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微軟公司股票分紅
擴展閱讀
國葯集團股票可以買嗎 2025-08-12 01:58:14
firm 2025-08-12 01:06:53
股票行情是什麼決定的 2025-08-12 01:06:50

微軟公司股票分紅

發布時間: 2022-05-15 23:51:17

㈠ 微軟靠什麼賺錢

微軟早期主要靠軟體賺錢:

微軟最大業務當然是Windows操作系統,是世界上壟斷PC主機的操作系統,雖然我國盜版有的比較多但其他國家都賣的好好,其次是Office辦公系列,SQL資料庫系以及Visual Studio等等,正規公司要用要付錢的,微軟還有游戲業務,著名的 XBox游戲機和游戲軟體,電腦的游戲帝國時代等游戲軟體。

......

而往後發展,如今雲計算也是微軟主要賺錢的業務。

但是,您要是認為比爾蓋茨要是靠微軟的股票蟬聯世界首富,那你就錯了。

正確答案是,微軟的股票+投資。

為什麼這么說呢,且看:

事實上,蓋茨是依靠微軟發家,在30年的時間內,比爾·蓋茨的身家翻了近290倍。然而微軟只佔蓋茨身家900億美元的1/8,而且這些年,蓋茨一直在減持微軟股票。
其實賺錢主要來自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微軟公司蓋茨不去打理了只做股東等分紅或者減持變現。而蓋茨專業做經營自己的基金,基金則可以理解為,專業的投資機構,包括一級的股權認購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期貨,現貨,原油,黃金等等投資,蓋茨的基金也有持股中國的上市公司。

比爾蓋茨說過:"If you』re born poor, it』s not your mistake. But if you die poor, it is your mistake."(生於窮困不是你的錯,但若你死於窮困,就是你的錯了。)

㈡ 公司上市後10萬元的原始股有多少回報

公司上市原始股肯定是賺錢的,少的幾倍,多的幾十,上百倍甚至更多。比爾蓋茨當年起家的時候僅有6萬美元,與人合作創辦了微軟公司,6萬美元的原始股如今他的資產是400億美元。
還有公司上市後原始股是限售的,這也是為了防止原始股拋盤導致股價大跌。不過雖然不能賣,但是原始股的價值卻已經提高了,解禁後就可以賣出了

㈢ 請問微軟公司每年的收入大約是多少

10個億以上

㈣ 為什麼微軟一直在盈利股價卻一直沒有增長

1、大象要動,動靜就大,比如內地的工行、中石油,香港的長實,米國的麥當勞可口可樂;

2、已過最佳成長期,分析師、投資者審美疲勞,雖然能賺很多錢,但從利潤增長率來說太低,如同米國一年GDP增長1%,也比中國增長10%還多,但中國被認為有機會,是增長率高;

3、巨人的品牌嬰兒的股本是容易做大的,比如蘋果,巨人的品牌巨人的股本則不太容易了,另說如今蘋果6000億的估值,再大幅上漲已不現實;

4、微軟有沒有人願意買,是有的,比如養老基金,各國的國家基金,財團與銀行的配置,總的來說就是追求高股息、高派息、穩定分紅的投資者喜歡,對於投機來說,微軟就不是一個好標的了

㈤ 每年股票分紅最好的公司都有哪些呢一股最多見過可以分多少錢呢求大家給我說說,新手不懂!

中國的股票分紅基本上是微乎其微一般每10股10元都算高的了,而且都是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
不象美國的股市。微軟就曾經創下過5年內7次1股拆成2股5次2股拆成3股而且每年的分紅都在每股1-2美元最高達到每股3美元。

㈥ 我想學習炒股,想問一下送股是咋回事,買到的股票有送股時該怎麼操作

答:您好!關於「股票送股」,我們為您做了如下詳細解答:
送股是上市公司以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股後,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其來源是上市公司的利潤。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投資者在分析年報時,應該根據分析上市公司本身的利潤的增減情況而對它們做出區分,並相應地調整投資策略。

上市公司分紅送股必須要以某一天為界定日,以規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那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在這一天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所有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這部分股東名冊由登記公司統計在冊,在固定的時間內,所送紅股自動劃到股東賬上。

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二天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紅,具體表現在股票價格變動上,除權日當天即會產生一個除權價,這個價格相對於前一日(股權登記日)雖然明顯降低了,但這並非股價下跌,並不意味著在除權日之前買入股票的股東因此而有損失,相對於除權後「低價位」買入股票但無權分享紅利的股東而言,在「高價位」買入但有權分享紅利的股東,二者利益、機會是均等的。

上述內容為「股票送股」的解答,希望我們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若您有不理解的地方或其他問題需要咨詢,歡迎您直接與我們聯系:
在線咨詢網址http://sh.gtja.com/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1-518-369
預約上海地區開戶的客戶請咨詢:服務人員屠經理, 手機號碼:1365-194-1771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㈦ 股票中期分紅是必須的嗎 最遲什麼時候披露

股票中期報告的分紅或是配股是看公司來的,有些公司是有分紅色或是配股的,有些是沒有的,有的比例還是比較少的,2015年上半年的分紅的股票總共有95支,10轉10股,10轉8股,10轉20股。

「按季分紅」就是國外上市公司成熟的表現,表明國外公司是重視回報股東的。中國股市還是一個重融資輕回報的市場。在中國股市裡融資才是第一位的,至於回不回報投資者,其實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在中國股市裡,上市公司5年、8年甚至10幾年不回報投資者似乎也是正常的。因為中國股市並沒有形成一種以不分紅為恥辱的風氣。國內的上市公司為什麼要因為國際板公司的「按季分紅」而感到無地自容呢?實際上,國內股市也還是有重視分紅的公司,比如那些A+H股上市公司。如中石油每年也還是比較重視現金分紅的。雖然中石油不是按季分紅,而是按半年分紅,但重視現金分紅卻是客觀事實。但面對中石油對現金分紅的重視,也沒見哪一隻「鐵公雞」無地自容,難道將「按半年分紅」改為「按季分紅」,「鐵公雞」就無地自容了?
更重要的是,「按季分紅」並不能增加股票的投資價值。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取決於公司的總體業績,取決於公司的成長性如何。至於是按季分紅也好,還是按半年分紅也罷,或者按年度分紅也好,這些只是利潤分配的「技術性處理」而已,並不改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一些沒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即便每季度分配幾分錢,也是沒有價值的。相反,一些具有成長性的公司,哪怕沒有「按季分紅」,甚至多年不分紅,它同樣也有投資價值。最明顯的就是微軟公司,該公司曾經多年不分紅,但投資者並沒有因為微軟公司曾經多年不分紅而否定它的投資價值。
而且即便是國際板上市的那些優秀公司,雖然按國外的發行價格,其現金分紅具有投資價值,但如果其登陸國際板屬於高價發行,那麼其投資價值也要大打折扣。以中石油為例,該公司一年內累計分紅每股0.3442元,按中石油H股1.28港元的發行價計算,其回報率約為25%。但由於A股發行價高達16.70元,回報率只有2.06%,甚至比銀行存款利率都不如。因此,就算把中石油的「按半年分紅」改為「按季分紅」,也不能提高中石油A股投資價值。

㈧ 2020年度國內外知名慈善家有哪些

比爾·蓋茨現年49歲,據《福布斯》雜志估計個人資產達480億美元,他將自己30億美元的微軟公司年度股票分紅捐贈給了比爾·蓋茨夫婦基金會。《商業周刊》指出,這...

㈨ 股票分紅派現,劃算嗎

若一家公司現在不支付股利,至少將來總有一天會支付。而一隻從來不支付股利的股票,對投資者而言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有投資者對分紅派現存有疑問:股票分紅派現金之後除權,可是要交納10%的稅金。換句話說,虧了10%的派現分紅。派的越多,虧的越多? 真是這樣嗎?首先,從本質上來說,投資股票,就是為了得到分紅。而公司掙了錢回報股東,也屬天經地義。想像一個極端,倘若一家公司永遠都不分紅,那股東投資它作什麼?難道永遠只能依靠在二級市場上低買高賣來從中獲益? 實際上,一隻股票的內在價值,就取決於股東能從持有這只股票獲得多少現金流回報,這其中包括現金紅利和賣出股票的所得。而賣出股票所得,要看下一個買入者所支付的價格。下一個買入者支所付的價格,也必將是此後持有該股所能獲得的紅利和賣股所得——後者仍然要看下下個買入者的出價……,以此類推的最終結果,會得出「當前的股價取決於未來一連串的股利」這個結論,這就是財務學中有名的估計股價的「股利折現模型(DDM)」。 不糾纏於模型的細節,單說其中的思想:若一家公司現在不支付股利,至少將來總有一天會支付(如微軟公司的所作所為)。而一隻從來不支付股利的股票,對投資者而言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相當於只圈錢不花錢的「黑洞」公司)。 其次,對於公司什麼時候應該支付股利、以及應該支付多少,不要說許多人存在疑惑,這實際上也是財務學中的一個難題,也叫「股利之謎」。解釋它存在各種不同的理論流派紛爭:其中,支持支付股利的,有「鳥理論」,秉承「一鳥在手勝於二鳥在林」古訓,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紅利,對該理論的擁護者來說,勝過遙遠不定的資本利得。認為是否支付股利要看情況而定的,有「追隨者效應」理論,若公司的投資者多屬一些年紀大、需要現金支付的投資者(俗稱「孤兒寡母」型投資者),公司應當多支付股利;反之,若公司的投資者是更看重長遠收益的青壯年,則少支付股利。反對支付股利、如篇首的投資者那樣思考的,有「稅差學派」:若支付股利,投資者馬上就要繳納所得稅;若拖延支付股利,則投資者相當於受到延期納稅的好處。另外,還有支不支付股利無所謂的「股利無關論」。 若公司處於高速成長階段,增長迅速而投資收益豐厚,顯然把錢留在公司手裡而不作為股利分發,對股東來說更加劃算(股東雖然沒有得到股利,但從股價上漲獲益)。因為股東個人很難獲得公司那樣的投資機會。反之,當公司的投資效益很差,增長速度緩慢,則還不如把錢分給股東,讓股東去尋找更高收益的投資機會(這樣的公司即使股價有增長,也是極其緩慢的)。 通過上述分析得到一般推論是,新的、成長期的公司應當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而成熟、衰退階段的公司,應當更多支付股利。 最後,考慮到若管理層掌握的「自由現金流」太多,有可能引發亂投資、或為私人牟利的「道德風險」,為降低這一「代理成本」,削減公司多餘的現金流用於支付股利(或股票回購)也是有必要的。 總之,分紅派現花不劃算,要看具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