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最大商業銀行
三菱東京聯合銀行是日本最大商業銀行,2006年1月4日正式開始營業,目前是全球最大銀行,資產高達162萬億日元。它系由東京三菱銀行及日聯銀行合並而成,是三菱聯合金融集團的子公司。
東京三菱銀行與日聯銀行在中國分別有5家分行,同在北京、上海、天津、大連、深圳5個城市。東京三菱銀行在無錫、成都、沈陽還有代表處。在廣州,兩家銀行都有代表處。目前,東京三菱銀行在中國沒有總部設置,各分行平級,隸屬東京總行。
東京三菱銀行的業務主要是人民幣結算、外幣匯入匯出、結售匯、信用證、銀團貸款等。客戶主要是日資企業和其他外資企業,中資企業很少。東京三菱銀行由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在1996年合並而來,
東京銀行1982年在中國設立代表處,是第一家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的外資銀行。日聯銀行由三和銀行與東海銀行合並而來。由於經營失敗,2004年6月下旬至7月初,日聯銀行控股大股東連續拋售股票。
東京三菱銀行及日聯銀行合並前,後者有4000億日元赤字,資本充足率不足8%。合並後,三菱聯合金融集團總資產高達192萬億日元,而美國花旗集團總資產不足150萬億日元。
但就股票市值論,2004年7月,三菱東京和日聯兩大集團的銀行股票市值總額為9.4萬億日元,其中三菱東京為6.7萬億日元,日聯為2.7萬億日元,在世界銀行股票市值排行榜僅列第8位。
世界銀行排行榜:
Rank Bank 中文名稱 Country Ticker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銀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團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匯豐集團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國富國銀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Japan MTU
8 ICBC 中國工商銀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國際銀行 Spain STD
11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 China
12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13 Goldman Sachs 高盛集團 US GS
14 BNP Paribas 法國巴黎銀行 France BNPQY
15 Barclays Bank 英國巴克萊銀行 UK BCS
16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Japan MFG
17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公司 US MS
18 UniCredit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Italy
19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Japan SMFJY
20 ING Bank 荷蘭國際集團 Netherlands ING
21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 Germany DB
22 Rabobank Group 荷蘭合作銀行 Netherlands
23 Societe Generale 法國興業銀行 France SCGLY
24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國農業銀行 China
25 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Italy IITSF
❷ 日本主要的銀行有哪
銀行作為一種金融機構,與日本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日本的金融機構主要由中央銀行、民間金融機構和政府金融機構這本大部組成。中央銀行主要是指日本銀行;民間金融機構是指民間的財團企業等所經辦的各種城市銀行、地方銀行、信貸銀行、互利銀行等。另外還包括一些民營的生命、財產保險公司;政府金融機構是指以借貸資金為主要業務的日本開發銀行、日本進出口銀行和一些金融公庫,另外還包括郵局的郵政儲蓄等等。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當然是那些民營的普通商業銀行占著主導地位。其中大規模的城市銀行全國主要有如下十二家:第一勸業銀行、櫻花銀行、富士銀行、大和銀行、三菱銀行、三和銀行、東海銀行、協和銀行、大和銀行、東京銀行、?玉銀行、北海道拓殖銀行等等。這十二行的資金總額占據日本全部金融機構資金總額的四分之一。
在銀行開戶對日本人來就是極為普通的事情。因為利用銀行的戶頭,人們不僅可以儲蓄,還可用於各種款項的收付轉帳,甚為方便。比如房租、水電煤氣、電話費等都可由銀行從客戶的戶頭上直接轉付。個為的工資或其他收入也可以直接從對方轉入存摺戶頭。
日本銀行一般存款業務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零存整存款、高額活利存款等等。
在銀行開設戶頭存款時,先填好存款單。存款單上所要填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存款金額等項目。將存款單、現金和圖章交給銀行工作人員,然後他將存摺作好後和圖章一起還給你不算辦完了。以後每次存款只需要拿著存摺和現金,填好存款單就可以辦理,而取款時還必須帶上圖章才能辦理取款手續。
現在在日本,人們已比較習慣於使用用存取款信用卡。辦理存取款信用卡時,自己要設定一個四位數的密碼。有了存取款信用卡,可以不用存摺和圖章,也不必一一填寫存取款單,直接用銀行設置的卡片機自由地存款或取款和查對現有存款金額。另外,日本的銀行窗口營業時間都比較短,平時到下午三點就停止了業務,星期六和星期日還不營業,而卡片機還可以繼續運轉,一般持續到下午六點。這樣存取款的時間范圍加大了,也給人們帶來了方便。
日本的貨幣叫日元,以?字表示。貨幣種類分紙幣和硬幣兩種。現在日本發行的紙幣面值有10000?,5000?1000?三種(原來的500?紙幣現已不太常見,當然仍可以使用)。硬幣面值有500?,50?,10?,5?,1?,六種。日元現在是世界上18種可以自由流通的貨幣之一。以日元兌換其他世界通行外匯也是很方便的。除東京銀行為外匯兌換專門銀行以外,其他另有近190家銀行經過日本大藏省批准可以進行外匯兌換業務。這些可以進行外匯兌換業務的銀行通常人們簡稱它為???。
除了這些日本的銀行以外,還有70多家外國銀行在日本開設了90多個支店。其中美國的銀行佔三之一。另外有英國、法國、德國、瑞士等國家的銀行。這些銀行的支店有70%集中在首都東京,其餘一些散布在大阪、橫浜、神戶等大中型城市。外國銀行的主要業務也是存款、貸款和進行外匯兌換。但它們的儲蓄額並不高,只佔日本全國各銀行儲蓄總額的1%。而貸款率則超過日本全國銀行總貨款額的3%。除了這些外國銀行的支店以外,還有100多家銀行在日本設有辦事處。中國銀行也在東京設有常駐辦事處。
現在,日本已有不少家銀行和中建立了業務聯系,而其中又以三和銀行為捷足先登。三和銀行於1963年就與中國銀行建立了代理業務。爾後,於1971年作為日本的銀行首次參加了廣州交易會。1972年在日元人民幣直接結算問題上與中國銀行首腦最初達成協議。1980年以後,三和銀行積極致力於發展在中國境內的銀行業務。到目前為止,在北京、大連、天津、上海、廣州等地設立了五個常駐代辦處,並在深圳和上海浦東開辦了分行。現在與我國建立了銀行業務,並有北京、上海、大連、廣州、天津、深圳等地設立了常駐代辦處的銀行還有第一勸業銀行、櫻花銀行、富士銀行、住友銀行、三菱銀行等等。
但是,從幾年前開始,日本的銀行儲蓄額的增長開始變得緩慢,當然,暈與日本整個的經濟增長速度和景氣狀況不無關系。但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屬於政府金融機構之一的郵政儲蓄額的上升。有材料表明,到1975年(昭和50年)為止,日本的郵政儲蓄總額終於突破了50兆日元大關。特別是從40兆日元增長到50兆日元只經過了短短的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其增加額相當於一個大規模城市銀行儲蓄金總額。郵政儲蓄之所以增長如此之快,很大的原因在於它對低額儲蓄(原為300萬日元以下,後增長600萬日元以下)的利息不計稅。面對這種競爭,銀行也實行了類似政策。即所謂復利利息指定日期定期存款,並對低額儲蓄(300萬日元以下)利息實行免稅(俗稱???制度)等等。然 而,實行不久,發現許多人利用這一點,以虛名亂開低額儲蓄戶頭,進行偷稅漏稅,迫不得已,???制度於1988年(昭和63年被廢止。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銀行儲蓄利息偏低,現在更多的日本人熱衷於股票交易。特別是家庭電子計算機的運用,使許多人能不到交易所去,坐在家裡就可以得到有關的股票信息,也可以通過電子計算機簡單地購入股份或拋售股份。有些人甚至把這種股票交易視為一種金錢游戲。盡管購買股票含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性,但一旦看準行情,買到看漲的股票,得到的利潤要比銀行儲蓄的利息大得多。從而股票交易市場從銀行手中爭走了越來越多的顧客。面對這種人們日益脫離銀行的現象,日本的銀行家們今後不得不更加絞盡腦汁,苦心經營,來維持自己在金融界的地位。
❸ 日本三大銀行組成金融巨無霸的國際國內背景
總 論1、日本三家大銀行合並——又一艘「金融超級航空母艦」誕生了2、歐洲銀行業的重組浪潮3、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與改革4、新英格蘭銀行倒閉紀事銀行資本金管理5、日本幸福銀行破產案6、增加資本金,化解銀行風險7、東南銀行的資本計劃銀行負債業務的經營管理8、被取消的存款品種9、教育儲蓄怎成了「花架子」信貸業務經營與管理10、鐵本事件11、企業財務分析12、抵押物變賣資不抵債13、貸款風險分類商業銀行其他業務管理14、農行G分行和光大銀行大力開展中間業務,增加低成本資金來源15、花旗帶來的挑戰16、南京愛立信投奔外資銀行17、巴林銀行的倒閉電子銀行業務與經營18、網路銀行的崛起19、第一美國銀行的貼身信用卡服務商業銀行服務營銷管理20、「貴族」:摩根銀行的客戶定位21、個人理財業務營銷實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22、海南發展銀行破產案23、11億美元買來的教訓24、特大金融案內鬼當托騙走銀行巨款25、予其懲 而毖後患商業銀行信用管理26、信用遭受質疑 實達被銀行提前「索債」27、科龍陷入信用危機商業銀行財務管理28、中國工商銀行簽約用友金融,共創盈利新未來29、銀行小額賬戶收費問題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30、建行薪酬改革,突破平均分配31、技術+智力型人才受青睞日本三家大銀行合並——又一艘「金融超級航空母艦」誕生了1999年8月20日下午,日本興業銀行、第一勸業銀行和富士銀行在東京正式宣布,三家銀行已就全面合作達成共識。這表明,一個總資產規模超過150萬億日元的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團將在日本誕生。根據三家銀行達成的共識,三方的合作將分成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按相同比例共同出資,在2000年秋天設立共同的控股金融公司,三家銀行則分別成為該控股公司的完全子公司;第二步是在2002年春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合並,三家銀行的人員、機構和經營業務將按「個人交易業務」、「法人交易業務」和投資銀行三大塊進行徹底重組。未來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長將由目前的日本興業銀行行長西村正雄和富士銀行行長山本惠朗共同擔任,公司總經理則由現任第一勸業銀行行長衫田力之擔任。
截至1999年3月末,日本興業銀行總資產約為42.09萬億日元,從業人員4752人;第一勸業銀行總資產約為54.89萬億日元,從業人員16090人;富士銀行總資產約為57.933萬億日元,從業人員13976人。三家銀行的合作消息被透露出來後,20日上午,東京股票市場上原先一直不被看好的金融股成為人們競相購買的熱點。東京股市受此消息影響,日經平均股價從一開盤就開始勁升,以18098.11點報收,較19日上漲了218.27點。迄今為止,由大型銀行共同出資設立超級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在日本金融界尚屬首次。三行合計的總資產將達159萬億日元,是目前日本國內最大的東京三菱銀行(約78萬億日元)的兩倍多,並超過先前合並誕生的德意志銀行等特大型金融集團,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金融資本集團。同時,20日的發布會上,三家銀行還宣布為謀求在證券批發業務方面的優勢,除了將目前三家銀行下屬的各證券公司進行合並外,還將與日本最大的證券公司野村證券謀求合作。導致三方走向合並之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三者都認識到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單憑各自力量難以獲得競爭中的主動。美國穆迪公司給三者的評級都是「BAA」,與目前處於A級的東京三菱銀行、三和銀行和住友銀行及相當一部分優秀地方銀行相比,存在著天壤之別。去年,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和日本債權信用銀行相繼破產之後,日本興業銀行作為日本目前僅存的一家長期信用銀行,其走向一直受到多方關注。過去,長期信用銀行的主要業務是負責向企業提供設備投資等長期信用,但隨著企業融資手段和選擇的增加,長期信用銀行的經營環境每況愈下。日本興業銀行在1998年度雖然處理了高達9244億日元的不良債權,但由於日本整體的土地價格下跌和企業破產並未停止,新的不良債權增加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尤其是1999年10月份,日本徹底解除了不許普通銀行發行公司債券的禁令,因而必將使日本興業銀行的生存環境更為惡劣。第一勸業銀行和富士銀行雖然也都在千方百計地努力增強自身素質,但在收益性方面不僅與歐美金融機構不可同日而語,就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日本金融市場上也難以憑自身實力獨立謀求優勢地位。三者希望通過合並實現優勢互補,在確保巨額資金量的同時,共同開發和提供更為廣泛的金融商品服務,從而在系統投資和新金融商品的開發方面削減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不可否認,新的金融控股公司集團要想成為世界一流的高收益金融集團,尚有很長的曲折道路。首先,大規模的裁員和經營網點重組不可避免。三方目前已經計劃在今後數年間裁員約6000人,在勞動力市場流動性尚不充分的日本,三家銀行合並的人事問題已經成為令人頭痛的事。其次,三家銀行都存在著不良債權比率高、股東資本收益率低的問題,且三者都曾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建築公司和不動產行業進行過大量的融資,這些債權演變成不良債權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但是在內有金融改革在即、外有歐美超大型金融機構競爭的情況下,日本金融機構間的大型合並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據說,今後在全球范圍內只需要15家左右的大型綜合性金融機構就足夠了,而日本目前的大型銀行達17家之多。就連日本金融再生委員會都曾說,日本的主要銀行最終合並到四家左右為宜。日本金融當局對三家銀行的合並表示出歡迎的態度。顯然,三家銀行的合並,必將刺激其他大型銀行間更深層次和更大范圍內的重組,並在世界范圍內產生重大影響,推動世界范圍內業已存在的金融合並浪潮。思考題1、仔細分析日本三大銀行組成金融「巨無霸」的國際國內背景。2、你認為當代銀行業的合並是否具有一定的必然性?3、這三大銀行合並是強強聯合,還是無奈之舉?4、這次合並與以往國際上的大銀行合並思路有何不同之處?5、認真閱讀本案例,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現狀,分析銀行業之間的並購對我國銀行業的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歐洲銀行業的重組浪潮之一:義大利四大主要銀行為確保在本國金融界的領先地位而進行合並1999年3月21日,義大利目前市值最高的銀行——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突然提出以其價值164億美元的股票通過換股的方式與義大利商業銀行合並,擬定合並後的歐羅銀行總資產將達到2600億歐元,市值達387億歐元,將居歐洲第五位。數小時之後,義大利最大的銀行集團——聖保羅意米銀行董事會即通過了一項97億美元的換股計劃,實現了與羅馬銀行的合並,組建了一個總資產達2860億歐元、總市值302億歐元的銀行集團。
之二:法國興業銀行與巴黎銀行形成優勢互補型的強強聯合1999年2月1日,在全球居第三十一位的法國興業銀行與位居第三十八位的巴黎巴銀行宣布合並成為興巴集團。巴黎巴銀行以投資銀行業務和實業參股在法國銀行業著稱,但是該行的零售業務與巴黎國民銀行等其他幾家法國大銀行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法國興業銀行因網點遍布國內甚至整個歐洲大城市,零售業務是該行強項,在國際結算、儲蓄、信貸、外匯等銀行傳統業務方面均數世界一流的國際銀行,而興業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卻發展有限。兩行合並後具有優勢互補、規模效應、避免過多裁員等顯著效果,合並後擁有資本金210億歐元,資產總額6790億歐元,員工78000人,將成為法國第一、歐洲第三、世界第四大銀行,達到超強銀行的效果。之三:德意志銀行為增強自身實力而進行的收購活動早在1993年,德意志銀行就收購了英國老牌投資銀行——摩根格林費爾,組建了德意志摩根格林費爾,在國際投資銀行中心的倫敦站穩了腳跟。1998年12月,德意志銀行為了加強在美國市場的地位,趁世界第五十一位的美國投資銀行——信孚銀行遭受虧損之際,集重金出擊,以100億美元的巨資一舉收購了信孚銀行,成為在美國最大的外資銀行。之四:巴黎國民銀行為了改變自身不利地位而強行收購法國興業銀行和巴黎巴銀行1999年3月10日,巴黎國民銀行突然提出合並計劃,以興業銀行股票溢價14%、巴黎巴銀行股票溢價24%的價格在市場上強行收購,以求達到持有兩行股票50.01%的多數權而完成合並。合並後,新銀行資產總值將達到8500億歐元,資本市值達510億歐元,員工13.5萬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銀行。這一換股計劃也得到了法國銀行監管當局的支持。之五:瑞士銀行為了發揮優勢、甩掉包袱而進行的拋售型的重組1999年3月5日,瑞士銀行宣布已與世界排名第二十九位的英國渣打銀行達成協議,將該行投資銀行部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負責的瑞士以外的全球貿易融資以3億法郎的價格賣給渣打銀行。1998年,瑞士銀行的私人銀行部43.36億瑞士法郎,比整個銀行的稅前利潤還多。惟有投資銀行部出現了稅前10.21億瑞士法郎的虧損。究其原因可歸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繼續惡化、俄羅斯金融危機、巴西金融危機的接連爆發,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破產,香港、歐美股市的大幅波動等等。該行在1998年的金融動盪中共損失了14億瑞士法郎。此外,原瑞士銀行和原瑞士聯合銀行在合並前各自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銀行業務敞口較大,共約近百億美元。
瑞士銀行痛定思痛,斷然採取措施,實施戰略性調整,出售瑞士以外的全球貿易融資業務,還計劃在今後三年內陸續出售部分房地產資產,以改善資產質量。通過這次戰略性調整,瑞士銀行將放棄在全球除瑞士以外的貿易融資業務,停止或大量減少諸如國際貿易結算、商業貸款、項目融資、銀團貸款等資本投入較大的商業銀行業務,集中力量專門經營投資銀行業務,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美國的投資銀行一爭高下,力爭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投資銀行。思考題1、歐洲掀起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的兼並、重組浪潮,可以說是歐洲人在本世紀末繼創造出歐元之後,經過深思索熟慮和精心設計啟動的又一項世界金融領域的重大事件。經過為時一年多的合並,在歐洲產生了一系列世界頂尖級銀行,對美、日及其他地區銀行的勢力范圍形成了巨大壓力,使銀行業及世界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的格局產生了重大變化。歐洲銀行是世界金融業的發源地,這次大規模的兼並重組形成了全能型、集團化、國際化的銀行架構。請綜合各種資料談一談這是否代表銀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2、歐洲銀行業的兼並、重組浪潮,對我國銀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加入WTO後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啟示?我國銀行業如何應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與改革之一:中國建設銀行發展和改革歷程建設銀行自成立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經辦國家財政撥款時期。1954年10月第二階段,為國家專業銀行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第三階段,為國有商業銀行時期。1994年到2004年6月末,資產總規模為37228億元,負債總規模為35223億元。資本充足率達到8.17%。按照境內外全口徑統計,全行不良貸款余額657.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08% ,達到了銀監會要求的3-5%的標准。境內外營業性分支機構15401個,其中有6個海外分行,2個駐海外代表處。全行正式員工26.3萬人。同時,全資擁有建新銀行,並持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43.35%的股權,持有中德住房儲蓄銀行75.1%的股權。
2004年 9月15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和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會議,決議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將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制改革發展歷程2003年4月,中國建設銀行全面啟動股份制改革各項工作。2003年4月初中國建設銀行成立股份制改革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對全行的股份制改革工作進行統一協調和安排。2003年10月17日召開管理咨詢項目啟動會,聘請國際知名的管理咨詢公司作為管理改革顧問,准備在發展戰略、組織結構、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借鑒國際先進銀行的成功實踐進行徹底的改革,以全面提高股份公司的競爭能力和管理水平。2003年10月27日舉辦信貸資產風險分類和計提貸款損失准備金培訓班,對全行新的信貸資產風險分類要求、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理論、國際先進銀行的計提實踐以及中國建設銀行計提貸款損失准備金的標准和方法進行了介紹。全行按照新的信貸資產風險分類辦法開展信貸重分類工作。2003年12月30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