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公司201x年12月份經濟業務:5日,後入材料10000元,增值稅額1700元,貸款以
借原材料10000
應交稅費1700
貸銀行存款11700
『貳』 某公司201X年6月份發生下列經濟業務,請根據業務寫出會計分錄
根據業務寫出會計分錄如下:
(1)
借:銀行存款 500000
貸:短期借款 500000
(2)
貸:實收資本 80000
(3)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實收資本 10000
(4)
借:應交稅費 6500
貸:銀行存款 6500
(5)
借:銀行存款 8000
貸:應收賬款 8000
(6)
借:長期待攤費用 12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
借:銀行存款 292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92500/(1+17%)=2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92500/(1+17%)】*17%=42500
(8)
借:原材料--甲材料 38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460
貸:預付賬款 44460
(9)
借:生產成本--A產品 6000
貸:原材料--甲材料 3600
貸:原材料--乙材料 2400
(10)
借:製造費用 1200
貸:原材料 1200
(11)
借:製造費用 800
貸:庫存現金 800
(12)
借:應付職工薪酬 3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
(13)
借:應付職工薪酬 2200
貸:銀行存款 2200
(14)
借:生產成本--B產品 5000
貸:原材料--甲材料 5000
(15)
借:銷售費用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16)
借:應收賬款 58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0
稅。
(18)
借:固定資產 240000+1000=241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40800
貸:應付賬款 281800
(19)開出現金支票購買車間辦公用品780元。
借:製造費用 780
貸:庫存現金 780
(20)
借:製造費用 8100
借:管理費用 3200
貸:累計折舊 11300
(21)
借:財務費用 980
貸:應付利息 980
(22)
借:應付利潤 34000
貸:銀行存款 34000
(23)
借:生產成本--A產品 12000
借:生產成本--B產品 10000
借:製造費用 8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30000
(24)
借:生產成本--A產品 1680
借:生產成本--B產品 1400
借:製造費用 1120
貸:應付職工薪酬 4200
(25)
借:資本公積60000
貸:實收 資本 60000
(26)
借:生產成本--A產品 20000*【6000/(6000+4000)】=12000
借:生產成本--B產品 20000*【4000/(6000+4000)】=8000
貸:製造費用 20000
(27)
借:庫存商品--A產品 38500
貸:生產成本--A產品 38500
(28)
借:營業外支出 5400
貸:銀行存款 5400
(29)
借:管理費用 4300
貸:庫存現金 4300
(30)
借:主營業務成本 1380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 138000
(31)
借:主營業務收入 30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38000
貸:銷售費用 1000
貸:稅金及附加 2500
貸:管理費用 7500
貸:財務費用 980
貸:營業外支出 5400
貸:本年利潤 144620
(32)
應交所得稅=144620*25%=36155
計提
借:所得稅費用 3615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6155
結轉
借:本年利潤 36155
貸:所得稅費用 36155
(33)
稅後利潤=144620-36155=108465
借: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108465*10%=10846.5
貸:盈餘公積 10846.5
同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846.5
貸: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10846.5
(34)
剩餘利潤=108465-10846.5=97618.5
借: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97618.5*40%=39047.4
貸:應付股利 39047.4
同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9047.4
貸: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39047.4
(35)年末結轉本年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10846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8465
『叄』 2012年5月,甲公司以240萬元購入乙公司股票30萬股,該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另支付手續費5
2012年5月,甲公司以240萬元購入乙公司股票30萬股,該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另支付手續費5萬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40
投資收益 5
貸:銀行存款 245
2012年6月30日該股票市價為7.5元。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5
2012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為每股0.2元;
借:應收股利 6
貸:投資收益 6
8月20日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6
貸:應收股利 6
2012年12月31日該股市價為8.5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
2013年1月5日以250萬元出售股票扣除1萬元手續費實際收到貨款項為249萬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249
投資收益 6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4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5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
貸:投資收益 15
『肆』 5月12日為什麼股票交易
經查證核實,2018年5.12日是周六,股市休市,不可能存在交易問題。如果你看到有賬戶數據變化,那就有可能是交易系統測試;如果你聽他人說有交易,那就是不負責任的隨意亂說或者是故意騙人;這類的情況你也信,可見你不適合炒股,有多少錢都不夠你陪進去的。
『伍』 這是百度的股票,在2010年5月28日這天股票發生的變化是什麼意思,請解釋
4月28日,網路宣布按照10:1比例執行拆股計劃,以增強股票流動性。
拆股的登記日期為2010年5月10日,在2010年5月12日生效。
希望有用
『陸』 20x1年,A公司發生如下與股票投資有關的經濟業務(1)4月1日購入M公.....求第五小題詳細過程
我覺得答案可能錯了,原本指導書答案最終是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未分配利潤180萬。回到正題第三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580萬,第四問轉回400萬,此時其他綜合收益借方余額為180萬,第五問,計入其他綜合收益貸方60萬,此時60萬是,收到賬款、以及沖掉原先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後的差額,所以此時其他綜合收益是借方余額120萬,最後將其他綜合收益余額轉入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如有錯誤望指正,謝謝
『柒』 乙公司於2009年5月20日以每股8.3元購入B公司發行的股票5萬元股,並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另支付交易
賣出款項是40萬,扣一個交易費用1000元,所以是399000。1050也扣了,但是是在2009年5月買進股票的時候就借記投資收益了,而題目中列的是2010年7月的分錄,所以體現不出1050來。
投資收益是賣出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減去交易費用。賬面價值有可能是成本加公允價值變動也有可能是減去公允價值變動,這取決於這個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方向。這里賣出值是小於賬面價值的,投資收益為負,所以記在借方,如果大於賬面價值就記在貸方了。
『捌』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幾次牛市,分別年份是謝謝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十一次牛市,分別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8)201x年5月12日s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特徵介紹
1、小型股先發動漲勢,不斷出現新的高價。
2、不利股市的消息頻傳,但是股價卻跌不下去時,為多頭買進時機。
3、利多消息在報章雜志上宣布時,股價即上漲。
4、股價不斷地以大幅上揚,小幅回檔再大幅上揚的方式波段推高。
5、個股不斷以板塊輪漲的方式將指數節節推高。
6、人氣不斷地匯集,投資人追高的意願強烈。
7、新開戶的人數不斷增加,新資金源源不斷湧入。
8、法人機構、大戶進場買進。
9、除息、除權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權。
10、移動平均線均呈多頭排列,日、周、月、季線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間。
12、整個經濟形勢明顯好轉,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頻傳。
13、本地股市和周邊股市同步不斷上揚,區域間經濟呈活躍趨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市
『玖』 中財會計題目,求解答!!!!!!!!!!急!!!!!!!!!
1、2005年5月20日,A收到的現金股利屬於上年的股利(購買日以前的),應調整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後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30x2,000,000-800,000=59,200,000元
2005年12月31日 公允價值變動=公允價值-賬面價值=26x2,000,000-59,200,000=-7,200,000元
因為預計價格下跌是暫時的,所以不認定為資產已經發生減值,不用確認減值損失。
2、2006年12月31日,這時候的下跌不是暫時的了,應確認股票投資的減值損失,這時的損失有兩塊,一是以前年度累計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的收益或損失(本題中是損失的7,200,000元),二是本年的損失,就是(26-12元)x2,000,000=28,000,000。總的損失就是35,200,000。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使您滿意。
『拾』 乙公司股票賬面價值。一共兩題
還有最後兩題,
1、甲上市公司發生下列長期股權投資業務:(1)20×7年1月3日,購入乙公司股票580萬股,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 的25%,對乙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決策具有重大影響,甲公司將其用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每股收入價8元.每股價格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0.25元,另外支付相關稅費7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每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不存在差異)為18000萬元.(2)20×7年3月16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3)20×7年度,乙公司實現凈利潤3000萬元.(4)20×8年2月1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7年度股利,每股分派現金股利0.20元.(5)20×8年3月12日,甲上市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7年度的現金股利.(6)20×9年1月4日,甲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的股票,共取得價款5200萬元(不考慮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及相關稅費).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上市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07年5月,甲公司以480萬元購入乙公司股票60萬股作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另支付手續費用10萬元,07年6月30日,該股票每股市價為7.5元,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每股0.2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現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該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期末每股市價為8.5元,08年1月3日以515萬元出售該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對外提供財務報告.
要求:根據上述業務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計算該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的累計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