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有影響嗎
2.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利用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宏觀經濟,是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性手段。貨幣政策分為一般性貨幣政策和選擇性貨幣政策以及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①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它們又稱為貨幣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寶」。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與一般金融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當中央銀行認為市場貨幣流動性過剩,需要收縮銀根時,就會賣出證券,相應地收回一部分基礎貨幣,減少金融可用資金的數量,也就是減少了市場中流動的貨幣總量。相反,當中央銀行認為市場流動性不足,需要刺激經濟發展時,就會放鬆銀根,買進有價證券,擴大基礎貨幣供應量,直接增加金融可用資金的數量,從而達到向市場輸血,刺激經濟發展的作用。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入債券,相當於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對股市來說是一個利好,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漲。
再貼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制定或調整再貼現利率,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應和需求,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一種金融政策。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於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的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過程。提高再貼現率,增加了存款貨幣銀行從中央銀行借款的成本,相當於收縮了流動性,對股市來說是利空,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跌。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本來是為了保證支付的,但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產品」,就是賦予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職能,可以影響金融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存入中央銀行的准備金就增加,市場流動性就縮小,這對股市來說是利空,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跌。
②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某些特殊經濟領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貸而採用的信用調節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包括間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管制和間接指導。與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不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對貨幣政策與國家經濟運行的影響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性的,是對個別部門、個別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貸採用的貨幣政策性調控。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也可以作用於貨幣政策的總體目標。比如對證券市場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和消費者信用進行控制時,會對整個貨幣政策產生影響。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易的各種貸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證金比率、印花稅等進行調節,可以控制金融市場的交易總量,抑制過度投機,或者提高市場的活躍度。選擇性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有大有小,如果直接針對整個股市進行調節,那麼影響是巨大的。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其目的就是為了遏制當時的過度投機行為。2008年4月24日,印花稅稅率又調回到1‰,這是因為當時股市已經處於熊市,需要政策性的扶持。如果選擇性貨幣政策是對其他個別行業或區域進行調節,其影響則是短期和局部的。
③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內容繁多,概括起來為直接信用控制和間執著信用控制兩類。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規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額,規定金融的流動性比率和直接干預等。間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其他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度相對較弱。
總之,無論是哪種貨幣政策,如果政策有利於貨幣的放鬆,增加整個社會或股市的資金總量,那麼該政策就對股市的上漲有利,相反會抑制股市的上漲。但是,市場流動性過剩會帶來通貨膨脹,過緊的貨幣政策又會出現通貨緊縮。cpy雷冰的股票波段
❷ 央行縮表對股市影響有哪些
央行事實上的還債行為,就是當企業拿人民幣來購匯,或者政府回購債券時,繳回原先央行印出的人民幣。簡單理解,就是「注銷」了原先發行的貨幣。這種行為就是所謂的「資產負債表縮減」
此次央行縮減資產負債表直接劍指房市和金融系統的去杠桿。因此,此輪縮表的節奏將極大程度地影響房地產市場。盡管股市短期內難以獨善其身,但打擊各種制度上的套利,將最終有利於股票市場長遠發展
❸ 央行縮表對股市影響有多大
縮表即資產負債表縮小,簡稱縮表。我們簡稱縮表的時候不需要註明是負債縮小還是資產縮小,資產負債表是同增同減的。只需要註明是擴表還是縮表即可。
縮表,即資產負債表縮小,簡稱縮表。
小號開張,客官來存銀子,存白銀一百兩,掌櫃給開具一張銀票,憑票即兌一百兩白銀。此時,地窖里多了一百兩銀子,這就是票號的資產,而開具出的銀票就是票號對客官的負債。資產負債表是同時增加的。
客官去做生意的時候,不需要搬動大量銀兩,可以直接支付銀票即可。如果持有銀票者去票號兌現白銀,則從地窖里取出白銀,銀票銷毀,此時資產減少白銀,負債的銀票也取消了。資產和負債同時減少。
這叫資產負債表縮小,故而我們簡稱縮表的時候不需要註明是負債縮小還是資產縮小,資產負債表是同增同減的。只需要註明是擴表還是縮表即可。
所謂的央行縮表,既可指資產方的收縮,也可指負債方的收縮。雖然從復式記賬會計恆等式的角度來說,資產和負債兩邊永遠相等。但資產或負債中不同分項的變化,其政策含義卻並不完全一致。因此,「縮表」未必總是等於貨幣政策收緊;反之,「擴表」也未必總是對應於貨幣政策轉松。
除黃金和其他資產外,央行資產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國外資產,二是對政府的債權(包括對政府的貸款和所持有的政府債券),三是對銀行的債權。這三類資產的減少均可能導致央行資產規模的收縮。
在中國,外匯資產是央行的主要資產。在2014年以前,受經常賬戶和金融賬戶雙順差的影響,央行外匯資產不斷積累。然而,在2014年後,隨著金融賬戶逆差的擴大,央行外匯資產規模出現了下降。
面對外匯資產的下降,中國央行有兩種選擇:一是通過降低准備金率釋放流動性。這種情況下,央行的負債規模可能隨之下降,央行的總資產規模出現收縮,即出現「縮表」;二是通過擴大對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債權,來彌補外匯資產下降,也就是更多通過逆回購、PSL、MLF、SLF、SLO等方式來注入流動性。考慮到流動性需求會隨著經濟規模擴張而自然增長,央行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的增幅可能超過外匯資產的降幅,此時往往表現為央行的「擴表」。
第一種情況的典型案例出現在2015年。2015年4月至9月,在央行資產端,外匯占款累計下降近1.4萬億元。為應對外匯占款的下降,央行於2015年4月和9月兩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2015年4月至9月,央行的總資產共計下降約1.6萬億元。
在此期間,盡管央行資產規模出現了明顯的收縮,但准備金率的兩次下調釋放了大量流動性。這種情況下的「縮表」顯然無法與貨幣政策的緊縮對應上。
第二種情況則是2014年之後更為常見的情況。隨著2014年後外匯占款的下降,央行更多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MLF等方式投放貨幣。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央行外匯資產累計下降4.8萬億元,而央行對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債權累計增長接近6.8萬億元,此時,央行是「擴表」的。
然而,與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這種「縮表」行為相比,以公開市場操作、MLF等所進行的「擴表」,其顯然具有更強的緊縮意味,因為公開市場、MLF等方式投放的流動性不僅期限較短、需要商業銀行提供抵押品,更為重要的是還需要向央行支付一定的資金成本。
2002年1月-2017年3月,央行總資產從4.5萬億上升到了33.7萬億,上漲6.4倍;而上證指數僅僅從1491點上漲到3222點,僅1倍多的增幅。總體上看,兩者沒有多少直接關系。
就央行總資產本身而言,2015年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2015年以前,基本穩定上升,2015年後則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以及隨之而來的上升和震盪。這基本上與2015年開始的人民幣快速貶值、外儲快速下降,以及GDP增速明顯放緩直接相關。
2015年起,央行的資產規模似乎和股市呈現了更加明顯的關系(如果計入今年4月份的數據,應該看得更明顯,但央行暫未公布)。而若沒有股災以來的國家隊救市干擾指數,兩者關系可能更為直接。這兩年,兩者在總體上漲跌態勢接近,而股市的變化基本滯後央行的資產規模變化1-2個月。這種關系也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2015年的大牛市注水嚴重!
今年以來的資產負債表縮減
截止2017年3月,央行的總資產約33.7萬億元,相比於1月的34.8萬億元,下降了1.1萬億,降幅3.13%。這可不是小數。因為央行印出的鈔票都屬於高能貨幣,在現實中流通起來會有個乘數效應。按目前的5.4倍乘數估計,相當於縮減了近6萬億人民幣。
可能有人認為是這是外儲下降的結果。外儲下降當然是事實。1月的中央銀行外匯占款余額約21.7萬億,3月份約21.6萬億,下降約0.1萬億。相比於總體資產規模的下降佔比10%都不到。因此,從年初以來的資產負債表縮減和外匯占款並無直接關系。(理論上,即使外匯占款下降,央行也仍然可以印發貨幣來保持資產負債表的規模)
從資產負債表的明細科目上看,「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從1月的9.1萬億下降到3月8萬億,恰好下降1.1萬億。看起來整體的規模縮減主要來自於借給銀行的錢少了。這和近幾個月連續上調逆回購利率,以及加強金融業監管、控制房價的行政措施基本匹配。我在此前的文章討論過:
2、3月份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手段,屢屢調高逆回購利率,已基本宣告寬松時代也將轉向。但這還不夠,總量上控制了,結構上也要打擊金融系統和房市系統的套利。因為銀行理財資金和保險資金都是房市和金融系統套利的最便宜資金來源。……土根和銀根的結合,是控制房價,同時進一步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完美組合!
——《中國經濟巨艦轉舵開始》,2017/4/21
可以基本推斷,此次央行縮減資產負債表直接劍指房市和金融系統的去杠桿。因此,此輪縮表的節奏將極大程度地影響房地產市場。盡管股市短期內難以獨善其身,但打擊各種制度上的套利,將最終有利於股票市場長遠發展。
❹ 中國的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是怎樣影響的
貨幣政策目標是一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採取的貨幣政策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
包括:經濟增長、價格水平穩定、充分就業、利率穩定、匯率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盡管央行不能直接帶來這些目的,卻能針對它可以影響的變數制定不同的政策。貨幣政策的諸多目標之間常常有沖突,政策可以達到一個目標,但卻也使另一個目標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在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在實際中有兩種主張,一種是單一目標,以穩定幣值作為首要的基本目標;另一種是雙重目標,即穩定貨幣和發展經濟兼顧。
從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歷史演變中來看,無論是單一目標、雙重目標或多重目標,都不能脫離當時的經濟社會環境以及當時所面臨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貨幣政策要保持足夠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政策目標不能偏頗和多變。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靠譜利率低,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❺ 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央行降准降息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股民來說,央行降准降息對股市的影響是大家最為關心的,那麼如果央行降息,對於股市來說,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央行降息,一般來說對股市屬於重大利好消息,一方面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從而改善投資者對實體經濟的預期,提高股市回報預期來說,屬於重大利好。主要影響有以下幾方面:
1、寬松的貨幣政策,可以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支撐,從而改善投資者對實體經濟的預期,提高對股市回報預期。當企業的貸款利息降低後,企業的成本降低後,利潤上升,經濟效益上升,從而可能導致股價上漲。
2、央行降息後,銀行存款利息,理財收益都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都投資者就跟願意將手中的錢從銀行拿出來投資股市,資金流向股市,購買收入更高的股票可以促使股價上漲。
3、央行降息會促成銀行定期存款活期化,然後進入消費,從而會釋放資金流動性,流動性增加會促使資金增長,從而對股市形成直接利好。
4、降息後企業貸款成本下降,會刺激企業進行投資的沖動,大量的投資對人力,原材料等生產資料的需求會增大,從而促使充分就業,充分就業後又可以促進生活資料的消費,同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這樣有利於經濟發展,從而促進股價上漲。
除了以上幾種影響外,降息還會對股市造成許多其他影響,大家投資股市的時候,一定要了解股市信息,另外還需要關注國家政策,這些政策都可能是股市的導向,另外投資股市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且具備良好的心態,股市雖然收益高,但風險也大,所以大家投資需謹慎。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❻ 央行上調人民幣中間價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中間價上調會使得人民幣升值,對股市造成影響如下:
1、人民幣升值標志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全線升值,那麼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當然應該上漲。
2、人民幣升值標志著中國的綜合國力增強,這是由於近年來整個宏觀經濟加速健康平穩運行的必然結果,股市的漲跌與宏觀經濟運行息息相關,那麼人民幣升值作為一個標志將推動股市上漲。
3、人民幣升值,更應該看重的是匯率制度的調整,由以前的緊盯美元變成了有限浮動的匯率制度,將使人民幣進入一個對美元的升值周期,那麼這種對升值的進一步預期對股市的上漲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4、人民幣升值對於資源進口型企業是重大的利好,成本的降低將有利於這部分上市公司業績的大幅增長,其中受益的板塊集中在航空、汽車、石油加工、高檔的造紙板塊、技術引進型高科技板塊、資源引進型的金屬加工行業。
5、人民幣升值加上進一步升值的預期會引來大量的外資購入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目前股市沒有完全開放,房地產、金融券商是最好的投資平台,這兩個行業會因此受益。
6、人民幣升值對於出口型企業和外貿企業是利空,目前國內的紡織行業、家電行業、小商品行業、部分出口比重較大的外貿行業、大型的造船業、對外投資較多的一些企業、以及外匯儲備較多的一些企業。
人民幣中間價是金融學名詞,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即期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銀行掛牌匯價的最重要參考指標。
❼ 央行漲息對股票行情有什麼影響對銀行股票又有什麼影響
縮減股市資金的流動性,是利空.但市場總是不按大眾預期出牌的,歷史上加息後低開高走的情況也不少.
加息是預期之中的利空,大家都有準備,所以這個利空對市場的打擊不是非常大了.
❽ 央行調低利率對債券和股票的價格到底有什麼影響
看了你的第一段我就有疑惑了,據我所知,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自古互唱反調,即:債券市場牛市則股票市場熊市,反之亦然;再者,利率下降意味著債券的投資回報將會減少,人們會傾向減少對債券的投資,那何來「利率降低債券價格升高」的說法呢?
以上僅個人觀點,與樓主同問坐等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