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裁員賠償平均工資包不包括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老公買股票欠債想離婚 2025-08-26 17:57:36

裁員賠償平均工資包不包括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25 22:32:16

1. 辭退補償,包含期權股票嗎

承諾的股權,離職的話,一般公司是不是繼續兌現的。
而且,公司的股權,一般都是有附加條件的,比如離職則自動失效等。

2. 合同不續約,公司給賠償,上一年的股票期權收入算入平均工資么

1、不算;
2、不需要支付代通金;
3、沒有什麼問題。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3. 2012年最新勞動法關於公司裁員賠償N+1,N的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怎麼算包括哪些內容

公司裁員,應當支付的經濟補償金並不加一。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本人工資,指勞動者終止合同前十二個月平均應得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各種補貼、津貼、加班費、獎金、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4. 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後,經濟補償金是否計算股票價值(我們公司給員工的工資低,但分有股票,相不之下股票的

股票不屬於工資,歸入獎金福利,不能計算在內

5. 公司裁員了, 上年行權到賬的股票RSU計入基本工資嗎

你有rsu要麼是高管,要麼公司以前的激勵機制很不錯。
可能不算吧,這種類似額外獎勵,你們可以去爭取。法律上,公司跟員工協議解除勞動合同,一般是去年當地的平均工資乘你在公司的工作年限。

6. 辭退賠償金里的平均工資包括公司所繳納的五險一金嗎

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需要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執行,其對應賠償金的計算基準(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中包括公司所繳納的五險一金,即用人單位的應發工資部分。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7. 公司辭退員工賠償金月平均工資是否包括公司福利(車貼,飯貼,加班,績效工資等)謝謝

不包括
這些補貼和獎金根據用人單位效益以及用人單位對勞動者表現給予的一種鼓勵
這個不是《勞動合同法》明文規定的工資

8. 公司裁員按底新補償合法嗎

不合法!《勞動合同法》第47條,關於經濟補償的計算時,明確規定: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一、勞動補償的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3、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明確: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即職工實際拿到的所有工資,包括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等;

1、第三條: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

2、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3、第十一條 下列各項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

(一)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有關規定頒發的發明創造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教練員的獎金;

(二)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

(三)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

(四)勞動保護的各項支出;

(五)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六)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七)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職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

(八)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

(九)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

(十)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等;

(十一)因錄用臨時工而在工資以外向提供勞動力單位支付的手續費或管理費;

(十二)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

(十三)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

(十四)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