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陽明拍賣民國通豐機器麵粉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win7看股票軟體迅雷下載 2025-07-28 09:07:07
騰訊蘋果股票行情查詢 2025-07-28 08:53:14
山西汾酒股票歷史價格 2025-07-28 08:14:25

陽明拍賣民國通豐機器麵粉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20 21:08:06

㈠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有的

1983年第一家股份制企業深圳寶安聯合投資公司
1984年一幫從沒見過股市的窮學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吳曉玲、魏本華、胡曉煉等),發表了轟動一時的《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討》,其中第一次談到了在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構想。在1984年第二屆中國金融年會上引起的思想風暴的規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企業 飛樂音響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橋公司、開始發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市長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上市交易的僅有30種國庫券、債券和被稱為「老八股」(延中、電真空,大、小飛樂,愛使,申華,豫園,興業)的股票,同日申銀證券公司開設了上海第一個大戶室出現了中國第一代個人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大戶黃浦萬國每天收市晚上交流信息者絡繹不絕上海一景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
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
1991年8月1日 第一隻發行可轉換企業債券公司瓊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證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 年1月19日,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堅決試,不行可以關」
1992年2月2日,發行聯合紡織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電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 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大盤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僅僅3天,又登頂 1420點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隻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證指數首度跨越千點,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郵局收到一個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張身份證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8?10」之後3天,上海股市也受影響猛跌22.2%。上證指數暴跌400餘點與5月25日的1420點相比,凈跌640點,兩個半月內跌幅達到45%。
眼看股市脫韁,監管層趕忙懸崖勒馬,並加快新股上市速度。
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中國證監會成立。
1992年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5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
1992年11月深寶安 第一家境內發行轉債上市公司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後股票價格暴漲。糊里糊塗地開始炒股,莫名其妙地發了大財
92年因買股票認購證出現了股票大戶 95年以國債風波為限 基本上消滅了股票大戶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稱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國家宏觀緊縮遏制經濟過熱所致
1993年第二批認購證這次投入者幾乎全賠,從此認購證消失
1993年2月 1558點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證所分類股價指數公首日布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
1993年6月29日 青島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頓,連帶著股市也跟著泛綠。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
1993年8月20日 第一隻上市投資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權收購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超過5%,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寶安收購延中實業股權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國家股轉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歲寶 第一家上網競價發行股票
1994年6月 陸家嘴 第一家國家股減資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股災』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8月漲至9月13日的1052.94點,累計漲幅215.33%。
1995年,指數又在政策指揮下玩了一把過山車: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史稱「327風波」。
1995年3月,當證券市場已經發展四年多以後,才進政府工作報告,拿到了准生證。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於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協議平倉。
1995年5月18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
1995年5月20日僅過兩天,國務院證券委宣布當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在二季度下達,滬指瞬間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虧損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猶如一個大轉盤,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沖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沖到了4200點。
網下認購買新股票 需要上門 帶現金
1996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今起不再辦理新的保值儲蓄業務。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決定調低包括交易年費在內的七項市場收費標准。
1996年4月25日合並方式組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分別為道?瓊斯中國指數、上海指數和深圳指數。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決定,從10月3日起分別下調股票、基金交易傭金和經手費標准;同時對證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即由原來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為有形無形相結合,並以無形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廣場外無形席位報盤交易方式。
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證監會坐不住了,團團冷風朝股市吹來,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組織人撰寫]「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從而引發市場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試點拉開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終於在重壓之下於 進行調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
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國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開元、興華、裕陽、安信等五大證券投資基金和南化轉債、絲綢轉債兩個可轉換債券相繼登場。專家理財證券市場金融衍生工具擴大的一種標志。
1998年4月22日,深滬兩市的交易所實行「特別處理」制度。
1998年4月28日 遼物資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後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連續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國家宣布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從單邊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開始,一批批困難企業開始紛紛上市「脫困」,弄虛作假的企業越來越多,後來暴露出來的很多違規造假的企業都是那時上市的,將股市弄得「不倫不類」『老鼠倉'
上市公司第一年績優,第二年績平,第三年績差,第四年虧損,第五年資產重組。這是折舊規律。
1996年 綠野上市一年不到,就從一個績憂股變成了一個垃圾股。股票充滿著陽謀和陰謀的游戲工具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約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
1999年5月10日周一,滬深股市跳空而下,「導彈缺口」炸在每個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開盤網路股啟動領頭的是東方明珠、廣電股份、中信國安等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
5月19日後,大盤依然一片大紅
6月1日,國務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稅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第一家遭交易所公開譴責的公司
6月14日,證監會官員發表講話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復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重復股市是恢復性上漲,
6月25日,兩市成交量竟達830億元,創歷史紀錄。
管理層還允許三類企業獲准入市,當天大盤跳空高開,上證指數當日大漲103.52點,漲幅6.59%。
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澆油。中國股市進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有經濟學家說當時美國的連續8年大牛市,大大增加了美國的消費,股市的錢掙得容易,花起來也爽快,這被稱為「財富效應」,管理層覺得言之有理,遂動了在中國復制股市財富效應的念頭;
網路泡沫的誕生國企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滬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來迎接中國證券業的第一部****。1998年12月29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

㈡ 民國時期,最著名的企業家是誰

民國時期,最著名的企業家是中國近代實業家張謇。張謇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張謇在當時對南通的建設已經有很清晰而前衛的規劃理念,包括與西方建築理念相結合的花園城市。這些理念的實踐使得南通被現代建築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2)陽明拍賣民國通豐機器麵粉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黃金時代:

張謇還是晚清時期立憲運動的領袖,曾主持發動了三次國會請願運動。在民國任工商部長時,他指出過去的措施,在「無導民興業之心」,卒之糜費而乏效果。今後部辦企業,概行停罷,悉聽民辦。

他生前主張「實業救國」、「教育救國」,舉辦了不少工廠企業和教育文化事業。他的「實業救國」雖不能挽救舊中國危亡,但卻有利於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張謇將大生紗廠早期的棉紗產品使用「魁星」商標,下設有「紅魁」、「藍魁」、「綠魁」、「金魁 」、「彩魁」等不同產品線。商標的主要部分就是魁星點斗,獨占鰲頭的形象。投產後的第二年,大生紗廠得純利5萬兩;第三年得純利10萬兩;到1908年累計純利達到190多萬兩。

在大生紗廠經營好轉之後,集資招股的問題似乎再也不存在了。1901年張謇等人決定再招20萬兩新股,一年之內就成功集到20.75萬兩。1904年,張謇決定擴張,籌建大生分廠。原來不肯出資的桂嵩慶此時也「自願入股二萬」。

當初寫信指控張謇的浙江候補道朱幼鴻,此時亦入股1萬兩。和大生一廠籌備時的艱難相比,大生二廠從籌備到開工僅29個月,很輕松地就收足了80萬兩股本。「大生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在商部正式注冊,並且取得了「百里之內二十年不準別家設立紡廠」的專利權,張謇的社會威望也與日俱增,成為各派爭相延攬的人物。

「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事,要有一國之眼光;辦一國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張謇的理念決定了他事業的規模,當時西方各國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中國紡織市場留出了一個巨大空間。

1913年以後,和其他地方的紡織企業一樣,大生一廠、二廠連年贏利,興旺一時,僅1919年兩廠贏利就高達380多萬兩,創下最高紀錄。總計從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間,大生兩個廠的利潤有1000多萬兩。1920~1921年,上海報紙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是當時市場上最搶手的股票之一。

此時,大生已擁有紗錠13.7萬多枚,張謇進入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㈢ 祝大椿的發展史

祝蘭舫,是晚清著名的買辦、資本家,舊時上海灘工商業界的響當當人物。清咸豐六年(1856年)十一月十二,祝大椿出生在無錫南門外伯瀆港。祝大椿幼年喪父,生活貧苦,讀書不多,16歲經人介紹先後在無錫曹三房冶坊、上海大成五金號當學徒。他在店中一面鑽研業務、一面補習文化,滿師後即深諳五金經營業務。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上海蘇州河附近開設了源昌商號,專營進口煤、鐵、五金,兼營拆賣舊輪船,出售舊機器、舊鋼鐵等。在當時,尤其是拆賣廢舊鐵買賣,是一門本輕利重的暴利生意,由於他精心經營,並恪守商業信用,贏得不少外商的信賴,獲利頗豐。當時,上海洋行以英國人開的怡和洋行實力最大,由於祝蘭舫專搞舊鐵拍賣和進口鋼鐵訂購業務,經常代表鐵行與洋行進行業務洽談,因此與怡和洋行的買辦關系相當熟絡。在他21歲那年,洋行買辦建議他開創自己的事業。很快,自立門戶的祝大椿以拍賣方式標進一艘過期英國舊商船,因為經驗足、鑒別能力強,這一隻輪船拆卸下來的材料,不少鋼板、鋼材還可以用在其他小型機件上,廢料很少,尤其中間還拆下不少銅部件,價值大大超過原來的付出價,當時的銅價又很高,因此他發了一筆財。祝大椿後來居上,很快成為當時上海鐵業的巨子。其後,他又購進多艘輪船,兼營海運業務,往來新加坡、日本、上海諸港口之間。
經過早期的接觸,上海的洋行買辦賞識祝大椿,還聘請他進怡和洋行當執行買辦(即代辦),這使他如虎添翼。利用自身的關系和條件,祝大椿自己先後開辦了多家工廠,如光緒二十四年他以獨資40萬兩銀子在上海閘北開設的日產大米兩三千石的源昌機器碾米廠,光緒二十八年,與人合資創辦的日產「天宮」牌麵粉4800餘包的華興機器麵粉公司,光緒三十年以獨資50萬兩創建的源昌機器繅絲廠,以及後買開設的恆昌源紗廠、公益紗廠和新源昌絲廠,等等,比榮家開麵粉廠、紗廠還要早十多年。這些工廠在當時可以算是新興事業,加上祝蘭舫經營有方,自然辦得都是相當發達的。光緒三十二年,他和怡和洋行合辦了一家怡和源機器皮毛打包公司、公益機器紡織公司,這時他投資近代民族工業已達191萬兩。
光緒三十年八月,他和周舜卿等30名紳商發起成立了上海商學會,光緒三十一年又被公推為上海商務總會議董,錫金商務分會成立時,則被推為總理,並與周舜卿等發起成立錫金會所。在上海發展事業的同時,他不忘在家鄉發展,先後在伯瀆港、丁絳里等處開辦了惠源米行、福裕堆棧、惠源麵粉廠、福昌絲廠,建造了新宅,開辦了學堂。還在滸墅關創辦了華章造紙廠,在蘇州創辦了振興電燈廠,在揚州創設了振揚電燈廠,在常州創設了振生電燈廠、在大通(今安徽銅陵)創設了振通電燈廠、在溧陽創設了振亨電燈廠,推動了蘇南民族工業的發展。因創業有功,光緒三十四年獲得二品頂戴,並被農工商部聘為顧問。
祝蘭舫熱心地方公益和發展社會教育事業。在他當怡和洋行執行買辦期間,滬寧鐵路正在修建,建設滬寧鐵路的錢是向英國人借的貸款,建造工程完全由怡和洋行承攬。因此,當時他享有乘車特權,有一張紅派司,要乘火車只要給鐵路局打個電話,鐵路局就會給他預備頭等座位,並派人招待和迎送,為了出行方便,甚至專門為他在南門開設了站點。由於他壟斷鐵路維修拆下來的廢鐵軌,在南門設了貨棧,因此從中獲利不少,所得盈利則與丁仲裕合資創辦了兩所平民學校,在上海出資創設了無錫旅滬公學,並擔任上海租界工部局華童公學校董。將伯瀆港故居改為大椿小學堂,獲北洋政府所頒的「敬教勸學」匾額,還先後資助建造無錫工運橋、通匯橋、大椿橋(興隆橋前稱)等。
民國二年(1913年),祝大椿在民族工商業的投資已近300萬元,被推舉為華商紗廠聯合會議長,並選為華商公團成員赴日本參加電氣博覽會。
可惜的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祝大椿在一次投機股票中,吃進了一批橡皮股,結果損失慘重,虧蝕了大部分資金(當時幣值約百萬余元),以致他的企業到了資金無法周轉的地步。幸虧怡和買辦幫忙,將他和怡和合辦的打包廠和在上海的紗廠、絲廠轉賣給怡和洋行,麵粉廠轉給了榮宗敬,無錫米行、麵粉廠及伯瀆港宅第等轉賣給童萬泰米行老闆童軼群,才使他的生意得以維持下來。
晚年,由於那次炒股失敗,祝大椿篤信佛教,出資在無錫修葺了龍光塔、保安寺、青山寺,在蘇州捐巨資為西園羅漢像塑金身。同時,他在上海蘇州河邊組織的錫金會所,在蘇州河邊的貨運碼頭專為到上海拓展事業的家鄉人提供免費食宿,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1926年,因車禍在上海去世,終年70歲。之後其事業由長子祝伊才繼承父業,但祝伊才在經營上繼承了父親的創業理念,缺少創新,所以生意平平,祝家漸漸為人們所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