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投資者持有 X 公司股票 1000股,該股票當前購買價格是 25元,該投資者 擔心股票價格下跌,
第一問(25-20)×10002×1000=3000元的凈剩餘,故行使看跌期權。
第三問,同理,若行使該權利則虧損達7000元,所以放棄行使該權利,將損失限定在期權費2×1000=2000元。
② 某企業發行普通股股票,每股發行價格為20元,籌資費率為5%,預計第一年末股利為2.50元,每股利增長率為6%
普通股的資本成本率=2.5/20*(1-5%)+6%=17.88%
③ 某企業欲對一各股票做5年投資,股票的市價為20元,預計5年後股票市價上漲為35元,每年每股股利預計增長10%
該題的意思是根據貼現率和未來股價即股利等估算現在股票的合理價位,用現金流現值法,
P=2*(1+10%)/1.12+2*(1+10%)^2/1.12^2+2*(1+10%)^3/1.12^3+2*(1+10%)^4/1.12^4+2*(1+10%)^5/1.12^5+35/1.12^5=29.33元>當前價格20元,股票被低估了,所以應該買入。
④ 某公司本年凈利為2000萬元,股利分配時的股票市價為20元/股,
稀釋每股收益=2000/(1000+1000/10*2)=1.67/股
⑤ 某公司目前的股票的市盈率為20倍,該股票的每股收益為1元。假設公司的市盈率變為25倍,計算該公司股
呵呵,太簡單了,估價=市盈率*每股收益,所以你的股價現在一定是20元;如果市盈率變為25倍,則公司股價為25*1=25元;該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比率為25/20=1.25.
⑥ 某股票當前的市場價格為20元/股。每股股利1元,預期股利增長率為4%。則其市場決定的預期收益率為
9.2%。
根據股利貼現模型中的P0=D1/(R-g)這一個公式可知,P0指的是股票市場價格,D1是預期股票的每股股利,g是股利預期增長率。R是市場預期收益率。根據這公式和題意可得:
D1=1*(1+4%)=1.04元
20=1.04/(R-4%)
解得R=9.2%。
(6)甲公司股票當前市價為20擴展閱讀
在衡量市場風險和收益模型中,使用最久,也是至今大多數公司採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其假設是盡管分散投資對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有好處,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將他們的資產集中在有限的幾項資產上。
比較流行的還有後來興起的套利定價模型(APT),它的假設是投資者會利用套利的機會獲利,既如果兩個投資組合面臨同樣的風險但提供不同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會選擇擁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投資組合,並不會調整收益至均衡。
⑦ 甲公司現有發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0股,每股面值1元,未分配利潤500000元,股票市價20元
利潤分配額=500000*10%=50000(元)。
分錄: 借 未分配利潤 50000(元)
貸 利潤分配——普通股分紅50000(元)
未分配利潤余額=未分配利潤-利潤分配額=500000-50000=450000(元)
3 .發放紅利時,實際支付給普通股股東40000元,公司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10000{元)
分錄: 借 利潤分配——普通股分紅50000(元)
貸 銀行存款 40000(元)
應交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10000(元)
4 .上繳所得稅時
分錄:: 借 應交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10000(元)
貸 銀行存款 10000(元)
5.注意的是股利分紅和股價沒有關系,是按股數進行分配的。紅利分配一般由公司董事會提議,經 股東大會通過,報證券委審核後實施,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