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上市公司都財務造假,那誰還敢買股票
股民賺錢是沖著差價利潤去的,又不是去賺上市公司的錢,所以,不管上市公司造不造假,只要它的股票還在市場流通交易,大家就去買,敢去買。目前股民賺不賺錢和上市公司造不造假關系不大。
『貳』 股票財務造假什麼處罰
投資者期待的對財務造假等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嚴厲處罰並沒有到來。繼南紡股份5年財務造假3.4億元僅被罰款50萬元之後,新中基也於7月8日晚間發布被處罰公告,因在2006年至2011年間累計虛增凈利潤達2.2億元被處以40萬元罰款。
嚴厲處罰再一次爽約,強制退市則更是無從談起。由近百件涵蓋民事、行政和刑事司法各個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及司法政策所構建的資本市場誠信司法秩序,正面臨信任危機。
「法律規定如此,類似處罰盡管看似重罪輕處,可已經是頂格處罰了」,或許,管理層在強大的社會輿論面前也有苦難言,總不能突破既有法律規定吧?可有權制定、執行和適用法律規則的管理者,不僅要對遵循適用於其操作的規則負責,還要對法律的實際執行做到連貫一致,並且與法律的「法益」相符合,達到或接近立法目的。對於A股市場的監管者來說,如何在既有法律體系存在先天立法不足、罰責不力的情況下,讓其執法行為最大限度接近立法本意——以執法震懾違法,是其對每一則違法案例結案前應該重點考慮的。
以嚴重財務造假等重大證券違法為例,現行《證券法》等法律規定的確對其罰責規定比較粗疏,且規定的違法成本輕微,這也是迄今為止幾個案子引起巨大社會爭議的原因。但這並不代表管理層就不能在既有法律框架下最大限度靈活執法,以便最大限度震懾選擇性違法行為。
比如,對於上述財務造假或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由證監會在處罰時認定為重大違法行為,由交易所根據《股票上市規則》「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因重大違法行為導致暫停上市的風險」決定相關違法公司暫停上市,進而加大企業違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嚴懲違法、預防違法和維護法律嚴肅性的執法目的。
當然,基於法律的正義實現終極訴求,管理層挽回公眾對法律或其執法的信任的著力點,除了「靈活執法」外,還必須放在「緊急立法」上。根據現有《證券法》修法計劃,《證券法》修訂涉及事項眾多,短時間內難以出台,既然《證券法》的修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相關動搖市場根本的違法行為又屢禁不止,招惹眾怒,那就不能坐等《證券法》的修訂而對既有嚴重違法行為姑息養奸,而應積極尋求相關有權部門修法或釋法。
具體來說,可以尋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結合證監會正在進行的退市制度改革,專門針對投資者反映強烈而又動搖資本市場根本的嚴重財務造假、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等行為,出台加大處罰力度的「暫行規定」或「立法解釋」,規定嚴重財務造假等重大證券違法行為予以強制退市。對嚴重證券違法負有主要責任或專業責任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為其提供服務的專業機構從業人員,除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外,還應一概終身市場禁入、追究刑事責任,最短刑期三年以上,並規定在《證券法》修訂完成前執行。
『叄』 農業板塊的龍頭股票有哪些
1、豐樂種業
公司實行以種業加農化為主導的大農業戰略,擁有完整的科研、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體系,是中國種業信用明星企業、全國首批「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綜合實力與規模居中國種子行業前列。
2、金健米業
公司是湖南糧食集團控股的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十五」第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型星火龍頭企業、全國優秀食品工業企業、中國主食加工示範企業、中國糧油領軍品牌。金健產品擁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大米產品為龍頭,構築了面向全國的復合式、多渠道營銷網路平台。
3、大康農業
公司為集乳製品生產銷售,豬肉、羊肉養殖加工,牛肉銷售為一體的國際化一流「蛋白食品供應及服務商」。公司已經形成乳業、羊產業、牛產業、豬產業四大板塊:在安徽、湖南建立了大型羊業養殖基地;在湖南形成了豬業育種、養殖、屠宰、銷售和冷鏈物流配送全產業鏈,與雪龍黑牛合作形成高品質牛肉銷售產業。
4、登海種業
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玉米育種和栽培專家李登海研究員為首創建的農業高科技上市企業,位居中國種業五十強第三位,是「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國家玉米新品種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和「國家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
5、農發種業
擁有控參股企業12家,業務涵蓋玉米、小麥、水稻三大糧食作物等農作物種業、農葯、肥料以及農業綜合服務業務。公司已於2015年實現了小麥種業全國第一、水稻種業全國第六、玉米種業全國第九的階段性目標,綜合實力位居中國種業第四位,已成為推動中國現代種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肆』 農業類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1、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29日9時26分,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A股30000萬股股票在亞洲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股票代碼為 600598),標志著在中國資本市場上也有了「北大荒」的一席之地。
2、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各類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繁育、加工、儲藏、銷售;棉花及其它各類農副產品的收購、加工和銷售。公司於2004年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並擁有自營進出口權,公司總部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現有14家分公司、11家子公司。
3、ST中農 中墾農業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8月13日。公司經營范圍,油料作物、蔬菜、花卉、劍麻、水果的種植、加工銷售;糧食種植、水產品養殖、加工、銷售;農業高新技術及產品的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種子加工設備、檢驗儀器的銷售、安裝;飼料及飼料添加劑、針紡織品及服裝、皮革製品的生產、銷售;貨物倉儲服務;農作物種子經營 。證券代碼: 600313
4、新農開發。公司已於1998年4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辦妥公司名稱預先核准手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行黨政軍合一的領導體制,是執行屯墾戍邊歷史使命的特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組織,於1990年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兵團農一師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總公司是農一師所屬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成立於1994年1月。股票代碼 600359
5、大北農: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於2010年4月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簡稱為「大北農」,證券代碼為「002385」。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份總數為400,800,000股,其中首次上網定價公開發行的48,640,000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開始上市交易。
『伍』 農業板塊龍頭股有哪些
農業股票有:新五豐(股票代碼600975)、唐人神(股票代碼0025670)、民和股份(股票代碼002234)、天康生物(股票代碼002100)、新希望(股票代碼000876)、大康農業(股票代碼002505)、荃銀高科(股票代碼300087)、雛鷹農牧(股票代碼002477)等。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1-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陸』 農業上市公司為何成造假多發地帶
為什麼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民企股特別是農業股總是引發地雷?有業內人士認為:農業概念上市公司的危險性在香港被放大了。曾在超大農業上市過程中負責實業項目運作的有關知情人士指出: 市場不應該存在這樣的偏見,只有在港上市的農業民企業績才有水分,實際上,國內農業上市公司同樣存在這一問題。因為農業、林業企業的項目評估、財務審計一直是個大難題。「就如同面對一座山,你很難有確切的方法去驗證究竟有多少棵樹?面對一個池塘,你也很難數清究竟有多少尾魚。一個花圃按照多大的間距去種花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該人士透露:一般只好採用平均數法或業內認可的其它方法去取得一個約數。加之農業企業還要看天吃飯,每年的產出變數很大,這就給採取靜態平均數法進行統計帶來不確定性。而面對這些問題,即使是再專業的會計也很難做出正確的結論。中介機構難辭其咎而比農業股本身的危險性更令人擔心的應該是中介機構。有熟諳福建地區在港上市公司情況的業內人士透露:無論是券商還是會計師事務所,對一家內地企業一年能到訪幾次?業內人士強調:固然不排除個別民企為圈錢粉飾材料,虛增業績,但這部分企業絕對不是主流。中介機構實際上對赴港民企質量症結難辭其咎。香港券商本身就缺乏產業經驗,對第一產業農業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憐。在國內尋找項目資源時有一定的盲從性。另外,中介機構推介內地民企上市實際上還面臨同行的競爭以及自身的業績壓力,完成上市任務比考察公司質量更具現實性。因此其對推薦對象往往沒有深度了解,甚至只見過幾次面而已。其工作重心大致只是按照香港聯交所條件和格式要求作好招股說明書以及組織進行路演等形式上的活動。上市成功後,每年回訪的次數也不多。這種情況很難保障保薦的企業不出問題。「香港券商專業水準固然不低,但在復雜的產業鏈中往往很難看出問題,這實際上為很多企業上市後變臉打下了伏筆。要解決投資者對民企的懷疑心理,實質上還是應該通過中介機構下手。」有關人士稱。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有關境外上市的一些硬性規定,客觀上成為了產生問題民企的制度性原因。民企海外上市的審批要符合境外交易所的上市要求,也要符合中國證監會的有關條件,而審批過程不透明、時間不確定,往往耗去民企大量精力。這致使很多民企繞道百慕大、開曼群島等境外小國或地區注冊,搖身變為「境外企業」,這些「境外企業」雖仍以內地資產和業務為主,但按規定,無須中國證監會出具「中國法律意見無異議函」。但是這類企業資產所在地、公司注冊地、上市地分屬三地,無形之中增加了監管難度。歐亞農業等問題公司正是這類企業。解決監管症結應該被視為篩選民企的第一道防線。香港自身產業資源的匱乏現實使其不可能封閉對國內資源開放的資本大門,但如何有效地發放入場券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標簽:農業股造假
『柒』 股票順金農業跌慘了,為什麼
股票怎麼盈利呢?漲到高位賣出,跌倒地位買入賺取的就是買賣差額。所以跌跌漲漲都是正常的,總會有人願意弄些消息來解釋。
『捌』 農業股票一般是什麼情況會漲
推動股票上漲的因素較多,從公司基本面來看:公司業績、利潤、發展等會直接影響股票的漲跌,從消息面來看:國家政策等會直接影響股票的漲跌,從技術方面看:各種技術指標可以判斷股票的走勢。
比如公司業績好,利潤高,增長快,國家出台了利好的政策等,都是讓股票看漲的因素。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3-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玖』 為啥農業類的票股價都比較低喃
既然問到這個問題,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很多農民都去城市打工了呢?如果在農村,在農業方面能夠賺比較多的錢,他們會不遠千里到珠三角以及很多發達城市打工?說明現在在國內做農業,普遍利潤比較低,技術含量也相對低一些,因此反映在股價上,農業股普遍價格比較低,多數農業股都在十塊錢,甚至十塊錢以下,但是這其中也有幾個例外的,比如說002714牧原股份股價就超過100了,另外三五十的股票也有幾個,主要是跟利潤以及科技含量,市場熱點有關系
『拾』 為什麼造假的總是農業股(3)
其三,不可知的自然災害,往往給農業類上市公司造假提供天然的屏障。
在藍田股份案發後,社會上曾流傳過一則調侃企業造假的段子:1998年洪災發生的時候,企業公告說該公司養殖基地受到洪水沖擊,水裡養殖的王八都被沖走了,預計對公司業績造成巨大影響。等股價下跌,莊家吸籌完成後,又公告說經盤點,王八並沒有少掉。原來洪水來襲,王八都爬到樹上了,洪水退去後,樹上的王八又都掉下來了。
雖然「王八上樹」是一個調侃的段子,但也不是空穴來風。自然災害還真受這些造假公司的偏愛。1998年的洪水為藍田股份提供了編造「王八上樹」的題材;2004年前後的禽流感則成了草原興發造假的天賜良機, 公司虛構子虛烏有的向養殖戶賠款3.39億元;而2009年雲南的持續乾旱天氣,則為綠大地造假提供了依據,公司解釋2009年由預計盈利6212萬元轉為年報虧損15123萬元的原因,是「2009年秋季以來,雲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續乾旱天氣,給公司苗木生產及苗木的存活率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這種自然災害提供的造假契機,顯然是農業企業所獨有的,這樣的損失解釋往往入情入理,不容易受質疑。
其四,農業企業利潤率低,周期性強,企業造假沖動也更強烈。
農業企業營業利潤率普遍偏低,市場稍有風吹草動,企業就可能虧損,企業的盈利壓力相較於其他企業更大得多。而且,農業企業,尤其是養殖業的盈利周期性特徵非常明顯,企業很難保持穩定的盈利增長。為了保持持續盈利的良好形象,維持企業的股價或為企業進一步圈錢做准備,上市公司造假的沖動也更強烈。前述的藍田股份、草原興發和萬福生科莫不如此。當然,這些企業造假現形,也莫不是因為他們的財務報表太好看了,完全脫離了行業特徵而引起了懷疑。
正是因為農業企業具有上述這樣的特點,才造就了許多農業類上市公司既有造假的動因,也有造假的先天條件,所以,對於農業類上市公司在分析的時候還是要多留個心眼。
當然,前事不忘,後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