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有人委託替他購買公司的股票

有人委託替他購買公司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19 16:00:36

❶ 替別人操作購買原始股有沒有風險

您說的是股權代持吧,又稱委託持股、隱名投資或假名出資,是指實際出資人與他人約定,以該他人名義代實際出資人履行股東權利義務的一種股權或股份處置方式。股權代持在實踐中較為普遍,但是股權代持是具有較大的法律風險。
股權代持的法律風險主要來源於其實際出資人(即「隱名股東」)與工商登記的股東(即「代持股人」或「顯名股東」)的不一致。隱名股東雖然向公司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但股權卻未登記在其名下,其在法律上不能當然地被認定為公司股東。隱名股東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被否定的風險
可以說《公司法司法解釋(三)》)在原則上認可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但認為股權代持協議當然有效則是一種誤解,因其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中明確規定「……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也就是說,如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股權代持協議將被依法認定為無效。
此外需引起注意的是,本條僅僅明確了股權代持協議的合法地位,但並未明確實際投資人的合法股東地位;明確了依照股權代持協議保護實際投資人的投資權益,但對於實際投資人能否享有股東權益問題,仍然規定要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執行。
實踐中,股權代持協議違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的情形還有:公務人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規定,以股權代持的形式經商的;外商為規避外資准入政策,通過與境內企業或個人簽訂股權代持協議,以隱名股東身份投資於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和政策禁止或限制外商進入的行業的;隱名股東規避我國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以顯名股東名義對目標公司進行投資的。
(二)顯名股東惡意侵害隱名股東權益的風險
在一般的股權代持關系中,實際出資人隱於幕後,名義股東則接受隱名股東委託,在台前代為行使股東權利。面對各種誘惑,顯名股東很可能違反股權代持協議之約定,侵害隱名股東利益,其主要情形包括:名義股東不向隱名股東轉交投資收益;名義股東濫用股東權利(重大決策事項未經協商);顯名股東擅自處置股權(轉讓、質押),等等。
(三)隱名股東難以確立股東身份、無法向公司主張權益的風險
雖然《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原則上肯定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但投資權益並不等同於股東權益,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代持人)主張,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隱名股東如果想從幕後走到台前,成為法律認可的股東,光憑一紙代持協議是不夠的。根據司法解釋,必須經過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實際出資人方可向法院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之後,隱名股東才能夠成為顯名股東並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
(四)顯名股東的債權人針對顯名股東股權強制執行的風險
在股份代持結構之下,股份登記在顯名股東名下,其在法律上將被視為顯名股東的財產。如果有第三人(主要是顯名股東的債權人)獲得針對顯名股東的法院生效判決,該第三人極可能提出針對代持股份的執行請求。在這種情形下,隱名股東能否以其系實際出資人為由對抗該第三人的執行請求(提出執行異議)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因而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作為股權代持人,其實也就是名義股東,這與實際股東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很多時候股權所得的收益,其實都是由實際股東享有,但此時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的該公司的股東卻不是實際股東。對於股權代持人的風險,上文中已經作出了介紹,希望能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❷ 股票賬戶,口頭委託證券公司的經濟人幫我看著買,結果現在賠了60多萬,幫我炒股的人是否承擔什麼責任

沒有簽訂協議 就不承擔。。
證券公司是不允許 經紀人操盤的。

你還是用錢 買命吧!!

❸ 如果有人讓你幫他在自己手機上幫他買股票怎麼辦

首先買賣股票存在風險,最好是個人操作。可以告知對方自行掛單買賣。因為可以提前掛單所以完全可以個人自己操作不用委託他人。

❹ 別人幫我操作股票,怎麼能查操作人幫我買的什麼股票,賬號里還有多少錢

只要你知道自己帳號的密碼,你就可以登錄查詢,就算他登錄了,你也可以同時登錄。另外,你也可以去拿著去你開戶的證券公司要求更改密碼,這樣等你改了密碼之後也可以查詢。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要你的客戶經理告訴你他買的股票,一般券商的客戶經理都可以登錄公司內部的客戶管理系統,可以看到客戶帳號的收益情況,前一日的交易股票。至於你說的錢,是轉不走的,股票也轉不走的,股票帳號密碼和銀行卡密碼一般是不一樣的,就算一樣,卡還在你手上了,沒事情的,股票轉移更不可能了,都要法律文書的。不然沒轍,我說的這些,希望能夠幫到你。

❺ 你好替別人購買股權犯法嗎

你好
代持股協議並沒有法律依據的,股份代持協議一般存在以下法律風險:
一、股份代持協議效力糾紛
如果股份代持協議的內容沒有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定,主要是沒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沒有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等情形的,一般股份代持協議是合法的。但是,這種合法也僅限於簽訂協議的雙方之間,對第三人沒有約束力。
另外,根據中國法律規定,中國有些產業限制外國投資者(包括港、澳、台投資者)投資或者禁止外國投資者投資。如果外國投資者規避中國法律規定,通過股權代持方式進入相關行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此時實際出資者和名義股東之間的股份代持協議會因違反中國法律規定而被認定為無效。
二、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不進行工商登記存在的法律風險
登記在工商管理部門的股東是接受委託的持股代理人,並不是實際的出資人,但是,對外而言,股東資格的確認依據的是股東出資證明書和工商登記,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雖然出資但是自己的名字並不顯示在工商登記資料上,就容易存在以下法律風險:
1、股東的身份不被認可。由於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的姓名並不記載於工商登記資料上,那麼在法律上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的股東地位是不被認可的,股東的表決權、分紅權、增資優先權、剩餘財產分配權等一系列的權利都需要由代持股人行使,必然導致風險的存在。同時代持股人轉讓股份、質押股份的行為,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都很難控制。
2、代持股人惡意損害實際股東的利益。包括代持股人濫用經營管理權、表決權、分紅權、增資優先權、剩餘財產分配權等權利給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造成的財產損失。
3、由於代持股人自身原因導致訴訟而被法院凍結保全或者執行名下的代持股權。當代持股人出現其他不能償還的債務時,法院和其他有權機關可以依法查封上述股權,並將代持股權用於償還代持股人的債務。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如果未能及時阻止,只有依據股份代持協議向代持股人主張賠償責任。
4、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引發繼承或離婚糾紛等。如果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則其名下的股權作為財產將有可能涉及繼承或離婚分割的法律糾紛。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不得不捲入相關糾紛案件中,才能維護自己的財產權。
產生代持股份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真實的出資人不願意公開自己的身份,比如有的真實出資人是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夠開展公司經營。所以,找別人代持股份。二是為了規避經營中的關聯交易,找別人代持股份。三是為了規避國家法律對某些行業持股上限的限制,找別人代持股份。四是有的公司對股東身份有特別的要 求,不符合要求的人也想成為股東,就私下出資請別人代持股份。但是,不管基於什麼目的,代持股份必然在委託人和受託人之間形成一份股份代持協議書。

❻ 替人買股票損失

1.股市裡面風險太大,不要代買股票,到時候是說不清楚的
2.由於前期沒有任何協議規定,虧損的操作是按照其哥嫂的意思做的,因此虧損由其哥嫂承擔
3.欠條屬於利用暴利威逼的,沒有合法性,即便起訴,法院也是不承認的。

甲的損失其自己承擔,其哥嫂的損失不應由其承擔

❼ 委託證券公司幫忙購買股票的情況下,怎麼記賬。

您好!會計網為你服務。
可以參照下面這個例子進行學習。
問:我公司委託某證券公司購買股票10萬股,並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該筆股票投資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1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金額為2.5萬元。購買股票時進行賬務處理?
答:購買股票時,應進行的賬務處理為: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按其公允價值)
投資收益(按發生的交易費用)
應收利息(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銀行存款(按實際支付的價款)
交易費用是指可 直 接歸屬於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費用,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購買股票時,公司應該做如下處理: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0
投資收益 25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025000

❽ ,有人把他的股票賬號密碼給我,讓我幫他買股票,這個對我有風險嗎

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騙局,你們完全在網上認識,她說自己是中信的副經理,那麼她買股票肯定要比你好得多,而且應該比你更在行,所以叫你幫她買,那麼騙局的可能性十分大。

❾ 委託他人買賣股票會有什麼風險

買賣股票本身就存在很大風險。
委託他人買賣,要看你的委託方式,在原有的風險基礎上再加。
你如果只是把帳戶交給他人操作,那麼一般只承擔股票本身的下跌風險。如果是資金直接交給他人,你都看不到你的錢,那風險就大了。

❿ 股票交易 可以讓經紀人代替我進行交易嗎 比如 我要買某隻股票的時候就給經紀人打電話 讓他代替我進行操作

這是違規行為,《證券法》上禁止證券經紀人替客戶操作股票交易。
經紀人也不會願意為此承認風險。
有一點要提醒,就是這種電話委託他人交易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1、賬戶,密碼需要告訴別人。
2、電話溝通有可能出現偏差,造成交易品種和數量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