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華夏銀行股票風險因素
擴展閱讀
手機看股票怎麼看 2025-08-12 17:18:01
華能國際股票能買嗎 2025-08-12 16:59:03

華夏銀行股票風險因素

發布時間: 2022-05-16 19:37:38

Ⅰ 華夏銀行會倒閉嗎

外資撤離,華夏銀行面臨倒閉風險,還有深發展(美國新橋控股),浦發(花旗銀行控股 外資撤離,華夏銀行面臨倒閉風險,散戶線確實顯示莊家在持續賣出。趕快出逃。全球股市暴跌,中國股市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果你手上還沒拋的話,也只能觀望觀望了

Ⅱ 現在華夏銀行股票怎麼樣

短線不適合操作!近期已經帶指數反彈。超跌便宜時吃進才有賺頭,風險才小!

Ⅲ 華夏銀行這只股票的基本情況~~

什麼叫基本情況呢?基本情況你可以去看下他的年報..年報里都有介紹的..主營業務是什麼..有什麼困難等等的....

華夏銀行公告地址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webapp/datapresent/?REPORTTYPE=GGQW&PRODUCTID=600015&COMPANY_CODE=600015

聯合證券的簡要報告...希望你看了後能對你有所幫助
華夏銀行(600015.SH):便宜了,還是貴了?
1、在這篇報告中,我們主要提出兩個命題:1)公司業績改善空間有限;2)相比其他銀行,公司不是低估,而是高估了。
2、公司的各項指標,如盈利能力、收入結構、經營效率、資產質量等,均明顯不如其他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較高,但:1)杠桿水平不低;2)資本的內生能力較弱,其結果是資本的消耗快於同行。
3、單位資產營業收入水平顯著低於同業,是公司業績表現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而風險成本的高企則進一步拉低了業績。由於單位資產營收水平太低,即使風險成本達到行業平均甚至較低水平,盈利能力仍將顯著低於同業。
4、驅動公司業績增長的因素主要是規模和稅收,而在大多數銀行息差擴大的07年和08年,公司息差貢獻並不顯著,08年甚至是負貢獻。息差不如人意的表現,體現的是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水平的薄弱和業務模式的粗放。
5、我們認為公司可能相對高估了。目前PB的折價,僅僅部分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低下。考慮到公司的風險狀況和成長邊界的約束,不僅是PB,PE也應該相對其他銀行大幅折價。而目前,公司經調整的真實業績對應的PE水平,明顯高於其他銀行。
6、關於估值標准,我們重申PE估值的優勢。其他的方法體系,如PB,PB-ROE或是PA-ROA,或存在更明顯的缺陷,或最後得到的還是PE,我們只是把問題復雜化了。

Ⅳ 請問華夏銀行怎麼樣,會不會倒閉

首先,華夏銀行會不會倒閉的問題來說概率很低
1.當我們提到銀行的時候首先會想到的必然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開發銀行』等銀行大頭,華夏銀行鮮有耳聞。於是便對華夏銀行這類很少聽聞的銀行抱有稍許抵觸心理。那麼就會產生[華夏銀行是一個正規銀行,它會不會倒閉破產]之類的疑問。 2.無論是什麼銀行,都是會有破產的可能性存在的,目前來說這種猜測只是可能存在。目前就華夏銀行的經營狀態還是很不錯的,這種情況(倒閉)的話應該是不會存在。 如果當較大的經濟危機出現時,屆時有些小銀行可能會因為漏帳壞賬的問題從而導致破產的可能性。綜上所述,華夏銀行的抗風險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3.性質上來講,華夏銀行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否容易倒閉主要看銀行的償債能力。目前來說中國的銀行還受管制,是沒有倒閉的可能。今後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後才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幾率很小很小的。
[拓展資料]
1. 首先,華夏銀行是一家正規銀行,它是1992年10月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於在北京成立。截止目前為止,華夏銀行已經在我國多個中心城市設立過了眾多的分行,其中分別有一級分行家.二級分行家.異地支行.營業網點.這些資料就足以證明它在銀行業中是一家完全正規可靠的銀行。
2. 華夏銀行的發展歷程
上世紀末華夏銀行於1992年10月北京成立;
股份制改革於1995年3月實行;
華夏銀行與2003年9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交易成為中國第五個上市的銀行;
德意志銀行作為國際戰略投資者於2005年10月被引入;
兩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於2008年10月.2011年4月成功完成。
3. 華夏銀行主要業務有哪些?
華夏銀行的主要營業業務同其他商業銀行是相同的相同:[吸收人民幣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同業拆借]
提供信用證服務和擔保;代理收付;提供保險箱服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匯借款;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自營或代客外匯交易;買賣除股票以外的有價值的外幣證券;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外幣兌換;外匯擔保;外匯租賃;國際貿易結算和國際非貿易結算;徵信、咨詢、見證業務以及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
投資者依據本文章進行金融,證券投資所造成的盈虧與本作者無關

Ⅳ 華夏銀行理財風險評估在哪裡找

華夏銀行理財風險評估可以在手機銀行進行風險評估,但如果你是首次購買理財或者基金類的產品,就需要到該卡銀行網點才能進行風險評估。所以具體的可以咨詢銀行的工作人員。
一、 如何在手機銀行上做風險評估?
現在的投資人手上有錢的話都會選擇投資,但如果錢不是那麼寬松的話,就會選擇投資理財產品,因為理財產品相較於股票的風險是比較低的,但在投資之前是需要做風險評估的。而風險評估是非常簡單的,以興業銀行為例。可以在手機桌面上打開登錄興業銀行的APP。如果沒有注冊的話,最好是先注冊一下,個人信息不要填錯。然後在興業銀行的首頁列表中可以看到理財產品,點擊進去。可以在相關的首頁上面點擊我的理財。就會跳轉到我的理財界面,然後點擊下方的未評估,那麼就會到風險等級頁面,點擊網點預約。進入到風險評估這個頁面,可以點擊下方的開始評估,就會有題來給你答,要按照順序回答完所有的題目,就能夠得到相關的結果。
二、 銀行的理財產品安全嗎?
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都是差不多的,銀行的安全性肯定是比其他的理財機構要安全的多,所以可以放心理財產品的安全,但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不能盲目的購買理財產品,最好是了解理財產品的行業情況,做一個風險評估,如果手上的資金比較多的話,就可以買銀行的理財產品,等級比較高的,因為等級越高收益也越高,但是風險也是比較高的,如果錢比較少就可以買等級低的理財產品,收益就會比較低,但風險相應的也會降低。
綜上所述,華夏銀行做理財風險評估是比較簡單的,在買理財產品之前都是要做風險評估的,否則你要是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就不太適合買理財產品,因為任何產品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Ⅵ 華夏銀行理財產品存在哪些問題

你應該是問華夏銀行理財產品存在哪些風險,目前理財產品的風險主要如下:
1 、信用風險:若因市場變動、債務人發生信用違約事件而未償還本金、利息,投資
者將蒙受損失,在極端情況下,前述信用風險可能導致理財本金部分或者全部
損失。
2 、利率風險:理財產品存續期內,該產品的投資標的的價值和價格可能受市場利率
變動的影響而波動,可能會使得投資者收益水平不能達到客戶參考年化收益率。
3 、流動性風險:由於客戶不得提前贖回理財資金,在理財產品到期前,客戶不能夠
使用理財產品的資金,也因此喪失了投資其它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或資本市場
產品的機會。
4 、提前終止風險:當相關政策出現重大調整、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投資標的提前到
期或發生其他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認為需要提前終止本理財產品等情況時,銀行
有權部分或全部提前終止該期理財產品,投資者可能無法實現期初預期的全部
收益,並將面臨再投資機會風險。
5 、延期支付風險:在本理財產品的正常到期日,如理財產品所投資的投資標的出現
未能及時變現或其發行人未能及時兌付或投資標的項下相關債務人違約等情形
時,本理財產品期限將延長至全部資產變現之日止。
6 、法律與政策風險:因法規、規章或政策的原因,對本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產生不
利影響的風險。
7 、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風險: :由於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致使嚴
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甚至影響本期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兌付等的
正常進行,進而影響本期理財產品的本金和收益安全。

Ⅶ 華夏銀行風險有哪些

銀行的風險都一樣,(1)信用風險:即交易對象無力履約的風險; (2)市場風險:是由於市場價格的變動,銀行的表內和表外頭寸所面臨遭受損失的風險; (3)利率風險:指銀行的財務狀況在利率出現不利的波動時所面對的風險; (4)流動性風險:指銀行無力為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即當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得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了其盈利水平的情況; (5)操作風險:主要在於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 (6)法律風險: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確的法律意見、文件而造成同預計情況相比資產價值下降或負債加大的風險; (7)聲譽風險:該風險產生於操作上的失誤、違反有關法規和其他問題。

Ⅷ 急求:華夏銀行股票近段時間下跌原因

1、對於明年(通脹高企導致的)央行繼續實施超出預期的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擔憂;主要是上調准備金率和不對稱加息;
2、對於明年銀行股再融資需求的擔憂,
3、政府出台更加嚴厲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4、對於監管層出台更嚴厲核心資本充足率要求的擔憂
5、地方融資平台風險釋放的擔憂;

以上5點,足夠解釋銀行股下跌的原因了吧。

Ⅸ 華夏銀行多款理財產品跌破本金是何原因

華夏銀行理財風波或成放開銀行資金入市契機。
華夏銀行理財產品風波仍未平息。撇開事件本身不談,銀行理財在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同時也飽受詬病,其根源之一或在於當前政策「堵」的成分大於「疏導」,使得銀行和投資者雙方都想盡辦法鑽空子、踩雷區、觸紅線,進而引發負面事件。
反過來想,華夏銀行理財產品兌付遇阻,說明當前政策所允許的投資標的其實存在巨大風險。而股市所謂投資風險,要遠遠小於不當監管引發的「投機取巧」風險。此次風險暴露,恰恰是放開監管政策,允許並規范銀行資金參與股市的良機。
據了解,此次風波緣於該行銷售環節的巨大漏洞。一般而言,銀行自有資金名下的理財產品,即使A品種出現虧損,也完全可以用B品種的盈利去彌補。盡管有暗箱操作嫌疑,但基本上是永續的,是一個良性的「龐氏騙局」。而只要銀行理財收益率高於其他多數投資品,這一局面就不會中斷;代銷則不然,由於其單一的投資環節無法隱藏風險,一旦虧損就沒有挽救餘地,只有任其暴露。目前,銀行與券商、信託、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均有渠道合作,代銷產品品類繁多,監管也往往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銀行理財資金入市,從隱性的角度說其實早已存在,比如公募基金通過銀行網點進行銷售以及上述某些合作渠道等。但在政策法規層面,目前銀行資金入市並沒有放開。此外,允許在證券交易所進行債券交易的也只有16家上市銀行,實際規模非常小。狹義的「銀行入市」仍阻力重重。
既然不允許理財資金光明正大投資股市,那麼商業銀行勢必尋找各種有利可圖方式開拓利潤來源,而此舉容易演變為心懷僥幸的投機;另一方面,部分理財產品50萬元或100萬元的投資門檻,原本是希望藉此隔離某些不合格的投資者,但實際上卻扭曲出無數的「拼戶」,張老頭李老太的養老錢被拼湊起來,投入到暗藏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中去。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上海地區的「拼戶」資金佔比已很可觀。
銀行方面,對資金入市也有很高的期待。首先,此前銀行理財的興起恰受益於股市長期低迷,而未來股市、樓市回暖勢必嚴重壓縮其營運空間。允許銀行投資股市,可謂是其生存訴求;其次,目前銀行可以從事的固定收益類投資,一定程度上與股票等權益類投資存在蹺蹺板效應,兩者其實完全可以互為補充,不會再度放大既有風險。這是商業銀行的發展訴求;此外,銀行渴求入市也是基金、券商資管等帶來的競爭訴求。
數位國有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的理財部門負責人也無一例外地告訴記者,與當年叫銀行停理財產品入市的背景不同,現在允許銀行資金參與股市,銀行將更有做大做強的動力,也將更主動去遵循監管要求。實際上,如今的銀行已具備合理設計和控制入市資金比例、進行結構化操作、引入擔保以及完善風險對沖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其投資股市只存在政策障礙。
或許,被曝光華夏銀行理財產品問題只是冰山一角,但只要藉此契機放開相關政策,允許銀行資金合理進入股市,不僅投資者歡迎,監管機構的工作也可以更高效。

Ⅹ 華夏銀行理財有風險嗎

短期理財產品有風險,而且任何理財產品都有風險。理財產品的風險有以下幾點:
1、信用風險:若因市場變動、債務人發生信用違約事件而未償還本金、利息,投資者將蒙受損失,在極端情況下,前述信用風險可能導致理財本金部分或者全部損失。
2、利率風險:理財產品存續期內,該產品的投資標的的價值和價格可能受市場利率變動的影響而波動,可能會使得投資者收益水平不能達到客戶參考年化收益率。
3、流動性風險:由於客戶不得提前贖回理財資金,在理財產品到期前,客戶不能夠使用理財產品的資金,也因此喪失了投資其它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或資本市場產品的機會。
4、提前終止風險:當相關政策出現重大調整、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投資標的提前到期或發生其他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認為需要提前終止本理財產品等情況時,銀行有權部分或全部提前終止該期理財產品,投資者可能無法實現期初預期的全部收益,並將面臨再投資機會風險。
5、延期支付風險:在本理財產品的正常到期日,如理財產品所投資的投資標的出現未能及時變現或其發行人未能及時兌付或投資標的項下相關債務人違約等情形時,本理財產品期限將延長至全部資產變現之日止。
6、法律與政策風險:因法規、規章或政策的原因,對本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7、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風險:由於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致使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甚至影響本期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兌付等的正常進行,進而影響本期理財產品的本金和收益安全。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