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湘鄂贛省蘇維埃銀行股票價值
擴展閱讀
買100股股票多少跌停 2025-09-12 04:47:21
濱江服務股票行情 2025-09-12 04:42:30

湘鄂贛省蘇維埃銀行股票價值

發布時間: 2022-05-30 15:12:27

A. 請教一下各位,蘇維埃福建省銀行的資料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於民國21年(1932年)2月1日在江西瑞金正式成立並對外營業。同年4月,由總行撥款2萬元作為基金,建立福建省分行,行址設長汀縣城打油巷,首任行長由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長李六如兼,後由賴祖烈繼任。該行於同年7月分別於永定縣白沙、南陽兩地成立兌換處;翌年3月又在長汀河田設立辦事處。民國23年10月,紅軍北上長征,總行隨軍遷移。該行於11月在長汀四都樓子壩停止營業。
根據總行部署,該行的主要任務是:保存現金,發行貨幣,打破經濟封鎖;調劑金融,發展社會經濟;代理金庫稅收,發行公債;領導與扶助信用合作社,打擊高利貸。該行開業初期,除發行紙幣外,僅開展代理國庫和發行第一、二期革命戰爭公債,以及收買金銀等業務;以後逐漸開展存款、放款、匯兌等業務。貸款主要支持生產性需要;生活性貸款一般不予發放。貸款對象、額度、期限、利率等均執行區別對待原則,公營從寬,農戶從優,商販從嚴。存款利率,活期3‰;定期半年以上4.5‰。民國22年(1933年)3月,該行長汀辦事處首辦定期、活期和零存整取3種儲蓄。定期五元起存,活期和零存整取起點為五角。此外,該行還印製一種面額為五分的儲金票,委託各區鄉合作社發售,購滿五角者,向該行換取正式儲蓄存摺,工農群眾購儲踴躍,活期存款戶達1200多戶。民國23年10月後停辦此項儲蓄,未提取的儲蓄存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以儲蓄額一元按銀元一元牌價償付人民幣。

B. 中國信用體系的信用體系

其大致由下面四部分組成:
以外商銀行為代表的帝國主義金融資本勢力
鴉片戰爭後,外國在華設立銀行的數量迅速增加。比較著名的外商銀行有:英國的匯豐銀行、麥加利銀行,法國的東方匯理銀行,德國的德華銀行,俄國的華俄道勝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美國的花旗銀行等。此外,外商還設有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等其他信用機構。
以錢庄(銀號)為代表的中國舊式金融機構
錢庄、銀號產生於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經營貨幣信用業務。在中國南方一般稱為錢庄,北方則多稱為銀號。錢庄在鴉片戰爭以後,被外商銀行及其買辦所利用,並與外商銀行日益結合,在國內金融市場的地位逐步提高。隨著國內外貿易的發展,資本擴張很快。清王朝滅亡以後,錢庄頑強地生存下來。據北洋政府農商部的統計,1912~1914年間,全國平均每年有錢庄4600餘戶,資本7161萬余元,公積金、存款和發行紙幣為8000萬元,年平均資本總計在1.5億元以上。錢庄的經營方法以信用為主,適應舊式商業習慣,在外國銀行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匯劃制度,信用周轉靈活。代銷洋貨、代辦土貨的商人大都利用錢庄簽發的庄票,以資周轉。20世紀30年代以前,這類庄票在上海市面流通的數目約在20億兩以上,可以省去同等數額現金的流通。同時,國內貿易資金的融通也主要由錢庄承擔,錢庄在外地雖無自己的分支機構,但藉助於各地同業的聯絡,到處可以通匯。錢庄的申票是國內貿易流通的主要信用工具。各地銀兩對銀元的比價,銀元與銅元的比價,相互拆款的拆息,以及各地內匯匯率等金融行情,都由錢庄業控制,以該業掛牌行市為准。1927年以後,錢庄開始衰落,1933年廢兩改元進一步削弱了錢庄控制金融市場的能力。以後,隨著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和官僚金融壟斷資本的形成,錢庄(銀號)的業務日漸萎縮。中國舊式信用機構除錢庄(銀號)外,還有典當、高利貸者等。錢庄(銀號)、典當、高利貸者代表了民國時期信用事業中的封建勢力,反映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的特性。
以銀行為代表的資本主義信用機構
中國自己的第一家銀行建立於1897年,到1911年清王朝滅亡時,全國建立的銀行不過十幾家,其中主要是官辦和官商合辦的銀行,最著名的是大清銀行和交通銀行。民國以後,中國的銀行業尤其是民族資本銀行有了較大的發展。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與交通銀行一起成為北洋政府的國家銀行。到20世紀20年代初,比較重要的民族資本銀行均已建立,如被稱為「南三行」的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被稱為「北四行」的鹽業銀行、金城銀行、大陸銀行和中南銀行等。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官僚資本迅速膨脹,逐漸建立起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和郵政儲金匯業局、中央信託局,以及中央合作金庫組成的官僚金融壟斷資本體系。這「四行二局一庫」壟斷了全國絕大部分金融業務,至使民族資本的銀行受到官僚金融資本的壓迫和排斥而趨於衰落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金融事業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政權,為了保障軍隊供給,改善人民生活,發展經濟建設,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建立銀行,發行貨幣。海陸豐、湘贛、中央、閩浙贛、湘鄂贛、湘鄂西、鄂豫皖、川陝、陝甘等革命根據地先後建立的銀行和其他信用機構達50餘家,發行紙幣、布幣、銀幣、銅幣、兌換券、流通券、信用券、存款券、信用條、股票等 200餘種。如海陸豐勞動銀行、東固平民銀行、閩西工農銀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湘贛省工農銀行等都曾發行各自的貨幣。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也都建立了銀行,如陝甘寧邊區銀行、晉察冀邊區銀行、冀南銀行、北海銀行、晉綏邊區銀行、華中銀行等。解放戰爭時期,隨著戰爭的勝利進程,革命根據地的金融事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個時期建立的銀行有中州農民銀行、內蒙銀行、長城銀行、東北銀行等。194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的建立,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金融事業的轉折點。此後,各革命根據地銀行歸並中國人民銀行,改組為人民銀行的各地區分行。 ①帝國主義的金融資本在中國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②中國的錢庄、典當、高利貸等封建信用機構依然存在,並具有相當的勢力;
③以銀行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信用事業不能正常發展,代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利益的官僚金融資本壟斷了中國的金融事業,民族金融資本只能在外國金融資本、中國官僚金融資本和封建性的金融機構的夾縫中求生存;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金融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最後取代上述金融勢力。

C. 1932年湘鄂贛蘇維埃銀行壹圓股票值錢嗎

1932年湘鄂贛蘇維埃銀行壹圓股票,真品值錢的;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D. 鄂豫皖根據地的貨幣論略

鄂豫皖根據地貨幣論略
1930年春,鄂豫邊、豫東南、皖西北革命根據地根據中央的指示,於3月中旬在黃安箭廠河召集各縣聯席會議,宣布成立鄂豫皖特委,並由特委統一領導鄂豫皖三省邊區的工作。鄂豫皖根據地成為一個整體後,為鞏固發展根據地的經濟金融建設,於1930年10月,建立了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1932年改稱鄂豫皖省蘇維埃銀行,又稱鄂豫皖省工農銀行)。鄂豫皖根據地銀行建立後,通過貨幣發行和信貸,對統一幣制,發展工農業生產,促進商業貿易,穩定物價,集中現金,流通金融,保證戰爭供給,改善人民生活,鞏固蘇維埃經濟基礎等,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E. 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一元銀幣工農銀行1932你造 ,背面有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啊!我想知道現在的市面價格

我家也有一枚,前幾年有人來買,出價20W,沒賣,現在多少錢也不清楚

F. 老師們,看看這是什麼票證

這是陝北紅軍發行的貨幣。


陝北省蘇維埃銀行成立於1935年6、7月間,地點在延川縣永坪鎮。

9月改為陝甘晉省蘇維埃銀行,11月又並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 存在了不到半年時間。

陝北省蘇維埃銀行發行過紙質、布質二種貨幣,面額有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等。





G. 贛東北特區貧民銀行是在第幾次

閩浙贛省蘇維埃銀行原名贛東北特區貧民銀行,成立於1930年10月,贛東北特區貧民銀行是在第一、第二次反圍剿戰爭的環境下建立起來的,1931年11月改名贛東北省蘇維埃銀行。

1930年六七月間,信江蘇維埃政府召開會議研究成立銀行事宜,會議決定由財委會主席邵忠負責籌建「信江蘇維埃貧民銀行」。

不久,隨著革命形勢發展變化,7月,信江特委與負責領導景德鎮、波陽、湖口的東北特委在江西弋陽縣合並組成中共贛東北特委,於是正在籌建中的信江蘇維埃貧民銀行直接改稱為贛東北特區貧民銀行。


贛介紹:

江西,簡稱贛,省會南昌。江西位於中國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屬於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13°34′36″-118°28′58″,北緯24°29′14″-30°04′41″之間,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地處江南,自古為「干越之地」「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之美稱。

H. 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議決議

(一九三四年一月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
在帝國主義國民黨統治的區域內是國民經濟總崩潰,與成千百萬工農勞苦群眾的破產,失業,與凍死餓死。但在蘇維埃區域內,不論帝國主義國民黨怎樣殘酷的進攻,怎樣用經濟封鎖政策,企圖來制蘇區千百萬民眾的死命,蘇維埃區域內的經濟建設在第一次全蘇代表大會之後,尤其在去年一年內,在臨時中央政府正確執行第一次全蘇大會關於蘇維埃經濟政策的原則決定之下,得到了極大的成功,保障了前方紅軍四次戰爭中的給養,大大的改善了廣大工農群眾的生活!
在提高生產方面,由於蘇維埃政府領導了群眾的春耕夏耕以及秋耕冬耕運動,發動了農民群眾的勞動熱忱,使土地生產量得到了極大的增加,在中央蘇區去年穀子的收成比前年增加了一成半,閩浙贛蘇區增加了二成,甚至二成以上。雜糧的收獲,則有了更大的增加。荒田是大大的減少了。即在江西一省,去年開墾的荒田達二十萬擔以上,福建省亦在三萬擔左右。許多手工業的生產如象制鐵,織布,燒石灰,造紙,開煤礦與鎢礦,制鹽,制葯,制油等不但開始恢復,而且有了新的發展。
在組織廣大群眾於合作社中的運動,也有了顯著的成績,生產合作社,消費合作社,糧食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即在中央蘇區吸收的社員,已達五十萬人以上。閩浙贛省加入合作社的人數達全省人口百分之五十。在有些區鄉則全體勞苦群眾已經加入了合作社。為了加強對於各種合作社的領導,在中央蘇區,在各省都已經有了總社的組織。這些廣大群眾的組織同蘇維埃政府的對外貿易局糧食調劑局以及蘇維埃商店等正在發生更加密切的關系,而且他們從蘇維埃政府方面得到了人力與財力方面有力的幫助。
在糧食價格的調劑,糧食的貯藏,以及對外貿易的發展上,也得到了不少的成績,糧食調劑局與對外貿易局的建立,和他們同群眾的各種合作社的密切聯系,在保障紅軍給養,改善群眾生活上都起了極大的作用,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部的建立,更使蘇維埃的經濟建設工作,有了集中的與有計劃的領導。
一切這些事實證明蘇維埃政府不但是革命戰爭的領導者與組織者,而且也是群眾經濟生活的領導者與組織者。蘇維埃政府不但能夠破壞舊的經濟制度,而且能夠建設新的。但是第二次全蘇代表大會除批准執行委員會主席團與人民委員會在這一方面所採取的主要辦法與決定之外,認為:
(一)為了適應日益開展的革命戰爭的需要,為了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為了改善廣大工農群眾的生活,以鞏固工農在經濟上的聯合與保證無產階級在經濟上的領導作用,蘇維埃政府必須更進一步的提高蘇區的生產力,在土地生產方面,必須更有準備的更有計劃的來進行春耕夏耕秋耕與冬耕運動,實際上解決農民在耕牛,種子,肥料,水利,農具,資本,勞動力等的困難,並且應該盡量鼓動農民群眾的互相幫助與合作(如「勞動互助社」「耕牛合作社」「肥料合作社」等)來滿足各自的需要。蘇維埃政府更應創辦農業試驗場,畜牧場,教育農民群眾以消滅害蟲,防止水旱災荒的初步科學知識,以增加農產品的收獲,各種必需品的種植(如棉花等),山林的保護,應該更有計劃的開始。
(二)同時必須發展小手工業的生產;尤其是對於軍事,對於出口,對於群眾特別需要的生產,如象鎢礦,煤鐵,石灰,紙,硝鹽,布匹,樟腦,葯材,煙,油,糖,木材,農具等。蘇維埃政府應該盡量幫助失業工人,獨立勞動者,小手工業者與農民,組織生產合作社,盡量吸收群眾的資本到這一方面來。蘇維埃政府容許並鼓勵私人資本家在這些生產上的投資與擴大生產。甚至蘇維埃可將沒收來的企業出租或出賣給他們。在可能的條件之下,蘇維埃政府應創辦與擴大特別需要與特別有利的國有企業(如鎢礦公司,織布廠,造紙廠,及各種軍事工業等);但必須堅決反對在目前由國家壟斷一切生產事業的企圖。在經濟上,在人力上幫助生產合作社的發展,並加強對於他們的領導,管理與監督,這是目前我們的中心工作。
(三)必須更進一步來發揚與提高蘇區工農群眾的勞動熱忱。鄉村中由農民自己所組織的生產突擊隊,沖鋒勞動隊以及國家企業中的革命競賽等,應該廣泛的散布出去,以提高生產,蘇維埃政府應該特別獎勵模範的鄉村的農戶,模範的工廠,生產隊以及個別的勞動戰線上的英雄。鼓勵廣大婦女群眾參加農業上與工業上的生產,對於發展蘇區生產是非常必要的。私人資本企業中,在工人自願,改善工人生活,在蘇維埃政府與工會監督的條件之下,亦得增加勞動生產率。必須每個工農群眾了解,蘇維埃政權下生產的發展,是同全體民眾生活的改善不能分離的。共產主義禮拜六必須真正開始。對於勞動的共產主義的態度,首先應該在國家企業內極大的發揚起來,教育工人群眾為蘇維埃政府的勞動,即是為了無產階級自身的最後解放,與社會主義的勝利而勞動。在蘇維埃企業內的勞動紀律,應該是無產階級紀律的模範。一切提高生產力的發明都應該得到蘇維埃政府的獎勵。熟練勞動力的培養亦是提高生產力的必要條件。
(四)要使生產品的增加真能滿足革命戰爭的需要與改善工農群眾的生活,首先必須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與發展蘇維埃的對外貿易,將蘇區內的許多重要生產品,如鎢砂,紙,木材,米穀等輸出,而將工農日常的必需品如油鹽布匹等輸入。蘇維埃對外貿易局,各種商業公司與采辦處等的設立,在發展對外貿易上是需要的。以後應該特別加強對這些商業機關的領導,與這些機關的組織工作。對外貿易的壟斷在目前是錯誤的。一切蘇維埃的商業機關必須盡量利用私人資本與合作社資本,同他們發生多方面的關系。蘇維埃政府除以關稅政策來調劑各種商品的輸〈出〉入外,保證商業的自由,並鼓勵各種群眾的與私人的商業機關的自動性,去尋找新的商業關系與開辟通商道路。在目前蘇區現金特別困難的情形之下,蘇維埃政府對於蘇區生產品的輸出,維持進出口的平衡應該用更大的注意與努力。
(五)消費合作社的組織,在蘇維埃貿易的發展上,佔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經過消費合作社工農群眾可以更便宜的購買商品,更高價的出賣他們的生產品。經過消費合作社的網,國家對外貿易局,各種商業公司以及消費合作社總社可以最迅速的將他們的商品賣給農民,並從農民那裡買得生產品。蘇維埃政府經過這些組織,就可以同廣大農民群眾的經濟生活發生直接的關系,在經濟上團結他們在蘇維埃政府的周圍。蘇維埃政府除集中消費合作社的組織建立縣的省的與中央的總社以加強對於他們的領導之外,必須盡可能的給他們以人力上財力上的助力。同時我們不但要在數量上吸收每一個工農群眾加入消費合作社,而且必須在質量上改善他們的工作,創造許多模範的合作社,使每一農民在實際經驗上了解到合作社是同奸商富農的投機壟斷做斗爭與改善他們的生活的武器。
(六)大會特別指出在蘇維埃貿易的發展中,糧食問題的解決是蘇維埃經濟建設目前的戰斗任務。過去糧食調劑局雖起了相當調劑糧食及糧食價格的作用,但離開這一問題的解決還是很遠。象去年中區春夏兩季糧食困難的危險,在今年依然威脅著我們。這一時期糧食價格的幾倍的提高對於蘇維埃財政上也是極大的損失。為得以後保證紅軍與蘇維埃政府的給養,保證民眾食糧的調劑,適當的輸出剩餘糧食與調劑糧食價格起見,大會認為在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下創立糧食人民委員部專管這一工作,是必要的。糧食部的任務,除調劑糧食價格以外,必須進行糧食〔部〕的調查,收集儲蓄,運輸等一切關於糧食的工作。整個蘇維埃〈政府〉應該用極大力量來加強對於他的領導。但蘇維埃改府壟斷糧食的買賣的企圖在目前是不適當的。在遵守蘇維埃政府法律的條件之下,商人的糧食買賣是不禁止的。糧食困難問題的解決,應該盡量依靠廣大群眾自己組織糧食合作社。糧食合作社應該是糧食部的群眾基礎,必須用極大力量,發展糧食合作社的組織,並加強對於他的領導。
(七)資本的缺乏,是目前發展蘇維埃經濟的極大困難之一。但大會必須指出蘇維埃政府在利用群眾資本與私人資本上,還是非常不夠。就是我們現有生產與消費合作社的資本的一大部分,還是由於國家的直接幫助,國家資本的運用,由於各機關缺乏聯系,也是異常不經濟,國家銀行除發行銀幣,給財政部保管金庫外,在調劑與流通金融,放款儲蓄等工作方面,還沒有得到應有的成績,糾正一切金融上的這種無計劃件與無組織性,盡量節省各種不能容忍的浪費,是蘇維埃資本積累的必要條件。在群眾中發展信用合作社,是解決群眾缺乏資本的主要辦法,而且也是同城鄉高利貸做斗爭的有力武器。大會認為上屆執行委員會主席團為了開〔發〕展蘇維埃經濟所發行的三百萬經濟建設公債是適當的。
(八)蘇維埃政府對於紙幣的發行應該極端的審慎。紙幣的發行如超過市場所需要的定額之外,必然會使紙幣跌價,會使物價騰貴,使工農生活惡化起來,以致影響到工農的聯合。大會指出在長期國內戰爭的條件之下,增發紙幣常常是彌補財政收支不敷的一個辦法,但蘇維埃政府必須採取一切辦法把革命戰爭的負擔放到剝削階級的身上,盡量在蘇維埃經濟的發展中增加各種稅收的收入。同時為了免去蘇維埃紙幣跌價的危險,蘇維埃政府必須更注意於對外對內貿易的發展,盡量輸入現金與限制現金的輸出,使蘇維埃金融在經濟建設的發展中極大的活潑起來,是增加市場吸收紙幣的容納量與保持紙幣信用的重要辦法。至於更有計劃的來發行紙幣,發展擁護國幣的運動等,亦可在相當限度內維持紙幣的信用。大會責成湘鄂贛省蘇維埃用一切方法收回他們過去濫發的紙幣,維持蘇維埃紙幣的信用,並且告訴湘鄂贛的同志只有湘鄂贛國家銀行省分行,才有發行紙幣的權利。
(九)大會必須指出,帝國主義,中國地主資本家,不但在軍事上向我們舉行絕望的五次「圍剿」,在經濟上封鎖我們蘇區,而且在蘇區內部也必定要利用地主殘余,商人,資本家等來擾亂與破壞我們蘇維埃的經濟,如歇業,停工,經濟上的怠工,破壞國幣的信用,擾亂金融,投機買賣,有意提〔抬〕高物價等,蘇維埃政府對地主商人資本家等這種反革命行動,必須做最堅決的斗爭,從罰款,罰苦工,禁閉,沒收,一直到槍決。同時對於那些鑽在蘇維埃經濟機關與合作社內反革命分子的偷竊搗亂貪污腐化與破壞的活動,蘇維埃政府必須保持高度的無產階級警覺性,給他們以嚴厲的蘇維埃法律的制裁。工人監督生產,必須在資本家的企業內立刻開始,以有系統的防止資本家的反革命活動。但蘇維埃政府對於那些遵守蘇維埃法律進行生產與貿易的商人與資本家,則保護他們生命與財產的安全以及營業與生活上的自由。對於在蘇維埃的經濟機關與合作社內忠實地為蘇維埃與民眾工作的地主資產階級的專門家與智識分子,蘇維埃政府則給他們以優待。
(十)大會認為為了發展蘇維埃經濟,完成上述的任務,下屆執行委員會主席團與人民委員會,必須加強對於國民經濟部,財政部,糧食部以及國家糧行的領導,使各機關間能夠更好的配合與集中的行動,更靈敏的與迅速的來完成一定的具體任務。反對在經濟建設上一切「左」右傾機會主義以及官僚主義的領導,是轉變這些機關的工作的必要前提。必須培養大批新的經濟建設的幹部,把這些幹部來充實這些機關。必須特別加強無產階級在經濟建設上的領導作用,並且提拔大批的勞動婦女負擔國內戰爭時期經濟戰線上的工作。在目前中國革命的階段上我們還不能進行社會主義的建設,但我們一切工作的中心,應該是在創造將來轉變到社會主義方向去的前提和優勢。
(十一)最後,大會認為只有國內戰爭的澈底勝利,大的中心城市的奪取,蘇維埃區域的擴大與鞏固才能克服我們前面的許多困難,更順利的來進行蘇維埃的經濟建設。這一建設將不是為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將是為了社會主義的勝利。因此,我們目前的經濟建設是同革命戰爭不能分離的,我們的經濟建設應該服從於革命戰爭的需要,並且在革命戰爭的勝利中找到許多困難問題的解決。大會相信中國蘇維埃經濟建設的道路,將是蘇聯社會主義的建設的道路,只有這一道路能夠使中國的國民經濟猛烈的向前發展,使全中國的勞苦群眾得到最後的解放。
根據一九三四年三月人民委員會出版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文獻》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