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廣州邦訊信息系統有限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今年母親節是幾號 2025-08-18 10:43:34

廣州邦訊信息系統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18 17:32:24

㈠ 邦訊技術股票還能漲嗎

邦訊技術股票

短線會回調了

屬於5G題材中一般的股

㈡ 智能家居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安居寶(300155):公司是是國內樓宇對講系統及智能家居系統最主要的集成生產商和系統方案解決提供商之一。公司智能家居系統具有智能化、模塊化、數字化、無線化、網路化和集成化特點。
東軟載波(300183):公司擬8億元建設智能家居工業園區、智能家居研發中心、孵化器及培訓中心三個子項目。公司研發的5代晶元智能家居產品全部開發完成,智能家居產品開始小批量生產。
和晶科技(300279):公司主營家電智能控制器,在冰箱和燃氣類智能控制領域擁有優勢地位。
邦訊技術(300312):公司擬3000萬投向智能家居領域,主要涉及智能家居互聯網應用平台、通信模塊、智能家居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英唐智控(300131):公司是國內小型生活電器智能控制器領域的龍頭企業。
飛利信(300287):公司目前主營是智能會議系統、智能照明系統,公司對智能家居整套系統產品線的研發仍在進行中,該研發項目的成功可能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青島海爾(600690):公司引入KKR戰略投資者,未來KKR集團將利用其全球資源,幫助公司提升在物聯網智慧家電領域的綜合競爭實力。
三星電氣(601567):全資子公司杭州豐強電氣科技擬4.05億元投建餘杭海創園項目提升研發能力,旨在建設智能電網、互聯網、智能家居交互終端核心技術等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應用中心。

㈢ 股票邦訊技術最近怎麼樣

邦訊技術這只股票最近較強勢,昨日23號有較小下跌,但還未跌破趨勢線,是一隻較為強勢的股票,但仍需注意風險,目前大盤還有下探低點2460的可能。祝您投資順利!更多問題可以私

㈣ 邦訊技術股票深a能買嗎

邦訊技術是創業板股票,有深圳的賬戶開通了創業板是可以買的。

㈤ 華為概念股有哪些

大富科技、華星創業、盛路通信、亞洲光學、利達光電等。

1、大富科技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1年,是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結構件生產服務商,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股票代碼:300134.SZ。

2014年4月4日,大富科技承認與特斯拉的合作關系,並預計2014年訂單不超過1.9億元。

2、盛路通信

盛路通信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各類通信天線、微波器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之一,國內領先的天線、射頻設備及器件的生產基地,產品主要為天線、射頻有源設備、射頻無源器件等1500多個品種。

公司擁有一個大型微波暗室和五個標准微波屏蔽室,並配備有100多台安捷倫的先進測量儀器儀表、多套三階互調測試系統和近遠場天線方向圖測試系統;環境實驗室擁有鹽霧、振動、高低溫恆溫恆濕、紫外線耐氣候、淋雨等全套實驗設備。

3、華星創業

華星創業,前身華星有限成立於2003年6月5日,注冊資本50萬元。2008年7月17日,經股東會批准,華星有限以截至2008年5月31日經審計的凈資產4,431.46萬元摺合成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股,整體變更為華星創業。

2008年7月24日,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3301 0800 0004 579,法定代表人程小彥,注冊資本3,000萬元。

4、亞洲光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1年。早期與日本合作研磨鏡片,現生產多種高科技光電產品,如光學鏡頭、光學薄膜元件、顯微鏡零組件、照相機器材、激光測距儀等。

1995年成功開發另一項新產品 ─ 雷射測距儀(透過POWERLINK(B.V.I)在菲律賓投資SCOPRO子公司生產瞄準器產品),至98年又透過Asia(B.V.I)轉投資東莞信泰,開始生產光學鏡片、相機之組裝及加工,正式發揮台灣接單、大陸生產之分工優勢,目前則是積極跨入DWDM領域。

5、利達光電

利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光學元組件製造企業。主要經營范圍:光學零件、光學薄膜產品、光學鏡頭、光學引擎、光學輔料、光電儀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

產品應用領域:數字投影機、數字高清大屏幕投影電視、數碼相機、DVD、航空航天探測等高精度光學系統。

㈥ 5G龍頭股票有那些

5G的龍頭股主要有中興通訊,亨通光電,通宇通訊三個。

(6)廣州邦訊信息系統有限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早盤5G概念股全面爆發

民生證券分析,5G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基礎設施,具有高傳輸速度、超低時延、海量連接、驅動萬物互聯的能力。5G將根據各種業務的不同訴求而提供非常明確的個性化通信服務的能力,為運營商和產業合作夥伴帶來新的商業模式。中國的5G承載網也將於年底開始啟動,預計牌照2019年發放。

三維通信(002115):是專業提供無線產品和網路覆蓋解決方案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軟體企業。公司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無線網路延伸覆蓋、網路優化以及無線系統綜合解決方案,跨越WCDMA、TD-SCDMA、GSM、CDMA等多個網路平台。

欣天科技(300615):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產業中射頻金屬元器件及射頻結構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具體包括諧振器、調諧螺桿、低通、傳輸主桿、電容耦合片、電容耦合桿、介質等,主要用於移動通信基站中的射頻器件。

烽火通信(600498):是國內優秀的信息通信領域設備與網路解決方案提供商,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內光通信領域唯一的「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武漢。中國光谷」龍頭企業之一。公司掌握了大批光通信領域核心技術,參與制定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200多項。



㈦ 丁健的許戈輝的他

每個人的婚姻都值得祝福。許戈輝。不過,走入婚姻殿堂,許戈輝沒有舉行盛大婚禮,表現得相當低調,只是春節期間,在雙方父母的陪同下,遠赴南非,以旅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盡管蜜月歸來,許戈輝不願多談夫君的背景,但人們還是可以輕易地查到這位IT界的知名人士:亞信科技(中國)公司董事長兼創始人,40歲的丁健。
2005年的開局對於丁健來說,可謂滿堂彩:個人娶得美人歸,公司出現利好消息。亞信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2004年度總收入為10670萬美元,凈收入6810萬美元,相比2003年度凈收入5750萬美元增長了18%。財報還顯示,聯想亞信第四季度為亞信公司全年凈收入貢獻11%,預計未來一年,聯想亞信還將為亞信貢獻40%以上的凈收入。這是一組有些出人意料的數據。因為在7個月前的2004年7月28日下午,聯想集團以其IT服務業務主體部分作價3億元,置換亞信公司15%的股權,在問及新成立的聯想亞信什麼時候能夠盈利時,丁健的回答是:「我們希望12個月。」當時,亞信公司與聯想的IT服務盈利狀況基本為負數。比預計時間整整提前8個月盈利,丁健可能也沒有想到。
亞信十年
令丁健同樣沒有想到的是,1995年初成立的亞信科技(中國)公司,今天已經發展成為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中國高科技企業(NASDAQ交易代碼:ASIA),而且還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國軟體企業,並曾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500家高速成長企業之一,還連續兩年入選《福布斯》「全球最優300小企業」。他本人還被公認為「新一代留學生回國創業」的典範。
丁健用一個成熟的年輕人來評價十年亞信。「亞信有一個很職業的董事會,包括吳鷹、田溯寧、張維迎、孫強、龍濤、陸運剛等,有熟悉企業運作的,有經濟學家,有創業者,有投資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有很強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我和田溯寧的相識,對我們雙方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提起亞信的誕生,丁健每次都顯得激動與興奮。「田溯寧有思想,是領路者,而我那時還是一個技術人員。我們兩個合起來以後就變得有血有肉了,共同做一些事情,實現理想。他把握宏觀層面,我操作技術層面。我們兩個人無論性格上、思維方式上、為人處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恰好我們兩個是互補的,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互相支持著向前發展,和亞信一起成長。」
事實上,1993年,在美國達拉斯一條名為明天的街道上創立亞信時,丁健28歲,田溯寧30歲,當時的身份還都是留學生。被譽為民間外交家,一直熱心於為中美經貿往來牽線搭橋的劉耀倫給了他們最重要的支持。亞信也是這位長者個人投資生涯中唯一一次非房地產項目投資。
公司在美運營兩年後,丁健一行人選擇了回國。「因為我學的是信息專業,一到美國就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當時就感受到網際網路可以作為一個信息傳遞的橋梁,盡管在美國那時候還只局限於學生裡面。但我感覺到這樣一個東西,如果在中國的話,可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它這種非常自由化的一種媒體環境,不管是對高校學生或其他年輕人,還是對整個商業人士,都是一個新的比較低價的傳播方式,可以很快地得到普及。」丁健的感覺確實沒有錯。實際上,回國才是亞信迅速發展的開始。難怪雖然成立和上市都在美國,但田溯寧和丁健始終認為亞信是一家中國公司。
1996年1月,中國第一個互聯網骨幹網路chinanet建成。包括後來出現的新浪、網易公司在內的今天中國大約70%的網際網路信息,都是在亞信構建的網路上傳輸。「我雖然那時候就感受到這個東西的潛力應該是在的,但是再怎麼預測,坦率地講,沒有預測到它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至今說起這個,丁健都覺得有點出乎意料和不可思議。在這之後,令丁健沒有想到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如今,亞信控股下面已經有三大塊業務:亞信科技、聯想亞信、新業務領域,是集團化經營的方式了。軟體方案和服務涉及IP、VoIP、寬頻、無線、3G等等技術領域,包括:電信級網路解決方案;業務支撐系統(計費、經營分析、客戶關系管理、商業智能分析等);電信增值應用系統等。根據財報預告,亞信公司預計2005年全年凈收入增長30%以上,將達到9000萬至9300萬美元。
很累的CEO
有著中國Internet建築師之稱的丁健是美國加州Hass商學院的EMBA,有深厚的技術背景。在去美國之前,他還曾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而1999年對於丁健來說,可謂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戰與轉折。就在這一年,身為首席技術官的他接任田溯寧,出任公司CEO。「我差不多可以說是從學校直接創業的,而在這之前一直搞技術,管理經營對於我來說是什麼也不懂。」不過,亞信在什麼也不懂的丁健領導下,進入了另外一個時代。
2000年3月3日,在丁健的操持下,亞信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當日股價上漲314%,收盤於99.56美元,融資1.2億美元,成為納市當天最成功新股。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亞信成功投資英斯克公司,全資收購廣州邦訊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太平洋軟體公司核心HRM&BI業務,以及後來置換聯想集團IT服務業務,實現了自己的戰略轉移。「本來我們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但是不幸的是趕上了整個IT行業的低潮,這是我們比較遺憾的事情。否則的話,我相信亞信這支團隊所取得的業績應該遠比現在無論從數字還是股價上所表現出來好得多。」在分析亞信問題時,丁健不無感嘆。
盡管轉型後的亞信,發展已經不錯,但丁健認為,如果不是由於外在原因,亞信的步子也許可以邁得更大些。「有市場的原因,還有我既要幹活,又要把不懂的東西學明白,付出等於比一般人多一倍,所以在CEO的日子裡,我真的很累。」
不再為主
「與其自己不停地學,不停地付學費,還不如請一個已經學好的畢業生來做。」於是,2003年4月1日,丁健不再是亞信的主人。愛立信原執行副總裁張醒生接替了他的職務,而丁健則成為亞信的董事長。「現在,亞信已經成了他們的孩子,我自己,要跟亞信保持好一定的距離,我要把握好這個分寸。董事長(chairman)就是chair上的man,坐凳子的人,他沒別的事情,就是召集會議,沒有多大的權力,真正的權力在CEO手裡。我是代表董事會召集會議,但我也只有一票權,不比其他的董事權力大。」
可以看出,丁健卸任CEO後的一番演講,表現得非常懂事與大度。在《時代人物周報》表示出要采訪丁健意圖之後,亞信市場推廣部經理張小芊說:「我們董事長對私人問題一般很少談,而涉及一些公司現狀的問題,他作為董事長是不會回答的。他認為那是CEO該回答的問題。」「我做CEO最大的缺點,就是我太不強硬了。可能有些方面,特別是對待錯誤,對待管理上的失誤方面容忍幅度比較大。應該說,我在工作中不應該算是很強硬的管理者。我如果再做一個公司,我相信會比我以前要強硬一些。」
丁健說,退下來後,從壓力來講,稍微小一點,可以有更多一點的時間看一下更遠的、更大的環境方面的事情。以前作為上市公司的老總,壓力比較大,每天要想怎麼樣能夠跟股民有所交代,每個季度的數字有很大的壓力。「一半時間稍微休息休息,創業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得空,這一段時間照顧照顧家裡的事情。另外的時間和業界朋友們多一些交流,包括跟國外同行、國內同行多一些交流,多和以前的客戶進行交流,多了解整個產業下一步應該往哪個方向去走,到底能夠做些什麼。」丁健回答退位後做什麼的話依然在很多人耳邊回響。
不會再做管理者
丁健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出色的企業管理者,只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而已,在過去那4年的CEO生涯中,也完全是靠學習完成從技術向管理轉型的艱難過程的。「我不大會回到運營一個公司的角色上,應該說做投資一直是我的想法,我也會以投資人的方式關注行業內比較好的公司,和一些朋友、同行一起從事一些投資活動,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東西。」直到今天,當問起不做CEO,會做些什麼時,丁健的回答仍然沒有變。
見過丁健的人,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他不是那種活力四射的人。而很多人認為,丁健領導下的亞信對待股市過於保守。因為他們總是習慣將壞消息說得更壞一點,好消息卻相對比較保守。與丁健一塊創業的田溯寧,卻有著與他大不相同的性格。「我們倆共同點都屬於六十年代,有比較強的理想主義色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感覺,只是採取的方式並不完全一樣。相對來講,田總富有激情、而且有很強的感召力,很擅長和周邊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他做的事情我是做不了的。我不擅長跟人打交道,我喜歡想好了讓別人去實現溝通。」
丁健不怕寂寞。他說,即便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他也能生活得好好的,因為可以靜下心來思考。在坊間,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比喻:「車子在大路上前進,突然遇到一個大坑,丁健的第一判斷是停車、調頭,想辦法繞過去。而按田溯寧性格就會鼓動整個車隊的鬥志,大聲喊,沒有退路,沖!」
熟悉他們倆的人把他們的性格做了一個比較,說田溯寧的激情就像一支攪拌棒,能把一潭死水攪得浪潮澎湃;而丁健的理性就像一包凝固劑,不溫不火地就把激情固化成了行動和效益。他們在一起,是真正的黃金搭擋。
在製造中國百富榜的英國小伙胡潤看來,丁健與田溯寧一起,領導了一個行業,使這個行業從無到有,對無論是後進入此行業者還是後來與他們一樣創業者,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而他們都很年輕,可以說很了不起。「我的優點和缺點都差不多,優點是邏輯性分析性比較強,缺點也恰恰在於做事情過於理性,有的時候太冷靜。」看來,任何時候,最了解自己的人,永遠都只能是自己。
扎扎實實。在剛剛卸任亞信CEO職務專擔當亞信科技CEO的張醒生看來,董事長丁健用這4個字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而與丁健有過接觸的媒體記者對他的看法卻是,這人很好交流,沒有一丁點架子,有問必答,從不遮遮掩掩。丁健在美國時的同學,一位自稱為安普若的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態度顯然有點嘻嘻哈哈:「15年過去了,他長得比那會胖了許多,留美男生之中,長得比他還要寒磣的多得是。丁健其實長得還是可以的,就是那頭發得修理修理,裝扮也得與時俱進嘛。希望許戈輝在這方面能幫他做得更好。」
財富都在公司里
作為創業元老,丁健個人持有亞信15%的股份,《福布斯》據此計算,他的身價大概為0.8億美元。在2000年,他出售了2萬股股票,「那是迄今為止我唯一一次賣自己的股票。」「做這樣的決定也是聽從了個人理財顧問的建議,當時,個人理財顧問對我說,從市場的風險而言,個人財富集中於一點,風險會很大,沒有必要集中於一種股票,一定要分散風險,應該每季度賣一部分。」事實上,丁健的持股數為9.85%。
說到個人財富,丁健顯然也是一副大眾論調:「個人的所謂財富意義不大,我的財富與亞信的命運息息相關。我不關心自己的身價幾何,把亞信做成功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財富都在亞信公司里,個人財富少得可憐,你要看我家裡資產的話絕對是負值。」丁健說,財富唯一正面的是它也許能給你一種自由,人需要自由,而不能讓錢成為束縛你的東西。他相信財富不會影響他做事情的方式,因為他追求的並不是財富上的成功。
他進一步解釋,財富的影響應該有不同層次:第一個層次當然是生存,財富保證你基本的生活條件;第二個層次就是財富能夠給你帶來一種自由,使你能夠做你想做的事情、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別人來指揮。除此以外,財富帶來的都是負面作用。
從財富的角度說,他也許真的不算什麼富有,不管是美國的還是在中國的帳戶上,沒賣過多少股票,公司給他開的工資也不是很高,他本身也沒什麼現金。「我個人認為,財富這個東西看你自己怎麼去衡量,我覺得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希望擁有的每一分錢都能對自己的生活和周圍的人產生積極的影響。」
而談到生活狀態,丁健表現出一種極其滿足的樣子:「我過得很幸福,而且我覺得一直都是很幸福的。人的幸福,不說是阿Q精神,說知足常樂吧,我是比較看中過程而不是結果的。我覺得人活著每一天都需要充實度過,而不是白白浪費掉。不要像行屍走肉一樣,不知道自己每天到底想干什麼。有時候,你所追求的東西,其實不要總是把它想像得那麼偉大,總想著做一件巨大的事情,高估自己做的事對社會的影響。其實只要你做的事對得起自己就可以了。我覺得這樣踏實的狀態很好。」
「在生活上和消費上,我也是一個簡單的人,沒有什麼特別的娛樂愛好,最多就是打打檯球,除此之外還有睡覺,但那並不花費什麼。」然而,關於丁健的財富,坊間和網上卻流傳著兩個不同版本。在坊間傳言里,說法是丁健的前妻在與他的離婚糾葛中,得到了一個億。而在網上,一篇有些人認為是丁健前妻寫的一個貼子中提到:「我和丁健的離婚案終於以庭外和解落幕,我分得現金200萬元。律師給我打電話的時候還有些忿忿然,提出公司資產至少在6百萬,此外還有車子和房產等等。我只好反過來安慰他,我得的是現金,總比那些電腦辦公桌實在。」
不過,在文章中,她沒有說這200萬是人民幣還是美元。而在那篇貼子的後面,大家普遍同意一位網友的觀點:「且不管傳言的真假和哪種說法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丁健說自己沒有錢,開玩笑吧,誰會相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以前是亞信的員工,丁健很年輕的,40剛出頭而已,是中國20大富豪之一吧。以前亞信搞活動時,我見過他原來的太太和女兒。說實話,當時我很羨慕他的太太和女兒。」

㈧ 通信設備製造行業上市公司有哪些公司名稱和股票代碼是什麼

很多···你在交易軟體中找到板塊看證監會概念板塊··有通信製造的有000035 ,000063,000070,000547,000703,000909,002115,002151,002161,002188,002194,002231,002281,002296,002313很多了··我這一個個給你說很多你就按著我說的步驟找就好了。

㈨ 物聯網概念股票有哪些

繼海虹控股(9.22,0.17,1.88%)連續強勢上漲之後,昨日該板塊中的望遠谷、廈門信達(8.82,0.80,9.98%)、新大陸(9.47,0.86,9.99%)、大唐電信(10.96,0.50,4.78%)、東信和平(11.90,0.81,7.30%)等個股紛紛封死漲停 ,東方電子(5.08,0.18,3.67%)、福日電子(6.85,0.41,6.37%)、上海貝嶺(6.81,0.53,8.44%)等品種也居於漲幅榜前列。顯然「物聯網」概念已經開始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同。 物聯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感測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是RFID電子標簽技術。以簡單RFID系統為基礎,結合已有的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等,構築一個由大量聯網的閱讀器和無數移動的標簽組成的,比Internet更為龐大的物聯網成為RFID技術發展的趨勢。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預計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有專家預測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 從昨日強勢漲停的幾只物聯網個股看,其身上幾乎都有著射頻識別(RFID)的線索。如遠望谷(20.48,1.71,9.11%)是鐵路RFID行業領先企業,並一直用各種方式拓展在非鐵路領域的應用,在煙草、圖書館、軍事應用、物流零售、集裝箱等多個領域進行了嘗試;而廈門信達匯聰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廈門信達於2005年投資成立的控股子公司,注冊資本2400萬人民幣,是一家專注於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和推廣的高新技術企業;另外新大陸是國內唯一擁有核心技術的二維碼自動識別公司,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二維碼識別設備的公司。另外,作為國內智能電網領域的絕對龍頭企業,東方電子集團在物聯網的核心領域RFID產業實力強勁,具有正宗的「物聯網」概念。這些都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高宇飛) 物聯網概念股一覽: 二維碼和RFID領域:新大陸(000997)、遠望谷(002161)、廈門信達(000701)、上海貝嶺(600171)。 感測器領域:華東科技(000727)、長電科技(600584)。 TD-SCDMA晶元與SIM卡領域:大唐電信、東信和平(002017)。 傳輸網路及互聯網應用服務:海虹控股(000503)、浙大網新(600797)、廣電網路(600831)。 軟體:清華同方、中國軟體(600536)、浪潮軟體(600756)。 樓宇、小區智能化:延華智能(002178)。 衛星定位系統:北斗星通(002151)、大恆科技(600288)。 激光掃描器:大族激光(002008)、大恆科技、華工科技(000988)。 家用電器智能控制:拓邦電子(002139)。 (南方財富網個股頻道) (責任編輯:張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