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基金信託理財保險 2025-07-12 23:44:03
股票進出資金怎麼看 2025-07-12 23:24:38
美股現在適合買股票嗎 2025-07-12 23:04:25

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06 00:55:23

『壹』 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的社會責任

濟人葯業積極參與慈善捐贈,承擔社會責任。疏風解毒膠囊獨特的抗流感、治感冒的確切療效,贏得了社會的充分肯定。甲流疫情高發期,為保護一線的醫務人員,先後向北京、遼寧、河南、黑龍江和安徽等省市10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捐贈了價值800餘萬元疏風解毒膠囊。今年4月,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因氣候異常變化,災區民眾、抗震救災人員感冒發燒病人增多,朱月信董事長第一時間親赴災區,捐贈價值1000萬元疏風解毒膠囊,為救災防病起了很大的作用。7月,向江西撫州災區捐贈了價值1000萬元的疏風解毒膠囊。8月,向吉林災區捐贈了價值500萬元的疏風解毒膠囊,向安慶、池州災區捐贈價值150萬元葯品。濟人葯業董事長朱月信說:「災區的需要,正是企業的責任,濟人葯業在今後的發展中,將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回報社會」。
濟人葯業秉承「誠善濟人、葯信為民」的企業宗旨,繼承創新,不斷進取,堅定地走發展中醫葯產業的道路,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通過持續的創新,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葯品,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貳』 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的企業願景

誠善濟人 葯信為民 ——開拓創新中的濟人葯業
毫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醫葯文化的發祥地,國內著名的「四大葯都」之一。2001年,一顆葯業「新星」——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在毫州冉冉升起;十年後,一個集中葯材規范化種植、中葯飲片、中葯配方顆粒、中成葯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中葯制葯企業已領跑葯都。

『叄』 亳州有哪些企業將上市

安徽濟人葯業、安徽廣印堂葯業、渦陽致和堂葯業、安徽九州極光有限公司、安徽協和成葯業
安徽九方制葯、安徽良夫麵粉廠、安徽亞強生物科技。

『肆』 國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企業名單及相應企業的股票代碼

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企業名單(共計103家) 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二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集團)鋼鐵研究總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三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鋼管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北車集團唐山機車車輛廠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風華信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西高新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遼寧奧克化學集團有限公司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哈葯集團三精製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華港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葯明康德新葯開發有限公司南京聯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法爾勝集團公司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南靖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昌九農科化工有限公司江西省德興市百勤異VC鈉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煙台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襄樊星火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平安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威創日新電子有限公司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桂林利凱特環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賽諾實業有限公司海南全星葯業有限公司重慶川儀總廠有限公司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重慶華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成都地奧制葯集團有限公司貴陽航天林泉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匯通華城樓宇科技有限公司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西藏林芝奇正藏葯廠西安海天天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新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新疆屯河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中發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大連三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寧波海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博威集團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有些代碼是沒有的,如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伍』 420四川雅安地震,雅安地震都有哪些企業捐款捐物了

雅安地震發生後,醫葯企業立即動員起來,紛紛加入愛心能量的傳遞之中,第一時間向災區捐贈葯品物資。以下是米內網不完全統計的捐贈醫葯企業名單,還有很多企業在慷慨解囊,歡迎補充。 捐贈醫葯企業名單 哈葯集團調集價值1000萬元的抗菌消炎葯品運往災區,支持抗震救災工作。 康芝葯業捐贈「度來林」、「奧美拉唑」、「注射用頭孢他啶他唑巴坦鈉」、「退熱貼」等價值1千餘萬元葯品及現金。天士力緊急籌集約600萬元的葯品、物資,目前物資已經集結完畢,將交付相應渠道運送災區。 中恆集團捐贈包括清熱鎮咳糖漿、三蛇膽川糖漿、炎見寧片、口服葡萄糖、跌打酒、跌打丸等常用感冒、消炎、外傷類葯品,共計2300多件,價值500萬元。 步長制葯捐贈了葯品、帳篷、棉衣被等價值500萬元的救災物資。 廣葯集團通過王老吉愛心基金首批向災區捐300萬元款物,其中現金50萬元,一批王老吉涼茶和白雲山葯品250萬元;並成立一支120人救援隊。 山西振東制葯表示將根據災區需要從子公司泰盛制葯征調急需葯品進行捐贈,同時發出捐贈款物的號召。捐贈的款物與葯品將在23號送往災區。 康恩貝集團捐贈包括抗生素、急救葯品、嬰幼兒奶粉在內的價值210萬元的葯品及物資。 諾華集團(中國)將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捐贈200萬元人民幣。 阿斯利康將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和中華慈善總會捐贈200萬元人民幣。 復星集團籌集首批價值200萬元的救災物資,並在24小時內將葯品送抵災區。 九州通醫葯集團通過湖北省紅十字會向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捐贈價值205萬元款物,包括100萬元現金和價值105萬元醫療設備,其中170餘件葯品、醫療器械已通過四川分公司運抵災區。 廣西花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1日通過廣西紅十字會向蘆山地震災區捐贈價值200萬元的葯品。 修正葯業集團第一時間籌備了100萬葯品物資送往雅安地震災區。 華北制葯向災區捐贈100萬元急救葯品。 康美葯業捐贈災區價值100萬葯品,包括康美諾莎、康美利樂、康美諾氟沙星膠囊等抗菌葯品以及菊皇茶飲料。 以嶺葯業通過四川省雅安市紅十字會捐贈價值100萬元的連花清瘟膠囊等葯品,用於災後疾病防治。 聯邦制葯捐贈價值100萬元4噸葯品,通過南航珠海公司航班運往成都。 科倫葯業董事長親赴災區,捐贈葯品分三批送達。 華仁葯業籌備了價值50萬元的葯品,其中包括災區急需的注射液等災區急需葯品運往地震災區,用於災後疾病防治。 湯臣倍健向災區捐資捐物50萬(現金10萬元、維生素C等營養產品價值40萬元)。 好醫生葯業集團第一批100萬元的救災葯品等物資運抵雅安市救災物資接收點,第二批包括食品、飲用水、電池等物資正在積極准備中。 重慶悅康凱德制葯目前第一批捐贈的200萬元急救葯品已達災區。葯品包括感冒類、抗生素類、抗病毒類、消化道類、擦傷葯、婦科葯等。 太極集團向四川省蘆山縣地震災區及雅安市接收病員的相關醫院贈送價值100萬元的急救葯品,急救葯品主要為抗生素、止痛葯品等。 石葯集團緊急調撥價值100萬元的抗生素和鹽酸曲馬多鎮痛葯等葯品,通過河北省紅十字會發往四川雅安災區。 雲南白葯集團緊急從客戶手中抽調回1045個雲南白葯應急包及雲南白葯膠囊、雲南白葯氣霧劑、雲南白葯膏等價值百餘萬元的葯品,捐往地震災區 中華中醫葯學會、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捐贈100萬元疏風解毒膠囊應急救災。 人福醫葯董事長王學海表示,向災區捐贈價值100多萬元的止疼、消炎、抗生素等葯品。 四川奧邦葯業集團捐贈葯品、食品、礦泉水、電筒等救災物資共45萬元,已自行組織車隊送達。 老百姓大葯房籌集了387件共計價值20萬元的急需葯品和食品,運往雅安地震災區。 新華制葯捐獻了價值12萬元的愛心急救葯品。 珠海友邦醫葯捐贈100多箱總值約10.2萬元的災區急需葯品。

『陸』 安徽濟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安徽濟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公司電話0558-5587510,公司郵箱[email protected],該公司在愛企查共有4條聯系方式,其中有電話號碼1條。

公司介紹:
安徽濟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2001-04-19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安徽亳州譙城經濟開發區葯都大道2117號。

安徽濟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文龍,注冊資本36,181萬(元),目前處於開業狀態。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濟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多經營信息和資訊

『柒』 截止2010年年底,安徽省有多少軟體企業

發展和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關鍵,是引導和吸引工業生產要素注入農業農村、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載體。安徽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對全省農業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我省經濟發展和稅收的效應分析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經濟發展和稅收的效應,主要體現在「量的擴張」和「質的轉變」兩個方面。
在量的擴張方面,2000年以來,我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十大主導產業初具規模,農產品市場開拓能力明顯增強。至2005年底,按照《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標准,全省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有20戶;按照規模較大、帶動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標准,被認定為省級龍頭企業的有155戶。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效整合了農產品產、銷主體。在20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安徽鴻潤集團、安徽霞珍集團、安徽和威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有原材料生產基地或養殖基地,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安徽稼仙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豐大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華泰集團等企業通過訂單形式,形成了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另外,在省級龍頭企業中,一些企業根據自身特點,構建起公司加合作組織加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格局和區域板塊經濟,有效整合了市場主體。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和擴大了民間投資。20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民營企業15戶,國有控股或參股企業4戶,中外合資企業1戶;155戶省級龍頭企業中,民營企業戶(含行業協會)143戶,國有控股或參股企業8戶,中外合資企業4戶,民營企業成為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主體,引導了民間投資方向,擴大了民間投資領域和規模。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稅收收入增長。2005年,全省20戶國家級和155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00多億元,實現利潤約20億元,繳納各項稅收近9億元,其中繳納所得稅2億多元。一些龍頭企業已成為地方支柱性稅源。如安徽豐源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繳納各項稅收7456萬元,其中地方稅收6332萬元,占同期蚌埠市地方稅收總收入的7%;安徽金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2005年累計繳納各項稅收38185萬元,成為阜陽市重點納稅戶之一,對促進稅收收入的穩定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產業鏈條的延伸。20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以禽、畜產品為原料的加工製造企業7戶;以農產品為材料的糧、油生產和加工企業6戶;以經濟作物為原材料的生物製造和加工企業6戶;種子製造企業1戶。在155戶省級龍頭企業中,糧、油加工企業34戶;禽、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29戶;食品生產企業19戶;棉、麻、絲織品加工和流通企業19戶;農特產品加工企業12戶;水產養殖企業8戶;中葯製造企業5戶;農林產品加工企業5戶;農副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5戶;其他企業19戶,初步形成了以農、林、畜、水產品加工製造為主體的主導產業,延伸了產業鏈條,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升級。農業產業化是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的根本途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為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擴大經濟總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從2001年以來,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得到較快發展,通過對農、林、水、畜等產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一方面挖掘和拓寬了農、林、水、畜等產品的銷售渠道和市場,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證;另一方面,通過農林產品深加工,擴大了企業規模,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勞動力轉移和安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所從事的農林產品加工製造業,大多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同時,產業鏈條的延伸,為挖掘農村地區生產潛力、推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提供了有效途徑。
二、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及相應稅收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較快,農業產業化總體水平明顯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為「三個不相適應」,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與農業大省的地位不相適應,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與以資源主導型農業向加工主導型農業轉變的理念不相適應。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偏少。不論是國家級龍頭企業還是省級龍頭企業,我省的企業數量偏少,難以形成產業集群。
在華東地區六省一市中,我省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排第5位,比山東少25個,比江蘇、浙江、福建各少9個、8個和3個,僅多於產業結構中農業比重較小的上海和人口大大低於我省的江西;在中部地區六省中,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數量排第4位,僅僅多於山西和江西,與其他省市之間的發展差異較大。作為農業大省,省級龍頭企業也僅有155戶,不到全省企業總數的0.1%,而且分布不平衡,一些縣市沒有一戶龍頭企業。企業數量偏少,難以形成整體輻射和帶動能力,農業產業化的推動力不足,與我省作為農業大省的地位不相適應。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能力不足。從企業規模看,2005年,全國第一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平均固定資產為2.6億元,平均銷售收入為7.9億元;第二批國家級龍頭企業的平均固定資產為2.5億元,平均銷售收入為6.7億元。在我省20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規模最大,固定資產66.35億元,2005年銷售收入23.46億元,但其他19戶企業的規模都較小,平均固定資產不足5000萬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實際平均銷售收入約9000萬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0%左右。從市場融資能力看,我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多融資困難,資金緊缺。金融信貸在抵押、擔保等方面門檻較高,手續繁雜,企業往往難以完全達到條件;民間融資又受政策、資金來源等方面影響,難以及時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特別是在原材料收購環節,資金不足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從企業發展質量上看,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債率偏高,資產報酬率較低。2005年,全國58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5%左右,而我省接近8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15個百分點,過高的負債率加大了企業生產成本,影響了企業發展能力。同時,由於缺少大企業的帶動和輻射,一些地區的種植業特色優勢和規模優勢缺乏強有力的龍頭企業的帶動和支撐。我省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平均每個企業帶動農戶數不足3萬戶,而全國國家級龍頭企業平均每個的帶動農戶數為7萬戶,是我省龍頭企業的2.3倍,這也是我省農業產業難以形成規模化的主導產業和產業集群的關鍵原因。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市場競爭能力較弱。一是產品質量和檔次較低。除豐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數企業外,我省大多數龍頭企業都主要從事簡單的農林產品粗加工,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都較低,企業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較弱,市場競爭力不強。二是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我省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受意識、資金等方面的限制,長期以來對科研投入和技術創新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在全國第一批137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有121戶設立了專門研發機構,占企業總數的88%,有80戶獲得國家或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占企業總數的58%。而我省第一批6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只有1戶設立了專門研發機構,僅占企業總數的17%;在目前被確認的20戶企業中,也只有3戶成立了專門研發機構,僅占企業總數的15%,技術創新不足,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三是品牌培育力度不夠。隨著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方式已從價格競爭為主轉向質量競爭為主,農產品品牌在市場競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就牛奶加工行業來說,以單位原奶收購創利稅衡量,非名牌企業僅為7.79%,而名牌企業為49.89%,後者是前者的6.4倍。我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分散,農產品品牌的開發和培育力度不夠,管理和使用不合理,質量標准不統一,導致名牌不多,品牌不響,在同行業中缺乏競爭力。有些雖經多年努力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在競爭中逐漸被淘汰,品牌持續時間短,不能形成企業競爭優勢。
農業產業化頭企業經營效益不高。效益是企業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但從總體上看,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經營效益不高。除少數規模較大企業外,多數企業的利潤總額較小,人均利潤率偏低,一些企業甚至處於連續虧損;企業資產報酬率偏低,平均不足4%,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約2個百分點,而且呈逐年下降趨勢,影響了企業的後續發展和職工收入水平的提高。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稅收政策支持度不高。稅收優惠政策的覆蓋對象偏少。國家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只有國家級龍頭企業才能享受減免所得稅優惠,而同樣是為農業產業化服務,且規模較大、帶動能力較強的省級龍頭企業卻不能享受稅收減免,優惠范圍太窄,不利於調動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同時,企業之間的稅負不公也不利於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稅收優惠政策不利於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國家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只有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初加工的才能享受稅收優惠,而對於以農林產品為原材料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企業,卻沒有相應的稅收優惠。如將農產品生產成賴氨酸、燃料乙醇等生物化工產品,將棉花加工成紡紗或布匹,將家禽家畜加工成高級肉食製品,將林、木、水產品生產成傢俱或其他高級食品等,不屬於稅收優惠范圍,不利於拓展和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稅收優惠政策的稅種覆蓋面偏窄。現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只有企業所得稅,覆蓋面最廣的增值稅卻未包括在內。但從實際情況看,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是微利行業,利潤水平較低,有的甚至虧損,能享受的所得稅優惠很少,其主要負擔的增值稅又不能減免,降低了稅收優惠政策的吸引力。一些稅收政策不合理。現行稅收政策規定,除國家規定免稅的財政補貼資金免稅外,企業取得的其他各項財政補貼資金都應納入應納稅所得額征稅。而目前一些地區為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對龍頭企業給予一定補貼,對其徵收企業所得稅,抵消了財政資金對農業產業化扶持的政策效應,影響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積極性,不利於農業產業化發展。另外,增值稅抵扣政策也不夠合理。現行稅收政策規定,農產品加工企業向農戶收購的農產品只能按13%抵扣進項稅額,但在銷售產品時要繳納17%的增值培,購進和銷售的稅負不平衡,加重了企業稅收負擔,不利於企業發展。
三、發揮稅收政策對農業產業化的促進作用
發揮稅收調節作用,要從制度層面上完善稅收制度和優化稅種結構;從操作層面上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全面、及時、准確落實好各項稅收政策,從而增強稅收政策的整體效能。
(一)調整現行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稅收政策理念。當前,農業仍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也是國家政策應當重點扶持的對象,稅收作為重要經濟調節杠桿,對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加大稅收政策的支持力度。相應稅收政策的制定,既要符合稅法整體精神和原則,又要適應當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總體上,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和要求,本著「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針,遵循「稅負從輕、綠色環保、自主創新」的指導思想,調整政策理念。具體來說,稅收優惠政策可以著重從幾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加大稅收優惠力度。進一步減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大稅收減免力度,吸引資本、技術和人力等生產要素流入農業產業化領域,擴大投資主體,增強企業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二是促進農產品品質提升。在實行稅收普惠制的基礎上,調整稅收優惠政策的偏向度,鼓勵企業生產「綠色環保」和高檔、質優產品,增強產品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規模。三是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主創新。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升企業生產效益,提高產品附加值;鼓勵培育和生產名牌產品,對企業的品牌建設投入給予特殊稅收優惠,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二)擴大農業產業化稅收優惠的覆蓋范圍。調整稅收優惠的享受標准,對凡以農林等產品加工或流動為主業,通過各種利益機制與農戶相聯系,帶動農戶進入市場,能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企業,都給予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等稅收優惠,至少是對省級龍頭企業應給予同等稅收優惠,以拓展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和平台。對直接從事農林產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企業,給予農產品粗加工企業同等的稅收優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拓展產業鏈條。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也應給予一定稅收優惠,以培育和健全農產品流通體系。
(三)優化稅收政策體系。一是調整增值稅。把生產型增值稅轉型為消費型增值稅,促進企業擴大投資規模,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將增值稅納入稅收優惠范圍,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給予一定增值稅減免。考慮到增值稅管理的特點,在減免方式上可採取即征即退或先征後返的方式。調整農產品收購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比例,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收購的農產品,在其銷售產品的銷售稅額中可按17%的比例抵扣進項稅額,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二是進一步完善企業所得制。盡快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對內外資農業產業化企業給予同等稅收優惠,公平企業稅負,增強內資企業競爭能力。取消現行不合理所得稅政策。農業產業化是一個投資大、周期長、回報率低的行業,應加大財政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對龍頭企業取得的財政補貼資金,不應納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徵收企業所得稅。三是適當調整財產稅優惠政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因其經營特點,大多佔用的房產和土地面積較大,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的稅基較大,稅負較重,應給予適當減征。
(四)規范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管理。調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認定標准。目前,我國的農業產業化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龍頭企業的入圍門檻不宜過高,應適當降低企業規模認定標准。建議將中部地區國家級龍頭企業的總資產規模由7000萬元調整為5000萬元,將年銷售收入由1億元調整為8000萬元;將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的年交易規模由8億元調整為5億元,增加企業數量。嚴格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資格認定工作。稅務、農業、財政等部門應積極配合,制定科學、合理的認定指標體系,重點突出反映企業規模、企業效益、產品產銷率、企業輻射和帶動能力以及企業品牌建設等指標,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規范龍頭企業財務管理。受管理意識、人員素質和不合理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省一些龍頭企業財務管理混亂,財務指標失真,有的甚至人為造假,虛報企業資產、利潤、帶動農戶數等各項指標,騙取國家相關優惠,造成稅收流失,浪費國家有限資金,也不利於企業公平競爭。因此,要嚴格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建立和健全龍頭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對龍頭企業財務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促使企業如實反映企業資產、經營情況,促進企業規范化管理。認真落實好稅收優惠政策。堅持依法治稅,及時、准確、全面、規范地貫徹執行稅收政策,做到依法減免,防止騙取國家稅收優惠和偷逃稅行為;不斷健全和完善稅收管理措施,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為納稅人創造公平、合理的稅收環境。
加分哦!

『捌』 疏風解毒膠囊一次吃4粒我多吃了一顆有關系嗎

沒多大的關系,下次按照說明書吃就行。都是些清熱解毒的中葯製成的。

【葯品名稱】

【通用名稱】

疏風解毒膠囊

【漢語拼音】

Shufeng Jie Jiaonang

【成份】

虎杖、連翹、板藍根、柴胡、敗醬草、馬鞭草、蘆根、甘草。

【性狀】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深棕色或棕褐色的顆粒或粉末;氣香、味苦。

【功能主治】/【適應症】

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用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熱證,症見發熱,惡風,咽痛,頭痛,鼻塞,流濁涕,咳嗽等。

【規格】

每粒裝0.52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不良反應】

偶見惡心。

【禁忌】

過敏體質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目前尚無體溫超過39.1℃時、白細胞總數>10X109/L、中性>80%的研究數據。結膜熱、皰疹性咽峽炎、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不在本次研究范疇。

【臨床試驗】

本品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件號:2001ZL343)批准於2003年8月~2005年4月進行多中心、隨機雙盲、陽性葯平行對照試驗。Ⅱ期:試驗組完成111例,脫落1例、剔除0例;對照組完成113例,脫落1例、剔除0例。Ⅲ期:試驗組完成335例,脫落15例、剔除10例;對照組完成110例,脫落5例、剔除5例。
診斷標准: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熱證(參照《中葯新葯治療感冒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版]》以及《最新國外疾病診斷標准》1992年版制定)。證見:身熱較著,微惡風,汗泄不暢,頭脹痛、咳嗽,痰粘或黃,咽燥或咽喉紅腫疼痛,鼻塞,流黃濁涕,口渴欲飲,舌邊尖紅,苔薄白或微黃等。受試者年齡18至65歲。發熱體溫不超過39.1℃。病程48小時內。
觀察項目:症狀、體征、血象、胸透或胸片(僅用於療前診斷)。
給葯方案:疏風解毒膠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雙黃連膠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療程3天。
療效標准(尼莫地平法):西醫臨床:①痊癒:主症體溫正常,咽痛症狀及體征消失,積分減分率≥95%。②顯效:主症體溫正常,咽痛症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積分減分率≥75%。③有效:主症體溫、咽痛有所改善,積分減分率≥40%。④無效:治療3天體溫未降或升高,感冒症狀和體征基本無改善,積分減分率<40%。中醫證候:按證候積分較療前減少≥95%、≥75%但<94%、≥40%但<75%、<40%分別判定為痊癒、顯效、有效、無效。
試驗結果(ITT分析):Ⅱ期:西醫臨床,試驗組112例痊癒率54.46%、愈顯率78.57%;對照組114例痊癒率47.37%、愈顯率74.56%;中醫證候,試驗組112例痊癒率55.36%、愈顯率78.57%;對照組114例痊癒率46.49%、愈顯率73.68%。Ⅲ期:西醫臨床,試驗組350例痊癒率46.30%、愈顯率74.90%;對照組115例痊癒率40.00%、愈顯率69.60%;中醫證候,試驗組350例痊癒率40.57%、愈顯率74.29%;對照組115例痊癒率46.96%、愈顯率78.26%。
安全性結果:試驗組1例發生惡心,可能與葯物有關。

【葯理毒理】

葯效學試驗結果表明,本品對瓊脂所致小鼠足跖腫脹有一定抑製作用,對組織胺所致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製作用;能減少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次數。

【貯藏】

密封。

【包裝】

鋁塑泡罩包裝;12粒/板×3板/盒。

【有效期】

24個月

【執行標准】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標准YBZ00652009

【批准文號】

國葯准字Z20090047

【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

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

『玖』 亳州有哪些大葯廠

摘要 華佗國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