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IBM收購Sun,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據
Business Joural
報道,周二,Sun的股票一下子漲了68%,從之前$4.97一下漲到了$8.36,但IBM的股價下跌4%到了$89.46。
而網上的博主們都在狂寫評論文章了。有持支持態度的,這篇博文表明IBM和Sun都是喜歡開源(Linux 和OpenSolaris)以及跨平台的(Linux和Java)的,所以他們的合並可能更好的對抗微軟和intel的x86平台,應該太有作為。還有這篇博文則對比了HP收購Compaq(DEC)的案例,說明這樣的合並可能更為容易和HP對抗。
當然,也有不認可以文章,比如ZNet上的這篇文章
,作者覺得這根本就不可能,因為IBM和Sun有太多的重合了,很多方面都有存在很強的競爭,IBM要買來一點用都沒有,要晶元技術嗎?要操作系統嗎?要資料庫嗎?要Java嗎?更不可能。文中說,如果IBM想把Sun幹掉,那麼用65億美金就太貴了,在這個寒冬,應該不用這種價格,除非這則新聞另有別的用意
不過,最有意思的評論是這篇
,簡直是太精彩了,讓人忍俊不禁,我忍不住想把之翻譯在這里:
有報道說IBM准備使用至少65億美金收購Sun Microsystems公司。如果這個交易發生的話,那麼,難道這意味著 Solaris, SPARC, MySQL和其它技術的會和IBM的核心產品重迭在一起?是否HP也會給Sun打個電話然後再給個價格呢?本人在此對於這個潛在的收購案給出四個預言。當然,Linux肯定是主宰了整個談判。
基本上來說,本人並不是一個大型IT公司並購的Fans,因為你只要查看一下歷史上的股票估價,你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的並購並不能像實際所說的那樣。 (比如: Novell/WordPerfect, AT&T/NCR, AOL/Time Warner, Symantec/Veritas 等等).
因為我們的Sun目前正生活在煉獄中
,但是它卻不可小視,因為這個公司有關很很的排列整齊的開源項目 (MySQL,
open source storage
等) ,但是如果與 Sun的過時的生意(SPARC, Solaris, 等)比起來,這些只能為Sun帶來硬幣級利潤的開源項目只能算個屁了。
如果IBM真的收購了Sun,那麼下面是我的四個預言:
長期停止Sun的基於RISC的 SPARC處理器。
IBM 本來就有了基於 RISC 技術的處理器(POWER產品線)。讓我們公正誠實地來看待這個問題,這些大的公司正在四周布滿Intel伺服器的環境下鞏固他們的過氣的RISC數據中心。我們不得不說,IBM的確幹了一件相當出色的事情來長期地支援那些過氣的硬體,而真實的研發 會出現一些POWER/SPARC 的結合變種以面對高端定位。
Sun Solaris必然會被混合到 IBM AIX中。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Unix了,IBM找到了一個很有創意的方法取代於繼續支持兩個Unix,那就是把Solais和AIX所有的功能特性合並到一起。然後和HP-UX競爭,但最終可能的結果也許為成為Linux。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在OpenSolris這里糾纏爭論,因為本人強烈地懷疑IBM會把OpenSolaris直接做成Linux的另一選擇。
MySQL 是個大贏家。
今天MySQL在東家Sun這里一看多了。MySQL在這些並購中的聲望可以繼續增漲,但是MySQL的職員可能會因此離開,而且MySQL內訌也會或多或少打擊到開源數據。但有了強大的IBM Global Services和 Big Blue 的銷售渠道,MySQL 只會更加繁榮和興旺。而且和DB2的聯姻,IBM獲得了一個強有力的組合拳(one-two punch) ,Oracle 和Microsoft SQL Server自然要被挨打。
Linux。
這是這個游戲中最大最大的贏家。不但可以在IBM自主的技術藍圖中和Sun的硬體和軟體聯合起來,而且可以向Linux的數據中心進軍,甚至Linux的桌面系統可以加快速度。相信我,絕對沒錯的。
不但如此,IBM 收購Sun 還絕對說明了三件事: 1)合並了技術,2)合並了員工,3)控制了Sun的客戶基礎。
② Sun公司將被那個公司收購
Sun微系統公司的股價周五攀升幅度超過了5個百分點,分析人士稱,原因可能是有關該公司將被收購的傳言再次出現。 IDC市場研究公司負責跟蹤Sun及其他計算機製造企業的分析師Roger Kay表示:「Sun公司股價大幅攀升看起來應該又象是其將被收購的傳言再起引發的,因為該公司近來並沒有 公布希么有助股價攀升的正面消息。」 在周五的交易當中,Sun公司的股價攀升了28美分,升幅為5.7%,以每股520美元收盤,而且該股還是納斯達克股市上交易第三活躍的股票,共有將近1.15億股易手,較之平均交易量5400萬股超過了一倍還多。Sun公司的股價本周總共攀升了19個百分點,這是自2001年10月份以來該股在一個星期之內最大的升幅,而且還攀升到了自2002年7月以來的最高。 對此,Sun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一般不對股價升降發表評論,但我們可以說的是Sun目前在為用戶提供服務滿足用戶需求方面的能力是20年發展歷史當中最好的。」 Roger Kay表示:「一些人最近一直在傳言Sun有可能成為其他公司的收購目標,但是盡管與競爭對手IBM、惠普以及戴爾相比Sun的市值不斷下降,可能夠收購Sun的合適的買主並不多。」一些分析人士此前認為,潛在的買主當中IBM或惠普最有可能。 上一次Sun公司的股價因為其將被收購的傳言四起而大幅攀升是在今年5月份。
採納哦
③ IBM並購Sun為什麼會失敗
2008年初,微軟滿以為遞出一張446億美元的支票,就可換來楊致遠乖乖交出雅虎。不想這位「酋長」頑強地漟過足以淹沒自己的口水,把背朝向了鮑爾默。今年,相同的情形又在IBM身上出現。據華爾街稱,口舌鋒利的麥克尼利不把「藍色巨人」的70億美元(早期為80億美元)放在眼裡,在近期硬生生地把IBM並購Sun公司一案打入冷宮。
之所以把兩個案例放在一起,是因為業界都曾一廂情願地相信它們會成功,也相信這兩起並購案足以讓行業格局發生革命性改觀。遺憾的是,巨變沒有發生。
微軟並購雅虎案已是明日黃花,華爾街方面對此還偶有沉渣泛起,卻已少有人還在心生興趣。可眼前IBM並購Sun案的失敗就不同了,後續文章還在續寫。
雅虎確實今朝遠不如昔,但和它相比,Sun更顯沒落,看衰它的人不計其數。據傳,早有多位美國業內人士從去年就斷言Sun將被收購,並為此掰著手指頭替麥克尼利倒計時。只是,Sun仍像夕陽武士一般堅守著最後的尊嚴。而今,當IBM真正站出來提出收購意向之時,甚至連惠普和戴爾這對生死冤家都聯合起來表達共同收購意向後,這個稱之為「太陽」的公司還果真到了命懸一線的光景。
據華爾街人士的評述,是IBM嫌出價過高而主動收回10億的美鈔,原因在於IBM不認為Sun的伺服器和存儲產品值80億美元。並且,如果真的拿下了Sun,到手的一堆沉甸甸的硬體設備必將擾亂IBM向軟體和服務轉型的百年大計。
當然,Sun的軟體資產並非上述兩點。麥克尼利也在把業務重點從硬體轉向軟體和服務領域,比如向各大品牌伺服器商開放Solaris操作系統,和微軟達成知識產權和解等,但其結果慘不忍睹。
據稱,Solaris的營收創下了同比最差紀錄。這對強調利潤率的IBM董事老爺們來說簡直不可接受。
正因為經過慎重評估後發現原來Sun有這么多廉價資產,IBM自然應該當即喊「CUT」。但是,IBM尊為業界領袖,豈能出爾反爾。因此,通過降低報價換取麥克尼利的拒絕。
問題是,夕陽武士是經不起折騰的,Sun於是備受打擊。就在傳出IBM與Sun並購破裂之後,Sun的股價一下子暴跌了25%,這與之前股價暴漲78.87%形成鮮明對比。如此一來,Sun的身價更得大跌。自己出價70億美元顯得合情又合理。郭士納巧妙地通過曲線方式從被動轉為主動,玩弄買賣之道露出的商業技巧可見一斑,還順勢把責任推給了對方。
當然,面對老練沉穩的郭士納,麥克尼利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並沒有完全堵死IBM的念想,不過是改口說「拒絕與IBM的排他性談判」。他清楚,在IBM出手之前,惠普和戴爾正聯合對自己進行估價。既然IBM激發起大家的購買慾望,何愁找不到賣家呢。
另外,麥克尼利還很清楚地知道,惠普和IBM的競爭絕對是行業主旋律。自2006年底惠普一舉超過IBM成為全球最大IT公司後,郭士納狂追惠普CEO馬克·赫德之心就從未斷過。不過,這兩年的數據顯示「藍色巨人」的追趕步伐在放緩,兩公司間差距從4億美元正拉大到55億美元。
此外,IBM和惠普在伺服器領域的全向競爭(包括X86、Unix、Power和安騰平台)更是勢同水火,今天你當老大,明天我當霸主,反正誰也坐不穩這個寶座。
在如此微妙的情形下,Sun的Sparc平台稻草的重量再不濟(IDC數據,去年,IBM伺服器市場份額為31.4%,惠普為29.5%,戴爾為11.6%,排名第四的Sun為10.6%),但無論偏向競爭天平中的任何一方,另一方必將更顯吃力。這是麥克尼利的算計之一。
更何況,除了惠普和戴爾,新近加入伺服器市場競爭的思科在發布「加利福尼亞計劃」之時也表達過與自己的合作意向,而思科老闆錢伯斯的目標直指IBM和惠普。如果最終還獨善其身,與思科聯合起來牽制IBM,這也未嘗不可。因此,雖說自己股價在跌,但只要自己這個老兵不死,只要還有買家在觀望,
股票總有回升之時。
因此,球又踢給了IBM一邊。而所謂IBM並購Sun一案的失敗,不過是眼前說法。業界大都相信後面的續集會更精彩。
在此,還說句題外話,或許最該在一旁偷著樂的是甲骨文老闆拉里·埃利森。誰會想到,他導演的甲骨文收購仁科公司會成為巨頭並購案的絕響,徒讓微軟和IBM眼饞。
④ SUN電腦公司全稱
SUN電腦公司全稱
Sun Microsystems
Sun Microsystems 創建於1982年。主要產品是工作站及伺服器。1986年在美國成功上市。1992年升陽推出了市場上第一台多處理器台式機SPARCstation 10 system,並於次年進入財富500強。
2009年4月20日甲骨文以現金收購Sun微系統公司,交易價格達74億美元。該協議達成後,IBM公司放棄了收購網路設備製造商。IBM公司此前表示願意以每股9.40美元購買Sun公司的股票,但收購談判破裂後,IBM公司於本月初取消獨家談判權,IBM並撤回其報價。
⑤ sun被甲骨文收購了為什麼
4月20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Sun與甲骨文兩家公司20日宣布,雙方已經達成協議,由甲骨文公司以每股9.5美元的價格收購Sun的普通股股權,全部交易將以現金完成。按此價格計算,此次甲骨文的收購總額為74億美元,而除去Sun的現金及債務不計,該交易的凈值為56億美元。甲骨文總裁薩弗拉?卡茲(Safra Catz)表示:「基於非GAAP會計准則考慮,在此次收購交易完成的第一年內,我們將獲得每股0.15美元的額外利潤增加,而營收則將增加15億美元。而在該交易完成的第二年內,營收增加額將進一步上升到20億美元。」而甲骨文公司首席執行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表示:「此次對Sun的收購,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IT業的現有格局,因為此次交易意味著,一個一流的軟體公司與一家高端計算機公司實現了完美的結合。甲骨文將成為唯一一家能夠運行整合計算機系統的公司,因此,我們將能夠為客戶帶來成本的大幅下降,而與此對應的則是系統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的上升。」
對於甲骨文而言,將有兩項Sun的業務能夠為公司帶來長期戰略優勢,這兩項業務分別是Java及Solaris。Java是整個計算機行業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之一並且已經十分成熟,該軟體是甲骨文有史以來所收購的最為重要的軟體。例如,甲骨文增長最快的Oracle Fusion Middleware業務,就是基於Java語言。而在收購Sun之後,甲骨文也能確保Java的創新與投入,從而進一步為客戶提升服務質量。
Sun董事長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說:「作為20多年的親密合作夥伴,甲骨文和Sun一直以來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因此,兩者的合並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Sun CEO喬納森·施瓦茨(Jonathan Schwartz)也認為:「能夠加入到這家世界領先商業軟體公司,相信不管是對Sun的所有顧客,運營者,合作夥伴還是員工來說,都將是一件值得歡欣鼓舞的事,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帶來更多的技術革新,並為整個技術市場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這其中就包括了幾乎影響著世界所有商業運行體系,並帶動每個消費者的手機以及電器使用的Java平台,以及由Sun研發的Solaris和SPARC以及x64操作系統控制的網路體系和計算體系。相信與甲骨文並肩作戰將會推動我們費者基礎以及市場佔有率的增長和壯大。」
⑥ sun為什麼會被收購
骨文和Sun微系統公司聯合發表聲明,甲骨文以74億美元收購Sun。國外媒體發表分析文章稱,甲骨文收購Sun有7大明智之處:1,如果雲計算對企業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那麼數據將是雲計算的核心。而講到數據,也就意味著資料庫。就如塔克商學院數字策略中心主任M. Eric Johnson所說的那樣,Sun已經清楚展現了一個真實的雲計算環境。 2,Johnson主任還指出,Sun在很多需求旺盛的方面「保持領先地位」。甲骨文和Sun的結合之後,對任何一個信息官來說都具有吸引力。 3,甲骨文軟體和Java的緊密結合,使得甲骨文的軟體能跨平台使用。就如IDC研究副總裁Jean Bozman指出那樣,真正雲計算的第一步是「將伺服器和存儲單元垂直化」,可以適用於不同的硬體平台。憑借Java,甲骨文可以拓展跨平台的控制力,而這正是企業IT部門想要的。實際上,甲骨文的Oracle Fusion Middleware正是基於Java。 4,有意思的是,Oracle Fusion Middleware擴大了對伺服器的需求,其中原因正是由於它是基於Java。而現在,甲骨文通過購得Sun伺服器資源,可以進一步降低價格,從而進一步提高Oracle Fusion Middleware的競爭力。 5,由於甲骨文大部分收入來自資料庫軟體許可,因此有必要的話,可以用便宜的伺服器硬體作為促銷的手段,這樣對那些硬體伺服器競爭對手來說是不小的打擊。 6,Sun已經售出160萬到200萬台伺服器,還有更多的運行Sun Solaris操作系統的其它公司的伺服器。這對甲骨文捆綁銷售自家產品也很有幫助。 7,甲骨文收購Sun,當然也包括開源資料庫MySQL。對於那些預算不多但又需要甲骨文產品的用戶,甲骨文可以用MySQL來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這可以使甲骨文進入中小企業業務,更有機會在這方面超過SAP。此外,還提供了和微軟SQLServer的競爭產品,而不需要降低甲骨文自有的產品的定位。 甲骨文和Sun的合作可能會影響甲骨文和一些合作夥伴的關系,比如甲骨文和惠普的關系可能就會出現問題。不過,不像IBM,事實上,每個硬體公司都繞不開甲骨文,因為它是資料庫的主力軍。他們離不開甲骨文,因此,他們也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而且,與Sun和IBM聯合不同,甲骨文和Sun不存在硬體的沖突,那些Sun的伺服器用戶不必擔心合並會導致放棄自己在使用的伺服器產品線。
⑦ sun公司是什麼公司
1982年,Sun Microsystems公司誕生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校園。Sun 公司1986 年上市,在NASDAQ的標識為SUNW。
創立伊始,Sun的創立者就率先提出「網路就是計算機」的獨特理念。這一理念指引著Sun各項業務的發展,為全球各個重要市場注入活力,驅使Sun成為向全球用戶提供最具實力的網路計算系統、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
Sun是世界上最大的UNIX系統供應商。主要產品有基於UltraSPARC 和AMD Opteron 處理器的系列伺服器、工作站,Sun Ray 桌面系統、StorageTek 存儲設備等硬體系統,Solaris和Java軟體,以及Sun Grid等各類服務,並以其高度靈活性、縮放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優異特性贏得全球各行業客戶的青睞。2005年12月,Sun基於其突破性「酷線程」專利技術推出新的「綠色經濟型」伺服器產品線,開啟了網路計算的新時代。
⑧ 甲骨文75億美元收購了SUN,為什麼SUN股票價格上漲而甲骨文股票價格下跌,希望分析得有專業性
因為市場預期交易成功後,sun的業績會由於甲骨文的支持得到提升,而甲骨文因為整合sun會付出額外的代價,比如業績收到拖累。這就好像招行收購永隆一樣。
⑨ sun最新伺服器是哪一年生產的
Sun Microsystems是IT及互聯網技術服務公司(已被甲骨文收購)Sun Microsystems 創建於1982年。主要產品是工作站及伺服器。1986年在美國成功上市。1992年sun推出了市場上第一台多處理器台式機SPARCstation 10 system,並於1993年進入財富500強。
創辦公司
sun公司名稱的由來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實是斯坦福大學校園網(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縮寫。當安迪.貝克托森 Andy Bechtolsheim (我們以後介紹 Google 時還會提到他)還是斯坦福大學研究生時,他設計出一種「三個百萬」的小型圖形計算機,稱作圖形工作站(Graphic Work Station)。這「三個百萬」是指每秒一百萬次的運算速度(現在微機的萬分之一)、一百萬位元組的內存(今天 PC 的千分之一)和一百萬像素的圖形顯示器(比今天的微機顯示器低、比手機高)。但是,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先進的了。貝克托森採用了摩托羅拉 68000 處理器,並用了一種當時很先進的內存管理器晶元來支持虛擬內存。和一般微機不同,網路功能是其必選項。貝克托森開發出原型機 Sun-1 後,便於 1982 年和斯科特·馬可尼里(Scott McNealy)等斯坦福畢業生從學校出來創辦了sun公司。
Sun的勝利
馬可尼里擔任了公司的 CEO,直到1982年退休。半年後,公司便盈利了。 1986 年,太陽公司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當時的股票代號是 SUNW,即sun工作站的縮寫,而不是今天的 JAVA。
sun工作站早期採用摩托羅拉公司的中央處理器。1985 年,sun公司研製出自己的 SPARC 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將工組站性能提高了一大截,並且保證了工作站在對 DEC 和 HP 小型機的競爭中最終勝出。在九十年代前很長的時間里,Sun公司的競爭對手是小型機公司和 SGI 等圖形工作站公司,雖然在具體的商業競爭中,太陽和 DEC 等公司互有勝負,但是太陽總的來講是無往不利。太陽公司的勝利,實際上是基於 Unix 伺服器和工作站的系統對傳統集中式中小型機(以DEC、HP 為代表)和終端系統的勝利。前者淘汰後則是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高速成長
從斯坦福大學孵化出的高科技公司首推sun公司(Sun Microsystems),它也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並直接與中國政府開展技術合作的計算機公司。在 2001 年的高峰期,sun公司在全球擁有五萬雇員,市值超過兩千億美元,不僅是它今天市值的三十多倍,而且遠遠超過今天市值排名第二的 Google 的一千七百億美元、和排名第三的 IBM 的一千六百億美元。它的辦公面積超過五十個足球場(四十五萬平方米),並且還有十幾個足球場大小的辦公樓正在建設中。sun公司不僅打敗了包括 IBM 在內的全部工作站(Work Station)和小型機(Mini Computer)公司,而且依靠它的 Solaris(一種Unix)和風靡世界的 Java 程序語言,成為在操作系統上最有可能挑戰微軟的公司。sun公司不乏能人,它不僅為 Google 培養了 CEO埃里克.施密特和首任工程部副總裁韋恩.羅森(Wayne Rosen),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今天 Google 工程部門的基礎。
後繼無力
2001年的sun公司,不僅人數規模、市場股值、辦公面積遠不能和八十年代相比(能人都走了,辦公樓也賣了,股票一落千丈),而且徹底退出了 IT 領域霸主之爭。太陽公司從 1982 年成立到 2000 年達到頂峰用了近二十年時間,而走下坡路只用了一年,足以令經營者為戒。
甲骨文收購
2009年4月20日甲骨文以現金收購Sun微系統公司,交易價格達74億美元。該協議達成後,IBM公司放棄了收購網路設備製造商。IBM公司此前表示願意以每股9.40美元購買Sun公司的股票,但收購談判破裂後,IBM公司於2009年5月初取消獨家談判權,IBM並撤回其報價。
⑩ SUN公司上市了嗎
肯定是上市公司了
Sun市值為77億美元。這意味著,曾經的伺服器老大已經變成一家中等市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