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利歐股份投資理想獲利達90億元 預計明年1月底解除限售
財經網汽車訊利歐股份持有的理想股票預計明年1月底解除限售。
日前,利歐股份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持有理想汽車摺合ADS(美國存托股份)為3431.624萬股,投資成本為4.5億元。截止11月23日測算,公司持有理想汽車股票的市值約98億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利歐股份通過投資理想汽車,獲取的損益目前超過90億元。
美東時間11月23日,理想股價大幅上漲,收盤價為43.64美元/股,漲幅達14.48%,總市值約為364.98億美元。
理想今年7月30日在美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11.5美元/股,盤前市值97.24億美元。從上市到現在,理想的股價和市值已翻了近兩番。
利歐股份持有理想股票的限售期為180天,預計將於2021年1月底解除限售。針對解除限售後是否會將持有的理想股票進行交易,利歐股份表示,「公司非常看好理想汽車的發展前景。」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一般參與企業初始輪投資的投資者,其持有的投資公司的股票會有6個月鎖定期,後面減持也有相應要求。
天眼查顯示,利歐股份參與了理想汽車前身車和家A輪和A+輪融資,時間分別是2016年5月、2017年9月,兩輪融資合計金額14億元人民幣。利歐股份是上述兩輪融資的領投者。
不過11月初,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更。利歐股份、燦谷退出股東行列;董事樊錚、劉慶華從主要人員中退出;理想注冊資本由約4.33億元降至約3.44億元。
創始人李想持有車和家股權比例由61.50%升至77.56%。
銷量方面,理想汽車表示,理想ONE在10月上險數為3438輛,1-10月累計上險數為22160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為上市鋪路理想汽車股權再次變動
日前,我們從天眼查信息查詢得知,理想汽車的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11條股權出質信息,11位股東全部出質股權,質權人為北京羅克維爾斯科技有限公司。
對於理想汽車來說,零售中心僅僅負責產品展示,維修和保養服務均交給遠離市區的維修中心來完成。據官方介紹,理想體驗中心的平效比要優於蘋果的AppleStore,產品展示效率驚人地高。甚至,他們將零售中心的員工稱為「產品專家」,他們更注重於為客戶講解產品本身,這點和AppleStore更加相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理想汽車是全員持股嗎
不是。
理想汽車的普通員工不分配股票,只有高管會有少量股權。
理想汽車關聯公司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了工商變動,利歐股份、上海燦谷投資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顯示已經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表明利歐股份已經退出理想汽車。
❹ 車和家的投資人為什麼會轉讓股權
在車和家搭建VIE架構開始籌備海外上市之際,出現首例投資者轉讓其股權的事件。8月16日,在江蘇省國資委的官網上,出現了一則股權轉讓公告,常州武南新能源汽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南新能源」)轉讓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0.91%的股權,讓外界得以窺視車和家投資人的收益情況,這則公告也透露出了車和家的營收狀況。

武南新能源轉讓車和家0.91%股權的底價為9560.63萬元,對比其實際出資5000萬元,如果以底價成交,賬面收益1.91倍,一點也不高。可資對比的是,蔚來於2018年9月12日上市時,於2015年入場的早期投資者的賬面收益高達4-5倍。
❺ 理想汽車資本信息變更 11位股東出質全部股權
財經網汽車理想汽車新增股權出質信息,疑為上市鋪路。
天眼查信息顯示,理想汽車的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11條股權出質信息,11位股東全部出質股權,質權人為北京羅克維爾斯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羅克維爾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2月,注冊資本為10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由LeadingIdealHKLimited全資控股。
財經網汽車與理想汽車方面核實此事,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理想汽車開啟了多輪股權結構和注冊資本調整,疑是搭建VIE架構,為上市鋪路。
2019年8月,理想汽車股東、上市公司利歐股份發布公告稱,理想汽車擬搭建VIE架構並實施相關重組。重組完成後,理想汽車股東將通過持有開曼公司(Leading?Ideal?Inc.)的股份,間接持有理想汽車及其附屬公司權益。
2019年12月13日,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由9.15億元變更為約6.83億元,同時藍馳創投、梅花創投等多位股東退出。
2020年1月,據路透社報道,理想汽車已申請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籌資至少5億美元,最早於2020年上半年上市。
2020年2月和3月,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從約6.83億元增至約7.25億元,同時股東信息發生變更。
5月14日,該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注冊資本從約7.3億元減少至約4.3億元;趙天暘、趙永、王華東退出董事行列,並有18位投資人退出。此外,企業類型由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網汽車,此舉是為了優化整體組織架構。
據《晚點LatePost》6月24日報道,理想汽車即將獲得5.5億美元D輪融資,其中美團點評領投5億美元,李想跟投3000萬元,投後估值達到40.5億美元。利歐股份對此回復稱「相關交易正在進行中」,證實了此次融資的真實性。
中汽終端零售數據顯示,2020年1-5月理想ONE的銷量為7775輛,在中國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場中排名第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有了蔚來的前車之鑒,理想靠精打細算沖擊美股IPO
李想在湖畔大學的采訪中曾表示:
「一個城市有或沒有理想汽車門店,市場佔有率相差8倍,這意味著實體門店能大大提升汽車銷量,所以要進行渠道擴張。」
截至6月,理想全國門店數量僅有21家。從ONE的上險數據來看,深圳、上海、蘇州、杭州、成都等地,部分月份的數據已經超過了大車標桿漢蘭達。
顯然,理想ONE的競爭力是實打實的,但線下渠道的不足限制了其銷量的擴張。於是才有了前文提到的門店擴張計劃。
這也是為什麼理想拿著10.5億元的現金流,8%的單車毛利,半年破萬的交付成績,還要執意上市的原因。
不過,無數的前車之鑒告訴我們,市場擴張必然是伴隨著不可估計的風險。盡管李想至今仍保持著穩扎穩打的成績,下一步60家門店也不算過於誇張的目標,但是60家門店之後,還會有下一個60嗎?IPO之後與更龐大資本掛鉤的理想汽車,真的還能如此前這樣對方向把握精準嗎?這是李想需要持續思考的靈魂叩問。
李想的心中不只有「理想」,當然還會有「野心」,但是野心往往既可以是靈葯,也可以是毒葯,最終是精神煥發還是毒發攻心,還需三思斟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理想汽車成立新公司 或為提升零部件自主生產能力
財經網汽車訊??理想汽車成立新公司,車和家全資持股。
近日,據天眼查顯示,浙江理想汽車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沈亞楠,經營范圍包括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汽車零配件批發;汽車零配件零售;電機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該公司由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就成立新公司的目的和意義財經網汽車聯繫到理想汽車方面,對方表示,這屬於正常的企業運營動作。
招銀國際研究員白毅陽表示,理想此舉目前看不出來有什麼重大變化,應該就是個正常運營。從經營范圍來看,關注的是零部件方面,可能希望藉此舉加強零部件方面的把控。從其上險數據看,仍在小幅度環比增長,也比較符合預期。
另有行業人士認為,隨著交付量的提升,理想汽車此舉意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提高掌控力,並提升自主生產能力。
理想走向正軌?拆分利於管理
理想汽車始終保持在造車新勢力的頭部。
今年7月30日,理想汽車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I」,發行價格為每股11.5美元,高於此前的定價指導區間,總募資規模達到12.56億美元。
11月10日,理想汽車美股報收23.77美元,總市值達到198.8億美元。
此前在9月15日,理想汽車宣布王凱出任公司首席技術官(CTO),全面負責智能汽車相關技術的研發和量產工作,包括電子電氣架構、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平台化開發和LiOS實時操作系統等。
9月22日,理想與英偉達、德賽西威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目前,英偉達的L2級自動駕駛晶元市場佔有率還是相當可觀。賓士、沃爾沃、豐田、小鵬的部分量產車當中已經搭載英偉達的L2級自動駕駛晶元。有業內人士認為,短時間內英偉達在自動駕駛計算晶元領域仍會是領頭羊,在自動駕駛車輛、初創公司、測試公司、高精地圖領域保持著硬體上的優勢。
理想汽車在具備充足資金後開始補強自身智能化水準。
銷量方面,理想汽車近日宣布,理想ONE10月上險數為3438輛,1-10月累計上險數為22160輛,理想ONE連續兩個月成為中國新能源SUV銷量第一名,連續10個月成為新能源中大型SUV銷量第一名。
電動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認為,理想汽車目前發展比較穩定,成立新公司是類似蔚來汽車把換電業務拆分獨立出來是一樣的,這有利於公司的區別管理。另一方面拆分後可以獨立融資甚至上市,總的來說更有利於公司的運營和管理。
成立新公司加強零部件品控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11月6日消息,理想將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間的10469輛理想ONE電動汽車。
理想汽車發佈道歉信,並表示將嚴格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要求對出現問題隱患的車輛進行召回整改。
理想ONE此次召回是因為其車輛前懸架下擺臂球銷脫銷力設計存在缺陷,車輛受到碰撞沖擊時可能導致前懸架下擺臂球銷脫開,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操控,極端情況下會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對此張翔認為,理想汽車在美股上市,發展勢頭較好,銷量也穩步增長。目前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有召回消息,但銷量沒有受到很大影響。但理想汽車也為此有所警醒,成立新公司最大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控制零部件的質量,避免今後更多的問題出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股東退出致理想汽車注冊資本再降
今天你是股東,明天可能你就不是了,理由是變現、退出或其它,因此任何一個企業,都沒有永遠的股東。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近日就遭遇股東退出的「平常事
正是由於上述股東退出,致使創始人李想持有車和家股權比例由61.50%升至77.56%,樊錚、秦致等股東的持股比例也略有上升。
理想汽車股權變更並不是第一次。今年5月,車和家注冊資本從7.25億元降至4.33億元。李想當時股權比例從36.77%變更為61.50%。而最近這次的股權變更,使得理想汽車持股比例進一步擴大,達到77.56%,擁有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目前,上述股東退出的真實原因,理想汽車沒有向外界透露。市場有一些猜測,談到有可能是正常架構優化,有可能是股東轉換至開曼公司,也有可能是VC(風險投資)股東退出。但這些只是猜測,沒有準確的定論。
你認為理想汽車股東為何退出?可以在下方留言發表自己的個人看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造車新勢力登陸美股第二名,理想的IPO之路好走嗎
剛邁入2020年,新造車就向IPO發起沖擊。
李想和李斌,這一對同時從媒體行業出走到造車新勢力的兩人,身上有太多相同點。而在海外上市上,二人也是你追我趕。
作為造車新勢力第一股的蔚來,此前公布財報也顯示,2018年總收入為49.51億元,全年經營性虧損為95.96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收窄,但仍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和特斯拉早期面臨的盈利難題一樣,造車新勢力也將同樣將面臨長期虧損,而融資則成為了救命稻草。
但是隨著國內資本對於新能源投資的熱度消退,同時在補貼退坡和國六排放政策實施後連續5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造車新勢力獲得融資的難度更是加大,這將對他們原本就相對脆弱的資金鏈造成影響。登陸美股IPO也不失為一個吸納資金的辦法。
但是作為理想汽車來說,在蔚來之後登陸美股,或許並不是一個好時機。作為造車新勢力第一股的蔚來,在18年9月登陸美股之後,股價和市值可以用過山車來形容。
蔚來曾經創下股價最高13.8美元,市值超過140億美元的成績,但也在去年一度逼近1美元美股「退市紅線」,市值只有不到14億美元,接近10倍的市值縮水,也讓投資者對於登陸美股的造車新勢力更多的或許採取觀望的態度。
IPO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IPO固然對造車新勢力們可以起到「輸血」的作用,但能夠讓它們更好地活下去的關鍵,還是在於是否有著與之匹配的「造血」能力。而體現它們造血能力高低的衡量標准,還是得靠產品來說話。國產Model3都已經下探到30萬元以下的售價了,這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可並非太好的事情。
處於造車新勢力中第一梯隊的蔚來日子尚且不好過,而其他的新造車勢力則更不用說。更何況理想ONE在上市之初就曝出了頻繁故障,中信銀行不予批復貸款等負面消息,等待著理想汽車需要解決的事情還有很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❿ 理想汽車注冊資本再降 李想持股比例升至77.56%
財經網汽車訊理想汽車注冊資本從4.33億元降至3.44億元。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11月5日,理想汽車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更。
利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歐股份」)、上海燦谷投資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谷」)退出股東行列;董事樊錚、劉慶華從主要人員中退出;企業注冊資本由約4.33億元降至約3.44億元。
天眼查顯示,利歐股份主要參與了理想汽車A輪和A+輪融資,時間分別是2016年5月、2017年9月,兩輪融資合計金額14億元人民幣。燦谷則參與了理想汽車C輪融資,時間是在2019年8月,此次融資金額為5.3億美元。
對於理想汽車股權發生變更,一位證券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有多種可能。他指出,理想汽車赴美上市主體公司是注冊在開曼群島,如果是國內注冊資本變化,「有可能是正常架構優化,有可能是股東轉換至開曼公司,也有可能是VC(風險投資)股東退出。」
事實上,這不是理想汽車第一次發生注冊資本和股權變更。今年5月,車和家注冊資本從7.25億元降至4.33億元。李想當時股權比例從36.77%變更為61.50%。
另外,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受召回事件影響,理想汽車近期股價波動較大。
11月9日,理想汽車收盤價為26.46美元/股,下降5.8%,總市值約為221.3億美元。
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輛;1-10月,理想ONE已累計交付21852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