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創業公司不給股票
擴展閱讀
三棵棵樹股票價格 2025-07-21 03:02:05
怎樣買新房新發行股票 2025-07-21 02:50:25

創業公司不給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23 16:44:37

⑴ 創業公司如何避免被IPO和收購

如何避免IPO?選擇私人市場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不想上市或被並購,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另一種股票認購方式,畢竟,沒有能力出讓股票,創業公司在與頂級公司競爭的時候,會經歷相當艱難的一段時間。當公司成長的時候,公司可基於戰略或戰術原因,利用股票。使用股票有很多種方式,比如在線平台,像SecondMarket 及 SharesPost都是不錯的選擇。這里,公司可以在沒有公眾監管的情況下進行股票交易。在近些年,這些市場在公司的IPO之路上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從2008年開始,超過10億美金的股票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成為最大的私人市場。與公開市場不一樣,私人市場中,公司可以控制誰購買它的股票,誰才能了解公司機密財務信息,從一個公司的觀點來看,這個市場的巨大優勢就是外界對公司的影響及權利小。對投資人來說,通過私人市場購買股票與在上市後進行股票交易不一樣,你無法任意買賣股票,而是必須等到拍賣日期到了才能進行交易,而到那天,股票價值可能已經下降了。換句話說,在這個市場進行交易就是一次有風險的賭注,在私人交易市場購買股票,你必須是一個有錢的,被認可的投資人,這里的股票不是我們大多數人想買就能買的。當然,有很多人在這些市場還是虧了大量財產,但早期股票市場就這樣,高收益伴隨的往往都是高風險。私人市場很重要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1980年,公司通常在4到5年之後才上市,所以就會讓員工出售股票以前要耐心等待,而現在,公司可能要等個十幾年上市,公司更願意讓早期員工在二級市場進行股票交易。如果二級市場只是企業IPO之路上的一個停靠站,理論上,它們是可以替代IPO的,這對許多公司來說都是好事,因為股票交易數量有限制,就避免了過度交易。拋棄VC及天使投資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如果不想上市,還有另一個辦法,完全拋棄VC或天使投資,從自己的業務中獲取利潤。這個想法聽起來似乎有點怪異,瘋狂,但也有可能讓你成功,事實上,VC資金對於一家快速成長的起來來說是沒多大意義的。

⑵ 為什麼創業板股票我們買不了啊

因為沒有開通創業板的原因。

委託買入300開頭的創業板股票需要提前開通創業板交易許可權才可進行交易。開通創業板需要客戶本人攜帶有效身份證件、滬深股東賬戶卡交易日的工作時間到開戶營業部辦理開通。

買賣創業板股票需要開通許可權才可以交易。因創業板相對風險較高,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客戶開通創業板交易許可權,須本人攜帶有效身份證件、滬深股東賬戶卡,交易日的工作時間到開戶營業部臨櫃辦理。

中國創業板市場代碼是300開頭,上市條件比主板市場寬松。最大的特點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可以說,創業板是一個門檻低、風險大、監管嚴格的股票市場,也是一個孵化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的搖籃。滬市代碼600、601、603開頭,深市股票代碼,000、001、002、300開頭。創業板是深圳交易所的一個子版塊,300開頭的股票。

(2)創業公司不給股票擴展閱讀:

開通創業板股票購買資格

1、股票投資者應盡可能了解創業板的特點、風險,客觀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定是否申請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

2、投資者應該到證券公司營業廳現場提出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的申請。網上可能也可以提出申請,但很少有人用,即使你在網上提出來了申請,還是要到證券公司營業廳辦理其他手續,所以還不如直接到證券公司營業廳直接申請。

3、投資者在提出開通申請後,應向證券公司提供本人身份、財產與收入狀況、風險偏好等基本信息(你只要原來的證券賬戶上還持有股票或者有幾千元錢就行)。證券公司將據此對投資者的風險承擔能力進行測評,並將測評結果告知投資者,作為投資者判斷自身是否適合參與創業板交易的參考。(這一步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簡化了,沒有這么麻煩,只是讓你答個卷子,簡單填寫幾個表而已。)

4、投資者在證券公司經辦人員的見證下,需按照要求到證券公司的營業部現場簽署風險揭示書(未具備兩年交易經驗的投資者還應抄錄「特別聲明」)。證券公司完成相關核查程序後,在規定時間內為投資者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這也是個簡單的程序問題,只是簽個字,沒有說的這么麻煩。)

5、申請時,需要攜帶的證件:本人身份證、滬深證券賬戶號即可

⑶ 創業公司:員工要不要股權,公司給不給股權

吸引人才

股權激勵可以用來吸引頂尖人才, 特別是工程師、產品經理和其他技術團隊成員。

留住員工

人總是受利益驅使的,有利則聚,利盡則散。

持續多年的股權激勵計劃,可以作為一種強大的激勵機制,提高企業原有人才的忠誠度,幫助企業留住優秀員工,同時幫助員工實現自我價值與自我身份認同。

約束員工

在給員工授予期權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對員工附加一定的限制,諸如在公司的服務期限、對同業競爭的限制等等,並以此來對員工未來可能存在的肆意行為(如短期跳槽)加以約束。一旦員工違反這些限制,則將可能損失相當部分的經濟利益。

一致的目標

當員工為增加企業價值作出有形的貢獻時, 期權計劃會將這一價值中的一部分直接獎勵給員工。從「雇員」到「股東」的身份切換,員工不再單純為他人打工,而是自己翻身做「老闆」。

員工與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員工只有努力工作,提升公司業績和效益,自身也才能最終受益。

鼓勵長期發展

讓員工成為股權持有者,激勵員工遵循企業的長期目標共同發展。

期權通常在流動性事件、或退出時方可獲益,因此期權計劃也可促使員工助力企業的長期發展,獲得成功。

降低人力成本

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一方面適當降低支付給員工的現金獎勵,降低了人力薪酬成本;另一方面給了員工遠期的可期待經濟利益,實現雙贏。

⑷ 公司創業階段,作為首批員工,公司上市後能不能分到股(員工沒有投入資金的情況下)

估計很難,有些原始股已經被領導層完全買斷了。
如果公司人員很少的情況下有可能買到原始股,但是,這樣的公司上市又有一定難度。
比如我們公司是在大陸的,但是上市是在香港,我們就不可能分到股份,這樣的情況還是有的。
另外有些在上海A股和香港H股同時上市的公司也沒把原始股分給他們的員工。
等等一系列情況表明,作為首批員工如果在公司上市後能成為領導層還是有希望分到股份的。

⑸ 一毛錢股份都沒拿到,創業公司到底該拿股權糾紛怎麼辦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的股權專家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三條原則

1、量化貢獻,明晰合夥人的責、權、利。創業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創業過程中,每個合夥人都應當不斷為創業公司提供資源與能力,為創業公司的成長保駕護航,因此權利和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導向能夠長期為創業公司貢獻的合夥人,可以適當採取按年度、項目進度或者融資進度等方法逐步分配合夥人股權,從而規避短期現象的發生,保障公司經營理念統一,穩定發展。

2、為投資者進入留出空間,同時保障融資過程中公司控制權不旁落。我國公司法要求同股同權,雙層股權架構的設計從法律角度無法實現,但是也有著各種方法能夠讓創始團隊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比如我國公司法允許公司章程對投票權進行特別約定(有限責任公司),允許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將自己的投票權授予其他股東代為行使(股份有限公司),允許部分人執行企業事務(有限合夥企業)。因此,雖然麻煩,但也能做到讓創始人以少數股權控制公司。

3、為公司的股權激勵留出空間。作為創業企業,要始終留出一部分股權池,來吸引區域人才、行業人才的加盟,這種長效的、形成機制的激勵,也能夠保證新老團隊的磨合不出現問題。如若不然,最早進入公司的一批人把自己看成元老,擔心新人替代自己的地位;新人們認為自己的能力更強,看著元老理所應當享受股份,雙方產生強烈的排斥情緒,那麼創業企業的沖刺馬拉松賽永遠都不可能跑到終點。

五大陷阱

在股權分配過程中,往往會碰到一些陷阱,這些陷阱使得股權分配功虧一簣甚至適得其反,本中心認為最常出現的五大陷阱有:

1、平均分配股權。由於中國人講究平分天下,加上大家對這個平分的感覺非常好,剛畢業的大學室友或是企業里30歲不到的年輕同事,往往一起出來創立一家公司,公司的股權選擇平分,給大家的感覺最好。然而,平均分配股權所帶來的問題和隱患極多,未來股權空間的預留和來源、投資者進入後的公司控制、未來貢獻不同導致的心理不平衡,都會成為公司四分五裂的導火索,我們所熟知的真功夫股權之爭,以及西少爺三少分家,都是因為平均分配股權所引發的矛盾而最終影響了公司的發展。

2、外部股權過多。這種情況對初始創業者非常常見,尤其是缺乏初期啟動資金、缺乏人才的創業團隊,如果不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公司的價值、不能合理規劃股權,往往會因為一時緊缺,將公司的大量股權交給早期投資人或者早期兼職員工,從而最終使得控制權旁落、或者團隊凝聚力因為股權受到影響等情況的發生。

3、核心創始人持股過低。一家偉大的企業往往都有一個牽頭人,在企業早期的大多數時間里,個人的決策以及行為風格對企業的影響都會非常重要,然而在初期的創業團隊股權分配以及後續股權稀釋中,創始人的股權會逐漸稀釋到一個過低的水平。如果沒有一些控制權保護措施,就需要有大量的時間精力被使用到去防止股權爭奪戰之中,在選擇接班人、合作對象和團隊的時候,也會顯得過分復雜和謹慎,對企業的融資等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4、過早分配、一次分配、缺乏約束、滋養懶人。還有一種常見的陷阱就是大家在創業早期將股權三下五除二就分配完了的情況,我們認為這樣的分配非常值得商榷。一方面這樣的一次性分配缺乏對既得股權者的約束,會導致後續激勵不足、滋養懶惰情;二來,因為過於早期,團隊的貢獻和價值並沒有科學的方法去衡量,所以股權分配的合理性無法論證,在後續發展過程中,隨著工作的推進,這樣隨意的分配會成為較大的隱患;另一方面,一開始就吃干榨盡會導致後期沒有充足的預留股權對未來需要引進的人才進行吸引與激勵,公司在人才之爭中天然處於劣勢地位,長此以往公司會因為後繼無人或者擴張乏力在競爭中逐步被淘汰。

5、流於紙面制度,缺乏文化宣導。我們認為,如果一個創業公司的股權分配完全流於紙面制度,缺乏企業文化的宣導,創業公司就僅僅是一個由創業團隊、投資人以及被股權激勵的人才組成的利益共同體,無法真正意義上達成心靈契約,更無法成為事業共同體乃至命運共同體。

以上就是經股網的股權專家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⑹ 為什麼很多企業都在做股權激勵,但是沒有起到激

在股權激勵中需注意的問題
第一個是成熟期:
一般來說3到4年的成熟期是很常見的,只有成熟期期滿了,員工才會拿到所有的股權。
第二個就是退出和追繳的機制:
比如說員工中途離開企業了,已拿到手的股權該怎麼處理呢?員工泄密給競爭對手或者業績或工作能力遠遠達不到預期,那股權該怎麼辦呢?這些都是一開始要設計好的。
股權激勵就是給核心人才的一個事業舞台,讓其成為企業內部的創業者,在企業內部當「小老闆」,真正做到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去干,全力以赴地發揮出創業者的干勁兒!

⑺ 剛起步的創業公司帶頭人一直不願意分股份,說還缺技術人員,怎麼辦

公司剛剛起步需要資金這時分股會動搖公司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