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勞埃德銀行的股票成交量
擴展閱讀
iwatch4可以看股票嗎 2025-07-08 23:05:23
股票代碼前面sz什麼意思 2025-07-08 23:05:17
南非蘭特兌人民幣 2025-07-08 22:36:52

勞埃德銀行的股票成交量

發布時間: 2022-05-02 19:04:24

Ⅰ 哪裡有有個英國人利用股票下跌賺錢新聞

世事輪回。

16年前,匈牙利裔美國人喬治·索羅斯帶領量子基金做空英鎊,在1992年9月15日輕輕鬆鬆的放倒了英格蘭銀行,從英國賺走了10億美元後,還讓後者不得不退出了歐洲貨幣計劃——否則今天的歐元會更強大。

今天,一個跟美國財長同姓的人也在做空英國,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和他的對沖基金公司保爾森公司(Paulson &Co.)砸下了超過10億英鎊做空英國的金融股票。在華爾街諸多對沖基金經理還在為如何處理掉手頭重倉持有的雷曼股份而焦頭爛額時,約翰輕松且愉快。

8月份,約翰·保爾森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78位。

做大的做空者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英國金管局近日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約翰·保爾森是英國銀行類股最大賣空者之一,英國五大銀行中有四家均為他的押注對象。他持有的倉位包括對巴克萊銀行(Barclays)股價做空3.5億英鎊,對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股價做空2.92億英鎊以及對勞埃德(Llyods TSB)銀行股價做空2.6億英鎊的押注。

鑒於近期以來的華爾街「金融海嘯」,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於9月18日起發表聲明,臨時禁止投資者建立新的做空金融類股的頭寸,並要求持股超過0.25%的空頭自23日起每日進行披露。該禁令的有效期持續至明年1月16日。本周FSA又一次強調將嚴厲打擊賣空禁令頒布後膽敢以身試法的做空者。

FSA公布了34家禁止做空的金融股名單,包括哈利法克斯(HBOS)、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勞埃德TSB銀行、匯豐控股等大型商業銀行以及標准人壽、聯合信貸等金融公司。而約翰·保爾森押注的這些銀行均位列其中。

盡管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近日來對賣空者實行了越來越嚴厲的禁令,但對於做空金融類股習以為常的對沖基金顯然並不甘心。反對者們表示,市場目前跌幅過大,是資金流動性匱乏造成的。賣空行為並不是金融類股暴跌的罪魁禍首。

而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的約翰·保爾森已經在准備華麗轉身。據稱,保爾森一直極度看跌金融業,但當價格跌至他的目標價位時,他將買進各種抵押貸款證券以及銀行和金融機構股票。他在9月中旬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由於英美金融股一直萎靡不振,該公司基金正在考慮幫助困境中的金融機構進行資本調整。

據聞,約翰保爾森將於10月1日發行「恢復」基金。有投資者聲稱,這將招募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有理由相信,做多隻是約翰試圖埋藏起他那熊市中令人驚訝的殺傷力。

約翰·保爾森的對沖基金成立於1994年,專注於合並套利。2005年以前,正當大部分基金經理還在為投資者樂觀的重復著「房地產神話」時,做多者通殺的年代裡,他的基金並不顯山露水。

但是他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房地產市場里悄悄浮現的泡沫。

2006年7月,保爾森以1.5億美元資金開始為其第一隻做空次債的基金建倉。時至2007年1月,保爾森共籌集了10億美元專項資金。他的投資策略是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做空房屋抵押貸款債務。信貸違約掉期,就是讓AIG集團陷入絕境的金融產品。

由於次債的影響並沒有在短期內浮現,2006年的房地產市場依然一片欣欣向榮,保爾森購入的信貸違約掉期(CDS)也因此賠錢不斷。巨大的壓力並沒有令保爾森懷疑自己的判斷,他堅持每天在紐約中央公園跑上5公里,一面是減壓,一面是培養耐心,「等待成功」。

18個月後,這筆賭注終於為他帶來了豐厚回報。2007年,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的轟然倒台掀起了美國次債颶風。而風語者保爾森則在這場颶風中展開了飛翔的翅膀。

哥對沖基金研究(Hedge Fund Research)稱,2007年前10個月,約翰·保爾森的Credit Opportunities I基金暴漲550%,成為去年美國僅有的30隻投資回報率超過100%的基金中一員;此外還有3隻基金的回報率超過了100%。

約翰在熊市中跨入全球最頂尖的對沖基金經理行列。

根據投資者估計,約翰旗下各只基金在2007年次貸危機中獲得超過120億美元的利潤。而他的保爾森公司2008年1月的資金規模也達到了350億美元。分析人士評價,「在金融市場歷史上,從未有一筆交易利潤如此豐厚。」

如果用約翰·保爾森自己的話來說,他在華爾街一夜暴富的神話一點也沒有神秘感可言,「我從不認為自己是一頭牛或是一隻熊。我只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

鮑爾森逆勢操作取得成功

而在最近的熊市市場中,一些對沖基金卻照賺不誤。例如,管理350億美元的鮑爾森公司(Paulson & Co)是世界上最大的10家對沖基金之一,除了在去年房地產市場中大撈一筆外,該公司今年逆勢操作仍然很成功。

鮑爾森的制勝法寶是市場不好時做空,但是,大量的對沖基金做空會使得市場快速下滑。為此,美國證券委員會(SEC)今年兩次限制賣空。同時,監管部門也要求對沖基金增加透明度,要求對沖基金向證券委員會報告它們的倉位。

據《華爾街日報》10月17日報道,因為英國主管部門要求披露對沖基金的做空倉位,因此,據鮑爾森公司披露的信息顯示,鮑爾森做空了英國前四大銀行的股票,分別為巴克萊銀行(Barclay PLC)、英國抵押貸款銀行(HBOS PLC)、勞埃德銀行(Lloyds TSB)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這一次鮑爾森共賺5.4億英鎊。

此前,美國證券委員會已經限制799種股票的賣空,後來又將禁止賣空的股票增加到近1000種,而當時沒有受到限制的英國為此損失慘重,也被迫發出禁空令。因此,盡管美國的賣空禁令於10月8日解禁,但英國仍然維持這個禁令,並將持續到2009年1月。

領袖聚焦網站把鮑爾森封為美國金融界的新領袖,該網站在對鮑爾森的描述中說,鮑爾森的基本方法是購買許多金融機構和指數的信用違約保險,即人們常說的CDS。當房地產市場崩盤和大多數金融機構為生存而掙扎時,鮑爾森的公司在2007年獲利200億美元,而他本人收入35億美元,成為福布斯400位最富有的美國人中的第165位。

不過,鮑爾森仍然盡力保持低調——他不想在別人因為樓市下跌而痛苦的時候慶祝自己的成功。去年10月,他向美國致力於保護業主和家庭財產的一家研究中心捐贈了1500萬美元,為面臨房屋拍賣的家庭提供法律援助。

Ⅱ 求09年大小非每月減持總金額(是已減持每月總金額,看清楚了是已減持的總金額)

大小非上半年減持480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009-07-03 09:40:36 作者:李進

在指數從5000多點一路下跌至1664點的2008年,限售股減持的「大小非」們時常被市場參與者視為洪水猛獸,不少個股在限售期到來前迎接數根放量下跌的大陰線屢見不鮮。

那麼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上半年,隨著指數從1820點一路攀升至2959點,62.58%的指數反彈幅度之下解禁之後的大小非仍舊沒有減緩拋售的步伐。

來自萬德資訊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滬深兩市大小非減持合計約為47.42億股,減持套現金額約為480億元。

事實上,和今年上半年限售解禁份額1118億股相比,下半年高達5558億股的解禁量是上半年的5倍之多;不過,如果剔除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石化三家公司「超級大非」的解禁份額,今年下半年的限售股僅為914億股。

來自國海證券投資策略研究中心的觀點則指出,「今年2-5月大小非減持量基本維持在10億股左右,大小非減持意願沒有隨著大盤的上漲而再度大增」,因此「在今年2000億元的日均成交量中,10億股的月減持量對市場的沖擊有限」。

半年減持套現480億元

來自萬德資訊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減持合計發生1061起,合計減持股份總額約為496448.73萬股,按照減持期間均價計算減持的市值約為4967188.63萬元。

需要指出的,此類數據中有66例減持不屬於在今年上半年內解禁范圍,如果除去這部分減持的22248.25萬股,那麼剩餘部分屬於大小非解禁的股份總數約為47.42億股,合計解禁減持總額估算額約為479.74億元。

從減持股份規模上來看,排在首位的是民生銀行在最近半年內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3.81億股海通證券。在去年5月和6月兩次試圖拍賣而流拍之後,民生銀行將 2004年被作為抵債資產的海通證券股權在今年6月22日前全部拋售完畢,平均減持價格約為14.33元/股;其他排在前列的機構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包括中國人壽(601628.SH)及雅戈爾(600177.SH)減持中信證券(600028.SH)和京東方投資減持京東方(000725.SZ)等。

而從減持套現金額來看,除海通證券、中信證券被減持外,自然人陳發樹通過減持14719.44萬股紫金礦業瘋狂套現的13億元排在個人投資者減持套現額的首位,另外投資於紫金礦業的個人投資者柯希平以減持7476.69萬股套現6.64億元緊隨其後。

名列第三位的是通過減持1076.75萬股保利地產(600048.SH)的張克強,其套現金額約為2.93億元;不過如果算上其一致行動人廣東華美國際投資集團的減持份額,他們合計減持的股份約為2088萬股,套現金額約4.7億元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995例大小非解禁減持個案中,有251例是通過滬深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進行減持,約17.47億股的減持總股數約佔全部解禁減持股份總額47.42億股的36.84%。

這一現象在上市公司紫金礦業(601899.SH)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如公司高管陳景河在6月16日減持2759.4萬股、公司高管藍福生等其他10名高管合計減持2100萬股均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而個人投資者柯希平和陳發樹減持股份中也有部分通過此次方式進行。

進一步統計的結果表明,在上半年合計995例大小非解禁減持中,有52例屬於高管減持性質,累計減持股份總額和減持市值分別約為9139.48萬股和8.61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這52例中除了錢江摩托(000913.SZ)、紫金礦業(601899.SH)等7例屬於主板之外,剩餘45例高管減持均來自於中小板公司。

不過這一數據僅限於限售股解禁減持中的高管套現部分,如果從整體來看,近期以來中小板高管減持套現明顯迎來一波高潮。

來自深交所統計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6月份,中小板高管合計減持了近4650萬股,套現金額達到9.36億元;而在前兩個月份,中小板高管4、5月分別拋售了400萬股和2100萬股,套現金額也分別只有5000萬元和4億元。

以高管減持力度最大的金風科技(002202.SZ)為例,包括公司董事長武鋼在內的7名高管在一周內合計賣出1813.91萬股,以成交均價計算,套現金額在6億元左右。

這一減持引起了二級市場激烈的反應,導致金風科技明顯走弱,6月份公司股價下跌11.26%,而同期上證指數大漲300點,漲幅達到12.4%。

在6月30日中信證券組織的金風科技電話交易會議上,公司董秘蔡曉梅不得不對眾多賣方分析師表示,公司管理層「在近幾年內都不會考慮再度減持」。

下半年壓力有限

在今年年初,對於市場前景仍舊較為悲觀的絕大多數賣方研究機構認為,今年以來市場將面臨大小非減持帶來的「巨大壓力」和「嚴峻考驗」。

平安證券在去年年末一份針對「大小非解禁、減持和資金」的預測認為,「根據中登公司已減持的情況來看,假定大非減持比例為10%,小非減持比例為44%,則2009年需要1777.9億元(據2008年12月22日收盤價)資金承接大小非減持的壓力。」

現在看來,今年上半年1118億股限售解禁股帶來了480億元的實際減持,如果按照下半年5558億股的解禁量推算,實際減持額將在2800億元左右,這還沒有將今年半年以來指數超過六成的反彈幅度之下,股價上漲使得解禁股套現帶來的增加額。

應該承認,如果以半年為計數單位,那麼今年下半年將是從2007年-2011年這10個半年中遭遇限售股解禁數量最多的一個半年,5558億股的解禁量遠遠領先於排名第二的2010年下半年2397億股和排名第三的今年上半年的1118億股。

那麼,面臨著巨額解禁壓力的今年下半年的市場實際情況如何呢?

從去年6月開始,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發布的月度數據統計中將「股改限售股份解禁減持情況統計」正式列入其中。

其官方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6月至今年1月,除去年7月、11月和12月當月實際減持股份分別為8.49億股、6.94億股和8.23億股之外,其他月份實際減持均維持在每月5億股左右;從今年2月開始,實際減持股份數開始驟然增至10億股以上,此後3個月則一直維持著這一水平——2-5月實際減持股份數分別為10.19億股、10.84億股、10.16億股和10.54億股。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減持股份數的統計僅僅包括因為股改限售到期減持數目,而不因為IPO和定向增發帶來的限售解禁份額。

記者通過萬德資訊的數據整理後得知,今年6月大小非實際套現的份額為12.28億股,套現金額約為129.89億元人民幣,這也是今年以來大小非減持最為集中的月份。

這意味著如果下半年指數仍舊延續著上半年持續攀升的態勢,那麼大小非減持的力度就會得以延續,甚至減持幅度還會加大。

不過,國海證券研究所在近期專門就下半年大小非對市場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則認為,「在目前2000億元的日均成交量之下,每個月10億股的月減持量對於市場的沖擊有限」。具體到今年下半年,其分析師通過對解禁量進行結構性剖析後認為,除去工行、中行和中石化三家國有背景的大非之外,剩餘限售解禁量為914億元,還少於上半年的1118億元。而匯金公司針對所持中行限售股作出的「解禁不等於減持」的聲明無疑給了市場一個定心丸。

Ⅲ 希臘經濟危機對世界金融走勢的影響

希臘債務危機的原因與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2009年年10月初,希臘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預計將分別達到12.7%和113%,遠超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3%和60%的上限。接著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宣布調降希臘主權信用評級以來,希臘債務危機浮現檯面已經六個月了!到現在為止,雖然歐元區16國財長一致同意啟動希臘救助機制,在未來三年內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道為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貸款,以滿足希臘的資金需求,但昨天的歐美股市還是擔心危機不能有效解決,都跌了2%以上,歐元對美元匯率也由危機前的1.45跌到1.30,跌幅超過10%。展望未來,已經有些評論家提出歐元在幾年內會解體的預言。根據歐洲共同體部分國家於1992年簽署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歐洲經濟貨幣同盟成員國必須符合兩個關鍵標准,即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國債發行總額需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希臘是從2001年1月1日開始加入歐元區的,加入前為了達到標准,高盛為希臘設計出一套「貨幣掉期交易」方式,如依當時匯率希臘發行100億美元可獲75億歐元。然而高盛則用了一個更為優惠的匯率,使希臘獲得85億歐元。高盛實際上借貸給希臘10億歐元。但這筆錢卻不會出現在希臘當時的公共負債率的統計數據里,為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因為它要10年以後才歸還。這筆85億歐元國債2010年5月19日就要到期。在過去的10年內,希臘政府以一個小國家花大錢承辦2004年奧運會,應對金融危機的財政支出,行政效率不彰與逃稅嚴重等原因,希臘的預算赤字不但沒有改善反而節節升高,信用評級被降到垃圾級,國債發行利率高達9%以上還沒有人認購,因此沒有歐元區其他國家與IMF的幫忙,希臘已經無法用發新債還舊債的方法來渡過難關。歐元區其他國家與IMF救助希臘的前提,是要在2014年底時把預算赤字降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這無疑是對希臘政府很大的挑戰,因此提出降低政府雇員獎金,調降養老金給付金額與延後退休年限,凍結政府開銷與提高增值稅燃油稅等方,但卻遭到希臘大多數國民反對,過去一個月就發生了好幾次大罷工。而歐元區其他國家的援助方案仍要會獲得各國國會批准,還有變數存在,因此未來兩周,在確定5月19日希臘政府對將到期的國債不會違約之前,都還有不確定因素引起的金融市場波動。1100萬人口的希臘發生債務危機,為何會對國際金融市場有那麽大的殺傷力呢?有如下幾個原因:
1)希臘債務危機並非單一事件,在歐元區內,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和西班牙,這4個國家也有類似的問題,雖然不如希臘嚴重,但西班牙與義大利算是歐洲大國,如果其預算赤字在未來不能有效改善,也可能會有債務危機發生,到時候的波及面更廣,歐元甚至可能解體。
2) 對沖基金的推波助瀾,炒作希臘出現支付能力問題,從而使市場出現大幅動盪。其結果是歐元下跌,希臘的主權債務信用保險(CDS)價格大幅上漲。而當初幫希臘設計貨幣掉期(SWAP)的高盛就是希臘CDS的最大持有者之一,可以說是兩面獲利。高盛最近在美國因誠信問題被起訴,預計在歐洲也難避免在誠信上被究責。加上很多歐洲銀行都是希臘的債主,歐美金融股在未來一段時間難有好的表現。
3)如果全球經濟就此復甦,希臘債務危機的影響會逐漸減弱。但是如果未來還出現二次衰退,因為包括目前仍為AAA評等的英美德等國家,預算赤字與債務余額也都超過歐元區標准,很難再以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到時候又恢復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造成衰退與通脹在一段時間並存局面。中國股市與國際股市的聯動性這幾年明顯提高,希臘債務危機看起來對中國沒有直接影響,但是人民幣對歐元升值會影響對歐出口,而且中國有些地方債務可見到類似希臘危機的影子,如果這個陰影不散,中國股市的上行空間仍會受到限制。

Ⅳ 您好 請問英國勞埃德銀行(LLOYDS BANK )的信用證怎麼樣聽說他們的銀行沒有swift碼

現在凡是能夠開出信用證的銀行或者金融組織,都必須是SWIFT組織的成員,否則無法開出信用證,也就是說,如果勞埃德銀行能夠開出信用證,他們肯定有SWIFT代碼

Ⅳ 勞埃德銀行的介紹

勞埃德銀行,英國四大私營銀行之一,1765年建立,名泰勒·勞埃德公司。兼並銀行50多家,1889年改現名。是倫敦票據交換銀行之一。控制的銀行主要有倫敦蒙特利爾銀行、勞埃德歐洲銀行、紐西蘭國民銀行等。1972年起與密德蘭銀行、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等聯合開展信用卡業務。在國內與石油、鋼鐵、飛機、航運界關系密切,在國際上設有多家分支機構。總行設在倫敦。

Ⅵ 倫敦金融市場的倫敦金融市場的分類

根據經營的業務性質,主要可分為倫敦短期資金市場、倫敦長期資本市場、倫敦外匯市場、倫敦黃金市場、歐洲貨幣市場和倫敦保險市場等。 倫敦短期資金市場:主要包括貼現市場、銀行同業拆放市場、地方政府借貸市場和銀行英鎊定期存單市場等。
① 貼現市場。由11家貼現行組成。根據政府各個時期對資金的需求程度,每星期五由英格蘭銀行代表財政部發行一定數額的國庫券,最通行的是91天期的國庫券。發行時採用招標方式,從1971年9月16日起,每家貼現行都可按自己願出的價格和需求數額進行投標,然後由英格蘭銀行予以分配。有些貼現行開始承做地方政府借貸債券等非傳統性業務。它們也參與銀行存單市場的交易,有的還經營外匯期票和美元存單業務。
②銀行同業拆放市場。開始發展於20世紀 60年代。銀行之間的拆放業務,部分是通過貨幣經紀人進行,部分由銀行直接交易,每筆交易額最低為25萬英鎊,高的可達數百萬英鎊。還款期限一般為1天~3個月,也有長達半年至一年的。銀行同業拆放無需提供抵押品,一般利率比國庫券利率為高,但低於地方政府債券利率。
③地方政府借貸市場。英國的地方政府大小有1500多個單位,它們的財政收入主要是房地產稅,一般每年分兩次徵收,但政府開支是經常性的,因此,地方政府當局需要不時到資金市場上借款。貸款人以銀行為主,此外還有投資信託公司、養老金機構、房地產抵押公司等一些金融機構。海外資金有時也進入這一市場,但一般都由銀行經手辦理。貸款額每筆低者為10~100萬英鎊,最高時可達5000萬英鎊。
④銀行可轉讓英鎊定期存單市場。存單面額最低為5萬英鎊,期限一般為1~12個月,也有的長達2~5年。存單利率一般較即期同業拆放利率為高,同時還可以在市場貼現,因此深受市場歡迎,業務發展較快。 倫敦長期資本市場:包括倫敦證券交易所、倫敦新發行市場和倫敦國際債券市場等。
①倫敦證券交易所。由169家證券經紀商和21家證券交易商的3600個會員組成,目的在於匯集國內外存儲的資金並安排其投資去向。交易所成立於1773 年,1802年獲英國政府正式批准。業務主要是買賣英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門的債券、外國政府債券、工商企業和公司的股票、債券等,共達7000 余種,每日成交額達7億多英鎊,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交易所內按不同類型的證券業務分為16個交易點,參與交易活動的主要是證券經紀人和證券交易商。
②倫敦新發行市場。包括政府發行新債券市場和公司發行新證券市場。政府債券市場是倫敦資本市場中最主要的一環。由於政府債券能保證按期付息還本 ,沒有什麼風險 ,通稱「金邊債券」。英格蘭銀行代表財政部發行和管理政府債券,發行後未被認購的剩餘新債券則由該行發行部持有,並通過經營政府債券的經紀人隨時供應市場,按市價出售。英國公司發行的股票和債券一般是通過商人銀行和股票經紀人辦理,債券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有的債券還可換成股票。
③倫敦國際債券市場。倫敦是重要的國際債券市場。到1983年初,這類債券發行總額已超過300億美元。 倫敦保險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業中心。通過勞埃德保險社和倫敦保險協會所屬的許多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人,經營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幾乎任何類型的保險業務。勞埃德保險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一個保險組織,由許多個體的承包會員組成。每個會員根據其擁有的資產和經營的業務量繳納數額不同的保證金,由勞合社的管理委員會保管。只要提出擁有10萬英鎊的證明,並繳納2.5萬英鎊的保證金,就可以承做保險費不超過10萬英鎊的生意,成為會員。這些會員按各自承保的險別,組成聯合小組(辛迪加),各小組的成員多少不一,有的小組會員達1000個以上。1982年勞合社屬下的會員數已由1962年的5126個增至20156個,聯合小組由271個增至429個。
1982年倫敦共有保險公司442家,其中363家為英國公司,其餘為英聯邦和其他國家的公司。倫敦保險業務的2/3來自海外,1/3來自英國。根據1967年的英國的公司法,英國保險業分為長期和短期業務。長期包括人壽保險和長期健康保險,短期包括水險、航空險、火險、汽車險、個人意外險和財產險等,此外還有再保險。倫敦保險市場是倫敦中、長期資本市場的重要支柱,保險公司把大量資金投放到政府債券、公司股票等方面,從而向國內外市場提供大量資金,並為英國政府財政收入帶來很大好處。

Ⅶ lloyds銀行代碼是多少

LOYDGB21。勞埃德銀行,英國四大私營銀行之一,1765年建立,名泰勒·勞埃德公司。兼並銀行50多家,1889年改現名。是倫敦票據交換銀行之一。控制的銀行主要有倫敦蒙特利爾銀行、勞埃德歐洲銀行、紐西蘭國民銀行等。1972年起與密德蘭銀行、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等聯合開展信用卡業務。在國內與石油、鋼鐵、飛機、航運界關系密切,在國際上設有多家分支機構。

(7)勞埃德銀行的股票成交量擴展閱讀:
銀行國際代碼(SWIFT Code)是由SWIFT協會提出並被ISO通過的銀行識別代碼,凡該協會的成員銀行都有自己特定的SWIFT代碼.在電匯時,匯出行按照收款行的SWIFT CODE發送付款電文,就可將款項匯至收款行。該號相當於各個銀行的身份證號。其原名是BIC(Bank Identifier Code),但是BIC這個名字意思太泛,擔心有人理解成別的銀行識別代碼系統,故漸漸大家約定俗成地把BIC叫作SWIFT Code了。SWIFT是(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是一個由金融機構共同擁有的私營股份公司,按比利時的法律登記注冊,由會員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協同管理。
銀行國際代碼(SWIFT Code)一般用於發電匯,信用證電報,每個銀行都有,用於快速處理銀行間電報往來。像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這樣的大銀行,也會對自己內部的分支機構分配後綴不同的Swift code。
SWIFT銀行識別代碼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銀行代碼(Bank Code):由四位易於識別的銀行行名字頭縮寫字母構成;
2、國家代碼(Country Code):根據國際標准化組織的規定由兩位字母構成;
3、地區代碼(Location Code):由兩位數字或字母構成,標明城市;
4、分行代碼(Branch Code):由三位數字或字母構成,標明分支機構。
5、同時,SWIFT還為沒有加入SWIFT組織的銀行,按照此規則編制一種在電文中代替輸入其銀行全稱的代碼。所有此類代碼均在最後三位加上「BIC」三個字母,用來區別於正式SWIFT會員銀行的SWIFT地址代碼。

Ⅷ 倫敦的經濟

由於二戰後與美國同屬世界英語系兩大主要國家,具備國際資本流通的優勢,倫敦和紐約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金融中心城市,同時倫敦也一直穩居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地位。
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業人員約325,000 (2007年)。
倫敦城(City of London)或稱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倫敦港同時也是英國第二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約五千三百萬噸。
倫敦城共有500多家銀行(至1991年),銀行數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其中外國銀行有470家,在倫敦擁有的資本總額達1000多億英鎊。
倫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他每年的外匯成交總額可以達到三萬億英鎊,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城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成交額有時一天可達500多億美元,佔全世界歐洲美元成交額的1/3以上。
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以及13家清算銀行和60多家商業銀行也均設在這里。清算銀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萊、勞埃德、米德蘭和國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銀行。
倫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共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倫敦保險業中,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信譽最高的是勞埃德保險行。
倫敦城中的倫敦股票交易所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此外,倫敦城還有眾多的商品交易所,從事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羊毛、橡膠、咖啡、可可、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葉和古玩等貴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買賣。
倫敦被選為2011全球時尚之都,一舉擊敗法國巴黎,美國紐約,其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大婚,但是倫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有著多年歷史的時尚之都。

Ⅸ 高盛為什麼這么牛

因為他涉及到的領域眾多,資本雄厚。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

2017年6月7日,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發布,高盛集團排名第78位。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高盛位列259位。

(9)勞埃德銀行的股票成交量擴展閱讀:

高盛最近高調派發公司福利。他們不僅給自己發巨額獎金,還舉辦了召集全球合夥人參加的合夥人晚宴。更奢華的是,上個月高盛把兩艘渡輪投入使用,航程連接高盛辦公樓和澤西城。

雖說高盛今年開始也在裁員,但是大摩、瑞銀什麼的都已經開始動手在裁高級董事、總經理級別的人,高盛只是傳出風聲,要裁哪個級別的還不明(大摩在公關節奏和掌控上明顯比高盛輸分)。但是高盛跟去年明顯不一樣。

其一,是管理層發獎金,今年高盛5位executive給自己發了總計7100萬美元的獎金,其中首席執行官勞埃德-貝蘭克梵有2100萬美元(200萬美元年薪,560萬美元現金和1300萬美元股票)。其他投行的CEO最多的也就是這個數的一半,所以貝蘭克梵這么鶴立雞群,肯定是故意的。

其二,是高盛傳統上本來有一個合夥人晚宴。這個晚宴,吃飯事小,單是一項:要把全球的合夥人都叫來參加,當然還包括配偶,還加上各路賓客,差旅費就很驚人。

參考資料:網路 高盛集團

Ⅹ 1971年發生在倫敦馬里本區的勞埃德銀行的著名的大劫案 誰知道

37年前的9月,英國倫敦發生了一起史上最大的「銀行大劫案」。268個保險箱里的數百萬英鎊財寶一夜間不翼而飛,而當時曾得到過報警通知的警方卻因為種種原因並未發現銀行遇劫,更令人蹊蹺的是,就在各大媒體頭條伺候打算深挖真相時,卻一致受到警方壓力被迫「封嘴」,直到兩年以後,4名男子被作為案犯投入大牢,犯案細節一律保密。本就奇上加奇的疑案,甚至還牽扯上了福爾摩斯--不僅案件發生地就是小說中大名鼎鼎的大偵探居住的貝克大街,其犯案過程更與福爾摩斯《紅發會》的故事如出一轍!
英國犯罪史上最大懸案+電影業界心馳神往+金錢名利誘惑,自然引來了6名劫案參與者曝光「內幕」。大家的「供詞」意外地眾口一詞,本來顯得純粹的銀行大劫案竟然無意和當下某娛樂事件的熱門關鍵詞有了不解之緣。
關鍵詞1:艷*照*門。充滿挑逗意味的裸照「明星」不是別人,正是英國女王胞妹瑪格麗特公主。照片的內容不外乎是公主和比自己小17歲的情人沙灘日光浴溫存的場景(據說,被盜的其他私密保險箱中也有為數不少的艷*照);
關鍵詞2:黑社會。不僅照片落入了加勒比海臭名昭著的犯罪組織首領「邁克爾X」之手,而且盜取照片的也是曾經的黑幫成員;
關鍵詞3:幕後黑手。獲悉照片的存在之後,英國軍情五處立即陷入巨大的恐懼,一旦裸*照公開,必將令王室蒙受史無前例的丑聞羞辱。

1971年,英國的文化氛圍仍然處在極度興奮後的鬆懈當中,因為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放任自流的倫敦的城市環境,再加上由嬉皮士興起的表達反文化、反傳統的信仰和觀點的衰退,倫敦人正以一種不拘禮儀的姿態面對著一系列和勞動力有關的矛盾,同時還受到了愛德華·希斯(Edward Heath)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以及發生在北愛爾蘭持續升級的暴力事件的沖擊……就像美國作家托馬斯·沃爾夫(Thomas Wolfe)描述的那樣:這是一個正在向「我的年代」轉變的時期,特點就是一群集體作業的銀行劫匪製造了英國有史以來影響最大的搶劫案。導演羅傑·唐納森說:「那是歷史中一個非常讓人著迷的時期,當然,這次劫案要比那個時代更加地迷人。事實就是,只有那樣的時代,才會造就如此轟動的大劫案。」
這次銀行搶劫案被各大報紙描述成了「無線電搶劫案」,因為它是被一個業余的無線電愛好者羅伯特·羅蘭茲(Robert Rowlands)無意中發現的,當時羅蘭茲正在擺弄自己的無線電接收器,卻聽到裡面傳來了一起正在進行中的搶劫案的串音,他隨即向倫敦警察廳報了警,通過初步分析,目標鎖定在以倫敦市中心為圓點、10英里為半徑的某家銀行中……那個周末,倫敦市總共有750家銀行接受了檢查,然而沒有發現任何一家有非法闖入的跡象。直到周一,當位於貝克街和馬里本路拐角處的勞埃德銀行開門營業的時候,工作人員才發現銀行的主要保險庫里幾百個保險箱被洗劫一空。
然而,這場劫案背後卻留下了數不清沒有答案的疑問,因為在報紙連續對此報道了4天之後,整個事件突然完全在媒體上銷聲匿跡,政府則給出了此事件已被列入「國防機密」的解釋……最終,有4個男人因為涉案而被宣判有罪,至於他們從保險箱里拿走的東西,卻再也沒有出現過。雖然警察嘗試著想要找回被偷走的財物,可是到了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這一切都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銀行的保險庫里,隱藏著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雖然過去了這么多年,「無線電入搶劫案」卻仍然被當成當代的城市傳奇而活躍在人們的記憶當中,製片人史蒂文·查斯曼說:「我不只一次碰到了類似的情況,在倫敦,只要我坐進一輛計程車當中,和司機談論那個時代發生的事,他們總是清楚地記得『無線電搶劫案』以及所有的後續報道,而且也非常地樂於談起當時受到這個案件牽連的人。」《銀行搶劫案》的編劇之一迪克·克萊門特(Dick Clement)接著說:「整個事件消失得太過迅速了,就占據了報紙的頭版頭條那麼幾天,然後突然就人間蒸發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通過影片表達太多已經被隱藏起來的真相,因為沒有人知道整個事件背後真正的故事。」另一位編劇伊恩·拉·弗萊奈斯(Ian La Frenais)補充道:「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是因為它的內容包含的是一起風格非常老舊的搶劫案,這里使用的方法並不是用計算機突破安全系統,取而代之的是挖、鏟……從地下打出通道,然後通過爆破進入銀行,最後用鐵棍撬開保險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