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范圍內的股市名稱,國別,指數有哪些
先把幾個重要的股指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道.瓊斯指數
全稱為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創始人查爾斯.道開始編制,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股票指數。
道.瓊斯指數的計算方法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價格之和/入選股票數量
道.瓊斯指數分為四組:第一組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第二組是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20種運輸業股票,其中8家鐵路運輸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4家公路貨運公司;第三組是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由1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組成;第四組是平均價格綜合指數,是從前三組中選取65種股票而得出。
目前的道.瓊斯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
(二)、標准普爾指數
由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用以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動的股票價格指數。標准普爾指數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編制,最初由233種股票組成,在1957年經過調整以後樣本數擴大到500種。S P500指數的計算方法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其基期並非確定的某一天,而是以1941—1943年這3年作為基期,基價為這3年的均價。
S P500指數包括的股票數量多,對美國股市的覆蓋面與代表性要高於道.瓊斯指數,且計算方法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能比道.瓊斯指數更精確的反映股票市場的變化,因此從投資角度講,S P500指數更具有參考價值。
(三)、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
由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從1996年6月開始編制,成分股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570種股票,具體包括工業類股票1093種,金融業股票223種,運輸業股票65種,公用事業股票189隻。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是以1965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點確定為50點,由紐約證券交易所沒半小時公布一次指數的變動情況。該指數雖然編制時間不長,但因為能全面及時地反映股票市場活動的綜合狀況,因而較受投資者歡迎。
(四)英國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
全稱為「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由英國《金融時報》編制發布,反映倫敦證券交易所工業和其他行業股票價格變動情況。該指數以1935年7月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點。
(五)日經股票價格指數
該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社從1950年9月開始編制並公布,用以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指數。日經指數按采樣數目的不同,分為兩類:一是日經225指數,包括225種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股票,樣本選定後原則上不再更改。另一類是日經500指數,從1982年1月4日開始編制,樣本股有500隻,並且每年4月份要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成交量、成交金額和市價總值等因素進行更換。
(六)香港恆生指數
由香港恆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發表,以在香港上市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分股,其中有4隻金融業股票、6隻公用事業股票、9隻房地產股票和14隻其他工商業股票。恆生指數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其計算方法是將33種股票按每天的收盤價格乘以各自的發行股數作為計算日的市值,在與基期的市值相比較以後,乘以100就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指數
2. 創投概念股票有哪些
創投概念股票有:
1.同方股份(600100)
公司是我國高科技企業的龍頭代表,其威視安防業務穩居世界前三位,並且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檢測設備供貨商。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公司至少有10家以上的子公司符合創業板的上市要求,有市場預期首批將有2-3家進入上市流程。而且公司旗下的創投企業也很多,包括同方創新投資(100%控股)、漢鴻投資(100%控股)等接近20多家創投企業。
2.錢江水利(600283)
公司控股子公司錢江矽谷,控股比例為80%,主要通過持股各類創業基金和產業基金進入股權投資領域。公司還持有浙江天堂矽谷創業投資集團27.90%的股權。其已形成醫葯化工、機電一體化、再生資源開發和利用等三大投資領域的優勢。
3.張江高科(600895)
憑借地主之利,通過參股優質的高科技中小企業,公司已經形成了集成電路、軟體、生物醫葯三大主導產業並延伸出金融服務的模式,為其帶來可持續的收入。目前公司主要控股11家子公司,開展創投業務的子公司有4家,其中,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區開發有限公司2008年貢獻凈利潤近2億元。該股上升空間被打開。
4.杉杉股份(600884)
具備新能源和創投兩大題材。公司是國內最大規模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綜合供應商,其主導產品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CMS項目是國家「863」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項目,被列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工程項目,技術與市場佔有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同時,公司與上海杉杉新材料研究院共同投資組建寧波杉杉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創業投資業務。
5.華銀電力(600744)
湖南省最大的發電企業,在大唐集團入主後,公司積極在新能源領域布局,並已申報國家節能備選項目,而且公司還與大股東大唐集團一起和法國電力公司簽定了湖南大唐銀核電項目諒解備忘錄。公司還參股清華科技創業投資公司5%的股權,具有正宗創投概念。
6.天茂集團(000627)
公司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甲醇生產企業,近期公司大力挺進新能源化工領域,以煤制甲醇、二甲醚為主,打造出一條新型能源產業鏈。在參股創投方面,公司持有上海益科創業投資31%股權和清華紫光科技創新投資8%股權。尤其後者致力於高成長企業培育和高科技項目孵化。
7.亞星客車(600213)
公司主營客車、特種車、農用車、專用車和汽車零部件。亞星商用車中與客車核心業務相關的有效資源和優質生產要素有望整合進入公司。而且,公司投資天驕科技創業有限公司1億元。另外,公司收購復星實業持有的金瑞四方醫葯科技投資公司全部股權,質地優良,有望成為公司後期利潤增長點。
8.路橋建設(600263)
公司以公路、橋梁、機場、港口等土木工程建設為主業,經營實力強。公司還投資 2400萬元持有清華紫光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國有法人股2000萬股,占該公司的8%股份。另外,中交建在未來將回歸A股,也為路橋建設提供不小題材。雖然公司有近2億股限售股本周一上市流通,但並沒有產生負面影響。
9.常山股份(000158)
公司直接參股包括石家莊商行在內的金融企業,同時出資2400萬元持有8%股份的清華紫光科技創新投資公司,專業致力於高成長企業培育和高科技項目孵化,因此,其創投題材亦較突出。該股正從前期底部逐步回升,增量資金介入比較踴躍,目前短期技術指標運行和股價上漲態勢良好。
3. 誰會在未來建核電站:缺資源的大國和想造核武的國家
主要看法:
1、未來全球的核電站數量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歐美在不斷減少, 中國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的核電站量會增加。修建核電站的國家主要是那些想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因為從近20年的數據來看, 核電的建設成本非常高昂。(前幾年中國的二代半核電站建設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2、中國的核電發展策略從以前的國內AP1000為主, 出口華龍一號為主,已經調整為以華龍一號作為核電建設的主要技術。
3、目前海外在建的核電站,大多都是俄羅斯的技術。 俄羅斯的核電站最好的一個樣本是中國的田灣核電站。給俄羅斯帶來了很多訂單。
4、未來的核電競爭, 會是俄羅斯技術和中國技術之爭。
因為目標客戶都是那些想擁有核武器的第三世界國家。中國的優勢在於信貸和低成本。俄羅斯在於成熟的技術和一體化的技術, 包括核燃料, 乏燃料處理等。
1、目前全球的核電情況:
全球核電規模過去25年幾乎無變化。從2010年到2015年一共有34個新啟用的機組,在同樣的階段,有33個機組關閉了,也就是說啟用和關閉總體是平衡的。從90年代到現在,全球核電裝機數量幾乎是沒有太多的變化。
美國從1996年就沒有新建機組,機組數量保持穩定。歐盟有一些新建的機組,但數量非常小,同期關閉的機組卻是非常多的。
日本的反應堆直到90年代末一直是上升的一個趨勢,然後又保持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到福島事件之後就大幅度地關停了。現在43個核電站只有三個在運行。
大多數的核電發電來自於少數的幾個國家,如法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加起來就佔到全球核電總發電量的一半;法國一家就佔到了歐盟整個核電發電量的一半。
簡言之,核電發電量從國家分布來說是高度集中的,可以說前五名基本佔到全球整個核電發電量的三分之二。
核電站這么多年發展緩慢的原因, 個人覺得主要的原因在於第一是核安全的隱患, 以及經濟上的不可行。
在核能行業經常提到的就是核電廠建設成本很高,但是運行成本很低,這種說法可能已經終結了,隨著時間的增加,比如說原材料的變化,還有市場的一些波動,還有人員工資的變化,事實上它的生產成本巨大的增加了。
競爭者降低了成本,核電成本增加了。 比如EPR的三台機組以及中國的AP1000機組的3倍超支。
具體到一個項目,英國的欣克利角核電站t也有很多問題,目前還沒有任何商業合同,但是也已經有了一個融資的機制,政府之間、行業之間已經簽了一個融資的協議書,那麼它有可能會帶來一個潛在的商業合同。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英、法之間在10月份簽了這個協議之後,投資銀行給自己客戶的建議是賣出他們持有法電的股份,因為他們認為是有風險的投資,法電的員工股東聯合會把這個稱作是一個可預見的金融災難,他們要求法電的管理層要從這個項目退出來,這是前所未見的。
2、核電的三代技術
目前的三代技術, 一共有5個。美國AP1000,法國EPR,俄羅斯ASE2006, 中國華龍一號和CAP1400. 現在正式發電的只有 俄羅斯的ASE2006. 一共四台運行。
AP1000. 目前只有四台機組在建設中,都在中國。 三門兩台加海陽兩台。現在預算超支3倍以上, 拖期已經2年多了。 起碼還要一年多才能建成。
ERP全球三台。芬蘭,法國已建中國台山核電站。台山是最晚建設的,現在超支3倍。拖期兩年了。
華龍一號是中國新推的技術。 國內去年批准4台建設, 福清兩台和防城港兩台。同時准備推銷到巴基斯坦, 阿根廷以及英國等。
CAP1400是中國准備消化吸收AP1000後, 放大40%。 從而形成自己的標准。 原來准備在山東石島灣建設第一台實驗機組。 但是AP1000的嚴重滯後 , 自己感覺CAP的前景很渺茫。
俄羅斯的三代機組已經有4台在俄羅斯建成。 現在同時還在建設8台。 在芬蘭等國也開始建設。
3、中國的核電發展現狀
全球核電的增長主要來自中國。2006年到2015年,全球一共有75個核電機組投建,其中39個來自於中國。從2010年到2015年一共有34個新啟用的機組,其中有20個在中國。
目前在建總共62個,中國的所佔的比例最大,可以說是有壓倒性的絕對優勢。俄羅斯目前總共有8個在建。2015年中國已經核准了8台核電機組。根據相關規劃和測算,未來五年,中國每年開工的核電機組可能在6—8台。
中國以前的推廣技術是國內以AP1000為主, 出口以華龍一號為輔。 AP1000技術主要滿足國內市場建設和需求,華龍一號則代表中國核電(601985,股吧)出口國外。
AP1000是美國西屋公司研發的一種先進的「非能動型壓水堆核電技術」。該技術在理論上被稱為國際上最先進的核電技術之一,由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負責消化和吸收,且多次被核電決策層確認為日後中國主流的核電技術路線。
中國對於AP1000傾注了很大的希望。 希望消化吸收以後, 形成自己的CAP1400技術。
所以在2007年,一下子就開了四台核電機組。 三門2台和海陽2台。 但由於P1000主泵一直都不合格,致使三門一號核電機組如今已經延期3年,超支3倍以上。
AP1000技術主要目標工程包括:海陽核電廠1-2號機組、三門核電廠1-2號機組、紅沿河核電廠二期項目5-6號機組、三門核電廠二期項目、海陽核電廠二期項目、徐大堡核電廠一期項目以及陸豐核電廠一期項目等。
鑒中廣核1000 和 EPR遇到的問題,中國的技術路線似乎也發生了變化。去年批準的8台核電站, 四台是華龍一號, 兩台是中核的二代半技術, 兩台是 中廣核的二代半技術。 華龍一號的技術是從這兩種機組技術升級而來。
選用華龍技術的原因可能有幾個方面, 第一是華龍一號是自己的技術, 國產化率在80%以上。 第二是 AP1000和 EPR的成本控制存在問題。 第三是要把核電機組推向全球, 一定要有一個堅實的國內市場。
4、誰會在未來建核電站
核電站未來的建造方不外乎兩類。一個是中國, 印度這樣的缺資源的大國。 一種就是想建造核武器的國家。
資源短缺的國家, 對核電的成本有要求。因為對這些國家來說, 核電面臨著火電和燃氣發電能源的競爭。
中國希望能通過大規模的建設核電站, 進而形成自己的產業鏈和技術。使得核電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然後藉助中國的資本優勢和技術優勢, 行程一個強有力的高端製造。
而對於想製造核武器的國家。 成本有的時候不是他們核心考慮的問題。 這個時候, 可靠性和建造周期, 會是他們的重點選擇。只有你有了核電站, 才能進口核燃料。而通過離心機, 很容易把8%的核燃料提純到武器級。
目前大力建設核電站的有中國, 俄羅斯, 印度, 南非, 伊朗,阿根廷, 巴基斯坦甚至沙特也想建設。
5、中國在海外的核電拓展
目前中廣核參與了羅馬尼亞的核電站建設。 選用的是加拿大的重水反應堆技術。 但是除了核心設備以外, 國產化率相當的高。 所以只有沒有政治風險, 風險不會太大。
中廣核在應該欣克利角的核電項目, 則充滿了非常大的風險。選用法電的EPR技術。法電又是大股東。法電自身的實力, 根本不足以撬動這個項目。 同時, 法電的市值和這個項目需所需要的資金相比也非常小。
當這個協議2015年十月簽訂的時候, 所有的分析師都建議拋售法國電力的股票。 同時法國電力的員工也抗議該協議的通過。
中國在巴基斯坦, 阿根廷也拿到了核電的項目。
6、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
目前,隨著國內用電量的下滑, 核電的發電和電價都受到沖擊。陽江核電站應該去年底就商業發電。但是用電需求一直沒有上來。 所以到現在都還沒有發電。 同時,據說電價需要下調。
同時, 台山核電站和 三門核電站, 對於兩家上市公司, 中廣核和中核來說, 都不是什麼太好的消息。
但是大規模的建設核電站, 對設備製造商是一個很大的利好。尤其是那些核電設備收入佔比比較大的公司。
5月18日,阿爾法工場將組織資深投資人和行業大牛,前往秦山核電站進行調研及學習。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安全運行25年,也是目前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阿爾法工場
4. 歐洲主要股市名稱
一般將以下三個視為歐洲主要股市:英國股市,德國股市,法國股市
代表性的股市指數是:德國DAX3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法國CAC40指數
這些股市指數行情都可以在英為財情上找到:環球股指代表了整個股市的股價表現和走勢。
各只股票行情也可以在歐洲股市網頁鏈接頁面查詢。
5. 巴菲特概念是什麼意思
巴菲特概念股指巴菲特根據自己的計算與推測,購買的股票。雖然在短期之內不能顯現出來收益的情況,可是在長期卻有效果。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似乎破了他的投資第一戒律:絕對不要投資你不了解其業務的公司。即使是在網路股泡沫最厲害的1999年到2000年,巴菲特一股高科技也不買。比亞迪的電池、手機和電動汽車業務,可以說是復雜難懂的高科技,巴菲特承認他對這三種業務根本不懂,為什麼他還會破戒投資呢?
因為他最信任的兩位合作夥伴芒格和索科爾的推薦,而他倆對這些業務非常了解。巴菲特認為芒格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芒格十分苛刻,從不輕易稱贊任何一個人。而芒格說比亞迪的CEO王傳福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結合體,在解決技術問題上像愛迪生,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上像韋爾奇。於是他讓中美能源董事長索科爾專門到中國考察比亞迪。考察之後,三個人研究後一致看好,決定投資2.3億美元購買比亞迪10%的股份。盡管投資規模不大,但他們卻認為這是一個大買賣,因為他們認為比亞迪正在努力通過製造銷售電動汽車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
其實巴菲特投資比亞迪,並沒有破戒,他真正的投資原因只有一個:新能源。巴菲特對能源業務不但十分了解,而且已經大規模投資。
伯克希爾擁有中美能源84.7%的股份。中美能源有多家電力公司,發電能力1.8萬兆瓦,服務美國和英國620萬電力用戶。
2008年巴菲特旗下能源業務的資產總規模為416億美元,占公司總資產近1/6,銷售利潤近30億美元。巴菲特十分看好以能源為主的公用事業:「查理和我對我們的公用事業生意十分樂觀,去年盈利創下歷史紀錄,未來前景會更加可觀。」
而投資比亞迪,將讓巴菲特在上游發電業務的優勢向下游充電業務拓展,讓巴菲特的能源業務未來前景更加可觀。
如同燃油汽車的銷售依賴於加油站網路的完善程度,比亞迪雙模電動汽車的銷售依賴於一個地區充電站網路的完善程度。電動車沒有大量的充電站支持,就如現在汽車沒有大量的加油站支持一樣,根本不可能大面積推廣。但充電站的建設不是由企業說了算,涉及的部門多、利益多,協調時間也長。
王傳福表示,選擇與中美能源長期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美能源在全美廣泛的能源網路和電力輸送網路能幫助比亞迪將來在美國進行電動車充電站設施的建設:「比亞迪本身也非常想尋找一個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特別是在美國。電動車的商業化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在北美依託於巴菲特和其企業的聲望,加上中美能源的幫助,比亞迪能更快地實現這個夢想。」
巴菲特的做法不是淘金,而是賣水給淘金的人。中美能源董事長索科爾的話更值得深思:更令我們感興趣的是比亞迪的快速充電技術,這些技術不但可以應用於電動汽車,也可以應用於風能、太陽能方面,在未來的環保領域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比亞迪未來最賺錢的不是賣車,而是賣快速充電電池。對於巴菲特而言,最賺錢的不是車,也不是電池,而是充電站網路。通過比亞迪率先推出可商用的電動車,率先在全美建成充電站網路,像現在在全美擁有加油站網路的石油公司占據壟斷性網路優勢。未來要充電的並不止比亞迪的電動車。今年3月美國總統簽署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把電動車作為減少對國外石油依賴拯救汽車產業的一張王牌。用於電動車技術開發生產和鼓勵消費的政府資金高達141億美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如果相當大部分電動車在中美能源的充電站充電,將會給巴菲特賺多少錢?怪不得巴菲特說買入比亞迪是個大買賣,金額暫時不大,但長遠意義重大。
其實巴菲特在新能源上的布局中比亞迪只是一枚小棋子而已。中美能源正在巨資拓展風能發電業務:「中美能源風能發電占總發電量的比率已經從零上升到了20%。僅2008年中美能源就在發展風能上投入了18億美元。今天它已成為全美最大的風能發電公司。」
巴菲特還買入CEG和NRG兩只能源股,這兩家公司都在核電等新能源相關業務有巨大優勢。
巴菲特持股CEG市值5億美元。CEG是美國最大的電力公司,約有110萬電力用戶及57萬天然氣用戶,還在美國成功運營著3座核電站。2008年9月巴菲特宣布中美能源控股公司與CEG達成協議將出資10億美元以每股26.5美元的價格收購。後來12月CEG同意法國電力公司以每股45美元收購50%股份,於是中美能源獲得高額補償,投資10億美元卻收回21億美元。
巴菲特持股NRG市值1.68億美元。NRG擁有44座發電站,主要集中在美國,生產能力24000兆瓦,在潔煤電廠上取得了很大優勢,2007年獲得了全球能源界最高榮譽普氏能源大獎。公司計劃未來10年耗資160億美元,建造一批「對環境負責任」的潔煤電廠。另外NRG將建立美國30年來首個申請獲批的超級核電站,將佔NRG發電總量的44%。
與那些只追逐概念的人不同,巴菲特投資新能源的方法是,投資那些在傳統能源業務上有巨大市場份額同時積極拓展新能源業務的能源公司。新能源業務可以藉助原來的渠道迅速大量銷售,新舊能源業務互相促進,巴菲特既可以依靠傳統能源業務取得穩定的收益,又可以通過新能源業務獲得未來巨大的成長性,攻守兼備。其實比亞迪的手機電池、傳統汽車業務相當出色,正是這些傳統業務給了公司投資電動車的渠道、資金、技術支撐,也給了巴菲特很大的投資信心。
6. 求企業的工資獎金和股東利潤分成的簡單分配方案.
當前,我國企業正面臨著與國內外各種經濟成分尤其是國外大公司展開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激烈競爭的嚴峻態勢,迫切要求加快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制度改革步伐,建立有效的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
法國國有獨資、控股以及參股的國有企業分布廣泛,幾乎涉及所有重要產業部門和行業,仍然是法國政府幹預經濟的重要工具。法國國有企業是政府公共部門的一部分,由政府各部門直接管理。在國有企業中有一部分經營者和員工仍保持著公務員身份,但所佔比例逐漸減少。近年來由於經營困難,法國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進程加快。2003年4月,法國政府在財政經濟部下新成立了扮演國有股「股東」角色、協調國有資產轉讓等事務的國資署。與中國不同的是,法國成立的國資署並不是一個代表國家來統一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實行「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的機構,而且層次較低,隸屬於財政經濟部。而財政經濟部具有財政預算、投資、經濟結構調整等多項職能,是政府部門中權利很大的一個部,部長通常是內閣顯赫人物,能夠協調別的政府部門,涉及國有企業的大部分出資職能由該部履行。
法國國有企業經營者的薪酬,由財政經濟部和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一起決定。基本特點:一是政府將國有企業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競爭性公司,考慮到人才競爭的因素,薪酬水平原則上向私營企業看齊,但實際上仍低於市場水平;另一類是具有公用性、壟斷性的公司,工資水平直接參考公務員體系而不考慮市場因素。二是只決定一把手的工資,包括董事長和總裁;實行CEO制度的就只管一人如法國電力公司(EDF)。副職收入一般比一把手低20%—30%。三是派往不同行業的不同企業的經營者,基本工資代表崗位,不與企業的規模、利潤情況掛鉤,因此基本工資差距不大。四是根據下達指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和企業的經濟效益,考核後進行獎勵;獎金方案一般是根據實現利潤的一個百分比來確定。但由於獎金數量不同,不同企業經營者之間收入差距拉大,如法國電力公司和法國鐵路公司兩個CEO之間收入差距就很大。五是經營者的選用方式直接影響薪酬水平。從市場上聘用的非公務員身份的經營者,薪酬水平參考市場價位確定。公務員身份的經營者,基本工資由政府確定,總體薪酬水平要參考前任經營者,不能超過太多。六是經營者工資支出與一般員工一樣,從企業工資總額中支出,最後由企業支付。
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水平通常是同級別公務員工資的2—3倍,是本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10倍。但目前私營企業經營者平均收入水平是國有企業經營者的1—6倍。
根據國有股份所佔比例情況,在經營者薪酬決定機制上有所不同。國有獨資、絕對控股的公司,是由各公司董事會將經營者工資預算分別報送財政經濟部長和行業主管部長(如法國鐵路公司就要報送交通部長)審批,所報送的方案主要是獎金的分配方案;財政經濟部預算司要用幾個月時間進行分析審核,部長也可能做一些修改;兩位部長如果意見一致,獎金方案就交企業執行,否則要提交內閣總理決定。國有相對控股、參股的公司,董事會中往往有財政經濟部和有關主管部門派出的董事,由他們將政府的意見帶到董事會上參加表決。此時,最終決定權在董事會。法國的公司包括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普遍採用的基本薪酬制度一般為:
1.總體上的適用於每一位員工的薪酬制度。包括:(1)利潤分配計劃。每年的公司利潤分配中,在支付給股東的股利部分後要留一部分在員工中再分配。這部分利潤是讓員工工資基本保持每年約3%增長的保障。(2)總體獎勵計劃。根據公司財務表現(如銷售收入、現金流等)和集體工作表現(如勞動生產率、事故率等),促進員工工資年均2%的再增長。(3)基金或儲備金計劃。如果員工投入1元錢,公司就在其名下相應投入此金的50%、100%或者200%,以鼓勵員工儲蓄,用於購買公司股票或退休後生活。
2.涉及個人的薪酬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工資和獎金。基本工資相對固定,視效益情況年度適當增加;獎金則針對個人工作表現,主要適用於公司管理層。
3.退休金制度。包括適用於所有員工的強制性退休計劃和主要適用於管理層的較豐厚的公司退休計劃。
英法兩國對企業經營者職務消費,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有一條不成文的慣例,就是公務費用必須用於工作職責而不是別的方面,不得挪用更不得私用。經營者一旦被發現利用公款進行不適宜的消費,馬上就會被炒掉。公司審計部門對包括CEO的公司人員職務消費情況進行管理監督,政府稅務部門也要查賬,發現各項支出挪作別用則會進行沒收。
法國的實踐表明,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問題是很復雜的,涉及諸多因素,絕不能單純就薪酬談薪酬。薪酬制度往往隨著整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進程而不斷變化,隨著國情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個性化特點。對照法國情況可以發現,不同的市場經濟國家,公司治理文化甚至政治理念不同,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和所發揮的作用不同,社會一般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不同,所面臨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不同,表現在企業經營者薪酬理論和實踐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區別。因此,一方面我們應當學習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制度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操作經驗,幫助我們開闊思路、有所借鑒;另一方面在建立和完善我國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制度時,必須從我國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絕不能斷章取義,盲目照搬西方國家的做法。
我國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目前市場機制還不是很健全;我國的國有企業,仍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這就是我國與英法兩國國情最大的不同。一方面,我國國有企業經營者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一段時期以來嚴重滯後於企業發展和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國職業經理人市場尚未形成,傳統文化心理中平均主義思想濃厚,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社會一般生活水平較低,處理好國企經營者與一般職工的收入分配關系,維護社會穩定,也是我們推進經營者薪酬制度改革必須考慮的現實問題。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正面臨著與國內外各種經濟成分尤其是國外大公司展開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激烈競爭的嚴峻態勢,迫切要求加快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制度改革步伐,建立有效的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國資委成立後,初步實現了出資人到位,對所監管企業負責人的薪酬依法履行管理職能,為推進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制度改革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特別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股份制是實現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的改革將帶給經營者薪酬制度改革新的機遇。我們應該以更大的改革決心和勇氣,在兼顧國家、企業職工和經營者利益前提下,積極穩妥地加快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制度改革步伐。
具體建議是:1.不斷完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在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的同時,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與薪酬獎懲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促進企業做強做大。要針對不同行業、企業的特點,重視經營者個人的績效表現,形成更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2.不失時機地推動經營者薪酬制度的改革。以年薪制起步,先將經營者薪酬規范起來。在此基礎上,借鑒英法兩國區分競爭性企業和壟斷性企業、前者薪酬水平高於後者的做法,實行分類管理,分別指導,逐步建立適應企業特點的多樣化薪酬制度。在有條件的企業進行股票期權等中長期激勵改革試點,最終在中央企業全面建立起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國企經營者薪酬制度。3.深入研究國企經營者人力資本價值,探討其與企業實現利潤、企業人工成本、與企業一般員工收入水平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考察國外相關經驗,搜集、分析國內「三資」企業、民營企業經營者薪酬水平數據,逐步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國企經營者職位分類和薪酬價位體系。4.借鑒並貫徹全面薪酬理念,規范經營者職位消費,建立針對經營者的福利保障制度。一方面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研究制定規范企業經營者職位消費的操作辦法,加強信息披露,實現公眾監督,將經營者年薪收入及職位消費情況通過職代會、股東大會等民主形式在一定范圍內公開,使經營者收入進一步規范化、透明化。另一方面,要重視並切實抓好針對經營者的醫療、養老等保障性政策規范化、制度化,根據企業不同情況,採取多種形式,解決好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後顧之憂。5.注意藉助社會專業領域專家力量,發揮中介咨詢機構的作用。英國由政府指定社會知名人士和專家組成行業工資審核委員會、法國國資署與中介咨詢機構合作加強經營者薪酬管理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建議盡快成立由全國知名專家學者、薪酬專業研究咨詢機構、政府有關部門專業人士等組成的專家支持系統,為國資委開展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和薪酬管理提供決策支持。
7. 財務狀況好的企業傾向於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籌資
(1)開展好商品經營
開展好商品經營,加速資金周轉,向市場要資金 通過資本循環積累自有資金,讓資本最大地增值,這是企業最基礎、最根本的籌資渠道。要搞好商品經營的資本循環,必須從市場需求的實際出發,重點抓好從商品資本到貨幣資本的「驚險的一跳」。其中,資金積累的關鍵,一是在於附加值的大小,重點是提高科技附加值,銷售附加值與名牌附加值;一是在於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周轉次數。 企業通過商品經營的資本循環,可以從生產成本中提取科技發展基金與折舊基金以用於企業的發展,尤其是科技發展基金可達銷售額的1%以上,是企業經營良性循環的根本保證,還可以從利潤中提取生產發展基金,或用於擴大再生產,或補充流動資金的不足。
(2)國家財政投入籌資
對於國家或地方的重點建設項目,可以申請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投資,通過國有資本金的形式投入企業。對於過去「撥改貸」政策時期的國家財政貸款,在符合當前政策的前提下,也可申請實現「貸改投」,轉為國有資本金。 根據國家的宏觀政策,政府財政中還有種種重點科技項目貸款、支農貸款、扶貧貸款、環境治理貸款等低息或貼息貸款,也是符合項目條件的企業可爭取的籌資渠道。
(3)銀行貸款籌資
銀行是經營貨幣資金的企業。馬克思認為銀行是買賣錢的特殊的商店,利率是資金的價格,企業以利息為代價向銀行購買在有限時間內的資金支配權。商業銀行只能向那些有保證能按時還本付息的人或法人出售資金的支配權。 銀行貸款籌資是當前企業籌資的主要渠道之一。銀行貸款以貸款是否需要擔保為標准,可分為信用貸款與抵押貸款。信用貸款主要憑借款企業或擔保人的信譽,沒有實物擔保,只能用於真有良好信譽的優秀企業;抵押貸款則是由借款企業提供一定的固定資產抵押、證券抵押來作為抵押品,也有少數情況可用名牌商標的無形資產價值進行抵押,如果借款方違約,不能如期歸還貸款,則可拍賣商標權進行還貸。 銀行貸款還有短期、中期與長期貸款之分,利率各不相同,企業須據貸款的用途與期限,選擇恰當的貸款種類。
(4)吸收股份,發行股票籌資
隨著社會化的大生產的發展與企業實行多元化產權的改制需要,在進行企業產權重組的同時通過吸收股份籌資,正越來越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一種主要方式。吸收股份籌資,主要是組織公司制企業時,向社會法人的定向募集股份,以及向本企業職工按改制的要求實施職工持股。對少數獲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股票上市公司,則還可通過股票上市,向社會公眾募集股份。在轉換企業的體制、機制的同時,通過股份與股票運作也實現了籌資。 發行股票可以籌措社會資金,並分散企業風險,但股票也決不是如某些經營者誤認為的「不要還本付息的長期資金」。發行股票是向社會公眾交出一部份企業資產所有權,同時也意味著公眾擁有的所有權、收益權與對企業經營的公開監督。如果企業經營不理想,社會小股民雖然沒有對經營者的足夠的投票否決權,但他們可以拋出股票,「用腳來投票」,使企業的產權價格迅速下跌。
(5)發行企業債券籌資
對於市場信譽較好、現有負債比率較低、企業資產控制權又較重要,不可輕易發行股票,而且銷售額與盈利情況相對穩定,增加資本可以大幅度增加盈利的企業,可選擇申請發行債券來開展社會籌資。但發行債券也必增加企業的負債率與經營風險,因此需要慎重決策,並作好到期還本付息的計劃。 債券發行按償還期限可分為短期(l年以內)與中長期(l年以上)兩種;按照能否轉換為本企業股票可分為單純債券與可轉換債券兩種;按償還方式可分為分期償還式債券、通知償還式債券與每年提存一部分償債基金、到期一次償付式債券三種;按有無擔保可分為有擔保企業債券與無擔保企業債券兩種。企業應從實際出發,慎重決策。
(6)企業利用外資籌資
企業利用外資籌資不僅指貨幣資金籌資,也包括設備、原材料等有形資產籌資與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籌資。由於利用外資是一種跨國境的經濟行為,受外資政策、國家間政治關系、不同的文化傳統及國際金融狀況、外匯波動的影響均較大,因而須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按積極、合理、有效的原則開展。 利用外資包括利用國際性組織、外國政府、外國社團、外國企業與外國個人的資金。 外資的直接投資方式,主要有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合作開發等方式。合資經營是中外企業雙方按股份實行的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合作經營是中外企業雙方實行優勢互補的投資合資,但不按比例折成股權,憑雙方同意的合作合同分配利潤與分別承擔一定的權利、義務與風險,可以聯合經營,也可以委託我方經營,在合作期滿後全部財產無條件歸中方企業所有;合作開發是由中外合作者通過合作開發合同來共同進行風險大、投資多的資源開發,例如海上石油資源勘探開發等,一般在勘探階段由外方投資並承擔風險,開發階段由雙方共同投資,中方用開發收入還本付息。 外資的間接投資方式,主要有外國商業銀行貸款、發行國際債券、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政府間技術經濟援助貸款、出口信貸及補償貿易等方式。間接利用外資一般不涉及企業所有權與控制權喪失的問題,但需要用外匯還本付息,故除了一些優惠貸款外,可能有較大的風險。出口信貸則是由中方進口商品、設備而引進的外資,一種是賣方信貸,是賣方以允許延期付款的方式向買方(中方)提供的信貸,中方除先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外,其餘貸款在全部交貨或設備投產後陸續償還,賣方貸款的利息與管理費也列入貨價內;一種是買方信貸,是賣方(外方)往來銀行直接向買方(中方)往來銀行提供的信貸,在每次交貨時分期支付。補償貿易則是中方以賒購的形式引進外方的設備與技術,待項目建成投產後,用該項目所生產的產品來償付引進費用的本息,或是用中外雙方商定的其他商品來還本付息,而不是用現匯來還本付息。 以上各種利用外資的方式各有利弊,各有其適應的情況,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選用適當的方式。
(7)租賃籌資
租賃籌資是企業作為承租人,根據與出租人簽訂的租賃契約,付出一定的租金,來獲得在規定時期內租賃物的使用權或經營權的一種籌資方式。 租賃籌資分對生產設備的租賃籌資與對企業的租賃籌資兩類。對生產設備的租賃籌資又分為融資租賃方式與服務性租賃方式兩種。 融資租賃是一種世界性的現代融資手段,在國外已十分普遍。融資租賃以專業性的租賃公司為出租人,租賃公司按承租企業的要求,由租賃公司向銀行貸款,再從國外或國內購入承租企業選定的新設備,並租賃給承租企業使用。租賃公司一般先收設備價款的15%-20%作定金,其餘租金則在設備投產後按月分期收取,承租企業所交的租金內容則包括設備的價款,租賃公司應取的利潤及租賃公司貸款所付的利息三部分。一般設備在3-5年內交清,大型設備可10年交清。在租金交清之前,所租設備的所有權屬租賃公司,而所租設備的使用權歸承租公司;在租金全部付清後,租賃公司出具產權轉移證書,把設備的所有權讓渡給承租企業。這種將「融資」與「融物」結合起來的租賃方式,其形象化的表述就是「借雞下蛋,以蛋還錢,最終得雞」。融資租賃方式使承租企業不必依靠貸款籌資,依託具有直接進口能力與經驗的租賃公司便能很方便地獲得所需的設備,並減少風險損失。對企業來說,無疑是開拓了一條「小錢辦大事,零錢辦整事,暫時沒錢也能辦好事」的融資融物的途徑。例如我國在近15年來,僅民航系統企業就以融資租賃方式獲得了價值120多億美元的大型民航客機,使我國的民航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中國重汽財務公司自1993年以來,對國內欲購中國重汽集團生產的「斯太爾」及「紅岩』牌重型汽車,但無力融資的企業實施了融資租賃,不到4年便累計融資租賃銷售16億元,使生產企業、承租企業與租賃企業均各受益。融資租賃方式健康發展的關鍵在於承租企業必須決策正確,所租賃的設備迅見效益,並加強融資租賃業的法律、法規建設,這才能杜絕「欠租」現象,確保租賃信譽。 作為融資租賃的另一種形式,返租式租賃則是承租企業將自己已有的重大設備出售給租賃公司,再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租回而繼續使用。這實質上是以暫時出讓設備的所有權而獲得一筆急需的資金,同時保留設備的使用權。 生產設備的服務性租賃方式則是承租企業向租賃公司臨時租用一些短期使用的通用型機械或車輛,用租金換取一定時間內的設備使用權,而由租賃公司承擔設備的維修保養服務及設備的過時風險。其租金一般比融資租賃高,適於臨時短期使用情況。 對企業的租賃籌資是對出租企業實現所有權與經營的分離,由承租者通過交納租金而取得出租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的企業資產使用權與經營權的一種籌資方式。由此籌得的是出租企業的全部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企業的出租與租賃過程一般宜採取招投標的方式進行。通過企業出租,出租方可以盤活經營不善的閑置企業資產,獲得租金並解決員工的就業問題;承租方則可以籍此而優化組合社會資源,以較低的資金即可馬上實現生產能力的擴大,或實現上下游企業的一體化經營,使自有資本能更好地增值。
(8)盤活企業內存量資產籌資
對於經營不善的企業,往往是一方面資金短缺,但另方面又存在著嚴重的資產閑置與低效率運行,被人稱為「捧著金碗要飯吃」。通過合理壓縮原材料與中間半成品庫存,處理產成品積壓,收回被拖欠的應收貸款,提高勞動生產率與資金周轉次數,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出租出售閑置資產,盤活級差地租,開展出售專利技術、有償輸出管理、出售獨立銷售權等無形資產經營,調整企業經濟結構,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等措施,可以盤活企業的存量資產。這樣可以實現結構優化,流動加速,閑置資產變現,低效資產變高效,實際上也是一種有效的籌資渠道。 對於企業集團來說,通過合理調度盤活內部的停滯資金,也是加速資金周轉的重要的籌資途徑。為此,應充分發揮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作用,利用各項資金的時間差與空間差,做到資金的總體有效利用。
(9)商業信用籌資
商業信用是在商品經營活動中的臨時短期性借貸融資形式。如商品賒銷、預收貨款、預收服務費、匯票貼現、拖後納稅及企業之間的資金拆借等方式,這些企業間相互提供的信用都能直接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
(10)創業風險資金方式籌資
對於高科技企業來說,由於存在高風險、高潛在利潤的特點,因而在創業階段可以通過社會上的創業風險基金實行籌資。美國著名的蘋果電腦公司就是在70年代由風險投資家馬克庫拉進行創業風險投資而發展起來的,馬克庫拉當年對蘋果公司投資9.1萬美元,十幾年後便擁有了蘋果公司1.54億美元的股票。這種高風險、高回報可能性的創業風險投資也正是我國一些有眼光的投資企業目前正在大力開展的事業。1998年初,上海新黃浦集團投資1億元與復旦大學合作開發人類基因工程,就是一種創業風險投資。
(11)基礎設施項目的BOT方式籌資
BOT方式是國際上通行的對基礎設施工程項目的「建設——經營——移交」合作方式,即對基礎工程項目實施投資招標,中標的投資者承擔建設資金,建成後投資方按合同獲得一定年限的經營收益權,經營期滿後再把工程設施移交回招標建設方。 我國廣西的來賓電廠B廠是我國首例BOT項目,已由法國電力公司與通用電氣阿爾斯通公司聯合中標,總投資6億多美元,現已啟動建設。長沙電廠、成都自來水六廠四期工程的BOT項目也在1998年初啟動招標。 BOT方式籌資並非僅限於外資投資,國內投資亦可。北京市宣武區環衛局在1997年對一批公共廁所的建設也應用了BOT方式籌資建設,向社會公開招標投資建廁,通過把公廁的產權與經營權分離來解決公益性基礎設施的投資。結果花市百貨商場率先中標,擁有了白廣路北口廁所的投資權與5年經營收益權,經營5年後再把公廁移交回宣武區環衛局。
8. 跪求翻譯
整個樣本的回歸結果列於表五,表顯示的結果為9個規格,通過流動性和信貸代理旋轉,以揭示每個變數增量重要性。前四個型號包括所有三個信用風險代理;模型一遺漏的流動資金代理一切,和模型2至4依次輸入每個代理的流動資金。模型5省略的信用風險代理所有,與模型6至8旋轉通過三家信用風險依次每個代理。模型9包括所有變數。
可以看出從表五,貿易成交量的系數有預期的跡象,目前正處在所有的規格95%的水平顯著。對美元的預期量的系數是顯著的負面跡象,從0時,它是不同的規格(模式3)只有流動性的代理,但該標志的規范,也包括交易量逆轉。因此,在不少行業,提高產量控制必須提供以便推進商業票據較大塊,這說明CP的一個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對到期系數預期的跡象,是統計上的6個規格,其中出現的四個顯著。
流動性變數僅解釋了總變異中所佔份額很小
處長利差。調整後,R2是只有3.4的回歸,其中包括3流動資金代理,但沒有信用風險代理(模型5)%。不過,由於最後一欄顯示,在42瓦爾德統計表明一個明確的拒絕零假設,流動性強代理共同等於零。
由於TableVsuggests,信貸風險似乎是商業票據及債券的最重要因素。對信用風險代理的系數有預期的跡象,並顯著異於零,幾乎所有的規格,與在模型2的系數對法國電力公司和9個明顯的例外。此外,調整後,R2為14.8規范,包括所有三個信用風險代理,但沒有流動資金代理(模式1)%。由於流動性與代理,零假設,信貸代理共同等於零顯然是否定的和28.The信貸風險及流動資金代理沃爾德統計似乎拿起不同的信息。在規范,包括對流動性和信貸風險代理(型號9)所有,與異常ofEDF,估計系數都顯著不同於零在高於95%的置信水平更好。雖然它仍然預期的跡象,就與法國電力公司系數是一個邊緣的T - 173統計微不足道,它看來,法國電力公司提供用於CP很少解釋力遍及到了信用評級和股票波動提供。
9. 熟悉法國經濟的請進
法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經濟強國的第4位。它的王牌很多:交通運輸、遠程通信、
農業食品工程、制葯、銀行、社會保險、旅遊以及傳統奢侈品(輕革皮件加工、成衣、香水、葡萄酒等)。
2000年,法國外貿盈餘達140.3億歐元,它是世界上生產資料(主要是設備)第4大出
口國,在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服務方面(主要是糧食和農業食品)佔世界第2位。法國是歐洲的最大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此外,法國與其歐盟夥伴的貿易額佔63%(與歐元區的貿易額佔50%)。在接受外國直接投資方面,法國在世界上占第4位。事實上,投資者高度評價法國勞動力的質量、科研的高水平、對先進技術的熟練掌握、貨幣穩定以及對生產費用的良好控制。
國內生產總值(2000年):14 048億歐元
增長率(2000年):3.1%
通貨膨脹率(2000年):1.6%
外貿盈餘(2000年):140.3億歐元
農業
農場:680 000個
農業就業人口:885 000人
農業使用面積:33 000 000公頃,即法國本土面積的60%。
法國農業主要產品:
—糧食:6600萬噸,其中小麥3590萬噸,玉米1600萬噸。法國是歐盟第一大糧食生
產國,世界第五大生產國。
—酒:540 000萬升,居世界第二位,在歐盟里僅次於義大利。
—牛奶:2300萬升,在歐盟居第二位,僅次於德國;在世界上居第五位。
—甜菜:3100萬噸,居歐盟第一,世界第二。
—含油種子:550萬噸,居歐盟第一位。
牲畜數量:
牛存欄量:2000萬頭
豬存欄量:1600萬頭
綿羊存欄量:940萬只
山羊存欄量:100萬只
肉類生產(帶骨的肉):
牛肉:190萬噸
豬肉:230萬噸
羊肉:145萬噸
家禽肉:230萬噸
森林
林地與森林約佔1600萬公頃,即法國本土的29%。
在面積方面,在歐盟內居第三位。自1945年以來,法國的森林面積增加了35%,即每年增加約51 000公頃。森林的絕大部分由闊葉林組成(佔2/3),針葉林僅佔1/3。
國家森林管理局(ONF)負責管理屬於國有的:1 750 000公頃森林和屬於地方政府的2 850 000公頃林木及森林。
還有10 500 000公頃樹林為3 800 000家私人所有。法國森林不但是豐富的生物與風景資源,散步和休閑的場所,它每年還能提供5300萬立方米的木材。
然而,1999年12月份的一場風暴,造成了大約3000萬立方米木材的損失。
能源
能源自給率:49%
初級能源消費:25 360萬噸標准石油
主要能源企業:托塔爾法國石油公司-汽油潤滑油公司,法國電力公司-法國煤氣公司。
能源消費分布:
石油:40%
初級電力:36%
煤氣:14%
煤:6%
新能源:4.7%
電力凈產量:5090億KWH,其中76%為核電
能耗價值:117億歐元
工業
法國最具競爭力的工業部門是:
建築與公共工程
年營業額:931.5億歐元
在歐洲名列前茅的建築企業中,有5家法國建築集團(Bouygues集團,即歐洲第一建工集團、SGE-vivendi建工集團、馬賽大型工程公司、Eiffage建工集團和Colas建工集團)
農業食品工業
年營業額:1 119億歐元
從業人員:398 000人
主要部門:肉類加工、奶製品加工、糧食加工、糖果製造、飲料和釀酒工業。歐盟的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生產國。
外貿盈餘:71.7億歐元
企業總數:4200家
主要集團:Danone(乳業、餅干、礦泉水), Eridania Beghin-Say(糖業)、法國雀巢集團、 Besnier(乳酪、黃油)、 Pernot-Ricard(酒業)、 Seita(煙酒)、 Sodiaal(奶製品合作公司)、 Socopa(牛肉豬肉製品)和Bongrain(牛奶、乳酪)。
化學工業
年營業額:701.26億歐元
從業人數:236 500人
主要化工企業:
Air Liguide(液化煤氣集團公司)
Rhodia(化纖集團公司)
Hutchinson(橡膠、輪胎公司)
Atofina(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時裝與奢侈品工業
這個工業部門包括高級時裝、珍寶、首飾、豪華輕革製品、香水、化妝品、水晶玻璃製品的製作。
主要集團:
Yves- Saint-Laurent(高級時裝)
Chanel(香水)
Vuitton(皮革製品)
Baccarat(水晶玻璃製品)
Hermes(高級時裝)
Jean-Paul Gauttier(高級時裝、香水)
Dior(高級時裝)
Cartier(珠寶、鍾表)
年營業額:314億歐元
從業人數:222 000人
制葯工業
年營業額:284億歐元
從業人數 :94 500人
世界第四大生產國、世界第五大出口國
主要企業:Sanofi-Synthelabo(沙諾菲合成制葯公司)、
Biomeriaux-Pierre Fabre(皮埃爾?法布爾生物制葯公司)
Servier et Aventis-Pharma(塞爾維耶和阿旺蒂斯制葯公司:由羅納-普朗克公司兼並德國赫希斯特企業而成)
汽車工業
年營業額:952.2億歐元。
法國私人小汽車出口居世界第三位。
1999年,汽車貿易順差82.2億歐元。
標致-雪鐵龍和雷諾是法國汽車工業的兩個主要集團。2000年的汽車產量達到5 322 000輛。
從業人數:271 920人。
材料加工工業(鋼材、鋁材、玻璃、塑料、橡膠)
年營業額:427.9億歐元
主要企業:北方聯合企業集團(鋼材);pechiney集團(鋁材加工);聖-戈班集團,玻璃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二;奧姆尼約塑料集團和索米耶?阿貝爾塑料集團,是法國塑料加工業的兩個巨頭;米舍蘭集團則是世界上橡膠輪胎的最大生產商。
遠程通信與信息傳播技術
年營業額:672.3億歐元
電話門數:3400萬門
電話卡銷量:1998年為1億張
市場份額:法國電信公司佔49.5%;
塞日電信和法國無線電技術公司佔37.5%;
布伊格電信公司佔13%。
行動電話用戶出現高潮,2000年1月手機達1900萬部。在遠程通信領域,阿爾卡
特公司是電信設備的第四大製造商,在傳輸系統領域居第一位,而且在海底電纜網方
面世界領先。
數碼電視的代表者是湯姆遜多媒體公司,數碼電視解碼器製造商。
電子產品營業額為22.9億歐元。
航空航天工業
年營業額:198.5億歐元
從業人數:95 300人
主要企業:馬特拉航空航天公司(歐洲空中客車工業集團成員)、達索航空集團、法國歐洲電子設備公司)、Hispano-Suiza集團公司、國營飛機發動機研製公司。
關於法國工業工藝玻璃,請登陸網站:
www.instrie.gouv.fr/francetech
研究與開發
全國研究與開發的支出達286.6億歐元,即國民生產總值的2.2%,使得法國的科學研究在經合組織(OCDE)成員國中名列第三。
國家科學研究的費用達到46%,以保證國家的大型科研中心(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所有學科,國家保健和醫學研究所,國家農藝研究所等)的運作(尤其是建築物維修、人員工資和實驗室設備)。
由企業資助(占總費用的54%)的科學研究,集中於一些高技術領域,如航空航天器的製造、制葯、汽車製造、交通設備和精密儀器。
法國的科學研究在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國家中位居第三,僅次於日本和美國。
交通運輸
公路網
法國擁有世界上最密集、歐盟里最長的公路網,總長965 916公里(市鎮公路、省級公路、國道和高速公路),其中10 000公里為高速公路(在歐洲居第二位)。
公路運輸占貨物運輸的76%,聯合運輸發展很快。
鐵路網
全長31 770公里(截至2000年1月1日)。法國的高速火車保持著記錄速度(時速515公里)。這種火車運行在1281公里的特殊鐵道網上,其商業運行速度等於或高於270公里/小時。
年運輸量:主要鐵路網上29 500萬旅客,高速鐵路網上7100萬旅客,大巴黎地區鐵路網上52800旅客。年貨運量貨1338億噸。
空中運輸
每年空運1億多名乘客和48億噸公里貨物。904個飾有法國國旗的飛行器(民航和直升機)在飛行。
巴黎機場:2000年,商業飛行747 500架次,運輸乘客7 660萬人(居世界第8位);運輸貨物及郵件170萬噸。
水路運輸(商船)
210艘商船,總噸位410萬噸,年運輸貨物9150萬噸。就噸位而言,法國商船在世界上位居第28位。
馬賽,法國第一大港口也是地中海沿岸第一大港,在歐洲位居第三,每年貨物吞吐量高達9500萬噸。
第三產業
金融和銀行部門
在巴黎交易所登記的股票資本高達14 960億歐元,佔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0%,這就使法國首都名列世界第7位。
法國的主要銀行有: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法國工商業發展總公司和巴黎國民銀行。
社會保險
法國的社會保險業位居世界第四,其營業額達1555億歐元。
居歐洲首位的AXA保險公司、法國互濟金庫和法國保險總公司,是法國的3個主要社會保險公司。人壽(生命與健康)保險正在發展(+8%)。損害保險(財產與責任)首次回落。社會保險部門的從業人員約為20萬人。
旅遊
每年接待外國遊客7100萬人,法國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多的國家。
為此,法國擁有:
20 000座旅館;
8 000處野營地;
890個度假村;
181個青年旅館;
41 000個農村及市鎮客店;
22 000間客房。
法國的旅遊年收入達256億歐元,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義大利。
旅遊方面的商業盈餘超過106.7億歐元。
對外貿易
法國在服務輸出和農產品出口方面位居世界第二位,在生產資料(主要是設備)出口方面位居世界第四。
2000年的外貿盈餘為140.3億歐元。1999年,法國的出口額曾達到2839.1億歐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6%。至於進口,當年曾達到2740億歐元。
這些數字證明,設備出口增長強勁(83.8億歐元),農業食品盈餘71.7億歐元。
民用工業盈餘112.8億歐元。法國對外貿易的63%是與其歐盟夥伴進行的。
1999年,法國與歐盟的貿易盈餘為61億歐元。
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和美國,是法國的主要顧客。
法郎的官方兌換率為:1歐元=6.55957法國法郎
10. 二氧化碳發電機組是哪家上市公司發明的
摘要 你好,首航高科:與法國電力簽署合作開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