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發行某普通股股票,第一年股利率15%,籌資率4%,普通股成本率21.6254%,則股利固定增長率為多少
股利固定增長率公式為:
股利固定增長率=普通股成本率-【第一年的股利率*普通股籌資總額/普通股籌資總額-(1-籌資費率)】
第一年股利率15%,籌資率4%,普通股成本率21.6254%,那麼:
股利固定增長率=21.6254%-【15%*普通股籌資總額/普通股籌資總額-(1-4%)】=6%
Ⅱ 某支股票年初每股市場價值是15元,年底的市場價值是17元,年終分紅2元,計算其收益率。
分紅,沒有產生新的收入,所以收益率 = (17-15)/15=13.2%,下面具體講一講股票分紅~
許多股民見到股票分紅就按耐不住了,其實只要是上市公司一直都在賺錢,那麼就有機會得到分紅。那你知道如何分辨哪些公司一年會多次分紅嗎?所得分紅是如何通過計算得出的?下面學姐來重點講講。
感興趣可以先看看每年分紅都不少的牛股有哪些:【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1)股票分紅是怎麼算的?
上市公司每年的利潤都會有一部分,作為投資者的回報,回饋給投資者,通常有送轉股和派息兩種方式,稍微大氣一點都公司會提供兩種方法的分紅。
比如我們常看到10轉8派5元,意思就是如果你持有A公司10股的股票,那麼在發布分紅公告後你的賬戶里將會額外得到8股的股票和5元的現金分紅。
要記得,在股權登記日收盤前購買的股票才能參與分紅。
(2)股票分紅前買入好還是分紅後買入好?
不論是分紅前購買還是分紅後購買都不要緊,對於做短線的投資者來說建議等個股分紅後再入場比較合適。因為賣出紅股還需要扣除相應的稅,如果說,分紅後沒多久就把它賣了,這樣算下來整體是虧錢的,而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選對股票才是第一要領。
沒精力去專研某隻股的伙計,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3)對分紅的股票後期要怎麼操作?
一般而言能分紅表明了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良好,所以如果持續看好,則一直持有,等待分紅後期的上漲填權。
但如果買在了很高的位置就有可能會面臨回調。後期一旦發現走勢不對,這時就應該提前准備好止損位來及時止損。
不過對於買股票的小夥伴言,最好不要只從分紅這一方面來看,還有很多地方要綜合考量,不妨領取炒股神器大禮包,之後買賣股票將會更加得心應手,點擊鏈接即可獲取: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Ⅲ 某公司普通股目前的股價為15元/股,籌資費率為10%,剛剛支付的每股股利為2元,股利固定增長率5%
2*(1+5%)/15*(1-10%)+5%=20.56%
Ⅳ 某公司股票必要報酬率為15%,年增長率為18%,每年股利為2元,持有期限3年 求內在 價值
股票內在價值=2*(1+18%)/(15%-18%)
設P0為當前股票的內在價值,D0為基期每股現金股利,D1為基期後第一期的每股現金股利,g為現金股股利永久增長率,R為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注意D0與D1的關系為D1=D0(1+g)。
股利固定增長模型,道公式計算是:P0=D0(1+g)/(R-g)或等於D1/(R-g)。
Ⅳ 某股票現價為15元/股,
期權價格為2元/股,行權價格為16元/股,這樣股票漲到18元的時候,盈虧是平衡的,18元以上,買方會選擇行權,而賣方則必須盡義務,也就是以16元/股賣券給買方。
在不考慮賣方提前持有股票的條件下,賣方的盈虧與行權時的股票價格相關,
設x為行權時的股價,則:
x<16元 盈利2元/股
16<x<18 盈利 18-x 元/股
x=18 盈虧平衡點
x>18 虧損x-18 元/股
Ⅵ 某公司股票目前的股價為15元,流通在外的股票數為6億股,其債務的市場價值為3.5億元。假設公司新借入債務
(1)權益資本成本=無風險利率+市場風險溢價*貝塔系數=5%+7.5%*1.2=14%
(2)債務資本成本=8%*(1-25%)=6%
總資本=15*6+3.5=93.5億元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14%*90/93.5+6%*3.5/93.5=13.7%
Ⅶ 某股份公司的股票價格為15元,當年分給股東每股現金股利1元,預計股息每年以3%的速度遞增,投資者的預期收
dtufg
870
Ⅷ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為15元,扣稅後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元,送1股
次日除權除息基準價為10.93元,計算方式:(15+0.2×8-0.2)/(1+0.4+0.1)=10.93(元)
1.除權(Exitright)
除權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股價直接跳空,形成一個向下的大缺口,超嚇人,不知道的以為崩了。其實除權是因為公司股本增加,而公司總市值不變,每股的價值自然就大幅降低了。有三種行為會造成除權:股利分配:簡稱「送股」,從盈餘公積或未分配利潤轉化為股份送給股東轉股:從資本公積轉增股份的一種分紅方式配股:上市公司向原股東發行新股、是一種籌集資金的行為。
2.除息(Exitdividend)
除息和除權剛好相反。除權是資產不變,股本變多了,池塘變大了,水的體積不變,水位自然下降;而除息是因為上市公司按照一定比例把公司資產以現金的方式分發給股東,可股本沒變,就像池塘大小沒變,把裡面的水抽掉了,水位也就下降了。
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股率)
除息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所派現金
另外: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這種行情稱為填權;如果多數人不看好該股,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日的開盤價有所下降,則為貼權;甚至有時在除權除息前,由於將要送轉股,股價提前大漲,稱為搶權
除權除息是指上市公司派發給現金股息或紅股股息時,將股票市價中所含的股東領取股息的權值扣除而進行的一種價格調整。
形成
導致上市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化的情況有很多,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實施送股、轉增、增發、配股、回購注銷等。其中,送股和轉增是比較常見的會導致除權的情況。由於目前在公開和定向增發的定價方面,都有「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的規定,即和市場價頗為接近,因此上市公司均未進行除權處理。如實施公募增發的三房巷。
不過,由於配股在定價方面沒有被要求接近市場價格的原則,上市公司在針對原股東配股時,往往配股價遠低於市場價格,因此在配股實施完成後,都會進行除權處理。如人福科技於2006年8月7日實施配股除權,配股比例為10:3,配股價3.80元,配股除權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5.77元,除權當日的基準價的計算公式為(5.77元/股×10+3×3.80元/股)÷13股=5.32元。
Ⅸ 某公司股票投資者期望的收益率是15%,目前股利為1元,第一、二、三年股利增長率為10%,第三年
D0=1
D1=1.1
D2=1.21
D3=1.331
D4=1.331*1.05=1.39755
第三年末的股價=1.39755/15%=9.317
第二年末的股價=(9.317+1.331)/(1+15%)=9.259
第一年末的股價=(9.259+1.21)/(1+15%)=9.1036
現在的股價=(9.1036+1.1)/(1+15%)=8.8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