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把股權賣了代持違法嗎
法律分析:代持股權是不違法的,但代持股權會產生比較多的法律糾紛,所以雙方要簽訂股權代持協議。但是代持期間未經隱名股東同意出售其股權的,涉嫌違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㈡ 員工通過合夥公司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按自身意願隨時變現嗎
不能隨時變現。要經過合夥公司一定的程序審批同意。
㈢ 代持股股票怎麼退
代持股退的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就可以。代持股東想要解除責任,就應當將代持的股權轉讓給實際控股人或者是其指定的第三人。到工商管理部門辦理股東變更的登記。代持股東以其實際代持的股權承擔相應的責任,一般在股權代持協議中會明確,可以向實際股權持有人追償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㈣ 如果公司董事把代持者股份賣掉,那麼對代持者會帶來哪些風險
如果公司董事把代持者股份賣掉,那麼對代持者也會帶來非常嚴重的風險的,我們都知道,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會產生非常大的變化,當代持股人出現不能償還的債務,法院和其他有權機關可以查封上述股權用來還債,這時候出資人的錢只能打掉牙往肚子裡面咽了,如果公司董事將代持者的股份賣掉,那麼代持者將會變得一無所有,生活也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3、代持股份的代價究竟有多大?
隨著資本市場並購重組等日益活躍,在退出機制逐步由慢慢討論成走向現實,檯面代持股的風險也是越來越大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自己狼吞虎咽,因此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才行。
㈤ 代持股票如何退出
個人可以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代持股份。股份代持是指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個人依法轉讓全部股權的,不再具有股東資格。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四條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法律規定的無效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㈥ 股東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如果要拋售,利益如何實現
因為是間接持有,因此一定是通過子公司或者控股的其他公司來實現的。因此,如果要拋售,首先是所控制的公司拋售得利益,然後該股東的利益體現在所控制的公司上。
㈦ 代持股權轉讓給代持人
法律分析:從法律的角度看,如果被代持的股份繼續轉讓,就可能出現上家在轉讓給下家的過程中不斷牟利的現象,造成交易市場的混亂,給工商管理帶來不便。這是《公司法》所不鼓勵的。所以,已被代持的股份如果要轉讓出去,就不能只簡單地簽訂轉讓協議,而是應該去工商部門重新登記,變更股份的實際擁有人,因為法律只允許有一個股份代持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三十八條 股東轉讓其股份,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或者按照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第一百四十一條 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㈧ 企業當年拋售原始股是否全部交稅
要收稅的,由賣出的證券營業部代扣。以下是具體規定和降低繳稅的方法。
優惠政策:
1、稅收構成
上市公司大小非限售股股東分機構類型股東和個人股東,在股票到解禁期限後,股東們的解禁所得收入分別需要繳25%的企業所得稅或20%的個人所得稅。其中個人所得稅中有部分可以根據地方政府稅收政策的不同可以實現不同比例的優惠。
2、繳稅金額計算
個人轉讓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轉讓收入,減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即:
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稅費)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20%,限售股轉讓收入,是指轉讓限售股股票實際取得的收入;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買入時的買入價及按照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合理稅費,是指轉讓限售股過程中發生的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與交易相關的稅費。
如果納稅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的,不能准確計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一律按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稅費。
3、如何實現最優退稅
實現最優退稅有兩個關鍵環節:
選擇在退稅比例高的地區進行減持
限售股轉讓收入=減持價*數量,盡量降低「限售股轉讓收入」,即在相對低位找第
三方(可以是減持者親朋好友),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接盤,實現退稅,然後再等合適價格讓原接盤者再拋售套現。
㈨ 公司股東明知公司虧損拋售股票違法嗎
在虧損信息披露前,股東利用提前知道相關內幕信息的優勢,進行減持的話,涉嫌內幕交易罪.
內幕交易罪,是指評判或者通曉股票、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股票、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或者單位,在涉及股票、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支股票、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股票、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其中,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過受超過凈資產百分之十以上的重大損失屬於內幕消息.
㈩ 買了公司原始股,在別的股東名下,公司要上市了我代持的那部分能賣嗎
由名義股東操作,只要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