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事件,A股中股票中興通訊幾個一字跌停板
根據數據顯示,是七個跌停一字板,還有一個是有波動的不算入!
望採納,謝謝
⑵ 阿里巴巴被美證監會列入「預摘牌」名單,股價跌超11%!這是為何
首先阿里巴巴在美首次公開募股是當時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截至收盤,阿里巴巴市值為2366.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9萬億元),較年底的市值高點縮水了70%以上。中概股入榜其實只是美國監管機構執行公司責任法案的例行程序。只有連續三年被SEC認定為使用未經PCAOB審查的審計機構出具年度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才會從美國交易所退市。
要知道的是許多投資者已經在評估阿里巴巴的潛在風險,包括利潤風險、馬雲退休的影響以及中國正在進行的防疫風險,情況不容樂觀。消息傳出後,阿里巴巴股價當天下跌11%。阿里巴巴連續第三周延續跌勢,股價單月重挫16.8%,截至當地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僅為93.10港元,總價跌破2億港元,年跌幅超過50%。
⑶ 中興通訊為啥跌那麼狠
中興通訊跌那麼狠的原因有:
一、中興通訊去年漲幅較高,透支了今年的漲幅。中興通訊在貿易戰前股價一直呈現緩慢爬坡上漲走勢,股價漲到了40元以上,被美國制裁後股價一度跌到了11元。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興通訊重回正軌,股價不僅回到了貿易戰前,而且一度創新高上漲到了56元,這種短時間內遭受利空但受益於行業高度景氣的公司,股價上漲會提前透支未來漲幅,只要公司財務不及市場預期,股價就會先跌為敬,回吐之前透支的漲幅。
二、5G應用不及預期,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影響。我們都知道2019年被稱為是5G元年,這一年工信部發放了5G商用牌照,比業界預期提前了一年。本以為5G商用進程會提前到來,各行各業迎來百花齊放,可事實是5G商用牌照的發放並沒有使5G商用加速,反而5G進程比預期更慢。這個慢不僅僅體現在基站的建設上,5G手機的普及率也遠遠低於預期,雖然5G用戶依然保持高增長,可受制於5G手機的價格,很多個人用戶換了5G手機也沒有換5G套餐,導致5G應用不及預期,5G應用不及預期導致中興通訊業績不及預期,股價自然不會上漲。
三、國產替代進程緩慢,科技企業舉步維艱。貿易戰以來,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持續打壓以華為,中興為首的我國科技企業,目的就是不允許我國高科技企業佔領科技領域制高點。在科技領域,我們已經取得了部分成就,5G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在晶元,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細分領域,我們還是受制於人,很多高科技零部件都需要進口,關鍵技術還容易被卡脖子。雖然我們有廣闊的消費市場,但是部分核心技術沒有掌握,很多技術與國外科技企業存在代差,中興通訊做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其供應鏈遍布全球,只要受到外部打壓,其市場地位和份額很容易被擠壓,這也是中興通訊的一大潛在隱患。
⑷ 9天跌去一個茅台,美國對中概股的全面圍剿開始了嗎
互聯網行業真的不行了嗎?
01
中概股繼續暴跌
3月11日,對全體投資海外上市中概股的投資人來說,都是一段難以抹滅的記憶。
滴滴暴跌44%,霧芯 科技 暴跌36%,在此之前的3月10日,逸仙電商暴跌39.5%,貝殼暴跌23.9%,愛奇藝暴跌近22%。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創紀錄單日-10%。
3月14日,中概股在港股的表現再次刷新下限,阿里巴巴(09988.HK)跌超10%,股價續刷新低。美團(03690.HK)跌超15%,騰訊控股(00700.HK)跌超7%。
整個恆生 科技 指數一天之內被拉下將近10個點, 9天跌掉一個茅台, 歷史 罕見。
此情形只能用股災來形容。而在此之前,中概股已經歷了一波又一波大跌。
從2021年開始,中概股總體跌勢慘烈,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詮釋了什麼叫做 「大跌不言底」 。
而且這種以國家為單位的股票下跌,近二三十年只出現兩個, 一個是中概股,另一個是俄羅斯的海外上市股。
一年多的時間,不少個股累計跌幅驚人。
圖源:格隆匯
272隻在美上市的中概股,2021年以來合計有244隻股票股價出現下跌,佔比約九成。
這裡面又有178股累計跌幅超過50%!佔比約為三分之二。
其中31股累計跌幅超過90%,股價幾乎跌空! 拼多多、貝殼、滴滴出行、愛奇藝2021年以來累計跌幅均已超過80%。好未來、霧芯 科技 、新東方、新蛋、金山雲、塗鴉智能跌去90%以上。
市值累計跌去1.5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將近10萬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這一年來,中概股的市值縮水了俄羅斯一年的GDP,約等於世界第二經濟體(中國)GDP的10%以上,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財富的建立需要一點一滴,日復一日的積累,但摧毀財富只需一朝一夕。
面對集體普跌,哪怕是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也不能倖免。
阿里巴巴上市7年半時間里:收入從525億,增長到7172億,增長13.7倍;凈利潤從234億,增長到1432億,增長6.2倍。
但股價卻在7年半的時間里跌回原點。
02
阿里巴巴與比特幣
人與人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也許不是生與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你買的比特幣,我買的阿里巴巴股票。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上市, 股價93美元;比特幣當天是408美元。
七年多過去,2022年3月14日, 阿里巴巴是86美元;比特幣是39000美元。
人們常說,每個人離財富自由只有三隻十倍股的距離。其實不盡然,也許你離財富自由,只差了在合適的時候買入比特幣。
買入阿里巴巴,財富不增長,反而縮水8%;買入比特幣,七年暴漲百倍,立馬實現財富自由。
比特幣為什麼能漲這么厲害?很大概率,是因為他們正好站在了資本炒作的風口上。
從近期原因看。疫情原因,全球大放水,市場對於通貨膨脹的擔憂與日俱增。我們都知道,黃金是非常能抗通脹的硬通貨,原因無他,稀缺而已。黃金每年產量就那麼多,而且總量不會增加,只有超新星爆炸才會產生黃金。
巧了, 比特幣的數量也是有上限的 ,挖比特幣最多隻能挖出來2100萬枚,而且要等到2140年才能全部挖完。也就是說比特幣的數量比黃金還要少,所以基於同樣的道理,在全球大通脹的背景下,比特幣的稀缺優勢充分體現。
可僅僅因為總量稀缺,是無法解釋比特幣面世十來年一路暴漲,一路走牛的行情的,原因幾何?
其實,比特幣真正的底層邏輯在於, 它是個很好的投機品,非常適合炒作價格。
首先,比特幣天生帶有「貨幣革命」的基因,它的出現可以看成一個貨幣實驗,也就是把貨幣裡面的國家屬性給剔除了,也就是去中心化。
從實物貨幣—紙質貨幣,下一個貨幣形式大概率會是虛擬貨幣,「貨幣革命」有多大的市場想像空間,不言而喻。
如此便賦予比特幣無限可能性和想像力。
其次,比特幣是個完美的投機品 。總量有限,高度控盤,知名度高,天生的通縮性等等。 再賤的東西,就算是一坨狗屎,一條內褲,只要有足夠的熱度,足夠的資金進出,也能給他炒到天價。
站在風口,趨勢賦能,總量稀缺,投機屬性拉滿,比特幣自然能十倍、百倍、千倍增長。
03
阿里巴巴為什麼「拉胯」?
在這種泥沙俱下的大環境系統性風險面前,個人、個體公司再多的折騰,也是螳臂當車。
比特幣能漲上天,是順應了大勢。
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下跌,也是同樣的邏輯——大勢不再眷顧他們。
許多人以為中概股是在「殺估值」,這個預判是錯誤的,中概股實際上是在「殺邏輯」。
除開疫情、經濟下行、互聯網存量見頂、國內共同富裕掀起反壟斷浪潮等等因素外,撥開迷霧看本質,導致中概股一路下跌,直至股價近乎跌空的最核心因素,是政策風險。
本質是中美關系在未來的不可預見性,以及中美對抗的超高市場風險(被清算、退市)。
做好一件事,需要八方合力;搞壞一件事,只需一方拆台。
川普在任內推出了一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它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PCAOB的審計標准,需要提供審計底稿,這東西很敏感,我國證監會是不同意的。
根據《法案》細則,從2021年年報開始算起,只要不配合,就要被納入「預摘牌名單」。
今年是第1次,如果連續3次被納入名單,理論上美國證監會SEC很快會將公司從交易所退市。
這幾天,一共有5家中國公司在披露完Q4業績後第一次被納入了「預摘牌名單」,這說明《法案》真的正式落地了。
他們算是給中概股進入名單開了個頭,後續陸續會有大量中概股被納入名單,上三次,就退市。
所以,中概股一跌再跌。
再換個通俗易懂的講法:
假如你是俄羅斯人,你在烏克蘭有個超市,那麼現在兩國交戰,你的超市會怎麼樣,是不是命運都被捏在烏克蘭手裡了,就是人家烏克蘭民眾去你超市玩「零元購」,你也有苦說不出。
中概股現在就相當於這個超市,命運都在美國人手裡。
是去,是留,一切主動權,在美方;只要中美關系繼續惡化,可以把你的上市公司在美國全部退市。
如果你是中概股的股東,你會怎麼辦?
只有立馬把手裡的中國公司股票全部出售,恐慌式出逃自然帶來市場恐慌,一旦信心崩塌,股價跌成什麼樣都不奇怪。
股市本身就是個信心市場!
中美脫鉤加速,兩個合作逐漸淡化,競爭關系日趨明顯。中概股被制裁是美國的必然選擇,大部分中概股在未來三年內有很高的概率將要退市,那麼這些企業必然要尋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
最近a股又在准備全面注冊制,接海外上市中概股回家的制度障礙即將被掃清。
不管是股市,還是其他什麼投資, 買的是未來,賣的是現在。
當現實風險累積,未來不再可期,中概股的下跌實際已是意料之中。
⑸ 醫葯股全線大跌,為何四千億的葯明康德閃崩跌停
醫葯股全線大跌,四千億的葯明康德閃崩跌停,主要原因是:
1.傳聞美國對我國醫葯產業股進行制裁,這是葯明康德下跌的主要原因;
2.葯明康德估值也不便宜,疫情之後上漲幅度已經很大,業績被透支;
3.整個醫葯板塊都在下跌,板塊估值下移,葯明康德估值也會受到影響。
醫葯板塊歷來都是價值市場中的香餑餑,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業績比較穩定,不容易出現暴雷,有基本面的支撐,比較適合長期投資,但一些突發情況對醫葯板塊影響還是比較大。醫葯股全線大跌,四千億的葯明康德閃崩跌停,主要原因還是受到美國制裁我國醫葯股的影響,疫情之後醫葯股出現了大漲,估值也不便宜,這都是葯明康德下跌的真正原因。
三、整個醫葯板塊都在下跌葯明康德也會受到影響
股票是一個整體,當一個板塊出現整體下跌的時候,整個板塊的估值都會受到影響,葯明康德作為醫葯股也不例外,醫葯板塊的下跌也會影響他的估值,從而導致股票下跌。
⑹ 阿里、蘑菇街等多家中概股被美SEC列入預摘牌名單,你怎麼看
阿里、蘑菇街等多家中概股被美SEC列入預摘牌名單,你怎麼看?相信很多玩股票和基金的朋友都知道阿里、蘑菇街等多家中概股被美SEC列入預摘牌名單,這種情況的話意味著什麼。結果就是公司會在美國那邊退市。這是很大的事情。其實玩股票投資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有一些比較優秀的企業,沒有在國內上市,而是去了美國那邊上市。但是現在遇到這種情況,被美國針對,股票被做空。這個我們無法解決。
⑺ 中芯國際AH股價大跌的原因是什麼
當地時間9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國政府正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貿易黑名單。國防部本周早些時候提出了一項建議,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隨著美國打壓升級,今日開盤,中芯國際H股低開15.22%,報價20.05港元,總市值蒸發280億港元。
今年以來,中美摩擦持續升級,無論是5月的打擊華為產業鏈、8月對微信、抖音的打擊,還是未來可能將中芯國際加入實體名單,都表明中美在科技領域的摩擦已經擴展至全產業鏈。在這種情況下,每當中美摩擦升級時,勢必會沖擊市場風險偏好,進而對科技板塊產生沖擊。
(7)美國對中國制裁導致股票下跌公司擴展閱讀
中芯國際發表聲明
9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聲明稱,任何關於「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為不實新聞,該公司對此感到震驚和不解。
中芯國際稱,中芯國際作為一家同時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及中國大陸A股上市的國際化運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公司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並在此基礎上一直合法依規經營;且與多個美國及國際知名的半導體設備供貨商,建立多年良好的合作關系,美國商務部多年來針對中芯國際進口采購的設備,也已經核發多件重要的出口許可。
同時,中芯國際自成立以來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的重要成員,客戶遍及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等世界各地,其產品及服務皆用於民用和商用,從沒有任何涉及軍事應用的經營行為,與中國軍方毫無關系;
2016年及以前,中芯國際還是經美國商務部正式認可的『最終民用廠商』(Validated End-User) ,並曾有多位美國商務部官員實地到中芯國際進行訪查。
因此,任何關於「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為不實新聞,我們對此感到震驚和不解。中芯國際願以誠懇、開放、透明的態度,與美國各相關政府部門溝通交流,以化解可能的歧見和誤解。