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對母公司的影響
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可能使母公司股票上漲,也有可能使母公司股票下跌,子公司分拆上市後發展較好,業績較好就會使母公司利潤增加,這種情況會導致母公司股價上漲,子公司分拆上市後發展較差,業績較差會使母公司利潤增加,這種情況會導致母公司股價下跌。
子公司拆分上市只是事件性因素,可能會短期影響股票漲跌,股票中長期的漲跌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構成。
【拓展資料】
上市公司分拆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和深化並購重組功能的重要手段,有利於公司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提升專業化經營水平,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引導和規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在境內上市,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現就有關事項規定如下:
上市公司分拆的條件:
本規定所稱上市公司分拆,是指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或資產,以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子公司(以下簡稱所屬子公司)的形式,在境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或實現重組上市的行為。上市公司分拆原則上應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上市公司股票境內上市已滿3年。
(二)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最近3個會計年度扣除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凈利潤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累計不低於6億元人民幣(本規定所稱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值計算)。
(三)上市公司最近1個會計年度合並報表中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凈利潤不得超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50%;上市公司最近1個會計年度合並報表中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凈資產不得超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的30%。
(四)上市公司不存在資金、資產被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佔用的情形,或其他損害公司利益的重大關聯交易。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最近36個月內未受到過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最近12個月內未受到過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上市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財務會計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五)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內發行股份及募集資金投向的業務和資產,不得作為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主要業務和資產,但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使用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其凈資產10%的除外;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內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購買的業務和資產,不得作為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主要業務和資產。所屬子公司主要從事金融業務的,上市公司不得分拆該子公司上市。
(六)上市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聯方持有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股份,合計不得超過所屬子公司分拆上市前總股本的10%;上市公司擬分拆所屬子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聯方持有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股份,合計不得超過所屬子公司分拆上市前總股本的30%。
(七)上市公司應當充分披露並說明:本次分拆有利於上市公司突出主業、增強獨立性。本次分拆後,上市公司與擬分拆所屬子公司均符合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關於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的監管要求,且資產、財務、機構方面相互獨立,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不存在交叉任職,獨立性方面不存在其他嚴重缺陷。
2. 子公司分拆上市對母公司是利好嗎
分拆上市有利有弊,但長遠來看,股票分拆上市對於母公司和子公司來說都是好的。
首先通過分拆,母公司可以將一些具有市場潛力的項目和子公司在股票市場進行套現,母公司可以通過控股的方式將對子公司的股權進行控制,如果子公司股價理想還能獲得不錯的資本溢價,給母公司帶來超額的收益,母公司還能注重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的經營發展。
如果子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不佳,也會影響到母公司的經營,造成母公司的經營業績下滑,使得股票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如果是將盈利能力較強的資產給分立出去之後,追求分拆上市帶來的融資,也會降低母公司的資產營運的質量及效率。
所以,對於分拆上市我們也要冷靜看待,到底是否分拆上市,還需好好分析,分拆上市是否對母公司的業務整合和長遠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分拆上市
分拆上市是指已上市公司或者尚未上市公司將其中部分業務獨立出來單獨上市;是已上市公司將其中部分業務或者已上市母公司將其中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
分拆上市功能效應分析
1.使子公司獲得自主的融資渠道(可以從外部籌集資本);
2.有效激勵子公司管理層的工作積極性(受資本市場監督、評價);
3.解決投資不足的問題(極大增加了分拆後公司資本);
4.子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公司管理層也是股東之一);
5.壓縮公司層階結構,使企業更靈活面對挑戰(便於分權決策);
6.使子公司的價值真正由市場來評判(使投資者專注於自己領域投資);
7.反收購的考慮(避免敵意接管、減少被收購的可能性)。
8.分拆上市對子公司的運作的負面影響:
分拆上市後,如果母公司仍然對分拆的子公司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可能會動用子公司的現金來滿足母公司的需要,如償還債務、投資新業務等,這也是分拆上市中的風險之一。
3. 子公司上市對母公司股價的影響
一般是正向的。
母公司的股份一般會明顯增值,是利好啊。母公司的股權投資年終估值是提升的,尤其是准備減持的話,從長期投資計為可出售金融資產,就明顯增值一塊。
但是,股票價格走勢有一定的預期性,可能前期已經炒作了這個因素,當子公司上市公開的時候,可能炒作反而告一段落了。
4. 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拆分上市對母公司的股價會有影響嗎
上市公司可以拆分業務,成立子公司繼續上市,這是股市發展健全過程中必定會經歷的一個過渡。因為隨著上市公司的發展,業務板塊的拓寬、經營面的拓展都是必定會發生的,要是無法拆分業務上市,對於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管理、經營上也會發生一定的紊亂。
不少上市公司採取的是「A+H」雙重上市的模式,就是為了應對無法拆分上市的問題,假如這樣的現狀持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優質公司資源流失。甚至不少的公司會直接選擇海外上市,這對於投資者、對於金融市場而言,都是莫大的損失。
除上面說到的影響外,還會帶來如為管理層保留人才,有效運用公司資產等;同樣也可能產生子母公司關聯擔保,投機圈錢的不利影響。
5. 子公司上市對母公司股票的影響
子公司上市一般來說對母公司的股價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這樣更有利來抬高母公司的股價,但是這也並不是絕對性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
1. 新股上市時,很多散戶無法購買其子公司的股票,因此會投資母公司的股票,從而抬高母公司的股價。
2、由於子公司上市時可以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融資後更有利於公司業績的提升;
3、母公司與子公司是一種控制關系和被控制關系。如果母公司年度凈利潤主要來自子公司,而自身業績為負,則屬於負面影響。
因此,子公司當年的凈利潤將根據母公司的持股情況分配給母公司,會計上稱之為「凈利潤返還母公司」。
消極作用主要表現在:
子公司的主要年利潤來自於子公司,如果母公司自身經營不善,業績不佳的情況出現,那麼股東會減少對母公司的投入,一部分會轉向子公司。
拓展資料:
1.公司股價的影響因素:
(1)、財務報表。企業的年度經營成果最終會反映在報表中。如果企業業績增速不符合預期,股價就會下跌。
(2)、產業。與夕陽產業相比,市場更看好朝陽產業;與傳統產業相比,高科技產業更被看好。
(3)、商業模式。與四大行相比,市場更看好阿里金融;亞馬遜比傳統零售商沃爾瑪更受青睞。
(4)、資本結構。高換手率的股票通常受到市場追捧,高換手率的潛力可以從股權結構中看出。未分配的利潤越多,轉移的能力就越高。
(5)、股性。具有惡魔特徵的股票價格波動較大。
(6)、價格區間。購買股票取決於它們是否昂貴。
(7)、規模。大企業可以炒作的空間很小。
(8)、老闆。很多時候老闆的個人能力的極限就是企業可以發展的極致點。
6. 分拆上市原股東如何分配股份
分拆上市分配股份有兩種模式。只有採用第一種模式的分拆上市原股東能獲得股份。1.子公司分拆上市後,原本由上市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票,按比例分配給母公司(上市公司)股東(原股東),也即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東也可得到子公司股票。2.上市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票,並不再往下分配給上市公司的股東,而是統一由上市公司持股,上市公司與子公司仍維持母子關系。
【拓展資料】
分拆上市指一個母公司通過將其在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上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分拆上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單獨上市;狹義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分拆上市顧名思義,將上市公司中具有獨立贏利能力和稍加整合就具有上市機制的部分,運作其上市的過程和結果。
分拆上市,細分行業可獲取結構性機會:
中信證券認為,分拆上市的受益公司將呈現出較明顯的行業分布特徵。屬於下游消費品領域和科技板塊的上市公司受益明顯,而上游和中游製造行業公司受益程度相對有限。這是因為消費、科技等相關行業自身存在著更強的創新動力和能力,因此在PE投資方面也具有更高熱情,其中醫葯和TMT類(數字新媒體)上市公司最值得關注。
湘財證券則認為,同方股份、華工科技、浙大網新等高校概念上市公司或將成為分拆上市最受益的板塊。因為創業板上市條件之一是要求高成長性和技術創新能力,而許多高校上市公司恰恰具有技術水平高、項目和子公司數量較多、有孵化高科技企業的優勢。
在具體公司方面,中信證券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同方股份、復星醫葯、長城開發、綜藝股份等。這些公司旗下均擁有眾多子公司,且一些優質子公司在成長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分析師指出,在目前分拆上市概念股大熱的情況下,投資者對於一些已經有參股公司申報創業板IPO的主板公司也可重點關注。
7. 拆分上市對母公司好處有什麼
拆分上市對母公司好處有提高母公司的市值、增強公司的融資能力、鼓勵子公司的管理。
拓展資料:
分拆上市可以重塑上市公司的估值體系。第一,在分拆上市之後,公司的不同業務將被重估和定價,這將有助於避免高估值業務被低估值業務拖累;第二,由於不同市場的估值差異,被拆分的子公司在估值較高的市場上市後,母公司也可以獲得一筆資本溢價。
當母公司認為自身價值被低估,子公司價值被高估時,可以選擇分拆上市,相反母公司是再融資的主體,兩個股權融資渠道的建立拓寬了公司的融資渠道。
子公司上市後,通過股票期權的制度設計可以更好地激勵子公司的管理者,因此外分拆上市還在提高管理效率、幫助上市公司向市場發出信號、尋求友好股東抵制敵意並購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財務報表角度分析分拆上市對母公司的影響。
如果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將以合並報表的形式列示:
那麼子公司上市對合並利潤表沒有影響;但由於子公司為公眾募集資金,會增加合並資產負債表的現金和資本公積,同時會增加現金流量表中來自融資的現金流量。
如果母公司不控股子公司,則為長期股權投資體現的關聯企業;那麼就要看對合資企業的投資是按成本法(20%或50%)還是權益法(20%和50%)作為長期股權投資來核算了。
核心是將長期股權投資理解為投資者在被投資方擁有的凈資產,被投資方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凈利潤、虧損、現金股利分配和公允價值變動將導致投資方凈資產發生相應變化,但是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那如果是成本法,只對關聯公司在分紅時的報表有影響,只對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有影響,對利潤表沒有任何影響。
8. 分拆上市母公司為什麼大漲
您好,分拆上市之後母公司可以控制子公司,還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套現,所以會大漲。分拆上市公司可能是好事。分拆上市後,母公司可以開發和挖掘有潛力和有潛力的子公司,然後在證券交易所套現,母公司還可以控制子公司。因此,隨著子公司的發展,理想的股價也會給母公司帶來一定的利潤。因此,對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更加重視,子公司也可以獲得更好的資源開發,形成良性循環。上市公司分拆可能不好。如果子公司經營不善,業績不是很突出,就會影響母公司的經營,導致整體業績下滑,導致股價下跌,投資者信心喪失。因此,公司如果要分拆上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當前景不確定時,必須謹慎選擇。
拓展資料:
1、如果子公司在分拆上市後發展良好,業績好的會增加母公司的利潤,從而帶動母公司股價的上漲。如果分拆上市後子公司發展不佳,業績不佳會增加母公司的利潤,從而導致母公司股價下跌。分拆分為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講,分拆包括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與母公司分開,單獨上市。從狹義上講,分拆是指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或子公司分拆出來,單獨向社會公眾發行股份。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股東可以按照持股比例分享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但持股比例和絕對股數不變。
2、子公司成功分拆上市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投資收益,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顧名思義,它以獨立的盈利能力和上市機制操作上市公司的上市過程和結果。一般來說,分拆對母公司的股價有兩個影響:讓母公司股價持續上漲。分拆將發行新股,減少母公司在子公司的股東權益,攤薄母公司整體利潤。子公司發展好,股價自然會上漲,母公司也會間接獲利。母公司股價下跌。如果分拆後的子公司經營很差,股價就會下跌,導致股價整體下跌。可能會導致母公司股票上漲或下跌。股票的漲跌由供求、資金量、業績、政策、新聞等多種因素構成,子公司分拆上市只是一個事件因素,可能影響股票的漲跌。短期內存貨。
3、分拆上市有兩種模式,子公司分立上市後,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上市公司股東,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也可以獲得一定的股份。上市企業開發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權不再通過股東分配給上市管理公司,而是由上市公司統一持有。上市公司與子公司的母子關系尚可維持。採用首次拆分上市方式,原股東可以獲得股份。一般來說,上市股份的分割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比例進行的。目前,分拆上市是指將子公司的經營與母公司的經營在法律和組織上分開,設立新的上市公司的概念。
9. 持有母公司股票子公司分拆上市股票可以申購到嗎
可以的,分拆上市也算是間接持有了子公司股票,如果它發展好了,你同樣受益。
《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中也明確了分拆試點的條件,其中一種分拆模式就符合上述所說的情況:
子公司分拆上市後,原本由上市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票,按比例分配給母公司(上市公司)股東,也即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東也可得到子公司股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不再持有子公司股票、不再控制子公司。這種模式下,上市公司中小股東能直接獲取分拆上市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