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公司2009年3月10日購買B公司發行的股票 600萬股,成交價為每股15元,另付交易費
(1)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9000
投資收益 100
貸:銀行存款 9100
Ⅱ 2008年1月8日,A公司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發行的股票1 000股,每股價格15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00元.B公司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2008年1月8日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4500(1000×(15-0.5))
投資收益 100
應收股利 500(1000×0.5)
貸:銀行存款 15100(1000×15+100)
2008年2月6日,收到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500
貸:應收股利 500
3月31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00(14500-1000×13)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500
5月31日:
借:公允價值變動捐資 3000(1000×(13-1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000
6月2日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7905(1000×8-95)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500(1500+3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4500
投資收益 2095
同時:
借:投資收益 45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500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Ⅲ A 公司於2011年1月1日以1035萬元(含支付的相關費用1萬元)購入B 公司股票400萬股,每股面值1元
借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35
貸 銀行存款 1035
借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54
貸 投資收益 54
借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0
貸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
借 投資收益 1119
貸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1119 (應負擔的虧損是1206,長期股權投資賬面減至0)
借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150
貸 投資收益 150
Ⅳ A公司於2010年1月1日購入B公司股票,佔B公司實際發行在外股份的30%,A公司採用權益法核算此項投資。取得投
(1000-10+5-80)*30%=274.5(假定所得稅率0%)
(1000/75%-10+5-80)*75%*30%=280.875(假定所得稅率25%)
拓展資料:
一般出資收購肯定是被收購的公司具有較好的效益,收購後資產證券化會有較大的增值。所以一般而言股價會上漲,好的資產收購還會引起股價大幅上漲。
上市公司收購是指收購人通過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發行在外的股份,以實現對該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合並的行為。
它是公司並購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實現公司間兼並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購過程中,採取主動的一方稱為收購人,而被動的一方則稱為被收購公司或目標公司。
由此可得,公司出資收購其他公司,對股票是有影響的。
拓展資料:
證券法律制度以保護社會公眾投資者利益作為基本理念,大股東對公司事務的壟斷及隨意控制,會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各國根據其經濟發展狀況,對通過收購行為逐漸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各種資產交易或產權交易,都給予相當程度的謹慎。
公司收購一旦演變為經濟壟斷,或者有可能消減市場競爭程度時,國家必然要藉助行政手段予以干預和規范,從而形成了上市公司收購上的一系列特殊規則。該等特殊規則有兩個層次的法律效果:
1、證券法的域內效力及規則。依照《證券法》規定,持有上市公司發行在外股票5%以上的大股東,其持有公司股票每發生5%的增減,必須履行一定的信息披露義務,且在一定期限內禁止其繼續購買本公司股票。
2、證券法之域外效力及規則。根據國外反壟斷法規則,上市公司收購以及超過一定金額的購並行為,必須在獲得國家專門機構審查後才得以實施。對上市公司收購的反壟斷審查問題,我國尚無明確規定。
上市公司收購制度是旨在保護社會公眾投資者利益,規范大股東買賣上市公司股票的特殊規則體系。大股東買賣上市股票行為無論是否構成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均受到這一規則體系的限制與規范。
Ⅳ A公司於2010年12月5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20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 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萬
投資收益 20萬
貸 銀行存款 1020萬
借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0萬
貸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萬
所以應該確認的公允價值損益是50萬。
Ⅵ 1、A公司購買全部股權B公司的股份,請問A、B公司的賬務如何處理
1、A公司購買全部股權B公司的股份,A、B公司的賬務如何處理?
A公司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B公司不需要會計處理,是股東之間的交易
2、A公司發行股票1000股,每股面值1元,B公司購買,A、B公司賬務如何處理?
A公司 借:銀行存款 實際收到款
貸:股本 1000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實際收到款-100萬
B公司:分情況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或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股票沒上市
交易性金融資產:A公司股票已上市,購入打算近期出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A公司股票已上市,購入不打算近期出售。
Ⅶ A公司100%收購B公司股權後,請問賬務如何處理,謝謝
對於a公司來說,收購一個公司是長期股權投資,初始的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3200萬
貸:銀行存款
3200萬
b公司是已經存在的公司,其股份持有人的變更不影響其公司的情況,所以如果沒有追加投資一類的情況,且股本科目有明細核算的話,它只是需要做一個股本的明細賬的變化就是了,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本科目沒有明細核算,則不需要做處理。
拓展資料:
收購(Acquisition)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以實現一定經濟目標的經濟行為。收購是企業資本經營的一種形式,既有經濟意義,又有法律意義。收購的經濟意義是指一家企業的經營控制權易手,原來的投資者喪失了對該企業的經營控制權,實質是取得控制權。
行業蕭條和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可以在對方公司的二級市場進行低價股票收購。從法律意義上講,中國《證券法》的規定,收購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的30%時發出要約收購該公司股票的行為,其實質是購買被收購企業的股權。
關聯性:
1.橫向收購。橫向收購是指同屬於一個產業或行業,生產或銷售同類產品的企業之間發生的收購行為。實質上,橫向收購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生產或銷售相同、相似產品的公司間的收購,其目的在於消除競爭,擴大市場份額,增加收購公司的壟斷實力或形成規模效應。
2.縱向收購。縱向收購是指生產過程或經營環節緊密相關的公司之間的收購行為。實質上,縱向收購是處於生產同一產品、不同生產階段的公司間的收購,收購雙方往往是原材料供應者或產成品購買者,所以,對彼此的生產狀況比較熟悉,有利於收購後的相互融合。
3.混合收購。混合收購又稱復合收購,是指生產和經營彼此沒有關聯的產品或服務的公司之間的收購行為。
抵制劃分:
1.善意收購。善意收購,又稱友好收購,是收購者事先與目標公司經營者商議,徵得同意後,目標公司主動向收購者提供必要的資料等,並且目標公司經營者還勸其股東接受公開收購要約,出售股票,從而完成收購行動的公開收購。
2.敵意收購。敵意收購,又稱惡意收購,是指收購者在收購目標公司股時,雖然該收購行動遭到目標公司的反對,而收購者仍要強行收購,或者購者事先未與目標公司協商,而突然提出收購要約。
按支付方式劃分:
1.用現金購買資產。用現金購買資產是指收購公司使用現款購買目標公司資產,以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控制。
2.用現金購買股票。用現金購買股票是指收購公司以現金購買目標公司股票,以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控制。
3.用股票購買資產。用股票購買資產是指收購公司向目標公司發行收購公司自己的股票,以交換目標公司的資產。通常來說,收購公司同意承擔目標公司的債務責任,但在某些情況下,收購公司只在有選擇的基礎上承擔目標公司的一部分債務責任。
4.用股票交換股票。這種收購方式又叫「換股」。一般是收購公司可直接向目標公司的股東發行股票,以交換目標公司的股票。通常來說,至少要到收購公司能控制目標公司所需的足夠多的股票。
5.用資產收購股份或資產。用資產收購股份或資產是指收購公司使用資產購買目標公司的資產或股票,以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控制。
Ⅷ a公司於2015年11月5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2000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b公司
10,000
投資收益
10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0,01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
5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0
Ⅸ a公司購入b公司股票40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價款360萬,其中包括已宣告但未發放的現金股
a公司購入b公司股票40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價款360萬,其中包括已宣告但未發放的現金股利30萬。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價格是360-30=330萬元,已宣告未發放的股利不計入入賬價值。
Ⅹ A公司2009年12月10日購入B公司15萬股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每股價格為6元。2009年12月31日該項股票每股
一、1.2009年12月10日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90萬
貸:銀行存款 90萬
2.2009年12月31日該股每股7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5萬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萬
3.2010年3月1日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3萬
貸:投資收益 3萬
4.2010年3月15日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3萬
貸:應收股利 3萬
5.2010年6月30日該股每股6.5元,該資產共計:15萬股X6.5=97.5萬元假設將該資產出售
借:銀行存款 97.5萬
投資收益:7.5萬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90萬元
—公允價值變動 15萬元
結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萬
貸:投資收益 15萬
因此累計確認投資收益為:7.5萬
二、6.5X15-6X15=7.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