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上市後股份會稀釋嗎,例如一個企業上市前大股東有百分之60股份,那企業上市後大股東還依然持有百分之60
當然會,募集資金可不是白拿的。
我國A股的規定是,IPO時上市公司總股本低於4億股的,至少要發行25%的公眾股;超過4億股,至少發行10%。也就是說,如果上市前大股東持股60%,根據總股本規模不同,IPO後會被至少攤薄25%,或是10%。
❷ 上市前發行的股票是原始股嗎
不一定,一般在企業股改之初或股份制公司成立之初根據注冊資本的多少與之相對應有多少股份,這時是1元一股,也就是常說的的原始股,在企業經營運作一段時間後,企業的利潤除了計提和分紅外,每股的法定公積金和公益金以及自由公積金的累積都留存在企業,在企業總股本不變的情況下,資本金增加,則每股會產生溢價,就不再是1元一股了,在這時如果企業轉讓其股權,一般會以溢價的方式轉讓(一般都高於每股凈資產),到企業將要上市前,企業的發行價一般會有更高的溢價,甚至越臨近上市溢價越高,這時的價格與企業的經營業績、未來發展空間,未來盈利預期等多方面有關,就沒有一個常量的數字來確定價格了。
❸ 股份公司原來的股東和公司上市後持有股票的股東有什麼區別,請說的具體點,直白點,非常感謝
沒什麼區別,同股同權,但是原來的股東持股成本很低,但上市後由於股價會大漲,原來的股東會有很大的賺頭,至少要番幾倍。
❹ 公司上市後其流通股份怎麼來的其原來股權結構如何變化
只有國有企業上市以後,為了保證國有企業的企業性質不發生變化,即保證它上市後仍為國有或集體控股,從而才有公司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劃分。一般說來,國有企業上市以後,其上市融資的那部分股份都是流通股,上市前部分股份也可能流通。
至於股權結構的變化,你指的是哪方面的變化?
❺ 公司上市後原始股東該怎麼分配股份呢跪求大俠解答!。。。。。
上市之後會吸納公開投資者,原有的股權比例當然會變動。
❻ 公司上市後,原股東的股份和市場發行的股票性質一致嗎
公司上市後,原股東的股份和市場發行的股票性質一致嗎:應該是一致的,都屬於人民幣普通股。但由於發行價格的不同,「公司上市前所發行的股東股份」會有一個限售期限,一般為1年-3年,具體時間多長需要看公司上市時的公告規定。
分紅是怎麼分的:既然都是人民幣普通股,同股同權,分紅的待遇都是一樣的。
沒上市股東能撤資,錢能拿到。那股票不是只能轉讓不能撤資嗎:股東不能直接向股份制公司要求撤資,只能將股票進行轉讓。
上市股票不值錢,是不是之前股東的股份也不值錢了:你所說的不值錢的現象在中國股市從沒有發生過,即使是惡意造假上市的公司股票,也沒有馬上不值錢的案例發生。
❼ 我想問一下,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他們發行的股票這些股份從何而來是不是原有股東的股份會按比例減少
發行新股後,原有股東持股數不會減少,比例會降低,新比例是持股數除以新的總股本數。
如果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你佔1000萬,20%。發行5000萬的股票後,你的股份就變成10%。
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不等於股票。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都有股權。股權所對應的股份(註:「股份」一詞多重含義,此處不知提問者指啥,暫且理解為「錢」),會投入公司的注冊資本中,我們常說的增資擴股就是這個意思。
最後,股份是不是被股東們分光了?這個問題沒懂,只能說股價變動的原因很多,政策變動什麼的都可以引起股價異常波動。大股東也可以通過洗盤,去掉沒支撐力的散戶,然後再升價。
❽ 公司上市後原始股東持有的股票跟公眾持有的股票是不是一樣的
這個看他拿的原始股流通了嗎,要是可以流通了,就是一樣的啦
❾ 分拆上市原股東如何分配股份
分拆上市分配股份有兩種模式。只有採用第一種模式的分拆上市原股東能獲得股份。1.子公司分拆上市後,原本由上市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票,按比例分配給母公司(上市公司)股東(原股東),也即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東也可得到子公司股票。2.上市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票,並不再往下分配給上市公司的股東,而是統一由上市公司持股,上市公司與子公司仍維持母子關系。
【拓展資料】
分拆上市指一個母公司通過將其在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上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分拆上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單獨上市;狹義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分拆上市顧名思義,將上市公司中具有獨立贏利能力和稍加整合就具有上市機制的部分,運作其上市的過程和結果。
分拆上市,細分行業可獲取結構性機會:
中信證券認為,分拆上市的受益公司將呈現出較明顯的行業分布特徵。屬於下游消費品領域和科技板塊的上市公司受益明顯,而上游和中游製造行業公司受益程度相對有限。這是因為消費、科技等相關行業自身存在著更強的創新動力和能力,因此在PE投資方面也具有更高熱情,其中醫葯和TMT類(數字新媒體)上市公司最值得關注。
湘財證券則認為,同方股份、華工科技、浙大網新等高校概念上市公司或將成為分拆上市最受益的板塊。因為創業板上市條件之一是要求高成長性和技術創新能力,而許多高校上市公司恰恰具有技術水平高、項目和子公司數量較多、有孵化高科技企業的優勢。
在具體公司方面,中信證券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同方股份、復星醫葯、長城開發、綜藝股份等。這些公司旗下均擁有眾多子公司,且一些優質子公司在成長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分析師指出,在目前分拆上市概念股大熱的情況下,投資者對於一些已經有參股公司申報創業板IPO的主板公司也可重點關注。
❿ 公司上市後持股如何股份變化
公開募集並上市後,由於股份數量增加,都會導致原股東持股比例相對降低
具體計算方法是用新增股份占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乘上原股東發行前的持股比例。
1.假定原總股本也是1億,新增1億
2.原大股東的新持股比例=80%*50%=40%
3.原其餘2位各佔新持股比例=10%*50%=0.5%
說明上市後原股東股份比例相對上市前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