資深機構(或個人)投資者發行債券或股票等投資產品。有時也稱「定向募集」或「私募」。發行價格由參與增發的投資者競價決定。發行程序與公開增發相比較為靈活。一般認為,該融資方式較適合融資規模不大、信息不對稱程度較高的企業。中國在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和股改後,上市公司較多採用此種股權融資方式。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包括: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市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大股東認購的則為36個月)不得轉讓,募資用途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違規行為等。
J. 什麼是定向增發股票和配股
配股:是指全體股東可按公司約定的價格按比例進行配股,是要花錢買的;
定向增發股票:是指公司向幾個特定的(一般不超過10位)法人或機構投資者增發股票,這也是要花錢的,不過普通投資者沒有參與的資格。
增發與配股是上市公司為了融資而再次發行股票的行為,配股是對原有股東,增發是可以對原有股東也可對所有投資者。定向增發不應該是上市公司首選的再融資模式,因為定向增發很容易損害到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應該在配股認購不足時啟動定向增發,同時公司法也有規定,原股東有權優先認購公司新增股份。定向增發應為上市公司在配股困難時進行的融資替代選擇,如果能夠使用配股,最好不要使用定向增發,定向增發不應該是融資的首選。
定向增發跟配股有什麼區別?概括的說,有以下兩點:
1、配股是上市公司向原股東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按照慣例,公司配股時新股的認購權按照原有股權比例在原股東之間分配,即原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權。增發與配股是上市公司為了融資而再次發行股票的行為,配股是對原有股東,增發是可以對原有股東也可對所有投資者。
2、增發,除了是上市公司圈錢的把戲之外,並不會對其基本面改變很多。很多公司增發一是為了解決資金困難的局面,二是可能向其子公司注資,向外拆錢。就是說子公司賺了錢並不歸上市公司所有,三是發展新的項目,或開新的公司,反正增發的錢只會有一點點流入上市公司的財務中。股在增發價之前,公司會同機構勾結,抬高股價,當增發價定下來之後,其股價就不會搞高了。所以,增發的股要看其時機擇機而進,並不是所有的增發都能帶來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