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合康新能源再次漲停收盤 美的造車路被資本看好
4月1日合康新能,受到美的股份收購的利好消息影響,高開4.35%,最終報收4.3元,當日上漲0.39元,漲停收盤。合康新能於3月25日晚間披露了美的集團擬通過下屬子公司美的暖通收購其控股權的消息後,次日一開盤,合康新能便一字漲停。分析方認為,這是美的再次進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一次嘗試,對於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有一定的肯定。
家電廠商造車美的並非首次。在此之前曾經參與過造車項目,運作過商用車的製造。作為家電行業的競爭對手,格力也曾大力投入進入客車新能源領域。
2016年12月,董明珠攜10億元,聯手王健林等知名企業家,共計30億元共同入股銀隆新能源,開始了漫漫造車路。初期銀隆新能源還是在行業內非常有聲量,但是從近期的銷量來看,並不出色。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最新數據,2019年銀隆新能源客車銷量達2708輛,同比下滑高達62.8%。值得注意的是,銀隆新能源對國家補貼存在過度依賴的情況。2019年4月25日,銀隆新能源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透露,銀隆新能源前高管涉嫌騙取國家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金額高達1.12億元。
家電企業涉足汽車行業並非易事,但此次美的集團僅涉足新能源零部件或者配套產業,投入並不大,所以是一個業務拓展的需要考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家電巨頭入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除了格力、創維,美的也要插一腳
近日,美的集團發布的《關於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擬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暖通)以協議方式收購合康新能控股權,收購價格為7.4億元,根據上述協議,本次交易之後,美的暖通將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決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美的集團將成為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這一消息一時間引起來了各界紛紛議論。
總結:在我看來,家電巨頭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的挑戰是大於機遇的,雖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發展環境也日漸完善,但這條賽道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而不管是面對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格力、美的、創維等家電巨頭都沒有明顯的優勢,雖然汽車產業能讓它們的產品更多元化,有更多的可能性,但這終究是一步險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美的:我只想搞機器人和自動化,你們卻想讓我造車
跨界造車的風險有多大?強悍如董小姐,造車之路也是鎩羽而歸。不過,家電行業的轉型之路並沒有消停,創維的黃老闆也開啟了天美汽車。而這次「被跨界」的美的也平地起風雷。
?
截止3月30日,美的集團的市值為3359億元,格力電器的市值為3133億元,體量已經非常巨大。而且,從毛利率這個重要指標來看,根據Wind數據,2018年到2019年第三季度,美的空調的毛利率已經由30.63%下降至29.09%。同樣,格力空調的毛利率由36.48%下降至30.16%。所以,除了車用空調的爭奪,尋找新的突破口成為家電巨頭們的當務之急。
而且,隨著5G時代的來臨,家電巨頭投身汽車領域,也是為了抓住5G時代下智能汽車與車聯網帶來的新機遇。美的布局汽車供應鏈,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造車是有巨大風險的。包括很早以前的春蘭、奧克斯,還有近幾年的戴森、格力、創維等,而目前「跨界造車」的家電企業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春蘭作為90年代家電行業的龍頭品牌,1997年年底曾斥資7.2億元收購虧損嚴重的東風南京汽車,而後組建春蘭汽車有限公司進入汽車行業。苦撐11年後,2008年春蘭將持有的春蘭汽車60%股權轉手他人,退出了事。
而2003年,奧克斯斥資4000萬元收購了沈陽雙馬95%的股份,從而獲得了SUV和皮卡等車種的生產許可,同時成立了沈陽奧克斯汽車有限公司。2004年2月奧克斯宣布正式進軍汽車行業。不過,2005年3月就停止了汽車夢。
所以,跨界造車真的不是很好玩的事。在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頻頻倒下的當下,更是讓新進入者噤若寒蟬。在汽車行業同樣進入大轉型時代的當下,除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之外,也許現金流比什麼都重要。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合康新能股票代碼
股票代碼300048
『伍』 7.4億元收購合康新能 美的下注新能源產業
中國網汽車3月31日訊記者獲悉,日前,美的集團發布《關於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康新能)控股權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公司擬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暖通)以協議方式收購合康新能控股權,收購價格為7.4億元。
根據上述協議,本次交易完成後,美的暖通將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決權。美的將成為合康新能的間接控股股東,公司業務延伸至新能源汽車產業。
據了解,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03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和新能源裝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經營范圍除涵蓋高壓變頻器產品業務外,還包括節能設備高端製造業、節能環保項目建設及運營產業、新能源汽車總成配套及運營產業三大板塊。
目前,合康新能在總成配套及運營產業方面已經布局了以合康動力、合康智能、暢的公司為主的三大公司,其中合康動力負責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製造及新能源汽車系統總成;合康智能負責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製造;暢的公司負責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網路建設及運營、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雲平台及APP應用等。此外,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關鍵零部件上,合康新能的動力總成產品已與一汽、江淮等國內多家主流車廠形成配套關系。
此外,美的集團早在2003年就已經正式進軍商用汽車領域,其先後收購雲南客車廠、雲南航天神州汽車有限公司及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一度實現了萬台客車整車製造能力。2008年因經營不善,美的造車項目中止。美的集團表示,合康新能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業務方面的業務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團業務的多元性,也為美的集團在新業務、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基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E周動態|營業利潤下滑45%、比亞迪業績發布,新能源補貼延長2年!
以上便是湃客盤點的這一周新能源領域所發生的大事件。其中新能源補貼政策延期不論對車企還是想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無疑都是一大利好消息;美的收購合康新能、天美汽車首款車型發布官圖則說明更多企業看到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前景而試圖踏足這一領域;比亞迪以及恆大健康集團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報告卻恰恰說明了新能源汽車行業並沒有外界看到的那麼美好,其需要的投入以及風險都是巨大的。對於這些事件,不知作為消費者的你會有怎樣的看法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美的7.43億控股合康新能 業務延伸至新能源汽車領域
日前,美的集團(000333)發布公告稱,擬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暖通」)以協議方式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康新能」)控股權。本次收購總價為7.43億元,交易完成後美的暖通將合計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決權。
盡管如此,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整體下滑的境況下,新的延展投入依然面臨較大挑戰,更別提從零跨界切入了。因此,美的就算真的要重啟造車,鑒於商業轉化考慮,勢必會有較長觀察和鋪墊期。而今,先以收購形式介入,探索行之,不失為較佳選擇。具體後期如何發展,蓋世汽車將會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7.4億元協議收購合康新能,美的觸角伸向新能源汽車產業
(文/張鈺翊)前有房產大亨恆大砸錢造車,後有家電巨頭美的進軍新能源。近日,美的集團發布《關於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康新能)控股權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擬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暖通)以協議方式收購合康新能控股權,收購價格為7.4億元。
在新能源汽車配套總成方面,合康新能布局了以合康動力、合康智能、暢的公司為主的三大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製造及新能源汽車系統總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製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網路建設及運營、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雲平台及APP應用等多方面業務。值得一提的是,合康新能的動力總成產品已與一汽、江淮等國內多家主流車廠形成合作。
事實上,美的涉足汽車領域的時間遠比想像得要早。早在2003年,美的集團就開始進軍以客車為代表的商用車領域。隨後在2004年到2006年間先後收購了雲南客車廠、雲南航天神州汽車有限公司以及湖南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在昆明和長沙建造製造基地,擁有萬台客車整車和專用底盤製造能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家電龍頭收購新能源企業,醉翁之意到底在哪
汽車似乎有著一股魔力,一股讓人願意花費時間和金錢去駕駛的隱形力量。與此同時,汽車也在吸引著眾多門外漢去一探究竟;全球各國都有汽車行業以外的企業,試圖通過不同的方式進入汽車行業。互聯網企業通過車機、人工智慧等形式,把汽車和互聯網、大數據從真正意義上結合起來,為自動駕駛的發展出一份力。
隨著新能源車的火熱,似乎把造車的難度降低了,使得不少造車的門外漢都投身到城牆里一探究竟。但更聰明的做法,應該是利用造車這個「平台」與自身的業務進行有機結合,在上萬億的龐大產業鏈當中抓住發展機會;繼而建立起屬於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體系。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