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股票獲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怎麼看賠了多少 2025-08-12 02:09:48
推薦人買股票的公司 2025-08-12 02:09:48

股票獲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發布時間: 2022-05-16 00:55:27

① 中國國有投資公司有哪些

一、 中國國有投資公司包括: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匯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的股東包括: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
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名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公司)等。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國家授權經營國有資本的公司制企業。公司的經營模式,是以投資融資和項目建設為主,通過投資實業擁有股權,通過資產經營和管理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履行出資人監管職責。
二、 中國50大投資公司名單
1、青雲創投
2、高盛
3、紅杉資本
4、鼎暉創投
5、楓丹國際
6、派傑投資銀行
7、凱雷投資
8、長安私人資本
9、格林雷斯
10、漢能資本
11、啟明創投
12、智基創投
13、美國光速創投
14、世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15、貝祥投資集團
16、德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17、凱旋創投
18、天泉投資
19、祥峰資本
20、凱鵬華盈
21、聯想投資
22、賽富亞洲投資資金
23、維思投資
24、艾庫樂森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25、北京京能能源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26、上海裕安投資有限公司
27、銀杉投資顧問(北京)有限公司
28、科橋投資
29、開投基金
30、四維資本
31、英特爾投資
32、軟銀賽富
33、中歐投資
34、戈壁投資
35、厚朴基金
36、弘毅投資
37、匯豐直投
38、必百瑞
39、江蘇高科投
40、深圳高科投
41、IDG
42、深圳創投
43、上海聯創
44、海納亞洲
45、凱雷
46、成為基金
47、聯創策源

② 恆生銀行當年入股興業,價格為多少元/股

2004的4月29日,恆生銀行攜手國際金融公司(IFC)、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資公司(GIC)以每股2.7元的價格獲得興業銀行24.9%的股權。其中,恆生銀行以15.98%的比例成為最大外資股東。

③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的歷史

1971年,美國政府暫停美元轉換為黃金。新加坡那個時期的儲備大部分是英鎊和美元。財政部為轉移焦點,把投資組合改而包括黃金、德國馬克、日元及瑞士法郎。後來,日元在4個月內從360日元上揚至1971年8月時的308日元兌1美元。新加坡現有的貨幣多元化政策便是從這個經驗延用至今。
另一方面,在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時,投資者留意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會議,就像他們今天觀察紐約自動報價股市一樣。當時全球通貨膨脹,大大沖擊了債券和證券投資。幸好,那時候新加坡的儲備大部分是現金和短期債券。
政府投資公司1981年才成立,政府投資公司負責人員的專業背景,主要是通過80年代和90年代的通貨緊縮形成的。
華爾街在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狂瀉。紐約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隔夜暴跌500點至大約1700點。那時,市場充滿恐慌情緒,要拋售股票已經太遲了。因此,政府投資公司決定大舉進入政府債券市場,期待能找個安全避風港和改善流動率。該公司的債券部門人員在亞洲交易時間,趕緊「橫掃」所有可找到的5大工業國政府債券。股市持續受驚,直到美國聯邦儲備局向投資者保證,將為市場提供流動能力。一周後,塵埃落定時,政府投資公司在股票的虧損,大體上已被債券的收益所抵消。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的海灣戰爭,導致石油價格大漲至每桶40美元,而且軍事沖突將維持多久是個未知數。不過,政府投資公司決定把眼光放得更遠,因猜測美國聯邦儲備局將放緩貨幣政策而增持股票。等到炸彈落在巴格達時,股市已收復了所有的失地。 按投資的本質來看,如果在「下注」後,平均取得60%的回報是好事,當然條件為其餘的四成不能是大大削弱實力的損失。亞洲金融危機時,政府投資公司預料到泰銖的問題,但卻沒有料想到這種效應會蔓延到馬來西亞、印尼及韓國。公司的儲備能渡過亞洲金融危機,是因為投資在亞洲和新興經濟體的比例很小。該公司大部分的儲備是在發達市場,所以反而從亞洲金融危機中獲利。
步入新千年,一切變化更快、時機更難捕捉。如何在新經濟、新時代站穩陣腳,讓過去種的樹繼續繁茂生長,是該公司面臨的挑戰,也是國際基金經理的挑戰。

④ 世界10大主權財富基金有哪些

頻繁增持H股GIC從今年10月份開始頻繁增持H股,這在以往是不常見的。記者查閱今年以來香港聯交所公布的H股公司股權變動的情況發現,GIC今年還未有過如此集中購買或增持H股公司的行為。資料顯示,GIC自2006年第一、二季度調整了在中國9家公司的股權份額後,就基本沒有大規模動作。而此次突然增持H股,更加顯示出GIC投資中國市場的強烈意願。富昌證券總經理藺常念認為,在全球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市場的投資價值已經超過歐美,未來的發展前景較為樂觀。雖然目前其所投資的中國公司業績和行業地位不算太好,但目前股價處在較低水平,對於穩健的長期投資者而言是良好的介入機會。其實早在1995年,GIC就以基礎投資者和風險投資者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其董事長李光耀也多次提出投資中國市場對新加坡的重要性。GIC首席投資官在今年9月份公布的《2007、2008年政府投資管理報告》中表示,「雖然GIC不會放棄投資西方金融機構的機會,但會把重心逐漸轉向亞洲。次貸危機(聚焦美國金融漩渦)給我們創造了收購美國受損資產的大好機會,但GIC想提升在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的介入度,因為這是真正具備增長潛力的地方,也是我們的後花園。」在加強對中國等新興市場投資的同時,GIC對歐美市場的投資卻更為謹慎。香港英皇證券研究部副總裁林建華指出,相比其他投行和機構,GIC在2007年就開始收縮在歐美的投資,避免出現較大規模的虧損,加上新加坡外匯儲備的增加,使它能繼續開拓新的投資市場。雖然曾有過投資巴克萊銀行被套的事實,但作為主權財富基金,GIC是堅定的長期戰略投資者,短期的市場波動不會對其投資策略產生根本性的影響。GIC能在本次危機中自保,藺常念認為應歸功於GIC強大的研究團隊和市場把握能力。增持時機恰好11月份GIC對H股的操作表現出准確的判斷力,尤其是增持首都機場(0694.HK)和方興地產(0817.HK)前後均有利好消息傳來。據聯交所的資料顯示,GIC從10月9日就開始買入首都機場,緊接著在10月23日繼續大量增持,兩筆合計買入2355.2萬股,總金額約為1.17億港元,GIC對首都機場的持股比例也從9月中旬的18.29%上升至20.24%。而就在10月23日,市場傳出首都機場將獲政府注資10億元的消息。11月18日,首都機場發布公告稱,獲得政府10億元注資,次日GIC再度增持312.6萬股首都機場,持股比例進一步提高至21.07%。11月中旬,方興地產宣布計劃以5.27億元人民幣現金加股權的形式收購金茂投資。之後,方興地產獲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70億元的簽約額,GIC隨即在11月21日增持該股,而高盛則在11月28日才發出給予方興地產「買進」評級的研究報告。林建華指出,GIC選擇上海電氣、首都機場、方興地產、中海油田等公司確實讓人困惑,因為相對而言,上述公司並非行業龍頭或業績上佳,但其增持時機卻恰到好處。低調的投資作為新加坡國家外匯儲備的管理公司,GIC是少有的願意成為小股東而非控股股東的投資者。與新加坡另一知名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不同,GIC的投資原則是只購買公司的少數股權,並避免成為其控股股東。GIC自2006年初參股中國公司以來,在各公司所持股份比例很少超過10%,初期更是低於5%。而此規律目前已被打破,GIC已經持有首都機場21.07%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但GIC並未參與實際運營,也不謀求控股地位。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GIC在世界各地的投資項目數以千計,既要分散投資,又要追求資產的保值增值,避免控股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手段。林建華認為,GIC利用國家外匯儲備進行投資並不以控股為目的,在投資對象的選擇上,它用大筆投資換取大公司的小比例股權,用小筆投資發現中小公司的價值,且投資手法與國際投行背道而馳,顯得有些神秘。近期摩根大通、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資投行大幅減持H股股份,11月6日,摩根大通、富通基金管理公司分別減持兗煤685.8萬股和163.8萬股,持股比例大幅下降,而GIC卻在同期選擇增持。「GIC在2007年下半年就大量收回對歐美的投資,相對其他機構而言今年的損失比較小,因此現在有充足的資金進行投資。」林建華說。藺常念表示,GIC有著豐富的國際投資經驗和強大的研究團隊,善於尋找未被市場發現的有價值的公司並積極投資,低調中體現出其獨到的投資理念。「和其他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相比,GIC的優勢在於長久的投資年限,是『常青基金』。以 中金公司(行情 股吧)為例,GIC已經對其投資了10年,並且還在繼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資公司總裁鄭國枰表示。一般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期限只有10年,因此投資4到5年就要考慮退出或變現。「但GIC有更長遠的打算。」鄭國枰說。(本文來源:投資者報 )

⑤ 新加坡政府可以買股票

可以的。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簡稱GIC),成立於1981年5月22日,是新加坡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跨出新加坡國界向海外大舉投資。公司一直被稱為"亞洲最大及最神秘的投資者",管理的資產超過千億美元,其規模與巴菲特掌管的投資帝國Berkshire相當。

⑥ 新加坡政府是貴州茅台第九大股東嗎

今年,A股股民很難熬。眼睜睜看著港股走出牛市,而上證指數年初至今才漲不到8%。不過,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在投資界就有那麼些「股神」創造著一個個造富的神話,而一些外國的主權投資基金或者中央銀行,它們同樣熱衷於投資A股,並在今年押中了大牛股。


根據貴州茅台中報數據,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貴州茅台456萬股的股份,占流通股比例為0.36%,並且是貴州茅台第九大流通股股東。

此外,在今年漲勢優異的青島海爾、宇通客車、上汽集團、雙匯發展等個股中,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均是重倉持有,其持有A股股票的總市值達到了62.1億元。

⑦ 萬億長租公寓市場 VC/PE如何投資布局

長租公寓市場的競爭還在延續。無論各大品牌對於規模的渴求有多麼的強烈,資金問題還是要解決的。盡管當前龍湖冠寓的經營資金以集團投入為主,但從年初的30億住房租賃專項債券開始,龍湖一直在嘗試擴充融資渠道。
據了解,龍湖向來善於跟機構投資者打交道。
而這次,它找來了全球最富盛名、規模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新加坡主權基金)。
龍湖長租公寓投資平台
6月12日,龍湖集團宣布,將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共同設立一個長租公寓投資平台。
平台專項投資公司位於中國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的長租公寓項目,首期投資額共計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
目前,龍湖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蘇州、杭州、武漢、廈門、西安、合肥、長沙、成都、重慶、天津、濟南以及寧波等17個城市,經營超過1.5萬間公寓房間。
今年這個數字還要翻幾倍,龍湖冠寓正計劃將累計開業房間數量增至6.5萬間的規模。大規模的擴張,無疑需要大量銀碼為其背書。
同樣與市場上眾多的長租公寓品牌一樣,龍湖並不諱言盈利挑戰。龍湖創新業務負責人韓石曾在接受包括觀點地產新媒體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就表示,集團希望在三年內主要考慮的是品牌和規模,因而在這段時間內不考核長租公寓的利潤情況。
細看龍湖2017年全年業績,其投資性業務不含稅租金收入為25.9億元,其中商場業務佔比高達97.7%,其他業務為0.8%,冠寓業務則占剩餘的1.5%(租金收入約為3885萬元)。
另外,觀點地產新媒體也獲悉冠寓未來會逐步走向輕重資產並舉,最終使資產輕重比達到2:8。但在重資產模式運營下,長租公寓租金除了需要覆蓋裝修成本外,還需要覆蓋收購成本。有分析指,不考慮任何租金上漲的情況下,回本時間需要大約18年。
而據韓石去年透露,在輕資產模式下,冠寓項目的毛利率是35%以上,但動態投資回收期還是要長達5到6年。
總的來說,長租公寓不僅投資回報周期長,而且前期投資非常大,且如何真正盈利還不明朗,企業獲取資金支持受到限制。
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主權基金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合作夥伴。
作為一支主權基金,GIC被賦予的最關鍵任務是,要戰勝通脹,而不是要一夜暴富。其最害怕的,不是回報不夠好,而是發生一次性的大幅度投資損失(比如之前對大悅城的投資,曾一度縮水近50%)。
分析認為,正因為如此,在旁人看來盈利周期長、流通性較低的長租公寓投資,在GIC眼裡頗具價值,因為這家基金的一般投資周期長達8-10年。
況且,在政策紅利推動下,未來國內租賃市場的未來發展已不必再用冗長辭句描畫。GIC產業投資(GIC Real Estate)首席投資官李國紳此前出席活動時曾表示,他看好中國快速增長的長租公寓市場的前景。
另一方面,龍湖集團方面也回復觀點地產新媒體稱,此次與GIC合作,系以股權投資的形式進行。
「未來,除龍湖自持的長租公寓外,我們其實也會投資其他長租公寓資產。同時除GIC外,目前集團也在跟其他投資者接洽,不排除會有更多合作。」
來自新加坡的資本捕手GIC
北緯1°18′,東經103°51′,獅城新加坡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一條細細長長的馬六甲海峽促使其積累了大量財富。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經濟增長強勁、高儲備率和鼓勵節儉的財政政策,新加坡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數量很快超出正常需求。「我們有這幺多的可流動外匯儲備,需要更有效率地管理。」在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提議下,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於1981年成立。
公開資料顯示,新加坡的外匯儲備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持有,用於調節外匯市場和作為貨幣督察局發行貨幣的保證。
另一部分資金則交由GIC管理,目標是保證獲得持續的長遠回報,以保障資產的實際價值。同時,GIC還能調動國家的財政儲備。
截至2018年2月,GIC管理的基金規模已經超過3500億美元,位列世界第八。次於挪威養老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阿聯酋阿布達比投資公司,以及科威特投資公司等。
在每年的年度報告中,GIC都在不斷重申自己的使命:公司的投資策略是建立一個,包括各種豐富資產類別的投資組合,其保證能夠長時間產生良好的實際回報,同時不會超出我們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
因此,GIC的投資組合被分成兩大類型。第一是參考組合,這個投資組合包括65%的全球股票,和35%的全球債券。是GIC做出其他投資決策的參考,其他投資的長期投資回報,至少要比參考組合這樣的投資組合更好。
GIC的實際投資組合也分兩種,一種叫主動組合,由一幫有膽識的基金經理操作,尋求通過承擔超出平常的投資風險,來獲得超額投資回報。
另一種叫政策組合(Policy Portfolio),其主要分為六大核心資產類別,房地產投資就包含其中。
通常,發達國家股票會占上述組合的20%-30%份額;發展中國家股票佔15%-20%;一般政府債券和現金佔25%-30%;防通脹債券佔4%-6%,房地產投資佔9%-13%;私募股權佔11%-15%。
而根據該公司2016-17年度報告(截至2017年3月末),房地產這種偏風險資產只佔了當年政策組合中的7%。但在他們看來,房地產的非流動特性也十分有利於對沖通貨膨脹。
據了解,GIC現時的相關投資,包括傳統的私人地產磚頭資產、公共股權(如入股開發商)、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和房地產相關的債務。
而物業資產包括辦公室、零售、住宅、工業和酒店業。當中,GIC團隊在選擇具體標的時,會基於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包括建築位置、建築質量、租戶組合,租賃到期概況和收入流展望,這與其他同行並無差別。
受公司策略影響,GIC近年來非常熱衷於投資公寓類產品,特別是學生公寓。有數據顯示,GIC正成為全球學生宿舍最大的投資者之一。
最具代表性的是,2016年9月,GIC聯合迪拜基金斥資4.3億英鎊買下了英國Three Sixty學生公寓資產包,包括7150個床位,是2016年學生公寓市場最大的一筆投資。
除此之外,GIC還收購了這些學生公寓的運營公司Student Housing Company,直接介入英國學生公寓的運營環節。
而在2017年,在新加坡向美國砸下95億美元進行的地產投資中,GIC就占據了近四分之三。這家主權基金投資了包括位於德意志銀行美國總部寫字樓,以及一系列學生公寓。
包括2017年3月,GIC聯合了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和某芝加哥地產公司,斥資16億美元投資了一個美國的學生住宿物業項目。
最近,在2018年1月3日,GIC旗下一間合資公司則以11億美元,收購一組24個美國學生宿舍,總計1萬3666個床位。
對於如此大量的投資,李國紳就曾指出:「從總體投資組合角度來看,學生公寓對經濟周期的依賴程度較低,波動性小,因此能提供有別於其他傳統房地產行業的防禦性和多元化收益。」

⑧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的子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下轄三家子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The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Pte Ltd)、GIC不動產投資有限公司(GIC Real Estate Pte Ltd)以及GIC特殊投資有限公司(GIC Special Investments Pte Ltd)。 顧名思義則是掌管GIC不動產投資的分支,經由直接或間接投資世界各地的不動產,該公司已逐漸成為GIC穩定長期投資報酬的重要貢獻者。

⑨ 在新加坡投資當地都有什麼公司類型,如何在新加坡上市

1、私人有限公司

私人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所有公司類型中最受歡迎的商業實體。與獨資企業和有限責任合夥公司不同,私人有限公司的股東和董事具有單獨法人地位,他們對公司的債務和損失負有有限責任。由於私人有限公司的名稱通常含有「Pte Ltd」或「Ltd」的字眼,因此在西方國家,這種公司類型被稱為「有限公司」。而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注冊的首3個估稅年,其獲得的首個10萬新幣利潤稅率為4.25%,接下來的20萬新幣利潤,則能獲得50%的稅務豁免。

2、有限責任合夥企業

有限責任合夥企業,是合夥與私人有限公司的完美結合,能讓經營者獲得更大的靈活性。公司的創立人既是合夥人,也有單獨法人身份。這種模式最常見於提供專業服務的個體,如律師、建築師、會計師和管理顧問。所有新加坡公民、居民、就業准證持有者,都可以注冊有限責任合夥企業。同時外國人士和公司也可以注冊有限責任合夥企業,但必須委任一名新加坡居民擔任經理。

3、獨資企業

獨資企業是最簡單的商業實體,這類企業只有一個所有者,因此該人士對企業運營和控制擁有絕對自主權,但也需要對企業的所有資產和債務承擔無限責任。與其他商業實體一樣,新加坡公民、居民、就業准證持有者,都可以注冊獨資企業。外國人士和公司也可以注冊獨資企業,但必須委任一名新加坡居民擔任經理。

⑩ 案例分析

我老婆去年做了以後 沒有想到一月後有懷孕了 現在快生了 你說有影響嗎 至於要吃什麼不要吃刺激的生冷辛辣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