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米公司市值100億美金,是真價值還是泡沫
是真價。雖然小米不是上市公司,不能根據股價來推斷市值,但是根據2014年12月的數據顯示,小米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460億美元。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
⑵ 雷軍猛推120億港元回購,上市14個月市值蒸發3300億小米,到底是怎麼回事
雷軍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團(01810)發布自願公告稱,小米董事會將行使此前股東大會授予的股份回購權利,在權利有效時間段內,將按照不超過120億港元總價,不定期從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小米集團表示,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及「智能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集團以股份購回表達對現時及長期業務前景充滿信心。本公司將繼續提供「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相信該價值定位在現時市場狀況下會更具競爭力。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小米主要股東晨興資本也於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發小米集團合計約1.11億股B類股份,此次配股可視為各GP及LP將其在基金權益兌換為小米集團的股票。有專業人士認為,晨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獲得基金權益,此舉是股票轉讓的行為。也許正是出於對股價前景的擔心,雷軍才會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購計劃。
⑶ 創辦小米時,強強聯合,為什麼雷軍一直可以占絕大多股份
因為在小米創辦的時候,雷軍的職位就已經很高了,而且這些年他為公司做的投入和貢獻都很多,而且他懂得引入投資稀釋股權,所以雷軍能夠一直占據絕大多數股份。小米的創始人有七位,雷軍就是其中一位。這幾位創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但是如果和雷軍相比的話,其實還是略微差了一些。
雷軍能夠在公司缺錢的時候,也不去售賣股權,而是拉投資。之後有了錢,還可以繼續拉投資。這讓雷軍可以一直保有股權,而且也不會在後期被其他人奪權。
⑷ 小米上市每股估價是多少
據報道,同股不同權制度已在香港生效,並實時接受上市申請。小米於本周三遞交上市申請,亦即約6月中招股,預期最快可於6月底至7月初掛牌。
這一舉動將為「同股不同權」新股打頭陣,預料集資至少100億美元(785億港元),也是繼2010年友邦以來最大型新股。而據消息稱,小米已聘請中信里昂證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為其IPO保薦人,所以小米估值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但是小米最近一次融資是在2014年,當時融資金額為10億美元,估值為460億美元,所以小米公司的估值將在600億至1000億美元之間。
另外,在4月末就有消息稱,小米在香港上市後,會考慮以 CDR(中國預托證券)在內地上市。但小米在當時針對此消息表示不予置評。
有媒體報道稱,小米希望IPO估值達到900-1100億美元,P/E(市盈率)60倍。
此前有消息指,小米去年預計實現76億元盈利,利潤率6.5%。小米的主營業務包括手機、互聯網服務業務、物聯網及生活消費產品等。
據悉,小米執行長雷軍去年11月已和投資銀行進行接洽,且雷軍的估值目標2000億美元也獲投行認可。目前小米正准備IPO(首次公開上市),時間則為今年底前。
從去年12月傳出的市值800億美元,到1月初又傳出市值2000億美元,其實小米真正的市值早已呼之欲出,市值將會在1000億美元左右。
連360市值都能夠達到500億美元,小米上市後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應該也算合理。
成立於2010年的小米,第一次融資時估值為2.5億美元,如今8年不到,市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增長了400倍,讓早期的投資者真是大賺特賺。
但是對於雷軍來說,這並不是他的巔峰,8年時間賺400倍算什麼?
雷軍曾經投資過一家公司,8年時間賺了1000倍!
2007年,雷軍好朋友俞永福從聯想出來投資創立UC,雷軍甩手就投資了三四百萬元,占股20%。
2015年阿里以43億美金(約280億人民幣)收購UC,雷軍投資收益近50億,8年時間投資回報率超過1000倍!
除了UC,雷軍天使投資的歡聚時代回報率也是非常驚人。
2005年雷軍天使投資歡聚時代100萬美元,今年歡聚時代市值超80億美元。目前雷軍仍然擁有歡聚時代約20%的股權,這筆投資價值超16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達到1600倍!
如果以投資回報率來看,歡聚時代和UC才是雷軍的巔峰,小米的400倍只能屈居第三!
小米2017年度營收1146.25億元,經營利潤122.15億元,凈利潤為虧損438.89億元。小米計劃將30%IPO募集資金用於研發及開發智能手機、電視等核心產品;30%用於擴大投資及強化生活消費品與移動互聯網產業鏈;30%用於全球擴展;10%用作一般營運用途。
至於小米上市每股股價是多少,具體數字還得等到小米上市之後才能知道。股票的股價雖然可以預測,但是預測都是不準確的,只是給投資者一個大致的方向罷了。想知道更多股票投資信息和技巧,歡迎大家關注微尚時代網!
⑸ 小米估值100億美元是怎麼算的 RT市值是不是每股價格乘以股數那都沒上市呢,這個怎麼估計的
買錯股票和買錯價位的股票一樣讓人很頭疼,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不止能獲得分紅外,可以拿到股票的差價,但買到高估的則只能無奈當「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避免股票買得太貴了。這次說的蠻多的,那大家知道該怎麼估算公司股票的價值嗎?接下來我就列出幾個重點來跟大家分享。正文開始之前,先提供你們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是對股票的價值進行預估,好比商人在進貨的時候必須計算貨物成本,才可以算出到底該賣多少錢,賣多久才有辦法回本。這相當於大家買股票,用市面上的價格去買這支股票,多久才有辦法回本賺錢等等。但股市裡的股票跟大型超市東西一樣琳琅滿目,很難分得清股票好壞以及價格高低。但按它們的目前價格想估算值不值得買、會不會帶來收益也不是沒有辦法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判斷估值需要參考很多數據,在這里為大家說明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盡量比較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當PEG不大於1或更小時,則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大於1的這種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對於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來說都是比較適用的。一般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也會隨之增高。但是,一旦市凈率跌破1時,該公司股價多半跌破凈資產了,投資者應該對這個十分當心。
舉個現實中的例子給大家:福耀玻璃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樣,目前福耀玻璃是汽車玻璃行業的一家大型龍頭企業,各大汽車品牌都用它家的玻璃。目前來說,汽車行業對它收益造成的影響最大,相對來說還是很具有穩定性的。那麼,就以剛剛說的三個標准作為估值來評判這家公司如何吧!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不難看出,目前股價有點偏高,不過最好是還要拿該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來評判。
②PEG:從盤口信息可以看到福耀玻璃的PE為34.75,再根據公司研報獲取到凈利潤收益率83.5%,可以得到PEG=34.5/(83.5%*100)=約0.41
③市凈率:首先打開炒股軟體按F10獲取每股凈資產,結合股價可以得到市凈率= 47.6 / 8.9865 =約5.29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不太明智的選擇,是只套公式計算!炒股等同於說炒公司的未來收益,雖然公司當前被高估,也就是可能以後會有爆發式的增長,這也是基金經理們追捧白馬股的緣由。其次,上市公司的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很重要。按上方的方法看許多銀行時,絕對會被嚴重的低估,然而為什麼股價都沒法上升?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幾乎快飽和是最關鍵的因素。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掉行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想進一步了解的可以瞧一瞧:1、最起碼要分析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2、懂得將來的規劃,公司發展空間大不大。這就是我總結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利,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⑹ 小米公司目前市值有多少請詳細說明
小米手機如今可謂是風光無限,進入到2014年以來,小米手機的銷量也是一路飆升,這也讓外界對小米的估值又增加了幾分籌碼。
上半年小米手機的銷量達2611萬台,短短的4年時間里,小米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成長為了一家新的手機巨頭,這在中國互聯網創業史上確實罕見。
目前,投資者對小米的最新估值已經達到了350億美元,接近於京東的市值,成為國內僅次於阿里、騰訊、網路、京東之後第5大互聯網公司。但是,小米的發展勢頭相當之猛,憑借著小米目前的發展速度,以及小米從手機到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等領域的觸及,未來兩年小米將超過網路成為中國第三家市值上千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
⑺ 小米向3904名員工發放7023萬股股票,其價值有多大
小米公司發布了一個重磅炸彈,他表示將會向3904名優秀的員工發放7023萬的股票。所以我在這里所說的7023萬,並不是說股票的價值,而是股票的數量。而如果出去小米公司的,也知道小米公司現在的股票價格可以說是非常高的,以目前的收盤價格來看的話,這一次的股權價格大約在18億港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第三,如何評價小米的做法?
其實小米公司的做法在很多公司當中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那就是讓其中的核心技術人員拿到比較高的工資,那麼他們所發揮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在華為公司,美國的蘋果公司以及谷歌公司當中都有所體現,所以提高員工的個人工資,對於公司的發展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⑻ 小米香港上市價格多少錢
17港元,昨天MIX alpha 發布,今天12點收跌4.5%,8.9港元
⑼ 格力與小米的企業估值對比
3400億的格力,市值僅為小米估值一半?與雷軍的10億賭局,留給董明珠的時間不多了......
珠海銀隆被指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12億元的的消息,並未讓格力電器身陷其中。跟隨滬指五連陽的強勢,家電板塊再度爆發,1月22日格力電器尾盤漲停創歷史新高56.6元。
申萬家電行業70家公司中,格力電器今年來漲幅稱冠,年初至今股價上漲近30%,而老對手美的集團今年來漲幅僅10.82%,已被格力遠遠拋離。
不僅股價戰勝老對手,格力電器今日還宣布在美國簽下簽訂全球最大光伏空調項目。空調專業上一路狂飆突進的格力,還能走多遠;謀求借力珠海銀隆布局新能源汽車,擺脫依賴單一主業的困局,董小姐又勝算幾何?
深股通資金深度介入
今日家電板塊再度爆發,格力電器尾盤漲停創歷史新高。
龍虎榜數據顯示,家電龍頭格力電器22日平開高走逐級上揚,尾盤創股價新高後一鼓作氣沖擊漲停板。雖未能封死,但仍以漲停價報收。
成交回報來看,深股通席位深度參與。深股通席位今日買入2.04億元,賣出3.4億元。國開北京中關村南大街買入1.57億,中金深圳福華一路買入1.25億,知名游資國君寧波彩虹北路也買入近1億元助力上漲。另外買賣前五均有機構席位現身,該股22日龍虎榜凈賣出1.15億元。
境外資金更崇尚價值投資,對格力電器這只大藍籌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格外青睞。回顧上周(1月15日到19日)互通北上資金流向,格力電器雖然區間股價下跌逾3.8%,但仍進入陸股通加倉前30個股,區間增持逾1.47億元。
1月22日,格力電器還出現一筆折價率18.18%的大宗交易,買方為中信證券上海世紀大道營業部,賣方為東北證券深圳南山大道營業部,成交價46.31元,成交額4770萬元。
簽訂美國光伏空調大單
消息面上,1月22日午間11時50分,格力電器公號爆出一條重磅利好。
日前,公司與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世貿中心銷售總部舉行了格力光伏多聯機工程合作的簽約儀式。鳳凰世貿中心佔地面積60萬平方米,全部使用格力自主品牌光伏空調,項目總冷量超過4200冷噸,是目前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空調項目,採用的空調設備超過1200餘台,光伏板裝機容量超過6.7兆瓦。
消費者只知道格力領跑家用空調,原來董小姐還與光伏新能源緊密沾邊。
格力相關負責人表示:「鳳凰世貿中心與接下來准備在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布局的培訓中心形成一條貫穿整個美國西南部的新能源之路,將以美國西南部作為基點,向市場提供完整的一整套光伏工程解決方案。」目前格力在北美地區已建有紐約、芝加哥、休斯頓的三個商用空調展示及培訓中心。2018年,格力將會繼續在北美地區建立第四、第五乃至更多的商用空調展示及培訓中心。
消息刺激下,1月22日午後開市,格力電器繼續沖高直到尾盤漲停。
海外布局急速的格力還瞄準一帶一路。近日,格力電器還成功中標中老鐵路項目,成為唯一的空調供應商。中國與寮國之間通行的一條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與中國鐵路網直接聯通的國際鐵路,也是泛亞鐵路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內市場,受惠消費升級,格力電器同樣業績靚麗。
最新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年受天氣炎熱、房地產因素、產品更新換代、消費升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格力電器去年銷售情況十分良好,2017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51%。未來空調行業應該仍會處於上升趨勢,因為目前國內空調的戶均保有量仍然比較低,且隨著國內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更新換代需求的日益旺盛,行業仍然會持續健康發展。
銀隆欠款事件無礙格力
由董明珠、王健林等大佬投資的明星企業珠海銀隆,近日被曝出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12億元、創始人魏銀倉辭任董事長、格力系高管全面進駐等內幕,由此引發外界「銀隆資金鏈出現問題」以及「董明珠接掌銀隆」的猜測。
隨著格力電器強勢漲停,資金排隊進場,讓銀隆的陰霾一掃而空。
申萬宏源最新研報繼續力薦格力電器。
研報指出,預計美的空調收入增速預計15%左右,格力 2018年收入增速超過10%:從估值橫向對比來看,家電板塊在消費品中仍然相對更具吸引力,繼續首推格力電器,預計公司2017-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225億、260億和297億元,對應市盈率14倍、12倍和11倍,相比美的集團和青島海爾仍有較大估值折價。
東方紅資產管理董事長陳光明1月18日在上海交大的講座中,就直言格力電器是成長股而不是價值股。「只有買到真正的超級成長股,才能實現長期超額收益。比如格力電器2005年時的利潤和現在的利潤差了一百倍,即使它的估值從來沒有提升過,股價都是靠業績推動也能實現持續上漲。所以,格力電器難道不是一個超級成長股嗎?它其實是一個超級成長股,根本不是什麼價值股。」陳光明表示。
截至1月22日收盤,格力電器總市值已達3405億元。2013年12月,董明珠與雷軍許下一場轟動業界的10億賭局。2013年12月12日,在央視當年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董明珠與雷軍在節目中,當著全國電視觀眾的面打賭,賭五年內,小米的營業額能否超過格力。
轉眼五年約定將至,10億賭局花落誰家仍不得而知,不過,現在小米估值已到千億美金,超越格力電器市值逾倍。近日有消息爆出,小米已為其即將到來的上市選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這兩家投行作為主承銷商並將於今年年底IPO。小米高層表示,公司的估值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而雷軍更是提出了2000億美元的目標。
留給董明珠的時間似乎已不多,雖然空調主業仍然保持增持,但單一專業畢竟會有天花板和需求飽和的時候,依託新能源造車銀隆卻是非不斷,格力已小米的賭約最終如何,值得期待。
⑽ 小米再度破發現在股價是多少
8月2日,「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小米,在價格穩定期結束後,再度跌回發行價17港元/股附近,盤中甚至一度破發。坐了一波過山車的投資者不禁要問,說好的「翻倍」行情,還有嗎?
6月22日,小米創始人雷軍、林斌等高管在小米招股書上正式簽字,小米隨即啟動全球公開發售。當日上午,小米CEO助理「小米公司陳曦」在微博上喊話:港交所第一隻同股不同權的股票,股票代碼:1810(18年上市,10年創立),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親愛的米粉們,賬戶開好了嗎?
然而,「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卻在上市的首月里,上演了一出過山車大戲。
盡管創始人雷軍認為「小米是全球罕見的、既能做硬體、也能做電商、也能做互聯網的全能型企業」,「小米的估值,應為騰訊乘以蘋果」,但是面對不盡如人意的招股結果,雷軍最後將發行價定到了最低的17港元/股。
雖然雷軍認為發行價已經定到了最低,小米還是沒能逃過首日破發的命運。7月9日,小米一開盤就遭遇破發,最低跌至16港元/股,較招股價下跌近6%,並已非常接近IPO前F-1輪投資者進入時的成本價15.8港元/股。
情況在「綠鞋」護盤資金等各路人馬的推動下很快迎來反轉。上市首日,小米的「綠鞋機制」便被觸發,超募資金出來護盤,股價震盪回升,最後下跌1.18%,收報16.8港元/股。
上市首日晚間,雷軍攜新老朋友在香港某酒店舉辦小米香港主板上市慶功宴,席間雷軍放話稱:「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數據顯示,上市首日及次日,年輕投資者的聚集地富途證券均穩居小米十大凈買入經紀商第二位。
之後小米所向披靡,收復每股17港元的開盤價後,一鼓作氣,僅用了7個交易日,最高沖至22.2港元/股,小米的市值也從507億美元飆升至703億美元。
看到小米如此凌厲的漲勢,米粉似乎看到了「年輕人的第一次翻倍」的希望。但是,形勢很快再次反轉。
伴隨著價格穩定期截止日的臨近,以及全球科技股的大幅下挫,小米開始上演跳水行情,「怎麼漲上來怎麼跌下去」,僅用了11個交易日,股價便再度回到發行價附近,盤中再度破發。
在小米的本輪過山車行情中,「綠鞋機制」扮演了重要角色。據計算,為了「穩定」股價,小米動用了56億港元的護盤資金。
小米29日發布公告稱,與全球發售有關的穩定價格期於7月28日結束,摩根士丹利於7月17日已悉數行使超額配股權,按每股17港元的價格超額發售了3.27億股B類股份,約佔全球發售量的15%。
超額配股權就是市場俗稱的「綠鞋機制」,國際市場幾乎所有稍微大型一些的新股發行都會設置「綠鞋機制」,穩定新股股價。伴隨著「綠鞋機制」的全部行使及價格穩定期的結束,小米的股價後市將何去何從呢?
西南證券將小米與美股的亞馬遜對標,認為小米的生態圈剛剛形成,互聯網服務和生態鏈兩個飛輪正在飛速旋轉,未來成長之路剛剛開始。但與傳統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小米多了一個維度(設備連接數),作為IOT(物聯網)時代的新增變數,基於IOT泛互聯和AI泛智能的第三個飛輪將是小米探索的星辰大海。
西南證券給予小米2019年40倍PE估值,對應目標價30.30港元/股,上調至「買入」評級。麥格理則以小米今年第二季手機付運量同比上升49%高於其預期為由,維持小米「跑贏大市」評級,並給了30港元/股的目標價。
與機構的樂觀不同,很多小米的年輕投資者在本輪股價回落中選擇了離場,因為他們擔心小米將於8月中下旬發布的財報並不好看。
2018年4月,小米向雷軍控制的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以1599美元的對價發行6396萬股B類普通股。小米在回復內地監管層的反饋意見時稱,該次股權激勵確認98.27億元股份支付費用。本次授予雷軍的股權已經在上市前發出,不會在上市後稀釋存托憑證持有人的權益。
但真的如此嗎?有投資人士指出,小米此舉也許不會稀釋存托憑證持有人的權益,但一定會影響二季度的業績表現。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小米短期股價表現仍值得期待。受鎖定期制約,小米的基石投資者和原始股東只能等半年後才能出貨,雷軍有維護股價穩定、市值管理的需求。
另外,從近期放出的「小米2018年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增48.8%」、「小米大張旗鼓宣布進軍空調領域」等消息來看,也許雷軍並沒有放棄小米千億美元市值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