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菲特減持蘋果和銀行股,你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保持什麼態度
在前幾日,美國“股神”巴菲特公布了其去年四季度的持倉報告,減持了蘋果股票和金融銀行股,清倉巴里克黃金、摩根大通,但是增持通信巨頭威瑞森的股票。巴菲特作為全球知名的金融投資大鱷,其股票調倉換股往往都是備受關注,甚至可能會成為資本市場投資方向標。近期的調倉換股,可以看出巴菲特的投資方向出現了相應變化。燃油車時代,我國的公司沒有多少製造技術優勢,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或許大有可為。我國現在有著世界領先的強大電網電力技術,而且在光伏新能源領域也取得很不錯的發展,風電發力也有布局,技術上也很有優勢,利用好這些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會發展得很好,前途是可預見的光明。如果我國在這波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中把握住機會,應當會產生出不少優質的新時代車企,而不像在燃油車時代那樣對於德國、日本等車企的技術依賴,這也是我們非常樂於見到的。
『貳』 巴菲特為何減持富國銀行
2018年8月14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增持了1240萬股蘋果公司股票,增幅5.2%,共持約2.52億股,季末市值約466億美元。
在5月舉行的伯克希爾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表示,蘋果公司有一些非常好的消費類產品,不管要不要買,蘋果股票都物有所值。對於蘋果今年4月宣布包括回購股票在內的1000億美元規模資本返還計劃,他感到很高興。當時巴菲特說,伯克希爾持有5%的蘋果股票,也許以後持股比例會增加到6%、7%。
「如果你看看蘋果,我認為它的收入幾乎是美國第二大盈利公司的兩倍。」巴菲特曾說。
銀行股方面,伯克希爾·哈撒韋選擇了增持高盛、減持富國銀行。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次購買高盛的優先股。在2018年第二季度,它的持股數量增加了21%,增加到了約1325萬股。截至今年6月底,這些股票價值約29.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來,高盛的跌幅已接近10%。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對富國銀行的持股仍在繼續減少。
二季度伯克希爾減持富國銀行450萬股,減持股份數量為一季度減持規模172萬股的2.6倍,持倉降至約4.52億股,季末市值約251億美元。使得富國銀行成為該公司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倉。8月14日,富國銀行股價收漲0.8%,報58.07美元,較二季度末漲近4%。
不過,這一減持未必代表伯克希爾對富國銀行的不看好。
8月13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官網上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這些買賣決策並未反映我們的投資管理層對相關股票吸引力的看法,而是遵守持股不超過10%的原則」。
伯克希爾公司在這份聲明中稱,除了少數例外,該公司希望避免持有10%或更多的被投資股票。
「由於許多投資者正在回購這些股票,伯克希爾有時需要進行少量出售,以避免達到10%的門檻。在第二季度,這種自我設定的限制導致伯克希爾出售了銀行和航空業的少量股權,同時伯克希爾還購買了同行業其他公司的股票。」聲明中這樣寫道。
『叄』 巴菲特會買入哪家A股銀行
作者:劉建位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讓美國以及歐洲的大銀行出現重大危機,政府不得不出手救助,銀行股股價一落千丈。目前我國股市的銀行股,盡管比歐美銀行盈利高,經營更穩健,但多隻股票市盈率僅為個位數。
危機,也謂危中有機。最近4年巴菲特增持富國銀行24億美元、買入美國銀行50億美元優先股。巴菲特正是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才得以低價買入最好的銀行股。巴菲特在2012年致股東的信中說:「美國銀行業正在起死回生。」
重溫1990年度巴菲特對他的第一大銀行重倉股富國銀行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巴菲特選擇銀行股的四個標准:業績一流、管理一流、規模較大、股價便宜。
巴菲特說:「過去的凈資產收益率為20%,總資產收益率為1.25%。」請注意,巴菲特除了凈資產收益率以外,還使用總資產收益率評估銀行業績。
巴菲特重視銀行管理,因為管理對銀行業績影響很大:「銀行業並非我們偏愛的行業。如果資產是股東權益的20倍——這是銀行業的普遍資產權益比率(資本充足率的倒數)。那麼,只是涉及一小部分資產的錯誤就能夠毀滅很大部分的股東權益。因此,在許多大型銀行中,錯誤不是例外,而是已經成為慣例。大多數錯誤源自於一種管理上的失敗,這就是去年年報中我們討論過的『機構盲從症』:管理層盲目模仿同行行為。」
由於資產與權益比率為20:1的財務杠桿,同時放大管理上的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巴菲特對以「便宜的」的價格買進一家管理糟糕的銀行的股票毫無興趣。相反,他惟一的興趣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管理良好的銀行。
巴菲特1990年投資的富國銀行是一家規模很大的銀行,當時資產規模高達560億美元。2011年巴菲特投資組合中四大銀行資產規模在美國排名分別是,美國銀行第1,富國銀行第4,美國運通第19,合眾銀行第10,都是規模很大的銀行。巴菲特之所以只投資大銀行,是因為銀行業規模優勢很重要,而且規模越大的銀行股很難被收購,股價往往更加便宜。巴菲特說:「我們買進資產規模560億美元的富國銀行的股票,占其股權比例為10%,大致相當於100%整體收購一傢具有相同的財務指標,而資產規模只有50億美元的小銀行。我們買入富國銀行10%的股價花費2.9億美元,但是如果整體收購這樣一家小銀行,我們就必須支付2倍的價格。」
巴菲特1990年買入富國銀行時市盈率不到5倍:「1990年我們能夠大規模買入富國銀行,得益於當時一片混亂的銀行股市場行情。這種混亂的市場行情是理所應當的:一個月接著一個月,一些過去一直很受尊敬的銀行被公開曝光做出愚蠢的貸款決策。隨著巨大貸款損失被揭露出來,投資者情理之中自然會這樣推論:沒有一家銀行披露的財務數據值得信賴。在投資者紛紛拋售逃離銀行股的風潮中,我們才得以投資2.9億美元買入富國銀行10%的股份,買入的股價低於稅後利潤的5倍,低於稅前利潤的3倍
『肆』 巴菲特買入的是怎樣的富國銀行(WFC.US)
本文編選自「雲蒙投資」微信公眾號,作者為雲蒙,原文標題為《富國銀行到底有多優秀》。
為什麼富國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和TLAC相差那麼大?比如巴菲特當年買入的是什麼樣的富國銀行?富國銀行經營的范圍和我們差別有多大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入去挖掘。
富國銀行到底有多優秀,優秀不優秀,還是要數據說話。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美國銀行業受到很大的重創,富國銀行雖然影響較小,但依然遭遇很大的波動,富國銀行的不良率提高了好幾倍,覆蓋率急遽下降,營業收入和利潤下滑很嚴重,然後開始回升,剔除這幾年特殊狀態。讓我們看看美國經濟從2012年開始復甦至今富國銀行的表現。
一、資產規模這些年共增長了33%。 富國銀行資產規模增長最快的年份2014年為10.7%,最慢的年份2018年為-2.9%,2012年以來富國銀行總資產增長了33.2%,貸款規模共增長了19.2%。
二、營業收入基本上是一條直線。 富國銀行這幾年營業收入的增長最快也不超過3%,最慢也是降低2%之內,所以2012-2018年營業收入基本上是一根直線,總共增長了0.4%。
三、凈利潤共增長了14.9%。 富國銀行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也就是說如果剔除2013年的增長,或者說以2013年為基數,我們會看到這些年富國銀行的凈利潤是下滑的。
四、凈資產收益率平均為12.46%。 凈資產收益率ROE最高的年份2013年為13.87%,最低的年份2017年為11.35%,過去七年平均值為12.46%。總資產收益率ROA最高的年份2013年為1.51%,最低的年費2017年為1.15%,七年平均值為1.31%。
五、分紅率平均為34.05%。 富國銀行分紅率最低的年份2012年為26.19%,最高的年份2018年為38.32%,七年數據平均分紅率為34.05%。
六、撥備總額持續下降,覆蓋率持續上升。 撥備總額最高的年份是2012年內為170.6億美元,最低的年份2018年為97.75億美元,這些年撥備總額是在持續下降。覆蓋率最高的年份2018年為151.47%,最低的年份2012年為82.88%,這些年覆蓋率是在持續上升的。
七、核心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1.17%。 核心資本充足率最高年份2017年為12.28%,最低年份2012年為10.12%。這七年核心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1.17%,一級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2.80%,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5.88%。
八、不良貸款率平均為1.37%。 不良率最高的年份是2012年內為2.57%,不良率最低的年份為0.68%,這些年不良率一直在下降,七年平均不良率為1.37%。不良貸款余額也是在持續下降,從2012年的205億美元到現在的65億美元。
『伍』 巴菲特巴菲特歷史上持有過哪些股票
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將一千萬股左右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股捐贈給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的計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慈善捐款。
(5)巴菲特持有的銀行股票擴展閱讀
巴菲特清倉IBM索羅斯增持金融股
13F數據顯示,巴菲特投資旗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場上的持倉規模達到1889億美元,市值僅比前一個季度減少了22.2億美元。經歷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動,巴菲特不為所動,只是稍許減倉。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後,巴菲特選擇了徹底放手,上季度還持有的200萬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認為,巴菲特投資IBM的時機並不好,這一筆投資並不能說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資。
『陸』 巴菲特投資中國哪個銀行股
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巴菲特曾經高前在2018年年初表示,他對中國銀行業的前景非常看好,並且在2017年底增持了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弊念蔽和建租州設銀行的股票。
『柒』 巴菲特怎麼分析銀行股
閃牛分析:僅供參考!
第一:巴菲特持有銀行股一覽!
2016年年底巴菲特管理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所入股的銀行主要有7家!
其中,擁有最多股份的是美國運通銀行,達到15.47%,價值84億美元!
而在富國銀行的9.18%股份價值則高達231億美元!
此外,該公司還持有美國銀行(6.4%)、美國合眾銀行(4.77%)、高盛銀行(2.54%)、紐約梅隆銀行(1.81%)和M&T銀行(2.96%)的股份!
第二:銀行絕對是個好行業!
巴菲特:銀行業是個很好的行業, 很多銀行都有很高的有形資產回報率!
銀行存在的唯一問題是它們有時候會發展得特別瘋狂,做出一些傻事!
如果銀行不在資產上做出傻事,它就穩打穩賺錢!
如果銀行不跟隨潮流,也不放壞賬,那它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行業。!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困境之外的銀行其ROE(凈資產收益率)一直很好。!一些運營良好的大型銀行ROE高達20%,令我驚訝的是,銀行業的利潤並沒有被擠掉!
第三:銀行管理層特別重要!
巴菲特:銀行這個行業杠桿太高,高達15到20倍杠杠!
高杠桿的放大效應將所有的優勢和缺點都成倍放大,只要資產出現一點問題就有可能把股東權益全部虧光,所以優秀的管理層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巴菲特重視銀行管理,因為管理對銀行業績影響很大!
在許多大型銀行中,錯誤不是例外,而是已經成為慣例。大多數錯誤源自於一種管理上的失敗,這就是我經常提及的「機構盲從症』,管理層盲目模仿同行行為!
第四:絕對不用便宜價格買垃圾銀行
銀行的高杠桿屬性,決定了我們絕對不能買垃圾銀行,因為你所含有的風險將會成倍放大!
巴菲特:「我們對於用便宜的價格買下經營不善的銀行一點興趣都沒有,相反地我們希望能夠以合理的價格買進一些經營良好的銀行。」
第五:3億美元買入富國銀行!
1990年,巴菲特在美國房地產破裂、投資者逃離銀行股份風潮之中以不到3億美元的價格買入富國銀行10%的股份!
當時他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說,「這是迄今為止最棒的一次投資」,原因是,自己以低價買到了一家管理水平一流的公司股票!
該投資成為巴菲特投資史上的經典之作。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是對的,巴菲特持有這家銀行的25年裡,為他帶來了100倍的回報!
富國銀行前年的效率比為57.8%!
效率比用於衡量銀行的經營效率,數值越高就代表該銀行效率越低,即銀行的費用成本占營收的比重較高,銀行普遍的效率比都高於60%,這說明,富國銀行在效率上領先美國其他銀行,不僅令它具備了更強的盈利能力,而且在產品定價上相比其他競爭者更有空間,更有利於搶占市場份額。
『捌』 銀行股投資價值如何看
銀行股投資價值如何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從巴菲特買富國銀行看銀行股投資價值。
以前,銀行股是A股市場上為數不多估值體系與國際接軌的股票。隨著去年以來的震盪調整,現在成為估值較國際同類股票嚴重打折的品種。這仍未能提振銀行股走勢,以周五收盤為例,銀行板塊僅有一隻個股飄紅。
少不了先聊下估值工具,本文將用市盈率來對比幾個主要市場的銀行股。市盈率對銀行股而言可能是有爭議的估值方法,經常有人說市凈率是較正確的方法。考慮到市凈率不能反映出銀行的盈利能力,而且文中提到巴菲特買入銀行的理由時會涉及這一點,就採用市盈率這個指標吧。
從最新收盤價看,A股銀行股市盈率全部在7倍以下,均值略低於5倍,最高是平安銀行6.8倍,最低是興業銀行3.9倍,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都是4倍多。
對比其他股市的同類股票,上述股票估值顯然低很多。香港市場銀行股的標桿企業匯豐控股,市盈率12.5倍;美國市場的富國銀行為11.8倍,美國銀行更高達18倍。
咱們開始聊巴菲特。從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2013年四季度報告可以看出,巴菲特投資倉位最顯著的變化是繼續增持富國銀行,減持了康菲石油。經過多年增持,巴菲特持有富國銀行4.635億股,按最新收盤價46.05美元計算,持倉市值為213億美元。2009年一季度,巴菲特增持1236萬股富國銀行。當年,伯克希爾持有富國銀行超過3億股,占總股本的6%多;2012年增至4.08億股,持股7.7%,早已成為該銀行第一大股東。
之前很多投資人士分析過巴菲特為什麼多次增持富國銀行,包括巴菲特非常了解富國銀行,1989年開始買入富國銀行股票,持有的年頭非常長。富國銀行的業務競爭優勢明顯,一直都是美國盈利最多、效率最高的銀行之一,在起伏不定的銀行業里,業績相當穩定。富國銀行資金成本低,客戶基礎龐大。
但在買點上,我覺得巴菲特最看重的是估值低。翻看巴菲特的言論,他把幾次買股的理由說得很清楚:1990年買進富國銀行股票是因為該股數月時間股價幾乎腰斬。他說:1990年我們買入富國銀行的股價低於每股稅後利潤的5倍。”2009年富國銀行再次暴跌,巴菲特再次增持時,又解釋說富國銀行股價低於每股稅後利潤的4倍。巴菲特說他評估銀行股的方法主要是看資產盈利能力,而且要以一種穩健保守的方式來獲得盈利。
股價相對每股稅後利潤的倍數,其實就是市盈率。按照巴菲特的這個標准,A股市場上所有的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都在估值極低、投資價值極高的區間,因為它們的市盈率都在4倍至5倍。
富國銀行是一家盈利能力強的企業,2013年凈資產收益率同比增長16%。A股銀行業的2013年報尚未出爐,從2012年報、2013年三季報看,大部分銀行沒達到這個數字,也基本都在10%以上。不論如何,股價與每股收益的關系,直觀體現在市盈率上。相比富國銀行,估值低一半多的A股銀行股已經低於巴菲特的買點。
當然,估值高低、股價趨勢,綜合反映市場的新生態,投資者對行業、股票未來的預期,這遠不是市盈率等估值指標可以具化的。只是,作為尋求投資安全邊際的代表人物,在藍籌股低迷市道中,巴菲特的角度是可以參考的角度之一。
更多銀行股投資價值知識請關注股票知識網
『玖』 郵儲銀行狂飆!「巴菲特接班人」加持,銀行板塊全線飄紅
1月15日收盤,銀行板塊全線飄紅,郵儲銀行(601658)早盤拉升漲停,收盤漲幅8.37%,成都銀行、興業銀行、廈門銀行漲超6%以上,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漲超3%。Wind數據顯示,今日銀行板塊總體漲幅2.86%,居行業漲幅榜首位。
記者獲悉,郵儲銀行作為領漲個股,主要得益於「巴菲特接班人」的增持消息。港交所披露易顯示,2020年12月18日,美籍華裔投資家李錄通過旗下的喜馬拉雅資本完成1326.2萬股郵儲銀行H股增持,耗資約5607萬港元。值得一提的是,李錄被外界視為「巴菲特接班人」,查理·芒格曾稱其為「一生中三個最成功的投資之一」。
此外,日前包括上海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已經披露了2020年全年業績快報,均實現全年業績增速轉正,這無疑提振了市場信心。
因「巴菲特接班人」增持,郵儲銀行今日「狂飆突進」。A股早盤拉升漲停,H股一度漲超14%,不過午後打開漲停,截至收盤A股漲幅為8.37%,港股漲幅9.6%。
數據顯示,李錄本次增持後持有約10.06億股郵儲銀行H股股份,占郵儲銀行已發行H股總數的5.06%。按照1月14日郵儲銀行H股收盤價4.79港元/股計算,李錄及其公司對郵儲銀行的持倉市值已超過4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0.17億。
「巴菲特接班人」是何許人也?
公開資料顯示,李錄生於1966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經濟學、法學和工商學碩士學位。就讀於哥大的第二年,李錄無意間聽了巴菲特的一次演講,這直接影響了他的投資生涯。31歲時,李錄便創辦喜馬拉雅資本管理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近年主要關注在亞洲(尤其是中國)上市的公司。
機緣巧合之下,李錄後來成為芒格家族資產的管理人。芒格從不嗇於對李錄的誇贊,說李錄是他「一生中三個最成功的投資之一」,「李錄不是常人,他是中國的沃倫·巴菲特。他非常有天分」,「我把芒格家族的財產交給外人管理僅此一例。」2020年2月13日,96歲的芒格在參加「2020年Daily Journal公司股東大會」時直言,「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司不在美國,中國的公司更強大,增長更快。李錄是整個房間里最成功的投資者」。
鉅陣資本首席投資官龍舫向記者分析稱,今天郵儲銀行在整個銀行板塊漲幅第一,巴菲特接班人增持起到了「導火線」的作用。而從整個銀行板塊來看,由於前期調整到位,估值也比較低,資金流入的可能性較大。「估值較高的比如新能源、醫葯、白酒等板塊處於回調,銀行股的機會是存在的。」
在「巴菲特接班人」效應之外,記者注意到,郵儲銀行在1月9日披露了非公開發行A股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批復的消息。郵儲銀行將向大股東郵政集團定向增發54.05億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郵儲銀行本次非公開發行價擬定為5.55元/股,發行價較郵儲銀行1月8日收盤價4.79元溢價約 16%、較當日港股收盤價4.42港元溢價50.4%。
光大證券分析師指出,控股股東此次溢價定增將提振市場信心,並對股價形成有利支撐。國信證券認為,郵儲銀行本次定增將進一步補充公司資本金,保持其長期成長能力。
長期以來,銀行股作為低估值的板塊備受市場「冷落」。不過記者注意到,1月14日晚間,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先後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快報,得益於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30%以上,招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82%,興業同比增長1.15%。
與此同時,興業銀行不良率創下2015年年中以來的最低水平,招行不良率更是創下創2014年以來新低。此前1月8日,上海銀行作為首家披露業績快報的上市行,同樣實現全年業績增速轉正、資產質量邊際企穩的結果。
招商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也指出,上市銀行2020年業績快報將是銀行股行情的較強催化劑,或扭轉市場對銀行股的悲觀預期。
民生證券分析師郭其偉認為,由於目前其他上市銀行的利潤增速尚未公布,所以率先發布快報的銀行將成為其他銀行確定利潤增速的重要參考標准。
回顧 2020 年二三季度,招行的利潤累計增速一直排在大行和股份行的首位,相當於確定了在當時宏觀環境下的利潤增速上限。因此招4.82%的利潤增速以及行業性的增速轉正,或意味著大行和股份行的2020年利潤增速將大概率落在0%-5%的區間。
郭其偉進一步指出,區域性偏小型的銀行因為自身成長性更高,利潤增速或多會在5%以上,少數銀行利潤增速可能突破10%。這樣的利潤增速分布格局,距離銀行利潤回歸疫情前的狀態只是一步之遙。
「若2021年政策能繼續對銀行業績松綁,那麼銀行利潤增速上升的空間還會更加廣闊。」郭其偉表示。
『拾』 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重倉股還有哪些
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重倉股還有蘋果,可口可樂,美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美國運輸,雪佛龍。
巴菲特作為投資界股神每一次開股東大會都會受到關注,巴菲特的持倉也代表著他看好的方向。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這是很多人都感到驚訝的事情,巴菲特持有比亞迪至少有10年時間,對於新能源汽車未來看好,讓他大賺特賺,巴菲特還重倉持有蘋果,可口可樂,美國銀行,美國合眾,美國運輸,雪佛龍,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是優質藍籌股,基本面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還是行業龍頭。
三、對於巴菲特重倉股怎麼看。
我自己認為巴菲特思想在慢慢轉變,但是投資還是相對來說穩健防守為主,畢竟十大流通股東裡面5個是傳統行業,科技和通信佔有3個,這個組合科技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收益,又能夠穩健的享受傳統行業帶來的分紅,穩健中帶有進攻,我認為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