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深滬兩市,涉及計算機概念的股票有哪些
17家計算上市公司一覽 雲計算需求增長空間來自於傳統IT架構的改造和轉型、移動互聯網爆發性需求、傳統工業的信息化普及與升級的持續增量需求,本土的系統集成商和本土雲計算平台提供商等領域面臨巨大機遇。雲計算的實現依賴於能夠實現虛擬化、自動負載平衡、隨需應變的軟硬體平台,在這一領域的提供商主要是傳統上領先的軟硬體生產商,如浪潮信息、華勝天成(600410)、華為、中興通訊(000063)、聯想、方正科技、長城電腦(000066)、綜藝股份(600770)。系統集成商包括:華勝天成、東軟集團(600718),浪潮軟體(600756)、神碼、衛士通(002268)等;服務提供商包括鵬博士(600804)、網宿科技(300017),神州泰岳(300002)。應用開發商包括用友軟體(600588)、金蝶、焦點科技(002315.SZ)、生意寶(002095)等雲計算股票上市公司概念股一覽[1]、浪潮信息(000977):公司主營業務為計算機及軟體、電子產品及其他通信設備、商業機具、電子工業用控制設備、空調數控裝置、電子計時器、電控玩具、教學用具的開發、生產、銷售;技術信息服務、計算機租賃業務等。公司控股股東浪潮集團與微軟簽署了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備忘錄,雙方將建立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在應用軟體、解決方案和IT服務、伺服器OEM、管理培訓與交流項目,軟體正版化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2]、中國軟體(600536):公司主營軟體與信息產品開發、行業應用及系統集成服務、歐美及日本地區的軟體外包業務,產品覆蓋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行業應用軟體三大領域。外包行業將是未來幾年公司成長性最好的業務。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軟國際收購和勤環球資源公司(簡稱HGR)100%股權。HGR公司旗下多個業務實體主要從事軟體外包業務,公司還是A股唯一一家有LINUX操作系統與辦公軟體的企業。[3]、東華軟體(002065):公司以應用軟體開發、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及信息技術服務為主要業務,已取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壹級資質、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甲級資質、CMMI五級資質,這三項資質是軟體行業內衡量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資質。[4]、華勝天成(600410):公司主營為通訊軟體系統集成業務及IT專業服務,在電信、金融和郵政行業的系統集成業務上形成了較強的競爭能力。2008年全年公司累計簽訂合同33.56億元。商務智能解決方案領域,公司目前已開發出TSMiner等一系列以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工具軟體,並成功應用於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網通等多個大型的數據倉庫實施項目。[5]、神州泰岳(300002):公司主營業務為向國內電信、金融、能源等行業的大中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IT運維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軟體產品開發與銷售、技術服務和相應的系統集成。公司目前已初步建立了IT運維管理領域行業內的優勢地位,連續五年在國內業務服務管理領域排名第一。其次,目前雲計算對以下方面的軟硬體的需求將非常大,將給以下廠商帶來的重大機遇:(一)在存儲方面,給硬碟和伺服器開發商帶來商機,如:[1]、浪潮信息(000977):公司主營業務為計算機及軟體、電子產品及其他通信設備、商業機具、電子工業用控制設備、空調數控裝置、電子計時器、電控玩具、教學用具的開發、生產、銷售;技術信息服務、計算機租賃業務等。公司生產的浪潮伺服器是國內伺服器第一品牌,並與國際多家知名公司實施戰略合作,以期拓展國際市場以及產品性能和質量的提升。[2]、長城開發(000021):公司是全球主要的硬碟和相關產品專業製造商,同時也是國內主要電表製造商。公司硬碟零部件產品涵蓋了盤基片、磁頭、PCBA板卡、驅線電組件等,使公司硬碟產業鏈進一步完善,提高了公司硬碟相關業務的市場競爭力。[3]、同方股份(600100):公司立足於信息、能源環境兩大產業,形成了應用信息系統、計算機系統、數字電視系統和能源環境四大本部的組織架構,構築了以計算機、信息系統、安防系統、數字電視系統、軍工系統、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環保、建築節能等八個主幹產業為核心的發展格局。(二)在CPU方面,如:[1]、綜藝股份(600770):公司參股49%的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於02年8月共同設立,注冊資本1億元),從事開發、銷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芯」系列微處理器晶元等。龍芯1號、2號的推出,打破了我國長期依賴國外CPU產品的無「芯」的歷史。世界排名第五的集成電路生產廠商意法半導體公司已決定購買龍芯2E的生產和全球銷售權。目前龍芯課題組正進行龍芯3號多核處理器的設計,具有突出的節能、高安全性等優勢。[2]、張江高科(600895):2003年8月22日,張江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已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WLT以1.1111美元/股的價格認購了中芯國際4500萬股A系列優先股,約占當時中芯國際股份的5%。2004年3月5日,張江高科再次發布公告,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WLT以每股3.50美元的價格再次認購中芯國際3428571股C系列優先股,此次增資完成後公司共持有中芯國際A系列優先股45000450股,C系列優先股3428571股。中芯國際在內地晶元代工市場中已佔到50%以上的份額,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製造公司,它到2003年上半年已躍居全球第五大晶元代工廠商。[3]、上海貝嶺(600171):公司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龍頭,主營集成電路的設計、製造和技術服務,並涉足矽片加工、電子標簽及指紋認證等領域。公司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2002年以來至今申請和授權的知識產權超過220項。形成了晶元代工、設計、應用,系統設計的產業鏈。公司投入巨資建成8英寸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線,並且還聯手大股東華虹集團成立了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對提升公司競爭力有較好的幫助。上海華虹NEC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擁有目前國際上主流的0.25及0.18微米晶元加工技術,是國家「909」工程的核心項目,具備相當實力。(三)在系統集成方面,如:[1]、華勝天成(600410):公司主營業務為電信、金融和郵政等行業用戶提供系統集成及專業服務,作為國內第二大SUN伺服器代理商,最大的SUN伺服器系統集成商和服務提供商,3G的建設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的市場空間。華勝天成公司通過外延式收購整合ASL,開拓國際市場,提升IT建設「一站式」服務水平。[2]、東華軟體(002065):公司以應用軟體開發、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及信息技術服務為主要業務,已取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壹級資質、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甲級資質、CMMI五級資質,這三項資質是軟體行業內衡量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資質。[3]、東軟集團(600718):公司是中國第一家通過CMM5和CMMI5級認證的軟體企業,國內最大離岸軟體外包提供商,中國第一家通過SEIPCMMML3的企業,擁有員工13884名,國內有8個區域總部,16個軟體開發與技術支持中心,5個軟體研發基地,在40多個城市建立營銷與服務網路。公司與東北大學、寶鋼、日本阿爾派、東芝、德國SAP、荷蘭菲利浦、I.TEL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戰略合作,以軟體技術為核心,通過軟體與服務的結合,軟體與製造的結合,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和產品工程解決方案以及相關產品與服務。[4]、中國軟體(600536):公司主營軟體與信息產品開發、行業應用及系統集成服務、歐美及日本地區的軟體外包業務,產品覆蓋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行業應用軟體三大領域。公司還是A股唯一一家有LINUX操作系統與辦公軟體的企業。(四)在運維服務領域,如:[1]、鵬博士(600804):公司目前基本形成了電信增值服務、城市安防監控、網路傳媒三大業務為主的業務格局,使公司徹底轉型為以網路基礎和電信增值服務為主業的高科技公司;通信網路「光進銅退」已是大勢趨勢,公司是全光纖網路,不存在線路改造的難題。公司的寬頻接入業務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北京地區,已在區域市場上佔得先機,網路覆蓋北京城區和18個區縣,未來寬頻接入業務的市場前景廣闊。[2]、華勝天成(600410):公司主營業務為電信、金融和郵政等行業用戶提供系統集成及專業服務,作為國內第二大SUN伺服器代理商,最大的SUN伺服器系統集成商和服務提供商,3G的建設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的市場空間。華勝天成公司通過外延式收購整合ASL,開拓國際市場,提升IT建設「一站式」服務水平。[3]、網宿科技(300017):IDC及CDN服務構成了網宿科技互聯網業務平台綜合服務的核心。簡而言之,IDC服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主機或網站內容存放服務,並將客戶內容連接至互聯網;CDN服務則是為客戶網站內容提供分發加速服務,提高客戶網站訪問速度。據介紹,採用網宿科技CDN服務的互聯網客戶網站可訪問率已從90%提高到99%,高出行業1-2個百分點;訪問速度從10秒提高到1秒,優於行業平均20%。
❷ 民營自研商業火箭是什麼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美國的民營太空發射公司創始人「鋼鐵俠」馬斯克和Space X,重慶兩江新區也有這樣一家「膽兒肥」的民企欲後來居上。5月8日,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壹空間」)正式宣布,「重慶兩江之星」將於5月17日左右在西北某基地點火升空(最終發射時間根據天氣微調)。這標志著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發射進入倒計時。
計劃5月17日首飛
零壹空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舒暢透露,目前火箭完成了發射前所有的測試和總裝合練,分段的部裝已經在北京完成,並開始往中國西北部的試驗場進行分段運輸,正進行最後緊張的發射前准備工作,計劃在今年5月17日首飛。
火箭主體塗裝重慶元素
箭身主體塗裝由「重慶兩江之星」文字和包圍文字的兩部分曲線圖案組成,這上下兩部分曲線圖案分別代表了長江和嘉陵江,也就是重慶兩江,這兩部分選取了重慶兩江新區標識的顏色,讓人能夠直觀感受到這枚火箭是為重慶兩江新區量身打造的。流暢的線型具有速度感和動感,象徵重慶兩江新區和零壹空間奮發向上的勁頭勢不可擋。
研發團隊重慶人佔了一半
作為國內首家從事商業火箭研發的民企,目前,零壹空間的團隊100多人,年底將達到200多人的規模。現在研發團隊佔到一半。
即將首飛的「重慶兩江之星」火箭研發製造團隊里,就有不少來自重慶的工程師。目前零壹團隊里重慶籍員工佔比超過30%,總共11人的總裝團隊里,其中8人都來自重慶。這枚火箭可謂是貨真價實的「重慶造」。
舒暢說,現在公司也在不斷招收優質的應屆生,如重慶大學就是良好的人才儲備基地。加之重慶本來就有雄厚的製造基礎,所以總裝工程師、總裝工人、測試工程師,都是面向重慶本地招聘。
在北京,零壹空間的總部里,重慶籍員工佔到了30%,舒暢說等今年年底重慶的製造基地建成後,重慶籍的人才都會回來。
聯合國內高校發起「飛行聯盟」
零壹空間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相關領域十多所頂級高校發起了「先進空天技術驗證飛行聯盟」。
該平台是一個創新、共享、開放的前沿科技驗證平台,可為航空航天高新技術研究提供飛行試驗服務,具有快速響應,服務定製化和低成本、高可靠的特點。「飛行聯盟」將以開放合作的態度吸納更多高校,並將向國外擴展,共同提升空天領域的前沿技術水平。
此次與「重慶兩江之星」一同首飛的,還有10所國內航空航天類頂尖高校校徽,以及「飛行聯盟」的標志。
計劃
空間站貨運太空旅遊
都要試一試
舒暢透露,在市場方面,除現場簽約客戶,零壹空間還與多家海內外客戶簽訂發射協議。
目前,M系列火箭訂單已排至2020年,X系列火箭訂單已排至2019年,並與歐洲、亞洲多家衛星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2020年預計將實現年產30發以上M系列火箭和20發以上X系列火箭的能力。
零壹空間是國內目前唯一能提供衛星組網專享發射服務和快速補網的民營企業,其研發的M系列火箭專注於微小衛星精準迅捷組網發射,計劃將於今年年底前後首飛。
商報記者了解到,位於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園的零壹空間研發製造基地,初期投資2.5億元,佔地100畝,將建設研發中心、數字化智能製造總裝中心、測試中心、飛行器控制與模擬中心和專用實驗室等,建成達產後年產值15億人民幣。
基地一期50畝已開工建設,預計年內投用,將形成年產30發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及試驗能力。「今年年底重慶智能製造基地將建成投用,主要承擔火箭總裝工作,同時重慶基地也是整個公司的研發副中心。」舒暢表示。
舒暢還稱,目前已經成立了電子公司,正在跟重慶談合作。預計到2020年,OS-X火箭能達到30~50發的這樣一個規模。屆時相信能吸引更多涉及衛星應用等領域的企業來渝布局。
「我們既然能把火箭送上去,那麼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想像空間,例如空間站的貨運,美國的SpaceX公司目前已經在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貨運,我們國家的空間站是2022年建成,屆時在空間站貨運方面也將有市場空間。再比如現在也有很多公司在研究太空旅遊計劃,這都是我們未來一定會進入的領域。」舒暢說。
❸ 網路文藝概念股可投資哪些股票
華誼兄弟(300027,股吧)300027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000686,股吧)分析師:耿雲撰寫日期:2015-08-27
報告摘要:
2015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26 %;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4億元,同比增長35.41 %;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三大主營穩健發展,積極探索IP 衍生業務。影視娛樂版塊主營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110.92%,毛利率達42.52%,報告期內公司一共上映9部電影,電視劇業務、藝人經紀與相關服務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76.87%,影院等主營業務齊頭並進,已投入運營的影院為15家。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版塊收入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51.44%,報告期內新增兩個項目,公司目前累積簽約項目已達13個,公司4年內建設20個項目的計劃已經完成過半。互聯網娛樂版塊收入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351.74%,毛利率達82.44%,主要是由於對廣州銀漢科技有限公司半年度全部並表,另外,公司加強與互聯網公司和各大運營商的合作,與百視通的戰略合作項目「星影聯盟」運轉良好,粉絲經濟值得期待。
定增增加財務流動性,加深與互聯網企業的融合。公司近期擬向阿里創投、平安資管、騰訊計算機和中信建設四家非公開發行新股1.46億股,實際募集資金達36億元。
影視傳媒行業龍頭,企業後勁十足。公司不僅擁有IP 資源和製造能力,也通過互聯網娛樂和實景娛樂獲得了IP 資源的變現實力,我們看好公司長期發展。預計公司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75元、0.93元、1.15元,目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為 53x、43x、34x.
風險提示:影視業務收入波動,衍生業務短期內的利潤低於預期
歌華有線(600037,股吧):收入乏力導致業績低於預期 新業務發展尚需時日
歌華有線 600037
研究機構: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廖緒發撰寫日期:2015-09-02
與預測不一致的方面。
歌華有線公布上半年業績,收入持平,凈利潤同比增長58%。凈利潤高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有效稅率為0%,而去年下半年為25%。剔除稅的影響後,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9%,低於我們55%的全年凈利潤增速預測。
投資影響。
主要不利因素:(1) 收入增速自一季度的2%降至二季度的-2%。由於有線電視用戶人數持續下降,上半年會員費收入同比下降2%。我們認為有線電視運營商正面臨著來自互聯網電視和I.TV 等其它視頻服務供應商的更加激烈的競爭,其用戶可能將繼續流失。(2) 新業務的發展仍需時日。上半年廣告收入同比增速放緩至17%,高清互動平台用戶增長11%至432萬。寬頻用戶同比增長33%,但仍然僅占高清互動用戶的8%。其它如電視影院、電視游戲、大數據、電視購物等新業務的收入貢獻非常有限。
主要積極因素:(1) 主營業務成本下降3.3%,原因在於資本支出下降推動折舊攤銷持續下滑。息稅前利潤率因此從14年上半年的4%升至6%。(2) 管理層仍在積極地從單一的有線電視運營商轉型為更加綜合的傳媒集團,具體途徑是繼續投資於上游內容、增值服務並與其它企業(如百視通)結盟以推動用戶價值最大化。
我們將2015-17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14-22%以反映收入的下降,並將2018-20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24-28%,從而我們的12個月目標價格也相應下調了28%至人民幣21.2元(仍基於18倍的2020年預期市盈率對應的股權價值貼現得出)。維持中性評級。風險:新業務擴張快於/慢於預期。
東方明珠:因競爭優勢強勁,估值具吸引力而重申買入評級
東方明珠(600637,股吧)600637
研究機構: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廖緒發撰寫日期:2015-08-24
建議理由。
我們重申對東方明珠的買入評級,新的12個月目標價格為人民幣48.03元,對應43%的上行空間。1) 重組後,東方明珠已成為業務覆蓋全產業鏈的綜合傳媒娛樂巨頭,我們認為其龐大的用戶規模、貨幣化機會、上游內容儲備以及播控牌照方面的政府支持將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2) 盈利增長勢頭強勁,2015-17年預期增速為33%,多項業務處於快速增長階段,且管理層正在積極尋找並購機會。3) 估值具有吸引力,當前股價對應的2016年預期市盈率為23.9倍,而中國傳媒行業平均為33倍。
推動因素。
(1) 並購。管理層表示將積極尋找全產業鏈並購機會,以擴大用戶規模、對內容進行貨幣化以及進入新的娛樂子行業。(2) 激勵計劃。管理層計劃在年底前推出員工和管理層激勵計劃。如果實施,這將通過將員工薪酬和公司業績掛鉤而促進公司長期增長。(3) 上海迪斯尼。我們認為2016年初上海迪斯尼的開業將提振中國文化旅遊業的總體增長。
估值。
上半年業績發布後,我們將2015-17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2.9%-0.7%,並考慮到業務結構的小幅調整而將2018-20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1.7%-3.0%。我們的12個月目標價格也相應從49.37元降至48.03元,仍基於18倍的全球同業市盈率均值,其中採用了2020年預期每股盈利,然後貼現回2016年,股權成本為8%。我們新預測所得出的2015-20年每股盈利年均復合增速為28%,目標價格對應34倍的2016年預期市盈率,與當前行業均值一致。
主要風險。
IPTV 用戶增長和互聯網電視貨幣化速度慢於預期。執行風險導致並購整合成本高於預期。
中南傳媒:傳統業態高效增長,數字教育持續拓展
中南傳媒(601098,股吧)601098
研究機構:首創證券分析師:張炬華撰寫日期:2015-09-11
投資要點。
業績描述。
公司201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3.96億元,同比增長13.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8億元,同比上升23.0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08億元,同比減少22.95%。基本每股收益0.44元。
2015年9月8日,中南傳媒與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一致同意以各自的資源、資金、產品及品牌為基礎,原版教材引進、定製開發本地化教材教輔、數字教育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開發適應中國教育的產品,聯合打造教育「龍頭」品牌。
業績點評。
凈利穩健增長,傳統業態高效增長助毛利率上升:公司2014年凈利潤增長率為23.02%,保持了穩健的發展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整體銷售毛利率由去年年報的40.67%繼續上浮了約2個百分點到打了42.68%。而這一成果的貢獻者並不是數字教育、金融服務等新業態。尤其是在數字教育由於成本較高且收入只能到下半年實現而毛利率較低的情況下,公司出版、發行兩項主業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同時有效控製成本上升,毛利率相較去年年報均明顯提升。在公司營收格局仍以傳統業態為主的情況下,傳統業態經營效率的每一點提高,都會給公司整體數據帶來明顯提升。
天聞數媒持續快速發展,攜手培生教育鞏固數字教育領先地位:2014年,公司旗下天聞數媒在業務拓展和營收增長方面均實現了重要飛躍。2015年上半年,天聞數媒繼續完善在線教育和數字文化兩大產品線,市場拓展與產品研發齊頭並進。截至報告期末,天聞數媒在線教育產品已覆蓋20個省(市、自治區)共 87個區縣,AiSchool 在線教育解決方案單校產品已累計拓展至713所學校,區域教育雲產品和「三通兩平台」項目新拓展多個區域。產品研發方面,繼續加大內容資源建設力度。報告期內上海閔行區共有70餘所學校參與資源建設與共享,共建 12000餘條內容資源。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實施的數字教育重點項目集中在下半年驗收交付,其實現的收益將在下半年體現。2015年上半年,天聞數媒實現營業收入 2235.84萬元。
公司最新與培生教育簽訂了合作協議。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 LTD)是全球領先的教育集團,迄今為止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其旗下擁有培生教育、金融時報和企鵝三大集團,分別在教育書籍、商業和政治新聞以及大眾讀物的領域領先市場。培生教育出版集團於2011年重組,並分別成立國際和北美分部。
盡管培生教育約70%的銷售收入來自北美,他們的經營范圍卻覆蓋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培生國際總部設在倫敦,並在歐洲、亞洲和南美設有辦事處。培生教育旗下擁有在各個學科備受矚目的教育品牌包括: 朗文集團( Longman,Prentice Hall ) 、Scott Foresman 、Addison-Wesley、以及CummingsBenjamin 等。培生教育集團年銷售額約50億美元,在高等教育、中小學教育、英語教育、專業出版、考試測評、網路教育等眾多領域位居全球之首,幫助全世界一億多人接受教育與培訓。在過去的5年中,培生教育集團以高於市場平均增長的速度,引領教育出版潮流。
與培生教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對公司鞏固數字教育領先地位提供優勢資源保障,在國際教育的數字化產品、教育雲平台發展、AiSchool 的優化與市場拓展等各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發行業務再創新高,傳統業態積極改革:2015年上半年,公司在傳統業務方面,繼續注重夯實教輔教材內容資源建設以及圖書品牌建設。其中發行業務進一步創新營銷模式,截至報告期末已有近 200家校園書店開業,通過延伸銷售終端,提升市場服務,繼續保持教材教輔和一般圖書發行穩中有升的良好局面。自有文化產品的開發和發行來勢喜人,《一手好字》、《翰墨飄香》發行突破 40萬冊,銷售碼洋過千萬元,市場反響良好。文化產品銷售實現營業收入 2.8億元,同比增長 36%。新教材公司在省外大力推廣湘版教材教輔,春季義教教材發行總冊數 3920萬冊,同比增加約 25%。
新老業態齊頭並進,長期走勢看好:我們認為,公司作為業態轉型升級較為成功的龍頭傳媒股,新老業態齊頭並進,長期走勢看好,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傳統出版企業改革進度低於預期;文化金融協作項目進展緩慢;國家政策出現重大變化。
中文傳媒:新業態全速崛起,舊業態亟待減負
中文傳媒(600373,股吧)600373
研究機構:首創證券分析師:張炬華撰寫日期:2015-06-30
投資要點
公司簡介
中文天地出版傳媒(60199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於2010年12月21日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以主營業務整體借殼上市,是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控股的多媒介全產業鏈的大型出版傳媒公司。
投資要點
公司積極進軍新媒體、數字出版領域。2015年1月,公司完成對北京智明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的並購重組,有效注入互聯網基因,邁入互聯網國際化平台領域。近年來,公司產業結構升級效果初現,毛利率最低但營收佔比最大的貿易板塊營收規模縮小。我們認為,公司業務轉型決心較強,正修正業務結構,對部分業務進行縮減規模或中止業務,這是企業業務轉型的必經之路。通過促融合和調結構,公司對自身改革的方向和轉型後的定位將更加明確,整體經營效率將顯著提高,逐步向同行看齊。
投資建議
綜合考量,我們預計公司原有業務2015-2017年營業總收入為123.91億元、136.56億元和156.45億元,同比增長17.97%、10.21%和14.57%;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12.87億元、16.78億元和21.80億元,同比增長58.70%、30.63%和29.95%。EPS 為0.93、1.22和1.58,對應目前股價28.31元的市盈率分別為30.44倍、23.20倍和17.92倍。
風險提示
智明星通業績低於預期;物資貿易效率低下;新老業態不匹配。
鳳凰傳媒:業績呈現增長態勢,智慧教育及新業務生態充滿前景
鳳凰傳媒(601928,股吧)601928
研究機構:長江證券(000783,股吧)分析師:劉疆撰寫日期:2015-08-21
傳統業務表現穩健,新業態板塊加速發展。傳統業務方面,上半年出版、發行的毛利率分別達到34.12%(同比增加10.65%)、30.18%,特別是專司職教圖書發行的鳳凰職教圖書公司上半年利潤更是增長235.14%;公司在上半年開卷零售市場名列全國第二,旗下譯林出版社在文藝類圖書出版單位中總體經濟規模排名連續六年第一;省外和國外市場也進一步拓展,省外教材發行已大幅超越省內的基礎上起始年級使用學生數新增30萬,新教材《書法練習指導》發行100萬冊,國外獨立開發運營《冰雪奇緣》系列累計銷售300萬冊;總體而言出版、發行業務仍然呈現積極面貌。新業態方面,軟體開發、教育培訓等新板塊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5%,毛利率超過75%;影視有11部作品籌備立項,游戲方面鳳凰慕和年內還將推出7款游戲並籌備單獨上市,通過並購3DM和鳳凰游俠,單機游戲的市佔率達到75%左右,鳳凰數據取得取得ISP、IDC雙牌照,成為華東最大的雲計算中心。
整合資源優勢,加速智慧教育布局和數字化轉型。公司致力於轉型為智慧教育運營者和全媒體版權運營商:智慧教育方面,依託全國幼教出版第一優勢(幼教門戶下半年上線)、處於龍頭地位的K12在線教育板塊(以上半年注入的學科網為拳頭,)影響力以及職教雲平台項目(鳳凰創壹在職教領域卓具特色),有望形成包含幼教、K12、成人職教為一體的全國最大在線教育體系;數字化板塊方面,雲計算業務的發展使得鳳凰數據公司呈現爆發之態;此外,公司組建全媒體大眾出版公司,在紙書出版、手機閱讀、游戲出版、影視製作等進行全媒體、全版權運營嘗試,完善的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資源優勢,更有利於公司轉型。
投資建議:公司在出版發行領域處於龍頭地位,主營業務穩定增長,國內國外業務雙獲豐收;新業態布局完備,是國內罕見的真正實現全媒介、全內容覆蓋的綜合傳媒集團,而智慧教育與數字化業務的全面推進則為後續的成長打開了空間,維持「買入」評級。
華錄百納:利潤率下降導致業績低於預期,新業務仍需時間
華錄百納(300291,股吧)300291
研究機構: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廖緒發撰寫日期:2015-09-02
與預測不一致的方面
華錄百納公布上半年收入/凈利潤同比增長300%/38%(上半年報表包含藍色火焰)。二季度收入/凈利潤增長139%/30%,而一季度增幅為783%/53%。凈利潤38%的增幅低於我們此前66%的全年預測,但其中計入了資產減值。
投資影響
主要擔憂因素:(1)毛利率下滑至20%,而去年上半年為34%,主要由於綜藝節目表現落後,特別是《造夢者》和《前往世界盡頭》。電影業務也不及預期,《爸爸的假期》票房僅為1.16億,低於預期。(2)電視劇業務正在經歷從傳統電視渠道向新媒體轉型的艱難時期,我們預計短期內將對增長造成拖累。
主要積極因素:(1)公司正在積極向體育營銷擴張,包括7月16日與歐洲籃球冠軍聯賽簽訂合約獲取了該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15年獨家版權和商務開發權利。(2)綜藝節目進一步鞏固:7月12日,公司簽約韓國知名綜藝節目導演金榮希,並將於2016年一季度播出金導演的首個節目。公司表示《最美和聲》和《女神的新衣》等現有節目進展良好。
鑒於資產減值損失、綜藝節目和電影收入低於預期,我們將2015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16%;我們還將2016-17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6-7%、將2018-20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6-9%以反映收入增長的下滑。我們的12個月目標價格也相應下調9%至人民幣25.90元,仍然基於2020年18倍的預期市盈率對應的股權價值貼現回2016年得出,其中採用8%的行業股權成本。維持中性評級。風險:新業務擴張快於/慢於預期。
新文化:與愛奇藝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延伸IP戰略發展空間
新文化(300336,股吧)300336
研究機構:長江證券分析師:劉疆撰寫日期:2015-09-02
報告要點
事件描述
公司公告,已於8月31日與愛奇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期限五年,合作期滿後,雙方可根據具體情況續簽協議或延長合作期限。
事件評論
合作為公司IP 開發戰略的推動帶來重要助力。根據艾瑞5月數據,愛奇藝PPSPC 端擁有3.25億月用戶、13.8億小時的月使用時長和4866.1萬的日均用戶,移動端擁有1.85億月用戶均位列第一,合作將為公司的內容分發運營帶來極優質的互聯網渠道資源。具體來看合作類別、形式非常值得期待:1、電視劇、網劇方面:各種方式就電視劇合作不低於2部,基於公司現有的成熟知名IP 開發有線合作不少於1部,定製網路劇、網路欄目孵化IP 合作項目不少於2部;2:電影方面:每年合作電影項目不少於1部,共同研發、投資和製作具有強烈網路屬性的電影項目,推進電影IP 的全產品開發。我們認為,基於優質IP 的多產品線開發逐漸成為提升內容價值的必要途徑,而網劇開發及互聯網推廣則是實現的重要路徑,愛奇藝作為網路視頻行業龍頭, 近期推出的《盜墓筆記》單月獲得約20億點擊成為現象級網劇,印證了其在這方面的經驗和實力,此次合作將帶來極大想像空間。
❹ 我們國家的商業航天企業距離 SpaceX 還有多遠
11月20日,國內民營火箭公司藍箭航天宣布完成B+輪3億人民幣融資,這也是藍箭自2015年成立以來完成的第五輪融資。
反觀國內,民營商業航天領域只有一條「軍民融合」的大指導思路,來自政府的源動力遠不及國外。再加上居高不下的研發和設計成本,持續存在的技術和人才瓶頸,國內民營商業航天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政策指導下裹足前行
1986年,在「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故發生後,美國政府決定推進火箭發射的商業化。2006年前後,美國政府、NASA開始支持包括SpaceX、軌道科學(ATK)等公司進入商業市場。
在隨後的10多年裡,NASA同SpaceX、ATK以及其他私營公司簽訂了一系列激勵協議和商業服務合同。2010年,美國政府還頒布了《美國國家航天政策》致力於鼓勵和推動商業航天發展計劃。
事實上,縱觀美國商業發射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美國政府一手推動了美國民營商業航天的發展,成為所有參與者中最重要的角色。
反觀國內市場,來自政府的源動力明顯不足。
2015年,軍民融合政策第一次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基礎上,以零壹空間、藍箭航天為代表的第一批民營商業航天公司開始出現。2017年,隨著軍民融合政策的進一步推進,以及體制內政策的轉變,國內開始出現第二批民營商業航天公司。
三年多的時間里,國內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中,出現了以星際榮耀、星途探索、九州雲箭、靈動飛天等為代表民營火箭公司,也有以天儀研究院、長光衛星、九天微星、微納星空等微小衛星研發與製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