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2019中報虧損的上市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咋看股票傭金 2025-05-20 12:34:20
買股票心得書籍 2025-05-20 12:08:37

2019中報虧損的上市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7-15 07:24:23

① 000825太鋼不銹已虧損幾年會成st股嗎

建議再觀望一段時間。
每年在ST股票上投資失敗的人數不勝枚舉,但是ST股票到底是什麼卻鮮為人知,下面詳細講解下。
大家一定要堅持看完全文,格外注意第三點,操作偏差可能會造成嚴重失誤。
在對股票ST進行詳細的解析之前,先給大家分享今日機構的牛股名單,趁還沒被刪前,趕緊點擊領取:速領!今日機構牛股名單新鮮出爐!
(1)股票ST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會出現?
Special Treatment簡稱為ST,指的是滬深兩市交易所對那些連續兩年虧損以及其他異常狀況出現的上市公司股票進行特別處理,在股票名字前加上「ST」,俗稱戴帽,以此來警示各位投資人員小心投資這種類型的股票。
要是變成了「*ST」就表明這個公司持續虧損了三年,碰上這樣的股票提高警惕是必須的,因為它的個股很可能會退市。
除了在股票名字前加上「ST」之外,這樣的上市公司還需要考察一年,處於考察期的上市公司,股價的日漲跌幅不能超過5%。
在2019年時一場有名的案例就是康美葯業的300億財務造假,在這次案件發生之後,赫赫有名的A股大白馬變成了ST康美,受到案件的影響,收獲了連續15個跌停板和蒸發超374億的市值。

(2)股票 ST如何摘帽?
倘若上市公司的年度狀況在考察期間時恢復了正常、那審計結果表明的財務異常的狀況已經消除,如果在扣除了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凈利潤依舊是正值,並且公司還持續地運轉正常,那就可以向交易所申請撤銷特別處理。
我們俗稱的「摘帽」,就是股票名稱前的ST標記在通過審批後撤銷掉的。
一般情況下,摘帽之後會有一波上漲的行情,我們可以重點關注這類股票,也能賺點小錢,第一時間獲得這些摘帽信息的辦法有哪些呢?你可以用上這個投資日歷,就像哪些股票進行分紅、分股、摘牌這些信息每天都會提醒,有沒有鏈接呢?就在下面: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3)對於ST的股票該怎麼操作?
萬一自己手頭里的股票已經成了ST股票,則需要嚴密關注著5日均線,接下來就要把止損位設置在5日均線下方,如果股價跌破5日均線,為了及時止損,一定要迅速清倉,避免持續跌停之後被套死。
另外一點就是,投資者最好不要去建倉帶ST標記的股票,因為帶ST標記的股票,每個交易日只有5%的最大漲跌幅,如果操作的話,要比其他的股票更困難,並且十分難以把握投資節奏。
如果你對於操作還是一頭霧水,可以用上這個診股神器,把股票代碼填進去,就能馬上收到股票的相關信息:【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② 公司連續2年虧損股票進了ST 如果沒有負外債重新整合摘帽的概率大嗎

不大。現在實行退市制度,對於連年不斷虧損的公司都在清理退市。
每年有許多投資ST股票的投資者遭受損失,但是股票ST股票的具體內容不為人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定要耐心讀下去,尤其是第三點,不注意操作的話很容易被坑慘。
在我們針對股票ST進行詳細的分析之前,先給大家分享今日機構的牛股名單,趁還沒被刪前,趕快查看領取:速領!今日機構牛股名單新鮮出爐!
(1)股票ST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會出現?
ST指的就是Special Treatment,指的是滬深兩市交易所對那些連續兩年虧損以及其他異常狀況出現的上市公司股票進行特別處理,添加「ST」在股票名字前作為標志,俗稱戴帽,用這個來警告廣大的投資者要對這種股票打起十二分精神。
一旦公司的虧損有了三年,就會變成「*ST」,遇到這樣的股票一定要小心,因為這種類型的個股有退市的風險。
這樣的上市公司不僅要在股票名字前加上「ST」的標記,還需要經歷一年的考察期,對於考察期的上市公司,股價的日漲跌幅不能高於5%。
最有名的案例莫過於2019年康美葯業爆出300億財務造假,案件發生後由昔日的A股大白馬變成了ST康美,之後連續收獲了15個跌停板,43天蒸發超374億市值。

(2)股票 ST如何摘帽?
如果在考察期間的上市公司年度財務狀況恢復了正常、那麼審計結果就表明財務異常的狀況已經消除,在扣除掉非經常性的損益後,要是公司凈利潤還是正值,公司的運轉還是持續正常的情況下,便可向交易所申請撤銷特別處理。
通過審批後將會撤銷股票名稱前的ST標記,俗稱「摘帽」。
一般情況下,摘帽之後會有一波上漲的行情,這類股票我們可以重點關注,順勢賺點小錢,如何才能第一時間獲得這些摘帽信息呢?下面這個投資日歷絕對能幫助你,哪些股票進行分紅、分股、摘牌等信息每一天都會有提醒,看到下面的鏈接了嗎?趕緊打開吧: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3)對於ST的股票該怎麼操作?
如果自己買下的股票不幸變成了ST股票,那就要把重心放在關注5日均線上,接下來就要把止損位設置在5日均線下方,一旦股價下跌並且跌破5日均線,為了及時止損,一定要迅速清倉,防止之後跌停,把你牢牢套住。
另外不建議投資者去建倉帶ST標記的股票,因為每個交易日,這一類股票的最大漲跌幅只有5%,其操作難度算是比較高的,並且十分難以把握投資節奏。
要是你還不清楚怎麼操作,千萬不要錯過這款股票神器,輸入股票代碼,就可以知道這個股票到底好不好:【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基金潛伏ST股逆市獲利

31隻ST股逆市平均上漲3.05%

中報顯示,截至6月底,基金共計持有31隻ST股。Wind統計顯示,三季度以來截至到9月21日,31隻基金持有的ST股平均上漲了3.05%。這期間上證指數下跌了9.02%。

在這31隻ST股中表現最不濟的當屬ST獅頭,三季度以來跌幅高達38%,不過根據ST獅頭的盤後交易,持有該股的長盛同慶極有可能選擇了獲利了結。其次是*ST金馬,跌幅也高達21%。排名倒數第三的ST珠峰(12.01,-0.19,-1.56%)也下跌了12%,不過該股在三季度也遭到了機構的拋售。撇除ST獅頭,30隻基金持有的ST股三季度以來平均上漲了4.43%,跑贏上證指數13.45%。

而漲幅最好的是ST國祥,三季度以來漲幅高達87.26%,在二季度末的持股機構中,僅華夏紅利持有220萬股。不過公開數據顯示,在8月26日至8月30日,一機構席位賣出3280.74萬元。根據ST國祥三日的加權平均價14.51元/股計算,機構賣出的股份數量大致在220萬股左右。不過ST國祥的股價在達到15.26元/股的新高後,股價漲至周五的19.89元/股,漲幅超過20%。華夏紅利極有可能因為過早撤退而錯失了ST國祥的上拉行情。

ST園城以35.73%的漲幅排名第二。不過持有該股的基金僅有一隻,即諾安主題精選,於二季度新建倉近250萬股。事實上,除了ST園城,諾安主題精選還持有*ST盛工118.7萬股、ST甘化(10.32,-0.32,-3.01%)80萬股。此外,諾安旗下諾安股票也持有*ST盛工75.78萬股,另外三隻產品合計持有ST匯通 646.79萬股,也有同門產品持有*ST華控544.49萬股、ST科龍378萬股、ST安彩(6.99,-0.12,-1.69%)45.86萬股。

三季度以來*ST盛工上漲7.25%,ST匯通漲10.20%,*ST華控微跌1.1%,ST安彩微跌0.54%,ST科龍則大跌11.31%。總體來說,諾安基金在ST股上還是獲得了甜頭。

31隻基金持有的ST股中,*ST盛工、ST匯通和*ST金馬三隻個股最受基金青睞。

Wind統計顯示,二季度末持有*ST盛工的基金多達19隻,合計持有4207.43萬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的15.25%。其中國泰基金旗下就有13隻產品持有該股,持股數量已逼近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資料顯示,在8月5日至8月9日期間,又有三家機構席位買入,總計買入金額約為3400萬元,買入數量約200多萬股。*ST盛工也不負眾望,三季度以來逆市上漲7.25%,持有該股的基金也獲得了較為豐厚的回報。

ST匯通二季度末也是基金扎堆,13隻基金合計持有5177.7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的17%。其中華夏基金旗下三隻產品合計持有1706.48萬股,此外還有諾安、長盛、工銀瑞信、招商、泰達紅利等眾多基金入駐其中。

二季度末持有*ST金馬的基金也多達12隻,合計持股1420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的近10%。金鷹旗下三隻均潛伏其中,合計持有165萬股,這也是金鷹基金二季度末唯一持有的ST股。

從基金公司來看,華夏基金二季度末持有的ST股多達7隻,如ST匯通、*ST南方(9.57,0.00,0.00%)、*ST偏轉、ST國祥、ST新材、*ST 化工、ST張家界(9.47,-0.24,-2.47%)、*ST太化。其中王亞偉掌舵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均持有ST張家界、*ST太化。ST張家界三季度以來逆市上漲24.33%,不過*ST太化卻沒有給基金「一哥」足夠的面子,不漲反跌0.73%,不過還是遠遠跑贏了大盤。

整體來看,華夏基金持有的7隻ST股中,ST南方停牌沒有交易數據,4隻個股的漲幅在10%以上,一隻基本沒有漲跌,僅有一隻跌幅超過了11%。也就是說,華夏基金中期潛伏的ST股為基金凈值還是做了足夠多的正面貢獻。

不過也有一些基金公司「押寶」失敗。比如新華基金,二季度末其唯一持有的ST股就是*ST金馬,旗下6隻產品合計持有841.61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的5.64%。盡管全盤「押寶」,但*ST金馬三季度以來跌幅超過了21%,在31隻基金持有的ST股中排名倒數第二。

與此相類似的還有易方達,二季度末易方達僅「相中」了*ST通葡,旗下四隻產品合計持有173.97萬股,不過該股三季度以來跌近7%。雖然沒有給易方達帶來盈利,但也算跑贏了大盤。

華寶興業多策略增長當屬持有ST股最多的產品,二季度末持有7隻ST股,如*ST威達(28.42,-1.49,-4.98%)、*ST南方、ST金化、ST源發(8.67,-0.02,-0.23%)、*ST寶誠、*ST東碳(14.26,-0.27,-1.86%)、ST黑化(11.02,-0.21,-1.87%)。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國家之前出台政策對借殼融資的監管要求提高了之後,目前有很多的ST個股是難以達到售殼要求的,尤其是對於擬借殼上市的公司要求提高以後,這種一夜之間烏雞變鳳凰的把戲預計是越來越難實現了。所以,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對ST個股給予太多跟風。

④ 2019年十1月30日截止跌破凈資產的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截止2019年1月31日中午,跌破凈資產的上市公司有440多家,其中排名前20的有華映科技、*ST天馬、利源精製等(見下圖)。其中有8家公司的市凈率已不足0.5倍。

⑤ 軟銀15年來首次虧損,2019財年預虧1.35萬億日元

對於62歲的孫正義來說,這是一個戲劇性的轉變。就在兩個月前,他還在東京表示,WeWork失敗之後,軟銀業務正在好轉。「艱難的冬季過後總會迎來春天。」他當時說道。

他強調了軟銀大量持股的Uber股價大幅飆升,公司很可能從這筆股份中獲利。他還宣布WeWork將卷土重來。

但冠狀病毒爆發打亂了這些計劃。由於疫情防控,從中國到美國,人們不再共用辦公室。打車軟體公司(軟銀持有全球四大打車公司的股份)的業務也大量蒸發。就連UberCEO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Khosrowshahi)都公開宣稱,「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們坐Uber。」

軟銀另一個麻煩是它投資了15億美元酒店預訂服務公司Oyo。隨著全球旅遊陷入停滯,該公司的商業模式正受到沖擊。

這家預訂服務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里特什·阿加瓦爾(RiteshAgarwal)4月表示,為應對疫情,公司將在印度以外的國家暫時解僱員工。

令情況更加復雜的是,26歲的阿加瓦爾還借了約20億美元增持自己在公司的股份,孫正義還親自擔保了這筆貸款。

軟銀備受爭議的會計慣例也加劇了其收益的波動性。當初創公司的估值上升時,願景基金會記錄收益,但這些利潤只是賬面上的,沒有出售股票。在基金創立初期,WeWork和Oyo都貢獻了收益。

如今,隨著資產被再次減記,被孫正義稱作公司未來的願景基金的虧損正不斷累積。據彭博社統計,自軟銀開始公布業績(包括最近一個季度的預測)以來,該基金已經累計虧損2400億日元。

軟銀將美國子公司Sprint從其資產負債表中剔除後,預計2019財年的銷售額將下降約36%,至6.15萬億日元。Sprint已與T-Mobile合並。

「冠狀病毒是最後一擊,但糟糕的投資和錯誤的判斷是開始。」Hirai說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美國科技股十連漲與中國創業板跌跌不休


經歷6月一輪暴跌後,美股科技股在7月開始收復失地。7月7日至今,美股FANG等科技股已經實現十連漲。就在6月份美科技股暴跌之時,投資者紛紛私信咨詢,筆者就直言美科技股沒有下跌的基礎,美科技股上漲是由業績支撐的,是由真正的科技研發能力為基礎,是由科技成果做保證,是由科技成果高產出支撐股價的。美國的幾大科技公司無不如此。

蘋果公司長久佔領消費品電子市場頭把交椅,蘋果公司是創新能力最強的,而且科技成果變現能力最持久最具後勁的。再看看,字母表、微軟、臉書、谷歌、亞馬遜、特斯拉、英特爾等卜爛無不如此。就是中國的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也是佼佼者。

這些美國上市的科技股,要科技水平有高超技術;要科技成果轉換,轉換的最迅速;要研發能力,後勁最足,持續性最強;要營收有營收,要利潤有利潤。給我一個下跌理由?搜腸刮肚都難以尋覓。

特別是美國科技股並不是只給投資者講故事,講概念,畫餅來誘使投資者,而是有真金白銀回報給投資者的。金融研究機構FactSet預計,美國科技巨頭第二季度利潤將同比增長11%,連續三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

當然,不排除個別科技股上漲過快過猛存在一定泡沫的情況。美國科技股個別公司的市盈率並不低。這就說明六月份的回調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一定的回調更加有利於後續夯實基礎,繼續上漲。但總體看,整個科技股市盈率並不高。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目前標普500科技板塊市盈率達到18.9,高於去年的16.9。不到20倍的市盈率就談泡沫的話,也只能哈哈哈了。

美國科技股六連漲的同時,中國創業板走勢也頗為吸引全球投資者與輿論眼球。與美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創業板已經跌成了狗。截至7月17日下午3點收盤,當日創業板大跌5.11%,創2015年1月以來新低,同時創去年12月12日來最大跌幅。

整個中國A股持續下跌的原因非常之多,包括不顧市場供求關系過度IPO,有形之手過度干預市場導致市場嚴重扭曲,造假上市成風,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挫。根本性原因在於中國A股久病纏身卻沒有去除病根的良葯。直接原因在於上市公司質量,這是股市能否良性循環的根本與基礎。

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龍頭股是字母表、微軟、臉書、谷歌、亞馬遜、特斯拉、英特爾、IBM、高通、eBay、阿里巴巴等,這些龍頭股每一個都是在國際上叫得響鐺鐺的。而中國創業板三大龍頭股是,養豬的溫氏股份、打著環保概念的三聚環保、近日被指為龐氏騙局的樂視網。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中國創業板三大龍頭公司業績普遍慘淡:

作為創業板段弊侍權重最大的上市公司——溫氏股份此前發布業績預減公告稱,公司主營的生豬養殖受豬肉價格波動影響,上半年業績預計同比下降73.71%-77.86%。

作為權重系數第二的三聚環保,由於深陷財務質疑風波,上周(7月10日至7月14日)股價兩日出現「閃崩」走勢,全周大跌逾15%。

至於排行老三的樂視網,則深陷資金鏈困境,各大公募機構紛紛調低其合理估值3-4個跌停。公司還宣布中報業績將巨虧6.36-6.42億元,這是樂視上市7年以來,首次出現中報虧損情況。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一個主營生豬養殖的溫氏股份竟然是創業板第一大科技股。讓國內外都笑掉大牙。這樣的市場里,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沒有科技含量,上市之初的目的就不純,就是為了上市圈錢,騙一把就溜之大吉。

中國A股市場這么多年已經從本質上或者說「根」上壞了。從IPO動機,到層層包裝捏造財報,再到層層行政審批,黑金腐敗尋租造假欺騙圈錢始終伴隨左右全程。可以這樣說,在IPO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毛孔中都侵蝕著普通投資者的一滴滴鮮血,整個IPO以及上市後圈到的每一個銅板都是用卑鄙骯臟無比的手段攫取的。

每一個環節都充滿黑暗的市場,豈能走好?既然是審批制,還應該從IPO改革上取得突破。一個教訓是,無論是注冊制還是審批制,都應該尊重市場規律,敬畏供求關系,否則必然攪亂市場,破壞市場,毀了中國A股。這是每一個國人、每一個投資者握吵都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