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公司上市前五年股票禁售
擴展閱讀
最全股票在哪裡看 2025-05-19 21:32:08
新時代概念股票代碼 2025-05-19 21:32:05
尚品宅配股票交易碼 2025-05-19 21:15:09

公司上市前五年股票禁售

發布時間: 2021-05-28 06:10:58

Ⅰ 公司上市之前有股票嗎

公司上市之前當然有股票,只是不能在證券市場上流通罷了。

申購是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向中登公司申購。

Ⅱ 原始股的禁售期是如何確定

監管部門立法設定禁售期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減緩非流通股獲得流通權後的變現擴容壓力,通過設定緩沖時間來換取股市穩定發展空間的戰略思路非常明顯,而市場將之形象地稱為「爬行流通」。
事實上,目前完成股改的公司和正在進行股改的公司基本上都自願承諾了更長的禁售期限,大部分公司的非流通大股東承諾三年內不通過交易所系統減持股份。
上市公司承諾更長的禁售期,就意味著「爬行流通」的進程被進一步拉長,這從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消除了流通股股東對短期擴容的擔憂,大受歡迎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也有公司採用「對價不足,承諾來補」的策略,將超長期禁售當作一種與流通股股東博弈的手段進行投機取巧。
不管上市公司和非流通大股東出於什麼目的,我們在看到超長禁售期承諾的有利一面時,也不應忽視其「硬幣的另一面」:今日之承諾如何面對明日之巨大不確定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承諾的貫徹實施有無保障。作為一個新興市場,我國證券市場的誠信建設依然任重道遠,如何避免空口說白話在禁售期承諾上重演,將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誠意變為實實在在的誠信行為,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對此監管部門已經未雨綢繆,要求上市公司應當披露承諾事項的違約責任,賠償其他股東因此遭受的損失。
總的說來,禁售期的確定並沒有一個硬性的標准。主要還是依據IPO時的判斷設定。

Ⅲ 一個公司准備上市,員工可以買原始股,這股有沒有規定什麼時侯才能賣出的呀

一般情況下,原始股1年以後就可以賣出,上市日起1~3年,原股東的限售流通股陸續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鎖定期結束後,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價減持,不需要支付對價。

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3)公司上市前五年股票禁售擴展閱讀:

原始股的認購

對有意購買原始股的朋友來說,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

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一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另外一個途徑即通過其轉讓進行申購。公司發起人持有的股票為記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一年之後的轉讓應該在規定的證券交易場所之內進行,由股東以背書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轉讓。


Ⅳ 股票禁售期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

1、股票禁售期一般是從上市當天開始計算。
①新股發行的時候,基金網配售的,一般限制3個月
②股改時候非流通股東為了獲得流通權支付的對價,一般限制12個月以上 。過了期限就可以和一般的流通股一樣進行買賣了,這就是「解禁」。
2、限售期是指對某一類股東持有的股票約定在持有一定期限後方可在二級市場交易流通。限售期概念多出現在股改、管理層股權激勵、兼並收購等事件中。
3、限售期到期後,市場上流通股數量將增加。如果受限股東在到期後大舉賣出公司股票可能引發股價下跌,特別是公司大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大量賣出股票的行為,容易被市場理解為公司內部人士不看好公司股票的前景。A股市場最受關注的限售期到期影響來自於股改完成後大量國有股上市流通,如果市場上沒有足夠流動性來接手,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Ⅳ 發起人股票的禁售期是一年還是36個月

禁售,也可以稱之為限售股。一般發行的新股,大股東都有承諾,三年,也就是36個月內,不會出售公司股票。有些股東等到36個月到期後,追加承諾6個月或12月不會出售手裡的股票。這個要及時關注公司公告。

禁售期是指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東在向流通股東支付對價後一定時期內將非流通股到二級市場流通不得超過規定。其目的是為了避免非流通股集中時,瞬間擴容對市場帶來的下跌壓力。
禁售期 通俗來說就是在它限定的時間內,不能轉讓出售你手中的股權等 你只能在規定時間結束後 動用的一種說法。

Ⅵ 持股員工在公司上市之後三年內不能賣掉股份,還能得到什麼好處

你持有的是原始股,公司上市後,一般情況下,股價都有幾倍到幾十倍的上漲空間。這是你繼續在這家公司工作到可以出售股票期間的額外收益。作為員工,可以估計公司的運營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評估這些股票的升值空間。比較有效的估值法是採用同行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值法。
再來評估跳槽後這家公司的收入和發展情況:最基本的就是從收益方面評估,幾年下來的額外工資收益會不會比股票的增值空間大。還有隻能靠自己去評估的日後個人發展的空間問題。
只有綜合這兩方面的評估就知道跳槽的利弊了。

Ⅶ 股票為什麼會設置禁售期/鎖定期

1 禁售期(鎖定期):禁售期是指公司員工取得限制性股票後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或其他方式進行轉讓的期限。根據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禁售期不得少於1年。
2 針對IPO:防止造假上市的一種措施。目前境內市場常規IPO,准備一年,排隊一年多,市後三年,總計約五年時間。企業很難做到持續性造假,因為成本過高。
3 針對套現:防止公司高管或者機構在剛開盤時就套現,嚴重影響股價。

Ⅷ 公司上市前賣給員工的股票,在3年後解禁賣出時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嗎

個人因任職、受雇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票增值權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由上市公司或其境內機構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和股票期權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依法扣繳其個人所得稅。

①股票增值權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股票增值權某次行權應納稅所得額=(行權日股票價格-授權日股票價格)×行權股票份數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上市公司向被授權人兌現股票增值權所得的日期。
②限制性股票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應納稅所得額=(股票登記日股票市價+本批次解禁股票當日市價)/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被激勵對象實際支付的資金總額×(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被激勵對象獲取的限制性股票總份數)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每一批次限制性股票解禁的日期。

Ⅸ 原始股一定有禁售期嗎我是超小級別股東!

監管部門立法設定禁售期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減緩非流通股獲得流通權後的變現擴容壓力,通過設定緩沖時間來換取股市穩定發展空間的戰略思路非常明顯,而市場將之形象地稱為「爬行流通」。
事實上,目前完成股改的公司和正在進行股改的公司基本上都自願承諾了更長的禁售期限,大部分公司的非流通大股東承諾三年內不通過交易所系統減持股份。
上市公司承諾更長的禁售期,就意味著「爬行流通」的進程被進一步拉長,這從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消除了流通股股東對短期擴容的擔憂,大受歡迎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也有公司採用「對價不足,承諾來補」的策略,將超長期禁售當作一種與流通股股東博弈的手段進行投機取巧。
不管上市公司和非流通大股東出於什麼目的,我們在看到超長禁售期承諾的有利一面時,也不應忽視其「硬幣的另一面」:今日之承諾如何面對明日之巨大不確定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承諾的貫徹實施有無保障。作為一個新興市場,我國證券市場的誠信建設依然任重道遠,如何避免空口說白話在禁售期承諾上重演,將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誠意變為實實在在的誠信行為,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對此監管部門已經未雨綢繆,要求上市公司應當披露承諾事項的違約責任,賠償其他股東因此遭受的損失。
總的說來,禁售期的確定並沒有一個硬性的標准。主要還是依據IPO時的判斷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