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某公司發行普通股票100萬股
擴展閱讀
攀枝花釩鈦股票行情 2025-09-16 12:53:24
恆久科技股票歷史價格 2025-09-16 12:29:57

某公司發行普通股票100萬股

發布時間: 2022-06-07 00:58:04

㈠ 某公司現有普通股100萬股,股本總額1000萬元,公司債券為600萬元。

把有關數據代入公式:得: =每股利潤無差異點(萬元)因為預期息稅前利潤400萬元≥,所以應選擇增發債券籌措資金,這樣預期每股利潤較高。
1.普通股凈利潤是影響每股收益的積極因素。由於在計算普通股每股收益時只能使用屬於普通股的凈利潤,因此不屬於普通股的普通股數量應從企業的凈利潤中扣除。普通股數量是影響每股收益的負面因素。影響普通股數量變化的因素很多。普通股股數按企業本會計年度增資股實際流通期的比例折算。企業在一年內將資本公積或法定公積金轉為資本公積的,每股收益=稅後利潤總額/公司股本總額。
2.每股收益是充分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用來判斷和評價管理層的經營業績。當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加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同時,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從該公司獲得更多股息。當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下降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下降,投資者可能會獲得較少的股利,甚至沒有股利。當投資者根據每股收益分析股票時,他們需要注意上市公司行業的周期性。
3.如果行業中的產品處於旺季,其每股收益將增加,而行業中的產品處於低迷季節,其每股收益自然會減少。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配股和增發股票,擴大總股本,增加總利潤,減少每股收益。這種情況很普遍,以上都是由於新股發行導致每股收益的稀釋,以及增發、送出和轉換股票導致每股收益的稀釋,因此散戶投資者在閱讀年報時必須謹慎,不要被純粹的利潤增長所迷惑。
拓展資料:
股票是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持有股份的證書,表明股東擁有公司的部分資本。因為股票包含經濟利益,並且可以上市流通轉讓,所以股票也是一種有價證券。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投資者通常在經紀公司開戶。

㈡ 某公司現有普通股100萬股,股本總額1000萬元,公司債務600萬元。公司擬擴大籌資規模,有兩個備

息稅前利潤為EBIT,按照方案1,每股收益=(EBIT-12%*600)*(1-25%)/(100+50)

按照方案2,每股收益=(EBIT-12%*1100)*(1-25%)/100
二者相等,得到EBIT=252萬
當EBIT=400萬,方案1的每股收益=1.64,方案2的每股收益=2.01
方案2更好

㈢ 財務管理:某公司現有發行在外普通股100萬股,每股面額1元,資本公積300萬元,未分配利潤800萬

在外普通股100萬股,若按10%的比例發放股票股利並按面值折算,每股面額1元,則發放股利10萬元,未分配利潤=800-10=790萬元。

㈣ 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普通股100萬股(每股1元),已發行10%利率的債券400萬元。

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普通股100萬股,每股一元已發行10%利率,這道題我答不上,請老師打了。

㈤ 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普通股100萬股(每股一元)

1 發行前普通股 100 每年利息支出500*8%=40
如果新發債券 普通股不變 100 每年利息支出增加為 40+500*10%=90
如果新發股票 普通股增加為 100+500/20=125 每年利息支出不變 40
( EBIT-90)*(1-25%)/100=(EBIT-40)*(1-25%)/125 EBIT=290
2 250EPS1 所以證明了上邊的結論,應該選擇方案2,股票融資.

㈥ 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普通股100萬股(每股1元),已發行10﹪利率的債券400萬元

(1)
方案1:息稅前利潤=200萬
負債利息=400*10%+500*12%=100萬
凈利潤=(200-100)*(1-25%)=75萬
每股盈餘=0.75元
方案2:發行新股500/20=25萬股,
息稅前利潤=200萬
負債利息=400*10%=40萬
凈利潤=(200-40)*(1-25%)=120萬
每股盈餘=120/(100+25)=0.96元
(2)
方案1每股盈餘=(息稅前利潤-100)*(1-25%)/100
方案2每股盈餘=(息稅前利潤-40)*(1-25%)/125
二者相等,息稅前利潤=340萬
(3)
方案1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100)=2
方案2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40)=1.25
(4)
方案2的每股盈餘更高,就目前的息稅前利潤更好。

㈦ 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普通股100萬股(每股面值為1元),並發行利率為10%的債券400萬元。。請問怎樣計

(1)解題思路:每股利潤也就是每股凈利潤,在沒有優先股的前提條件下,用息稅前利潤減去利息,轉化成稅前利潤,然後再乘以(1-所得稅率),除以普通股的股數,就可以計算出每股利潤。

(2)(EBIT-40-60)×(1-40%)/100=(EBIT-40)×(1-40%)/125
EBIT=340(萬元)
(由此可以判斷,根據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預計追加籌資以後的息稅前利潤200萬元小於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所以,選擇增發股票籌資比增發債券籌資帶來的每股利潤會更大。)
(3)方案1的財務杠桿系數=200/(200-40-60)=2
方案2的財務杠桿系數=200/(200-40)=1.25
(4)【解析】從風險的角度來考慮,由於普通股的財務杠桿系數比增發債券的財務杠桿系數小,所以增發普通股的風險也小,由於增發股票籌資的財務風險小,同時它的每股利潤又比增發債券的每股利潤大,風險小的同時收益還大,所以,我們應該是選擇增發普通股來追加籌資。
【答案】由於方案2每股利潤(0.77元)大於方案1(0.6元),且其財務杠桿系數(1.25)
小於方案1,即方案2收益性高,風險低,所以方案2優於方案1。

㈧ 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普通股100萬股(每股面值為1元),已發行利率為10%的債券400萬元,目前的息

先計算無差別盈利點
跟增資後EBIT=200萬的比較
(EBIT-400*10)/(100+500/20)=(EBIT-400*10%-500*12%)/100
EBIT=340>200,採用債務融資

㈨ 某股份有限公司委託證券公司發行股票1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按每股1.2元的價格

(1.2-1)*100000-1.2*100000*3%=16400

1.2-1是每股溢價計入資本公積,乘10W就是資本公積,1.2*100000是發行收入,3%手續費扣除後,余額計入資本公積。

收到發行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實際支付手續費時: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貸:銀行存款

(9)某公司發行普通股票100萬股擴展閱讀:

由於資本公積是所有者權益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它通常會直接導致企業凈資產的增加,因此,資本公積信息對於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十分重要。為了避免虛增凈資產,誤導決策,就有必要明確資本公積形成的主要來源。

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以及處置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如涉及所得稅時,還應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股權投資准備不可直接用於轉增資本,只有將其轉入其他資本公積後,該部分資本公積方可用於轉增資本。

㈩ 某公司發行股票100萬股每股面值一元發行的價格是1.8元該公司的基本工資可增加

發行股票價格高於面值,!等於增加了資本金。提高了每股凈資產額,與基本工資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