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股中那些公司產品毛利率高
血液製品有最高限價,毛利率中等偏高。
服裝業普遍毛利率低,屬於基本的常識。
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型企業才有較高的毛利率水平。
⑵ 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高好還是低好
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高好。毛利率高,表示商品增值較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
⑶ 毛利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票有哪些(滬深創業版都包括)
要是知道了 都成巴菲特了
⑷ 毛利率大於50%的股票有那些
按三季報披露的業績統計名單如下:
代碼 股票名稱 行業 毛利率
600629 棱光實業 玻璃 56%
000655 金嶺礦業 採掘 64%
000503 海虹控股 傳媒、網路傳播 78%
002095 生意寶 傳媒、網路傳播 88%
600663 陸家嘴 地產物業 67%
002180 萬力達 電力設備製造 55%
002106 萊寶高科 電子元器件 55%
002161 遠望谷 電子元器件 61%
002222 福晶科技 電子元器件 65%
000005 世紀星源 房地產 56%
000007 ST達聲 房地產 73%
000069 華僑城A 房地產 50%
000546 光華控股 房地產 59%
000548 湖南投資 房地產 64%
000609 綿世股份 房地產 51%
000711 天倫置業 房地產 58%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
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率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⑸ 毛利率最高的股票有哪些
錦龍股份,恆生電子,金利科技,大東海A,我武生物,你可以通過交易軟體查看。
⑹ 請問中國的上市公司中哪些公司的利潤率最高
銀行、 保險、 白酒、 白色家電、幾年側改去產能影響,鋼鐵,煤炭業績也很高。
⑺ 毛利率很高,是好股票嗎
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營業收入-營業本)/營業收入×100%
壟斷行業毛利率高,產品沒替代性。毛利率高表明利潤空間大,銷售議價能力強,產品競爭力強。
望採納
⑻ 高毛利率股票
高毛利率的股票很多,但是毛利率高並不代表凈利率高,一般軟體、制葯等很多行業的公司毛利率很高,但因為存貨周轉率不高,或者各種費用比較高,導致凈利率不高。
我們所知的毛利率超高,貨物還不臭賣的公司就是貴州茅台或者五糧液,當然公司的股價也漲到天上去了。
⑼ 毛利率高的上市公司
許繼電氣 東方電子 思源電氣 威爾泰 金智科技 榮信股份 萬力達 長征電氣 英 威 騰 長園集團 遠光軟體 理工監測 浩 寧 達 科陸電子 華立葯業 積成電子 科遠股份 置信電氣 北京科銳
⑽ 如何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總價值目前股票市值是高還是低
內在價值和安全邊際?
在格蘭姆的《有價證券分析》中雖然有對價值投資的詳細闡述,但對於我們中小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掌握其核心:復利、安全邊際、內在價值和實質價值、特許經營權。投資者須明白兩個概念:安全邊際與內在價值。
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專門尋找價格低估的證券。不同於成長型投資人,價值型投資人偏好本益比、帳面價值或其他價值衡量基準偏低的股票。
安全邊際:和內在價值一樣也是個模糊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它被格蘭姆視為價值投資的核心概念,在整個價值投資的體系中這一概念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安全邊際就是價值與價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簡言之,就是低估的時候在窪地,高估的時候在風險,只有在窪地和企業的內在價值之間才是操作股票的最佳時機。還有一點,安全邊際總是基於價值與價格的相對變化之中,其中價格的變化更敏感也更頻繁而復雜,對一個漫長的熊市而言就是一個不斷加大安全邊際的過程,常見的程序是:安全邊際從窪地到內在價值,只有當安全邊際足夠大時總有勇敢而理性的投資者在熊市中投資---這才是沒有「永遠的熊市」的真正原因。對於現在來說,很多股票都在其內在價值之下,也就是處在窪地價格。
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為評估投資和企業的相對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邏輯手段.內在價值在理論上的定義很簡單:它是一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史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折現值.雖然內在價值的理論定義非常簡單也非常明確,都知道,按照這買入股票,哪有不賺錢的道理呢,是非常之好,但是問題在於怎麼知道呢?讓普通投資者失望的是它的評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一種明確的計算方法,連把價值投資運用到極致的巴菲特都沒有給出,所以說,說它是個模糊的概念真不為過並且股票價格總是變化莫測的,而股票的內在價值似乎也是變化莫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