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英國聯合食品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買蘋果的股票不就穩賺 2025-09-16 19:13:56
2000年的人去哪裡買股票 2025-09-16 18:21:14

英國聯合食品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6-07 12:53:45

① 全球500強企業都是有哪些

2007排名 中文常用名稱 總部所在地 主要業務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
1 沃爾瑪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351,139.0
2 埃克森美孚 美國 煉油 347,254.0
3 皇家殼牌石油 英國/荷蘭 煉油 318,845.0
4 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274,316.0
5 通用汽車 美國 汽車 207,349.0
6 豐田汽車 日本 汽車 204,746.4
7 雪佛龍 美國 煉油 200,567.0
8 戴姆勒克萊斯勒 德國 汽車 190,191.4
9 康菲 美國 煉油 172,451.0
10 道達爾 法國 煉油 168,356.7
11 通用電氣 美國 多元化 168,307.0
12 福特汽車 美國 汽車 160,126.0
13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保險 158,274.3
14 花旗集團 美國 銀行 146,777.0
15 安盛 法國 保險 139,738.1
16 大眾汽車 德國 汽車 132,323.1
17 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131,636.0
18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28,481.3
19 安聯 德國 保險 125,346.0
20 富通 比利時/荷蘭 銀行 121,201.8
21 美國銀行 美國 銀行 117,017.0
22 匯豐控股 英國 銀行 115,361.0
23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保險 113,194.0
24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110,520.2
25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銀行 109,213.6
26 埃尼 義大利 煉油 109,014.2
27 瑞銀集團 瑞士 銀行 107,834.8
28 西門子 德國 電子、電氣設備 107,341.7
29 國家電網 中國 電力 107,185.5
30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101,810.7
31 摩根大通 美國 銀行 99,973.0
32 家樂福 法國 食品、葯品店 99,014.7
33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保險 98,539.0
34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產 97,469.3
35 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96,151.5
36 Dexia Group 比利時 銀行 95,846.6
37 本田汽車 日本 汽車 94,790.5
38 麥克森 美國 保健品批發 93,574.0
39 韋里孫通訊 美國 電信 93,221.0
40 日本電報電話 日本 電信 91,998.3
41 惠普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91,658.0
42 國際商用機器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91,424.0
43 瓦萊羅能源 美國 煉油 91,051.0
44 家得寶 美國 專業零售 90,837.0
45 日產汽車 日本 汽車 89,502.1
46 三星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89,476.2
47 瑞信 瑞士 銀行 89,354.4
48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7,615.4
49 興業銀行 法國 銀行 84,485.7
50 英傑華 英國 保險 83,487.0
51 卡地納健康 美國 保健品批發 81,895.1
52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 俄羅斯 能源 81,115.0
53 意昂 德國 能源 80,994.0
54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國 銀行 80,983.0
55 特易購 英國 食品、葯品店 79,978.8
56 雀巢 瑞士 食品 79,872.11
57 德國郵政 德國 郵遞 79,502.2
58 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 英國 銀行 79,238.8
59 松下電器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77,871.1
60 德國電信 德國 電信 76,969.1
61 摩根士丹利 美國 證券 76,688.0
62 麥德龍 德國 食品、葯品店 75,131.0
63 法國電力 法國 天然氣與電力 73,939.1
64 美國郵政 美國 郵遞 72,650.0
65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72,347.0
66 聯合健康 美國 保健 71,542.0
67 荷蘭銀行 荷蘭 銀行 71,217.8
68 標致 法國 汽車 71,005.7
69 索尼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70,924.8
70 美林 美國 證券經紀 70,591.0
71 奧馳亞集團(阿爾特里亞) 美國 煙草食品 70,324.0
72 高盛 美國 證券經紀 69,353.0
73 樂金 韓國 多樣化 68,754.1
74 寶潔 美國 家居個人用品 68,222.0
75 西班牙國際銀行 西班牙 銀行 68,050.6
76 現代汽車 韓國 汽車 66,666.0
77 西班牙電信國際集團 西班牙 電信 66,372.3
78 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66,280.3
79 保誠 英國 人壽健康保險 66,133.5
80 克羅格 美國 食品、葯品店 66,111.2
81 巴斯夫 德國 化學 66,006.8
82 法國電信 法國 電信 65,899.3
83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65,609.1
84 菲亞特 義大利 汽車 65,031.1
85 蘇黎世金融 瑞士 保險 65,000.0
86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美國 電信 63,055.0
87 波音 美國 航天國防 61,530.0
88 寶馬 德國 汽車 61,476.7
89 美國人伯根 美國 保健品批發 61,203.1
90 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煉油 60,920.9
91 東芝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60,841.9
92 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60,643.0
93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60,528.0
94 好市多 美國 專業零售 60,151.2
95 沃達豐 英國 電信 59,811.3
96 塔吉特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59,490.0
97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義大利 銀行 59,119.3
98 鮮京 韓國 煉油 59,001.9
99 米塔爾鋼鐵 荷蘭 金屬 58,870.0
100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保險 58,183.2
101 蒂森克虜伯 德國 工業農業設備 57,927.0
102 戴爾 美國 銀行 計算機辦公設備 57,095.0
103 Wellpoint 美國 保健 56,953.0
104 皇家阿霍德 荷蘭 食品、葯品店 56,944.9
105 蘇伊士里昂水務 法國 能源 56,721.3
106 萊茵集團 德國 能源 56,646.3
107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56,624.0
108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55,583.8
109 博世 德國 汽車零件 54,808.2
110 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54,539.0
111 勞埃德TSB集團 英國 銀行 53,904.0
112 強生 美國 制葯 53,324.0
113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保險 53,275.0
114 西爾斯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53,012.0
115 輝瑞 美國 制葯 52,415.0
116 聖戈班 法國 建材玻璃 52,188.5
117 雷諾 法國 汽車 52,103.2
118 三菱聯合金融控股集團 日本 銀行 52,101.5
119 諾基亞 芬蘭 網路通訊設備 51,592.5
120 聯合利華 英國/荷蘭 食品 51,032.9
121 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50,987.5
122 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 荷蘭 航天國防 49,475.9
123 陶氏化學 美國 化學 49,124.0
124 義大利電力 義大利 天然氣與電力 48,320.4
125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48,012.6
126 富國銀行 美國 銀行 47,979.0
127 聯合技術 美國 航天國防 47,829.0
128 聯合包裹運輸 美國 郵遞 47,547.0
129 沃爾格林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7,409.0
130 勞氏 美國 專業零售 46,927.0
131 瓦喬維亞銀行 (美聯銀行) 美國 銀行 46,810.0
132 雷曼兄弟 美國 證券經紀 46,709.0
133 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保險 45,939.1
134 Seven&I 日本 零售 45,635.2
135 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45,216.6
136 東京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45,167.8
137 時代華納 美國 娛樂 44,788.0
138 馬士基集團 丹麥 海運 44,705.9
139 微軟 美國 計算機軟體 44,282.0
140 房地美 美國 金融 44,002.0
141 歐尚 法國 食品、葯品店 43,900.3
142 CVS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3,813.8
143 摩托羅拉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43,739.0
144 富士通 日本 計算機辦公設備 43,604.3
145 斯普林特Nextel 美國 電信 43,531.0
146 三菱商事 日本 貿易 43,490.1
147 葛蘭素史克 英國 制葯 42,730.6
148 美可保健 美國 保健 42,543.7
149 泰科國際 美國 電子、電氣設備 42,155.0
150 三井物產 日本 貿易 41,728.3
151 卡特彼勒 美國 工農業設備 41,517.0
152 永旺 日本 食品、葯品店 41,249.1
153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國 銀行 41,015.8
154 鴻海精密 中國台灣 電子 40,595.6
155 西夫韋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0,185.0
156 義大利電信 義大利 電信 40,150.1
157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40,145.5
158 拜耳 德國 化工、制葯 39,899.2
159 日本電氣公司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39,778.2
160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航天國防 39,620.0
161 皇家飛利浦電子 荷蘭 電子、電氣設備 38,707.3
162 法通保險 英國 保險 38,574.4
163 西班牙對外銀行 西班牙 銀行 38,308.8
164 英國電信 英國 電信 38,248.3
165 DZ Bank 德國 銀行 37,780.1
166 德國聯邦鐵路 德國 鐵路運輸 37,706.0
167 Supervalu 美國 食品雜貨批發 37,406.0
168 諾華 瑞士 制葯 37,020.0
169 賽諾菲安萬特 法國 制葯 36,998.4
170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36,832.9
171 新日鐵 日本 金屬 36,781.6
172 Caremark Rx 美國 保健 36,750.2
173 耆衛公司 英國 保險 36,646.2
174 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 美國 食品生產 36,596.1
175 荷蘭合作銀行(拉博銀行) 荷蘭 銀行 36,486.5
176 太陽石油 美國 煉油 36,081.0
177 千禧控股 日本 保險 36,066.9
178 威立雅 法國 水務 36,044.4
179 百思買 美國 專業零售 35,934.0
180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 電信 35,913.7
181 好事達 美國 保險 35,796.0
182 佳能 日本 影象器材、辦公設備 35,727.0
183 英特爾 美國 半導體 35,382.0
184 百事 美國 食品 35,137.0
185 沃爾沃 瑞典 汽車 35,091.0
186 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5,050.4
187 哈尼爾集團 德國 保健品批發 34,809.1
188 羅氏 瑞士 制葯 34,702.8
189 法國燃氣 法國 天然氣與電力 34,681.1
190 KOC集團 土耳其 多樣化 34,389.8
191 沃特迪斯尼 美國 娛樂 34,285.0
192 中國人壽 中國 保險 33,711.5
193 布依格 法國 工程與建築 33,693.7
194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3,354.2
195 英美資源集團 英國 采礦、鑽石 33,072.0
196 三菱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32,965.0
197 萬喜 法國 工程與建築 32,681.5
198 西斯科 美國 食品雜貨批發 32,628.4
199 保德信金融 美國 保險 32,488.0
200 森寶利(桑斯博里) 英國 食品、葯品店 32,438.1
201 江森自控 美國 汽車零件 32,413.0
202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險 32,320.0
203 聯邦快遞 美國 郵遞 32,294.0
204 Foncière Euris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32,237.0
205 必和必拓集團 澳大利亞 采礦、原油生產 32,153.0
206 瑞士再保險 瑞士 保險 32,117.6
207 泰國國家石油 泰國 煉油 32,045.6
208 加拿大皇家銀行 加拿大 銀行 31,642.6
209 霍尼韋爾國際 美國 航天國防 31,367.0
210 英格雷姆麥克羅 美國 電子辦公設備批發 31,357.5
211 丸紅 日本 貿易 31,281.7
212 海德魯 挪威 金屬 31,197.7
213 美鋁公司 美國 金屬 30,896.0
214 電裝 日本 汽車零件 30,861.5
215 中國銀行 中國 銀行 30,750.8
216 德國商業銀行 德國 銀行 30,352.5
217 諾斯洛普格拉曼 美國 航天國防 30,304.0
218 森特理克 英國 天然氣與電力 30,265.6
219 宏利保險 加拿大 保險 30,136.9
220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29,979.3
221 新日礦 日本 煉油 29,713.7
222 法航——荷航集團 法國 航空公司 29,592.1
223 法國郵政局 法國 郵遞 29,466.7
224 Banco Bradesco 巴西 銀行 29,301.2
225 杜邦 美國 化工 28,982.0
226 赫斯 美國 煉油 28,720.0
227 梅西百貨 美國 零售 28,711.0
228 韓國電力 韓國 天然氣與電力 28,708.4
229 三星生命 韓國 保險 28,639.2
230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 銀行 28,532.3
231 KDDI 日本 電信 28,515.1
232 思科系統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28,484.0
233 紐約人壽 美國 保險 28,365.1
234 喬治威斯頓 加拿大 食品、葯品店 28,350.4
235 Woolworths 澳大利亞 食品、葯品店 28,275.5
236 標准人壽 英國 保險 28,239.9
237 中國南方電網 中國 電力 27,966.1
238 日本鋼鐵工程式控制股公司 日本 金屬 27,875.5
239 澳洲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27,789.7
240 馬自達汽車 日本 汽車 27,764.7
241 高斯集團 澳大利亞 食品、葯品店 27,516.0
242 法國國營鐵路 法國 鐵路運輸 27,444.2
243 美國運通 美國 金融 27,145.0
244 埔項制鐵 韓國 金屬 27,067.7
245 鈴木汽車 日本 汽車 27,048.1
246 比利時聯合銀行 比利時 銀行 26,896.0
247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保險 26,756.8
248 夏普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6,741.2
249 加拿大鮑爾集團 加拿大 保險 26,708.5
250 華盛頓互助 美國 銀行 26,561.0
251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 美國 保險 26,500.0
252 阿斯利康 英國 制葯 26,475.0
253 德爾福 美國 汽車零件 26,392.0
254 住友商事 日本 貿易 26,308.9
255 邦奇 美國 食品生產 26,274.0
256 國際旅遊聯盟集團 德國 旅遊 26,241.8
257 三菱重工 日本 工農業設備 26,234.5
258 恩德薩 西班牙 天然氣與電力 25,820.7
259 普利司通 日本 輪胎橡膠 25,709.7
260 康卡斯特 美國 電信 25,700.0
261 阿第克 瑞士 人力資源服務 25,616.2
262 巴登-符騰堡州銀行 德國 銀行 25,583.1
263 安泰 美國 保健 25,568.6
264 泰森食品 美國 食品生產 25,559.0
265 HCA 美國 保健 25,477.0
266 新聞集團 美國 娛樂 25,327.0
267 Wolseley 英國 多樣化 25,263.1
268 出光興產 日本 煉油 25,159.2
269 瑞來斯實業 印度 煉油 25,158.9
270 威望迪 法國 娛樂 25,148.2
271 旅行者保險 美國 保險 25,090.0
272 漢莎集團 德國 航空公司 24,903.6
273 阿西布朗勃法瑞 瑞士 電子、電氣設備 24,883.0
274 麻省人壽 美國 保險 24,863.4
275 中國電信 中國 電信 24,791.3
276 德爾海茲集團 比利時 食品、葯品店 24,481.8
277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 銀行 24,475.5
278 Countrywide Financial 美國 金融 24,444.6
279 丹斯克銀行 丹麥 銀行 24,337.5
280 通用動力 美國 航天國防 24,212.0
281 貝塔斯曼 德國 出版、娛樂 24,211.0
282 國際紙業 美國 林產品、紙製品 24,186.0
283 瑪格納 加拿大 汽車零件 24,180.0
284 愛立信 瑞典 網路通訊設備 24,102.6
285 可口可樂 美國 飲料 24,088.0
286 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 奧地利 煉油 23,855.7
287 富士膠片 日本 科學、攝影設備 23,789.5
288 伊塔烏投資銀行 巴西 銀行 23,761.6
289 加拿大鋁業 加拿大 金屬 23,696.0
290 和記黃埔 中國香港 多元化 23,661.0
291 巴西銀行 巴西 銀行 23,531.6
292 利寶相互保險 美國 保險 23,520.0
293 CRH 愛爾蘭 建築材料、玻璃 23,508.9
294 雷神 美國 航天國防 23,274.0
295 拉法基 法國 建築材料 23,252.5
296 春天集團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23,191.6
297 西班牙石油公司 西班牙 煉油 23,178.6
298 William Morrison Supermarkets 英國 食品、葯品店 23,125.3
299 中化集團 中國 貿易 23,109.2
300 GasTerra 荷蘭 能源 23,085.6
301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 沙烏地阿拉伯 化工 23,019.0
302 3M 美國 多樣化 22,923.0
303 義大利聖保羅銀行 義大利 銀行 22,793.3
304 迪爾 美國 工農業設備 22,768.9
305 JR東日本 日本 鐵路運輸 22,719.2
306 BAE Systems 英國 航天國防 22,690.9
307 寶鋼集團 中國 金屬 22,663.4
308 默克(默沙東) 美國 制葯 22,636.0
309 伊藤忠 日本 貿易 22,632.5
310 哈利伯頓 美國 石油天然氣設備與服務 22,576.0
311 美利堅公司 美國 航空公司 22,563.0
312 雅培 美國 制葯 22,476.3
313 力拓集團 英國/澳大利亞 采礦 22,465.0
314 南蘇格蘭電力公司 英國 電力與天然氣 22,444.6
315 Plains All American Pipeline 美國 能源 22,444.4
316 甘保險集團 法國 保險 22,442.0
317 三菱化學 日本 化工 22,424.0
318 Nationwide 美國 保險 22,253.0
319 惠好 美國 林產品、紙製品 22,250.0
320 萊昂德爾化學 美國 化學 22,228.0
321 關西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22,197.9
322 金巴斯集團 英國 飲食服務 22,053.6
323 俄羅斯石油公司 俄羅斯 煉油 21,959.0
324 Cosmo Oil 日本 煉油 21,956.6
325 布哈拉特石油 印度 煉油 21,862.2
326 Publix Super Markets 美國 食品、葯品店 21,819.7
327 中油公司 中國台灣 煉油 21,796.1
328 Alliance Boots 英國 保健品批發 21,754.0
329 麥當勞 美國 飲食服務 21,586.4
330 América Móvil 墨西哥 電信 21,486.6
331 Tech Data 美國 電子辦公設備批發 21,446.1
332 Humana 美國 醫療保健 21,416.5
333 永明金融 加拿大 保險 21,405.4
334 義大利郵政局 義大利 郵政 21,398.8
335 電子數據系統 美國 軟體與數據服務 21,337.0
336 印度斯坦石油 印度 煉油 20,935.6
337 聯合聖保羅銀行 義大利 銀行 20,790.8
338 艾德卡 德國 食品、葯品店 20,733.1
339 西北相互 美國 保險 20,726.2
340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20,614.0
341 米其林 法國 輪胎橡膠 20,556.2
342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中國 工程建築 20,520.4
343 國泰金融控股 中國台灣 保險 20,436.4
344 住友電工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0,385.6
345 萊茵集團 德國 采礦、原油生產 20,365.0
346 惠氏 美國 制葯 20,350.7
347 愛信精機 日本 汽車零件 20,336.2
348 固特異輪胎橡膠 美國 輪胎橡膠 20,258.0
349 韓國國民銀行 韓國 銀行 20,224.1
350 艾默生電氣 美國 電子、電氣設備 20,133.0
351 克里斯汀迪奧 法國 服裝服飾 20,094.5
352 彭尼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19,903.0
353 歐萊雅 法國 家居個人用品 19,811.1
354 可口可樂企業 美國 飲料 19,804.0
355 Vattenfall 瑞典 天然氣與電力 19,768.6
356 三洋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19,737.8
357 豐業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9,736.2
358 日本航空 日本 航空公司 19,680.4
359 淡水河谷 巴西 采礦 19,651.0
360 多倫多道明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9,578.1
361 T&D Holdings 日本 保險 19,544.7
362 豪赫蒂夫 德國 工程與建築 19,457.2
363 Constellation Energy 美國 天然氣與電力 19,446.1
364 國家電力公司(聯邦電力委員會) 墨西哥 電力 19,405.1
365 奧托集團 德國 專業零售 19,397.5
366 聯合航空 美國 航空公司 19,340.0
367 蘋果電腦 美國 電腦 19,315.0
368 全美汽車租賃 美國 專業零售 19,314.4
369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 印度 能源 19,237.4
370 斯倫貝謝 美國 石油天然氣設備與服務 19,230.5
371 康力斯集團 英國 金屬 19,171.3
372 豪西蒙 瑞士 建築材料 19,118.5
373 合眾銀行 美國 銀行 19,109.0
374 韓華集團 韓國 化工 19,085.5
375 曼恩集團 德國 汽車與零件 19,051.9
376 澳新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19,039.5
377 西方石油 美國 煉油 19,029.0
378 偉創力 新加坡 半導體、其他元器件 18,968.0
379 SHV Holdings 荷蘭 貿易 18,962.0
380 中部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18,927.0
381 Arcandor 德國 零售 18,920.3
382 三菱汽車 日本 汽車 18,833.6
383 阿爾斯通 法國 工農業設備 18,754.0
384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中國 工程建築 18,735.7
385 一汽集團 中國 汽車 18,710.7
386 大陸 德國 汽車零件 18,678.0
387 巴伐利亞銀行 德國 銀行 18,617.9
388 韓國電信 韓國 電信 18,598.1
389 莎莉 美國 食品 18,539.0
390 Mediceo Paltac Holdings 日本 保健品批發 18,524.9
391 日本郵船 日本 海運 18,503.7
392 蘇古特石油天然氣 俄羅斯 煉油 18,413.1
393 斯道拉恩索 芬蘭 林產品、紙製品 18,310.3
394 埃森哲 美國 咨詢公司 18,228.4
395 拉卡德爾 法國 出版、印刷 18,187.
39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 工程建築 18,163.2
397 史泰博 美國 專業零售 18,160.8
398 Cemex 墨西哥 建築材料 18,135.6
399 三井住友保險 日本 保險 18,100.1
400 斯倫貝謝 美國 石油天然氣設備與服務 18,080.0
401 阿爾卡特朗訊 法國 網路電信設備 18,043.1
402 上汽集團 中國 汽車 18,010.1
403 特索羅石油 美國 煉油 18,002.0
404 英美煙草 英國 煙草 17,960.6
405 中糧集團 中國 貿易 17,953.2
406 百時美施貴寶 美國 制葯 17,914.0
407 里爾 美國 汽車零件 17,838.9
408 萬寶盛華 美國 人力資源 17,786.5
409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7,703.0
410 理光 日本 辦公設備 17,688.5
411 Express Scripts 美國 保健 17,660.0
412 達能集團 法國 食品 17,656.7
413 ACS 西班牙 工程建築 17,649.4
414 斯特拉塔 瑞士 采礦 17,632.0
415 日本煙草 日本 煙草 17,536.0
416 野村控股 日本 證券經紀 17,519.0
417 TJX 美國 專業零售 17,516.4
418 來德愛 美國 食品、葯品店 17,507.7
419 KFW Bankengruppe 德國 銀行 17,397.3
420 TNT 荷蘭 郵遞 17,360.6
421 國家電力供應公司 英國 天然氣與電力 17,326.4
422 現代重工 韓國 造船 17,298.0
423 澳大利亞電信 澳大利亞 電信 17,256.8
424 阿克蘇諾貝爾 荷蘭 化工 17,235.1
425 洛斯 美國 保險 17,227.6
426 施耐德電氣 法國 電子、電氣設備 17,226.0
427 華碩電腦 中國台灣 計算機 17,224.7
428 瑞士人壽 瑞士 保險 17,173.9
429 達美航空 美國 航空公司 17,171.0
430 北歐聯合銀行 瑞典 銀行 17,169.9
431 加拿大能源 加拿大 能源 17,081.0
432 奧倫石油 波蘭 煉油 17,055.0
433 Skanska 瑞典 工程與建築 17,028.4
434 Onex 加拿大 半導體、其他元器件 16,905.2
435 中國五礦集團 中國 貿易 16,902.2
436 三星物產 韓國 貿易 16,778.8
437 金佰利 美國 家居個人用品 16,746.9
438 SK Networks 韓國 貿易 16,733.9
439 英博 比利時 飲料 16,696.9
440 巴登符騰堡能源 德國 天然氣與電力 16,644.2
441 法羅里奧集團 西班牙 工程建築 16,634.4
442 NPM/CNP 比利時 金融 16,615.4
443 加拿大國家石油 加拿大 煉油 16,602.0
444 日本郵政 日本 郵遞 16,590.5
445 貝爾斯登 美國 證券 16,551.4
446 信諾 美國 保健 16,547.0
447 廣達電腦 中國台灣 計算機 16,531.3
448 Dominion Resources 美國 天然氣與電力 16,524.0
449 英國航空 英國 航空公司 16,501.8
450 加拿大貝爾電子 加拿大 電信 16,483.0
451 Migros 瑞士 食品、葯品店 16,466.4
452 帕卡 美國 汽車 16,454.1
453 伊萊克斯 瑞典 電子、電氣設備 16,382.1
454 Finmeccanica 義大利 航天國防 16,348.1
455 神戶制鋼 日本 金屬 16,332.2
456 台塑石化 中國台灣 化學 16,281.8
457 怡和洋行 中國香港 貿易 16,281.0
458 瑪莎(馬克斯思班塞) 英國 一般商品零售 16,267.5
459 Lennar 美國 房地產 16,266.7
460 日本財產保險公司 日本 財產意外保險 16,257.9
461 工商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6,254.0
462 小松 日本 工農業設備 16,187.3
463 鹿島 日本 工程與建築 16,171.3
464 西太平洋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16,170.5
465 皇家郵政集團 英國 郵遞 16,153.7
466 翠豐 英國 專業零售 16,100.2
467 豐田自動織機 日本 汽車零件 16,059.5
468 Carso Global Telecom 墨西哥 電信 16,054.4
469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 煉油 16,038.9
470 大成建設 日本 工程與建築 16,016.2
471 漢高 德國 家居個人用品 15,984.3
472 納斯特石油 芬蘭 煉油 15,976.7
473 杜克能源 美國 天然氣與電力 15,967.0
474 日本通運 日本 郵遞 15,955.8
475 Gap 美國 專業零售 15,943.0
476 蒙特利爾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5,935.9
477 施樂 美國 辦公設備 15,895.0
478 安海斯布希 美國 飲料 15,717.1
479 美國鋼鐵公司 美國 金屬 15,715.0
480 佛羅里達電力 美國 天然氣及電力 15,710.0
481 禮來大葯廠 美國 制葯 15,691.0
482 阿達迪斯 西班牙/法國 煙草 15,687.4
483 索迪斯聯合 法國 飲食服務業 15,683.0
484 Exelon 美國 核電 15,654.0
485 林德集團 德國 化學 15,606.6
486 聯合太平洋 美國 鐵路運輸 15,578.0
487 Kohl's 美國 零售 15,544.2
488 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 中國 海運 15,413.5
489 住友化學 日本 化學 15,304.0
490 愛爾蘭銀行集團 愛爾蘭 銀行 15,296.8
491 雙龍煉油 韓國 煉油 15,246.1
492 第一資本金融 美國 金融 15,191.0
493 賀利氏控股 德國 金屬 15,155.6
494 皇家KPN電信 荷蘭 電信 15,127.3
495 印度國家銀行 印度 銀行 15,119.4
496 霍頓 美國 房地產 15,051.3
497 Office Depot 美國 專業零售 15,010.8
498 伯靈頓北方聖特菲鐵路 美國 鐵路運輸 14,985.0
499 耐克 美國 體育用品 14,954.9
500 龐巴迪 加拿大 航天國防 14,880.0

② 上海英聯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英國聯合食品集團誠聘
英國聯合食品集團是歐洲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業務遍及歐洲、美洲、大洋洲及亞洲市場,年銷售額逾50億英鎊,全球雇員超過35000名,在中國有9個廠,員工超過4000人,上海英聯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是由英國聯合食品集團與上海梅林正廣和集團共同建立的合作企業,總投資超過2,900萬美元,目前在中國主要生產和銷售阿華田、機智豆、樂口福、川寧茶,以及供國內外食品工業市場使用的麥精產品等。

來信請寄本公司。
請在信封右下角註明應聘職位和工作地點
法定代表人:Robert Edward Tavener
成立日期:1993-06-08
注冊資本:2232萬美元
所屬地區:上海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0006072284669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英文名:Shanghai AB Food & Beverages Ltd.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上海市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蘭村路8號
經營范圍:生產飲料(固體飲料類)、澱粉糖(飴糖)、糖果製品(糖果),銷售自產產品,預包裝食品(不含熟食鹵味、冷凍冷藏)的委託加工,上述委託加工產品的批發和零售,上述產品同類商品(特定商品除外),茶具用品的批發和零售及進出口,中西餐飲(限分支機構經營)。(不涉及國營貿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商品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申請,涉及行政許可的憑許可證經營。)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③ 聯合利華 公司的英語名字和簡介特別是名字

我來回答,聯合利華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製造商之一,在財富500強中排名前列,2004年的全球總銷售額為484億美元。聯合利華是世界第一大冰淇淋、茶葉和香體產品製造商,還是全球第二大洗滌、潔膚和護發產品的生產商。

它在全球150多個國家擁有分支機構,擁有223,000名員工。聯合利華的股票目前在倫敦、阿姆斯特丹和紐約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4年,聯合利華推出全球新使命:讓您的生活更具活力!我們的眾多品牌滿足您對營養、衛生、個人護理的日常需求;讓您心情愉悅、神采煥發,享受更加完美的生活。

關於聯合利華中國

聯合利華於1986年再度進入中國,至今,在中國的投資已超過10億美元,並引入100多項專利與新技術。聯合利華在中國擁有4,700名員工,並間接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聯合利華90%以上的經理層雇員均為本地聘用或培養。聯合利華在中國擁有20多種品牌,如奧妙、力士、中華、立頓、旁氏,和路雪等,產品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近兩年,聯合利華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長,成為銷售額50億人民幣的企業。

秉承與中國共成長的長期戰略,聯合利華在帶來資金、技術、優秀品牌與產品同時,更努力將中國業務打造為全球價值鏈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目前,聯合利華在上海巨資設立了全球第六個研發中心,並在上海成立全球采購中心。此外,不斷發展的合肥生產基地已成為聯合利華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

聯合利華努力融入中國社會的發展。公司在中國資助建立了9所希望小學;開展「聯合利華希望之星」項目,為200個邊遠窮困地區的優秀學生提供4年的大學學費。從1996年開始,公司還在全國范圍開展「中華」護齒宣傳的系列活動。2000年,聯合利華中國啟動了為期三年的綠水青山行動。該活動遍及全國十多個地區,旨在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並開展植樹活動。近60,000人參與了綠水青山行動種植樹達5,000,000棵。這些活動樹立了聯合利華在中國的良好形象,也獲得了社會的認可。

中國運營品牌

-家庭及個人護理用品:中華、潔諾、夏士蓮、力士、旁氏、多芬、凡士林,奧妙和金紡;

-食品:主要品牌包括家樂和立頓。生產家樂牌雞精、雞粉、速食湯料、色拉醬、花生醬、立頓紅茶、綠茶,茉莉花茶等

-冰淇淋:夢龍、百樂寶、可麗波、可愛多等

中國業務架構

-聯合利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聯合利華日化有限公司-家庭及個人護理用品

聯合利華食品(中國)有限公司-食品

和路雪(中國)有限公司-冰淇淋

-聯合利華中國研究發展中心:著重基礎研究,將中國傳統科學所倡導的天然成分引入聯合利華產品

-聯合利華全球采購中心:積極促進聯合利華中國及本土供應商的中心業務。2004年實現出口創匯8000萬美元

-聯合利華合肥工業園: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除供應國內,還進行出口生產

在華發展里程碑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成立利華兄弟中國肥皂有限公司

-1986年,重返中國市場

-2000年2月,上海成立全球第六個研發中心

-2000年,聯合利華全球收購百仕福公司,聯合利華中國食品業務增加了家樂、四季寶和好樂門品牌

-2002年,上海成立全球采購中心

-2002年9月,合肥工業園一期動工

-2003年4月,合肥工業園二期動工

-2005年5月,中國地區總部及研發大樓奠基

-2005年8月,合肥工業園二期正式開始生產

-2005年11月,合肥工業園三期奠基 9727希望對你有用哈!

④ 維他麥為什麼選擇光明,光明的優勢,維他麥被收夠的原因。 可以加分,分析500字以上!!

光明收購維他麥始末

00對英國最大早餐穀物品牌維他麥的全杠桿收購說明,幾經波折之後,光明食品的國際化道路開始順利起來

00倫敦時間11月2日,光明食品集團對英國維他麥公司(Weetabix Food Company)完成收購交割,以1.8億英鎊現金收購後者60%的股權,光明食品還幫助維他麥置換了9億英鎊的債務。

00光明食品在整個收購過程中保持低調,減少了外界對收購的干擾,且在剛剛開始運作收購的時候,就和維他麥簽署了一個排他性的協議。為此光明食品採用了多種融資手段,包括與銀行簽署過橋貸款等短期貸款協議。

00羅蘭貝格管理咨詢 (上海) 有限公司全球高級合夥人康雁說:「過橋貸款雖然短期成本較高,但使得資金及時到位,對簽署排他性協議,乃至最後完成收購至關重要,非常有價值。」

00中等身材、頭發灰白的維他麥首席執行官Giles Turrell告訴《財經》記者,維他麥進軍擁有廣闊市場的中國,在上游資源整合的同時進行渠道互享,這是一起對雙方來說戰略上雙贏的交易。

00在放棄了聯合餅干、法國優諾等引人矚目的食品飲料行業收購之後,光明食品近年來成功收購紐西蘭新萊特乳業公司(Synlait Milk Ltd。)和澳大利亞瑪納森食品公司(Manassen Foods),並接連創下食品行業收購金額紀錄。

00對於矢志國際化的光明食品來說,幾經波折之後,國際化的道路開始順利起來。

00做足盡職調查

00溯源此次收購,時間撥回到2011年末。

00經國際投行介紹,光明食品於2011年11月找到獅王資本(Lion Capital),洽談收購英國最大的穀物類食品生產商——維他麥。彼時獅王資本正100%控股維他麥。有80年歷史的維他麥在2003年之前是家族企業,因經營困頓於2003年11月被總部位於倫敦的獅王資本以6.42億英鎊接盤控股,此後八年,維他麥銷售額和利潤均有提升並陸續有分紅。

00財報顯示,獅王資本入主之前,維他麥的毛利從未超過8500萬英鎊,而2007年-2011年,維他麥的毛利均突破1億英鎊。2011年維他麥實現毛利1.29億英鎊,凈利8174萬英鎊。

00已獲充分投資回報的獅王資本在2011年想尋求退出,在拒絕了若干有意願的基金後,選擇了來自中國的食品巨擘光明食品。「獅王將維他麥帶出困境,實現平穩盈利。但要給維他麥帶來下一個80年的繁榮,就不是基金公司能做的事了,而需要一個行業的協同者。」

00在光明食品看來,收購維他麥將擴大光明食品在海外市場的佔有率和海外的分銷網路,改善盈利能力,以及期望維他麥引入中國後進一步的增長潛力。而獅王資本舍棄諸多想接手的基金而選擇實業公司,則說明獅王資本的戰略目光以及注重在基金界的口碑。

00「他們不是純粹玩錢的基金,而是希望在戰略上給維他麥設計一條長遠發展之路。獅王資本與光明食品在戰略願景和戰略理念上很契合,我們也非常希望獅王資本能夠再以小股東的身份繼續參與到維他麥的管理中。」一位光明食品談判團隊的核心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00以40%的小股東身份繼續持有維他麥、留下部分管理團隊,這是光明食品對本想全部退出的獅王資本的肯定。獅王資本將在2014年進入還本付息的程序期,屆時光明食品將可以選擇直接接盤維他麥餘下的40%股份,或者與獅王資本一同准備將維他麥在香港IPO。

00對獅王資本來說,這同樣也是一筆可以接受的生意。維他麥正面臨向全球推廣穀物食品的關鍵時刻,維他麥主打的英國穀物市場已經趨於飽和,而中國在2011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食品雜貨市場,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與停滯的英國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00光明食品在中國的分銷渠道,正是維他麥大舉進入中國的必然選擇,獅王資本合夥人Lyndon Lea對與光明食品的合作表示了樂觀,認為獅王資本除了拿到60%的置換現金,還獲得了進入中國現成分銷網路的機會。

00戰略上的一拍即合不代表雙方在具體談判中會有絲毫讓步,光明食品及其專業團隊對維他麥的盡職調查遠比一般國有企業做得深入,雙方在養老金問題上的爭議即是說明。

00養老金問題是不少英國老牌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根據英國法律,過去英國的老員工並不像現在的新員工一樣,把養老保險交給國家,然後通過社保體系來發放退休金,而是把錢交給企業,形成一個資金池。由社會中介充當託管人來負責這筆養老金的投資管理,比如按照一定比例購買國債、投資股票和房地產。三年做一次精算,看看資金池中的錢是否足夠養活那些退休人員,假如有缺口,則需要企業拿出經營利潤來進行資金彌補。

00伴隨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到來,英國國債持續低迷,企業養老金是否存在巨大缺口是雙方的爭鋒點。獅王資本按照國際會計准則的口徑算給光明食品看,顯示維他麥的養老金有盈餘1800萬英鎊,但是光明食品請德勤所做的計算結果卻顯示,有超過1.5億英鎊的資金缺口。

00此前光明食品在收購聯合餅干時就因為養老金問題無法談攏而退出收購,本次談判,光明食品財務總監曹曉風態度鮮明:「獅王資本要退出維他麥,但這個缺口是他們經營維他麥期間造成的,所以獅王資本必須就養老金給接盤者光明食品一次性的補償。」

00雙方就這個問題反復較量,一度成為談判停滯的重要因素。由於養老金中的50%投入到國債投資中,最後雙方以當時英國國債利率水平為基準確定獅王資本先拿出3000萬英鎊彌補光明食品。「當時的英國國債利率已經處於非常低的階段,回升的可能很大,而且1.5億英鎊的缺口不是一年補足,我們計算下來這樣比較合理。」曹曉風表示。

00維他麥的高負債也是這起收購案的焦點之一。12億英鎊的資產價值,9億英鎊的負債,75%的負債率讓眾多觀察者對維他麥評價不高。但康雁告訴《財經》記者,「這一點恰是此樁收購的亮點所在」,維他麥的高負債並非源於經營不善,而是原股東獅王資本有意為之,其目的可能在於避稅。

00該公司財務數據顯示,其9億英鎊的負債中有4億英鎊是「股東借貸」,且貸款利率高達9%。「從邏輯上講不通,在歐洲經濟普遍蕭條的背景下,即便維他麥需要融資,也可以很輕松地拿到2%至4%的貸款利率。」康雁表示。

00康雁認為,獅王資本之所以給予維他麥高達9%的貸款利率,很可能是通過這樣的財務方法,壓低該公司的利潤,進而規避英國的高額稅率,「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轉移利潤的財務方法」。

00維他麥的高額負債,非但不會讓光明食品的收購前景產生變數,反而可能成為日後維他麥有力的經濟增長點。光明食品完成收購後,將通過銀行置換負債的辦法,將這4億英鎊的借貸利率降低至市場化水平,光明食品從香港金融市場可以拿到2%至4%的銀行貸款利率,以此推算,每年就可以獲得2400萬英鎊的盈利。

00光明食品2011年營業收入769億元人民幣,凈利潤26.5億元人民幣。業內普遍認為,光明食品的自有資金並不足夠充裕。

00為了完成收購,光明食品展開了一系列的融資行為,最後以高杠桿完成收購。先通過一年期的過橋貸款募得資金完成交割,然後找合適的時間窗口在海外發債。在光明食品眼裡,這樣的融資行為成本最低且最靈活。

00光明食品在國內債券市場已經打開局面,多次發行的中期票據一直比較熱銷,但走向國際債券市場還是第一回,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的評級。

002012年9月,隨著標准普爾(Standard & Poor's)對光明食品的主體評級出爐,三大評級機構均對光明食品做出了「投資級」的評價。標普認為光明食品的業務狀況較好,在全國有較大規模的銷售和分銷渠道,海外擴張已入軌道,這些對其固有的經營風險均有對沖作用。

00標普指出,雖然光明食品財務杠桿較高、現金流疲軟,但由於其與上海市政府的關聯關系,所以光明食品在國內資本市場融資的渠道非常寬敞,而且上海市政府在其面臨財務困境時提供足夠且及時的特別支持的可能性「較高」。

00光明食品在香港募得8.5億美元的過橋貸款,參與銀行有中資的國開行、中國銀行(2.74,0.00,0.00%)、交通銀行(4.22,0.01,0.24%),外資的蘇格蘭皇家、巴克萊、匯豐、澳新等。光明食品用過橋貸款完成11月2日的交割,並在未來的一年內尋找合適的窗口時期進行海外發債。

00「如果有好的價格,可能一兩個月完成,如果沒有也可能拖到十個月完成,因為利率和匯率都不好控制。我們找最專業的銀行給我們服務,每天告訴我們關於風險和走勢等方面的信息。」曹曉風向《財經》記者表示。

00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歐美的貸款利率普遍保持在1%甚至更低。康雁表示,光明食品採取競標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融資成本。據光明食品高層判斷,此次全杠桿融資將海外並購的融資成本做到了最低,大約節省下3%-3.2%。

00維他麥中國計劃

00維他麥長久以來固守英國市場,是英國最大的早餐穀物品牌,約佔英國14.5%的市場份額。兩年前,維他麥的品牌通過專營進口食品代理的西諾迪斯(Sinodis),進入中國一線城市的超市售賣,諸如上海主打高端食品的城市超市和八佰伴。但銷售額僅做到了600萬元人民幣。

00這讓維他麥的高層很不滿。首席執行官Giles Turrell告訴《財經》記者,「此前在中國的銷售量沒有取得維他麥公司的預期,經銷商主要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推廣,渠道主要是零售商業超市。」而消費品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早餐穀物市場近年的年銷售額達到26億元人民幣,近幾年以10%-20%的速度增長。消費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南部較發達省份,市場貢獻超過65%。

0010月17日,維他麥高層人士抵達上海與光明食品洽談在中國的銷售計劃,Giles Turrell並未透露更多中國銷售計劃的細節,他告訴《財經》記者:「與光明食品的合作可以把我們的產品帶往中國,光明食品在消費力強勁的長三角的龐大分銷渠道是我們最為看重的。」記者了解到,雙方對光明食品取代西諾迪斯後的銷售前景相當樂觀。

00維他麥面對的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中國市場,然而它要想贏得中國市場,尚取決於品牌建設、消費者培育、市場營銷,以及產品的創新。

00以早餐穀物市場為例,對於早餐愛吃大米粥或油條的中國人而言,吃泡在冷牛奶里的糊狀穀物的習慣尚待培育。Giles Turrell坦言,將中國市場的規模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售額尚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步是熟悉消費者習慣,第二步是打響品牌。

00Turrell認為,中國穀物早餐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維他麥進來後要做大量的消費者市場調研,熟悉他們的口味。然後通過針對性的市場營銷手段將相對不熟悉的穀物早餐向他們推廣,最後利用維他麥在全球的品牌和提倡健康的形象實現品牌固化。簡言之,就是先做大蛋糕,後差異化競爭。

00尼爾森在對中國早餐穀物市場的多年監測後發現,早餐穀物的進口品牌在市場份額表現上沒有絕對優勢,總體份額佔到三成左右;相反,在中國現在的早餐穀物市場,本土品牌並沒有太多品牌方面的劣勢。

00雖然中國市場尚未完全開拓,但亦不乏先行者。

00尼爾森中國區零售研究服務副總監周凌卿表示:「以份額領先的本土品牌西麥(Seamild)為例,其在產品包裝上很清晰地突出自身麥片原料是採用澳洲黃金燕麥,以及在中國市場十年耕耘獲得的鋪貨優勢,消費者對於這個品牌的認可還是非常高的。」

00國際品牌中比較成熟的是百事食品旗下的桂格(Quaker),近兩三年的增長都在30%左右。它的優勢主要在於創新以及市場推廣,2012年推出的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的新口味(紅棗、紫薯)以及2011年推出的燕麥粥產品都獲得比較好的市場反響。同時,桂格藉助了百事食品這一國際品牌在整合市場、渠道資源方面的優勢。

00另一家知名的早餐穀物廠商是美國的家樂氏(Kellogg』s),過去與維他麥類似,以原裝進口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近期也宣布了對於中國市場的投資計劃,包括建立合資公司等。

00維他麥顯然也有自己的優勢和企圖。

00這家1932年創立於英國的第一大早餐穀物品牌,擁有優良的產品組合,當中包括家喻戶曉的英國麥片品牌Weetabix,以及Alpen和Ready brek這兩個英國最暢銷的穀物棒。多位光明食品和維他麥的高層人士向記者表示,與此前只在相對高端的城市零售超市相比,維他麥可以藉助光明食品旗下的第一食品、農工商超市等覆蓋面更廣泛的網路渠道,大大提升在中國的銷售量和影響力。

00曹曉風表示,消費者認可維他麥的的品牌是「健康」的代名詞。「這也是我們買它的重要原因,我們國家今後幾年引導的恰恰是高纖維低脂肪的食品。」

00Giles Turrell還透露,如果把產品帶到中國,一定會做出適當調整,要在口感上做研發。「不期望在短期內改變中國的早餐習慣,但我們會根據中國人的口味和生活方式進行改良。」

00光明國際化路徑

00從2008年開始至2010年期間,光明食品的海外收購從澳大利亞CSR公司、英國聯合餅干、美國健安喜(GNC)到法國優諾,四次均無果而終。

00葛俊傑作為光明食品副總裁、上海煙糖的董事長,負責了與澳大利亞CSR項目的整個談判。他回顧說,「當時我們的報價是17.5億美元,後來盡職調查以後發現這個公司不值17.5億美元。我們是國有企業,風險很難控制的話,我們就放棄。」

00收購英國聯合餅干時,則是因為英國養老金的窟窿而被迫放棄,德勤在做盡職調查的時候,幫助光明食品發現了問題。

00德勤並購合夥人丁建萍向《財經》記者分析說:「歐洲的養老金是投資到證券產品中的,因此養老金資產的市場價值是不確定的。中國企業缺乏經驗,事先往往考慮不到這個因素。」

00曹曉風作為光明食品董事和財務總監,當時首次接觸英國的養老金法律制度。他向《財經》記者回顧說,英國的養老金制度規定,一旦養老金投資存在缺口,企業必須增加投入,這可能就會影響到現金流。

00「我們談到最後的時候發現養老金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的缺口比較大,基金退出的時候要求補償機制,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達成一致。這也是聯合餅干給我的教訓,就是養老金缺口怎麼處理非常重要。」

00在收購法國優諾的時候,光明食品曾一度勢在必得,董事長王宗南還親自拜訪了法國財政部,盡努力與政府和公眾做溝通。但最終被GM(通用磨坊)殺了進來,買下了法國優諾50%的股權,並且還擁有公司營運的絕對控制權。

00曹曉風向《財經》記者總結說,這其中的原因相當復雜,光明食品必須與媒體、農民協會、議員、政府做全面溝通,向他們解釋光明食品收購的意圖和好處。

00通過這些海外實踐,光明食品也逐步摸索出了幾個收購條件:價格是否合理、風險是否可控、團隊能否融合,以及能否與光明食品產品協同效益。「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我們就放棄。」

00曹曉風表示,很多人認為國有企業出去談判,為了成功,可以不計成本地去做收購,這是一種誤解。在光明食品的並購原則中,假如風險不可控,退出也是種勝利,不要把風險負擔背在身上。在聯合餅干身上,光明食品就是這么做的;這次維他麥的談判中對方不希望因此而失去一位好的戰略投資者,因此在多輪磋商下,獅王資本最終還是在養老金問題上進行了妥協。

00經歷了這些挫折,葛俊傑、曹曉風對於國際化的理解更加深刻。這其中有對於西方國家的財務、法律方面的理解。「通過這些項目我們學到很多,比如每個國家的融資方式和融資結構。」葛俊傑說。

00在維他麥、瑪納森的這兩筆成功的收購交易中,光明食品是分別從英國的獅王資本、澳洲的CHAMP兩家私募股權基金手中買入。這說明光明食品已經開始藉助外力,利用外部優質資源。

00董事長王宗南給予了私募股權基金非常好的評價,「在整個收購過程中,我感覺到PE的作用還是非常明顯。因為它們國際化的程度比較高,對於一些行業的分析、判斷,包括一些專業的人才也比較集中。」

00過去兩年,光明食品完成了四次海外並購。除了收購英國維他麥60%股權之外,另外三次舉動為:2010年7月收購紐西蘭新萊特(Synlait)乳業50%的股權、2011年8月收購澳大利亞瑪納森(Manassen)食品75%的股權,以及2012年6月收購法國迪瓦波爾多(DIVA)葡萄酒公司70%的股權。

00可以看出,光明食品是圍繞著糖、酒、乳業的食品製造和分銷網路展開了海外收購。

00在多次的媒體采訪和公開場合中,董事長王宗南表示光明食品的海外並購「才開了一個頭」。光明食品需要藉助兼並收購,打造一個全產業鏈的企業,從食品製造業,向原材料基地進行延伸,同時向終端延伸。

00葛俊傑認為,雖然中國有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但是幾乎沒有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食品企業,所以,「你就需要與國際優秀的企業,通過合作、並購,來形成協同效益。」

00王宗南在多個場合強調了光明食品的並購思路:遵循「符合戰略、有協同效應、價格合理、風險可控」的並購原則。成功的收購,並不止於項目的談成、交割的完成,而是簽約之後的協同效益、對接和整合的成功。

00在並購方面,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遵循的也是收購兼並的發展戰略。過去十年中,卡夫一直在積極進行全球布局,通過並購拓展新市場和新產品。2010年通過收購吉百利一躍成為全球糖果業的老大,並利用吉百利強大的分銷渠道將產品銷往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

00中信資本總裁張懿宸此前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光明食品做海外收購,因為是戰略投資人,看重的是與現有業務之間的結合。「但是這種結合程度能達到哪一步,能不能釋放協同效益,這個大家有不同的認識。」

00例如,通過對澳洲瑪納森食品公司的並購,光明食品認為,可以繼承其在澳洲、歐洲、北美的11700多家通路終端。同時,瑪納森是許多澳大利亞品牌的代理商,又可以將這些品牌的代理權從澳大利亞延伸至中國。另外,光明食品構想藉助瑪納森的平台,將黃酒、白酒、中國保健品等產品打入澳大利亞市場。

00對此,德勤並購合夥人丁建萍指出,在提出並購之前就應該考慮並購以後的整合規劃,這是中國公司過去不太重視的方面。光明食品進一步的改變,或許將從這里開始。

⑤ 英聯食品現在還是世界500強嗎

一般在一個國家的首都例如英國的倫敦,所設的是大使館。在英國的某些除首都外的大城市設領事館。在一些與中國不友好或關系不密切或不穩定的國家和地區,只設領事館。

⑥ 外盤期貨中的英國富時100指數的成份股有哪些

可以在這里查詢,外盤期貨中的英國富時100指數的成分股

⑦ 誰是這些公司的所有者

1.c.英國
2000年4月,聯合利華公司收購了本&傑里冰淇淋公司。
2.d.法國
Bic筆是法國公司Societe BIC的產品。
3.c.美國
Raj ah調味品是Lea& Perrins公司的產品,2005年6月,亨氏公司兼並了這家公司。
4.a.法國
RCA電視機是由法國的湯姆遜多媒體公司製造的。
5.d.英國
四季寶花生醬是百事福食品公司(BestFoods)的產品,該公司於2000年被聯合利華公司收購。
6.a.美國
Godiva巧克力是金寶湯公司(Campbell Soup Company)的一項業務。
7.b.墨西哥
Grupo Bimbo是世界上最大的麵包房之一,它在2002年獲得了製作和分銷Boboli Pizza Crust的權利。
8.c.美國
博朗電動剃須刀是吉列公司(Gillette)的一項產品,該公司於2005年10月被寶潔公司收購。
9.a.中國
2005年5月,聯想集團(前身是聯想有限公司,由中國政府監管,持有聯想的大部分股票)並購了IBM的PC機部門。
10.b.加拿大
2004年7月,Eckerd公司把大部分的葯店出售給了加拿大最大的零售商之- Jean Coutu Group。
11.c.瑞士
2002年,雀巢公司收購了Lean Cuisine冷凍食品的製造商。
12.d.英國
Cadbury Schweppes PLC擁有Dr. Pepper/7-Up業務。
13.b.英國
立頓奶茶是百事福食品公司的產品,該公司於2000年被聯合利華收購。
14.d.瑞士
哈根達斯冰淇淋是雀巢公司的產品,雀巢公司於2002年完全掌控了這個產品。
15.a.美國
2003年,消費品巨頭寶潔公司獲得了威娜的控股權。

⑧ 歐洲最大食品集團

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的達能集團是一個業務極為多元化的跨國食品公司,集團的業務遍布六大洲、產品行銷100多個國家。1996年集團的總營業額達到839億法郎。

在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達能集團都是最大的食品集團,達能亦是當今歐洲第三大食品集團,並列全球同類行業前六名之一,其它重要的排名包括有:

世界最大、歐洲最大的鮮乳製品生產商

世界最大、歐洲最大的餅干生產商

世界第二、歐洲第二礦泉水生產商

歐洲最大的醬料及調味品生產商

歐洲第二的啤酒生產商

歐洲第二的面條生產商

歐洲第二的玻璃容器生產商

歐洲第三的方便食品生產商

法國最大的嬰兒食品生產商

嬰兒食品業務

法國是全歐洲最大、最先進的嬰兒食品市場,而達能是法國最大的嬰兒食品生產商。法國嬰兒所消耗的嬰兒食品人均每年高達145公斤,名列全歐洲之榜首。

達能集團的嬰兒食品業務主要是透過其全資附屬的迪爾寶公司(Diépal-nsa)進行,以培嬰樂(Blédine)為品牌的嬰兒食品始創於1906年,九十年來一直深受法國的母親的依賴。

其他主要的品牌包括有Blédina,Gallia,Alma及Phosphatine等等,集團產品涵蓋所有嬰兒食品類別:

嬰兒配方奶粉

嬰兒特殊營養配方

嬰兒谷類食品

嬰兒瓶裝肉泥、蔬果泥

嬰兒瓶裝果汁

嬰兒餅干

達能的嬰兒食品全部參照國際認可標准(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及世界衛生組織WHO)而配方,並受到歐洲及法國的嬰兒食品法例嚴格監管,產品質量之高,無需置疑。同時,每一種產品都是按照嬰兒各成長階段的特別需要而配製,補充不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以提供最恰到好處的營養素。

達能的嬰兒食品有超過四十年的出口歷史,業務遍及歐洲各國(包括英國、愛爾蘭、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以及中東各國。此外,達能的嬰兒食品在非洲及其它法語國家都已建立良好的市場地位。

研究與發展

達能集團視研究與發展為主要的政策重點,反映其對產品創新不可缺少的貢獻,只有與最新的科學發展同步,集團才能滿足不斷改變的需求和消費者口味,並藉此來贏取市場的份額。

日前世界各地有超過1千1百多人在達能集團的研究與發展部工作、1996年達能集團在研究方面的支出到了六億六千七百萬法郎。

達能集團在中國

中國是達能集團全不熟發展策略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達能集團的業務更是一日千里,其中尤以法國依雲天然礦泉水最為聞名,長期居於進口礦泉水的領導地位。

九十年代初,達能集團開始在中國設廠,並迅速取得極佳效益,以達能為品牌的酸奶在廣州及上海均居於領導地位。現時達能集團在中國擁有七家工廠,分別位於上海、廣州、深圳及江門等地,從事酸奶、牛奶、餅干、醬油及冷凍點心的生產,產品除本銷外,還出口到世界各國。

從1994年起,達能集團在中國建立一個人數龐大、訓練有素的中央銷售隊伍,辦事處分設於上海、北京、廣州及成都,積極拓展集團的進口產品和合資工廠的產品在零售及餐飲業的業務。

⑨ 英國公司可以依照組織形式是哪幾種

1、個體經營
個體經營是英國公司簡單的組織形式,通常見於家庭內部的商業行為(也可以理解為國內的「個體工商戶」形式),如個體商店、小型建築維修商、小食品店等等。由於個體經營在法律上並不具有法人地位(其法人地位被自然人的法律地位取代),因此這類公司產生的債權債務均需要自然人承擔,即個人需要對公司債務負無限責任。這類公司的注冊辦理手續極為簡單,政府監管手續也較少,但必須為英國居民才能注冊。
2、合夥企業
合夥企業可以視為個體經營的升級版,通常有2個(或以上)的擁有者,共同對公司的經營負責。這種企業組織形式,繼承了個體經營的好處,能以較低的維護成本進行較為簡單的商業活動,同樣也多見於家庭或家族聯合經營業務的情況。與個體經營一樣,合夥人必須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若某個(或多個)合夥人只負責投資但不參與公司經營事務,其債務責任僅限於投資金額,另一合夥人對公司進行少量投資但全權負責公司經營事務,並對公司未償債務負無限責任的,則該合夥企業就升級為「有限合夥企業」。這種公司組織形式在基金業務中較為常見。由於有限合夥企業已經有了資本投資的情況,因此必須遵守英國公司法規定的年度申報及信息披露要求。
3、私人有限公司
私人有限公司可以說是當今商業世界應用為廣泛的公司組織形式,其注冊門檻低、維護程序簡便、組織變更靈活等諸多優點,深受世界各地客商的歡迎。特別是對於創業初期的客商,這種公司組織形式大大降低了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依照英國公司法,想要注冊英國私人有限公司也較為簡便,只要提供一名年滿18歲且擁有自主行為能力的公司股東自證材料,即可在公司法定秘書的協助下,完成英國私人有限公司的注冊申請。
與一般的有限公司一樣,英國私人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債務僅承擔有限責任,同時需要向對該公司投資的股東說明公司經營情況(即需要提交合乎資格的公司經營報表)。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英國私人有限公司具備成為獨立法人的資格,因此私人有限公司有獨立承擔債權債務或資產的權利。但與此權利相對的,英國私人有限公司必須以獨立法人的身份進行稅務申報,並承擔稅務責任。
4、股份有限公司
英國股份有限公司也被稱為公共有限公司,其實也可以被視作私人有限公司的加強版。在英國私人有限公司中,公司股東通常人數較少,並且公司股份僅對特定人士發行。而英國公共有限公司則可能存在數量龐大的股東,這些股東都是因為購買了該公司公開發行的股票而獲得這一身份。由於英國公共有限公司的股份為公開發行且數量較多,因此有更為嚴格的監管措施以保障公眾的利益。
與私人有限公司一樣,英國公共有限公司也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因此也能夠獨立承擔債權債務和資產,但也必須以獨立法人實體的身份,進行相應的稅務申報和繳納責任。
5、分支機構
分支機構V是英國公司組織形式中的一個特例,sjyc其主要特點是境外公司在英國開設的分公司或辦事處,這個分支機構本身並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實體地位,其法律責任被追溯為境外的母公司。正是由於分支機構的特殊性,因此其注冊程序也較為特殊,必須在該分支機構開設的1個月內,向英國公司注冊處進行登記,並遞交相關具體信息。如果有必要,還需要進行母公司及分支機構的信息披露(如業務活動情況、營業地址、公司信函、網站、母公司注冊國家等)。

⑩ 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的成份股

註:截止2006年6月9日
1.3i
2.Alliance & Leicester(銀行業) 3.Alliance Unichem
4.AMVESCAP
5.Anglo American
6.Antofagasta7.英國聯合食品集團
8.阿斯利康公司(醫葯)
9.Aviva
10.BAA集團
11.BAE系統
12.巴克萊銀行
13.英國BG集團
14.BHP Billiton
15.The BOC Group
16.Boots集團
17.英國石油公司
18.Brambles Instries
19.英國航空公司
20.英美煙草公司
21.英國能源公司
22.英國地產公司
23.英國天空電視台
24.英國電信
25.吉百利
26.Cairn Energy
27.Capita Group
28.嘉年華
29.Centrica(天然氣)
30.Compass集團
31.Corus集團
32.帝亞吉歐
33.Drax Group
34.DSG International
35.Enterprise Inns
36.Friends Provident
37.Gallaher Group
38.葛蘭素史克股份有限公司 39.GUS
40.Hammerson
41.漢森公司
42.蘇格蘭銀行集團
43.匯豐控股
44.帝國化工
45.帝國煙草公司
46.洲際酒店集團
47.International Power
48.英國獨立電視台
49.J Sainsbury(超級市場)
50.Johnson Matthey
51.Kazakhmys
52.Kelda Group
53.Kingfisher
54.Land Securities Group
55.Legal & General(人壽保險)
56.Liberty International
57.勞埃德TSB銀行
58.Lonmin
59.曼集團(金融服務)
60.瑪莎百貨
61.Wm Morrison 超級市場
62.英國國家網格
63.Next(服裝)
64.Northern Rock
65.Old Mutual
66.PartyGaming
67.皮爾森(出版)
68.Persimmon
69.英國保誠Prudential集團(人壽保險)
70.Reckitt Benckiser
71.Reed Elsevier
72.Rentokil Initial
73.路透社(通訊)
74.Rexam
75.Rio Tinto Group
76.勞斯萊斯集團
77.Royal & Sun Alliance Insurance
78.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
79.荷蘭皇家殼牌集團
80.SABMiller(啤酒)
81.Sage集團
82.Schroders
83.Scottish & Newcastle
84.Scottish & Southern Energy
85.蘇格蘭能源
86.Severn Trent
87.Shire Pharmaceuticals Group
88.Smith & Nephew
89.Smiths Group
90.渣打銀行
91.Tate & Lyle
92.Tesco(超級市場)
93.聯合利華
94.United Utilities
95.Vedanta Resources
96.沃達豐
97.Wolseley
98.WPP集團
99.Xstrata
100.Yell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